芥川龙之介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他是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他全力创作短篇小说,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便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因此彰显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其代表作品如《罗生门》、《竹林中》已然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之作。

中文名:芥川龙之介

外文名:Ryunosuke Akutagawa

别名:澄江堂主人

国籍:日本

民族:大和

出生地:日本东京

出生日期:1892年3月1日

逝世日期:1927年7月24日

职业:作家,小家说

主要成就:150多篇短篇小说

代表作品:《罗生门》,《竹林中》

出身:送奶工家庭

本姓:新原



基本简介


芥川龙之介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寿陵余子”,笔名“我鬼”。(日本汉字:芥川竜之介

平假名: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 英文:Ryunosuke Akutagawa)

人物生平


1892年芥川龙之介生于东京,本姓新原,是一个送奶工人的儿子,生母于三十二岁时生下他,八个月后猝然发狂,其后终生为狂人。龙之介被生母胞兄芥川家收为养子,因芥川家是延续十几代的士族(武士),门风高尚,文学、演艺、美术等均是士族子弟必修科目。或许是环境使然,再加上天资聪颖,他阅读的书籍涉猎极广,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对欧美文学也兴趣浓厚,喜读易卜生、法朗士、波德莱尔、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深受世纪末文学的影响。这使他日后不但成为杰出的作家,更是个博学之士。

1913年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开始写作。并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先后两次复刊《新思潮》,成为第3次和第4次复刊的《新思潮》杂志同人。

1914发表处女作《老年》、戏曲《青年之死》。

1915年发表《罗生门》,但并没有受到重视。同年十二月经由级友介绍,出席漱石山房的“木曜会”,以后师事夏目漱石,深受夏目漱石的影响。

1916年他在《新思潮》杂志发表短篇小说《鼻子》,夏目漱石读到后,非常赞赏,对他多方关怀。这段时间他也开始创作俳句。之后在1916年又连续创作了《芋粥》、《手巾》,在文坛确立了新锐作家的地位。

1916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任教3年。旋辞职。

1918年他发表《地狱变》,讲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残酷故事,通过画师,画师女儿等人的遭遇。反映了纯粹的艺术和无辜的底层人民受邪恶的统治者的摧残。

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闻社任职,但并不上班。

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闻视察员身份来中国旅行四个月,先后游览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洞庭湖、长沙、开封、洛阳、龙门、北京等地,回国后发表《上海游记》(1921)和《江南游记》(1922)等。这次任务非常繁重。在任务的压力和自身压抑作用下,他染上了多种疾病,一生为胃肠病、痔疮、神经衰弱、失眠症所苦。

1922年他回到日本后。发表了《竹林中》。作品与柯林斯的《月亮宝石》结构类似,都是在一件案子的调查采集的各方的证词与说法。不同的是《月亮宝石》最后澄清了事实,而《竹林中》中各方的证词某些地方重合却又有很大矛盾,但是又都能自圆其说。整个作品弥漫着压抑,彷徨,不定向的气氛。这反应了作者本人迷茫的思想。日本学者柄谷行人指出,“芥川龙之介的小说《莽丛中》(即竹林中),盗贼多襄丸霸占了他人的妻子后赞美被他霸占妻子的男人,同时还憎恨自己所霸占的那位女性。而多襄丸之所以如此赞美和憎恨的理由是:第一,因为他们两位男人所站的位置本来有可替换性;第二,在他看来,他们两位男人之间的矛盾本身就似乎在隶属于那女人的任性。”

自此以后,由于病情恶化,芥川龙之介常出现幻觉,当时的社会形式也右转,没有言论自由。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压抑,如《河童》。

自1917年至1923年,龙之介所写短篇小说先后六次结集出版,分别以《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和《春服》6个短篇为书名。

1927年芥川龙之介继续写作随想集《侏儒的话》(又译《傻瓜的一生》),作品短小精悍,每段只有一两句话,但意味深长。7月24日,由于健康和思想情绪上的原因,35岁的龙之介在自家寓所服用致死量的安眠药自杀,枕边搁置有圣经、遗书与遗稿。

他的死,带给日本社会极大冲击,尤以文坛人士更是惋惜一个天才的早逝,1935年芥川龙之介自杀去世8年后,他的毕生好友菊池宽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新人奖“芥川赏”,现已成为日本最重要文学奖之一,与“直木赏”齐名。

1950年,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将芥川的作品《竹林中》与《罗生门》合而为一,改编为电影《罗生门》,在国际上获得多个大奖,使日本电影走向世界。此后,“罗生门”更成为华语地区对于扑朔迷离的、各方说法不一的事件的代名词。

作品风格


龙之介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其它更有诗、和歌、俳句、随笔、散文、游记、论文等多种。

龙之介的小说始于历史题材,如《罗生门》、《鼻子》、《偷盗》等;继而转向明治文明开化题材,如《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等;后写作现实题材,如《桔子》、《一块地》以及《秋》等。在创作中注重技巧,风格纤细华丽,形式、结构完美,关心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1925年发表自传性质小说《大岛寺信辅的半生》。1927年发表短篇《河童》,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作了尖锐的嘲讽。

芥川龙之介亦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早期的作品以历史小说为主,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它们可分为5类:

①取材于封建王朝的人和事,如《罗生门》和《鼻子》系根据古代故事改编,揭露风行于世的利己主义;《地狱图》(1918)写一个服务于封建公侯的画师为了追求艺术上的成就而献出女儿和自己的生命,抨击暴君把人间变成了地狱。

②取材于近世传入日本的天主教的传教活动,如《烟草和魔鬼》(1917)、《信徒之死》(1918)、《众神的微笑》(1922)等。

③描述江户时代的社会现象,如《戏作三昧》、《某一天的大石内藏助》(均1917)等。在《戏作三昧》中,通过对主人公泷泽马琴的内心活动的描写,阐述了作者超然于庸俗丑恶的现实之外的处世哲学。

④描绘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日本社会的小说,如《手绢》(1916)、《舞会》(1920)等。《手绢》讽刺了日本明治时期思想家新渡户稻造所鼓吹的武士道精神。

⑤取材于中国古代传说的作品,如《女体》、《黄粱梦》、《英雄器》(均1917)、《杜子春》、《秋山图》(均1920)等。

十月革命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开始萌芽,芥川也在时代的影响下,着重写反映现实的作品。其中有歌颂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颓唐消沉形成明显对照的淳朴善良的农村姑娘《桔子》(1919),表现现代男女青年苦闷的《秋》(1920),刻画少年心理的《手推车》(1921),描写农村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块地》(1923),嘲讽乃木希典的《将军》(1920)以及批判军国主义思想、对下层士兵寄予同情的《猴子》(1916)和《三个宝》(1927)。

芥川晚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幻灭感。1927年初,发表《玄鹤山房》,通过老画家之死,揭露家庭内部的纠葛,反映了人生的惨淡和绝望心情,暗示旧事物的衰亡和新时代的来临。写这篇作品时,芥川已萌自杀的念头,使以后的作品如《海市蜃楼》等充满了阴郁气氛。《河童》(1927)通过虚构的河童国,抨击人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遗作《齿轮》和《某傻子的一生》(1927)描述作者生前的思想状态。评论集《侏儒的话》(1923~1927)阐述了他对艺术和人生的看法。

在短短12年的创作生涯中,芥川写了148篇小说,55篇小品文,66篇随笔,以及大量的评论、游记、札记、诗歌等。他的每一篇小说,题材内容和艺术构思都各有特点,这是他在创作过程中苦心孤诣地不断进行艺术探索的结果。他的文笔典雅俏丽,技巧纯熟,精深洗练,意趣盎然,别具一格。在日本大正时期的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纪念芥川在文学上的成就,从1935年起设立以他命名的“芥川文学奖”,它一直是日本奖励优秀青年作家的最高文学奖。

主要著作


年表

发表年代 中文名称 日文名称 英文名称

1914年 老年老年 Rōnen

1915年 罗生门罗生门 Rashōmon Rashōmon

1916年 鼻子 鼻 Hana The Nose

芋粥芋粥 Imogayu Yam Gruel

烟草与恶魔烟草と恶魔 Tabako to Akuma

1917年 戏作三昧戏作三昧 Gesakuzanmai

1918年 蜘蛛之丝 蜘蛛の糸 Kumo no Ito The Spider’s Thread

地狱变 地狱変 Jigokuhen Hell Screen

邪宗门邪宗门 Jashūmon

1919年 魔术魔术 Majutsu

1920年 南京的基督南京の基督 Nankin no Kirisuto Christ in Nanking

杜子春杜子春 Toshishun Tu Tze-chun

火神アグニの神 Aguni no Kami Vulcan

1921年 竹林中 薮の中 Yabu no Naka In a Grove

1922年 轨道列车トロッコ Torokko

1927年 玄鹤山房玄鹤山房 Genkakusanbō

侏儒的话 侏儒の言叶 Shuju no Kotoba

文艺的、我的文艺文芸的な、あまりに文芸的な Bungeiteki na, amarini Bungeiteki na

河童河童 Kappa Kappa

齿轮歯车 Haguruma Cogwheel

某个傻子的一生或る阿呆の一生 Aru Ahō no Isshō A Fool''s Life

西方的人西方の人 Seihō no Hito The Man of the West

芥川龙之介遗书

寄给某个旧友的手记

无论哪个自杀的人都没有将自杀者自己的心路历程原原本本地写出来过。这大概是自杀者的自尊心所致,亦或者他们对自己的心理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吧。而我在这封最后寄给你的信里,我想要将这样的心理清楚地传达给你,虽然我其实并不是非得要将我自杀的动机告诉你不可。雷尼尔([一八六四~一九三六]法国诗人小说家)在他的短篇中曾描写过某个自杀者,但是在这短篇中主角自杀的理由其实连他自己都不了解。你或许会说只靠写报纸的杂记生活很困苦啦、病痛啦、亦或者是精神上的苦痛啦,我猜想到时候你会为我找出许多自杀的动机吧。但是,以我的经验来看,那将不会是我动机的全部,最多只能说这些动机大致上是条通往我真正的动机的道路。自杀的人大多都像雷尼尔所描写的一样,理不清自己究竟是为何而自杀吧。跟我们的行为一样、在行为背后的动机也总是复杂的,虽如此,至少现在的我确实是茫然不安、我对我的未来是茫然不安的。你大概没办法相信我说的话吧,但以我最近这十年的经验,只要我的周遭的人没有跟我有类似经验的话,我的话语应该会像风中的歌一样消失,所以要是真变成那样,我也怪不得你吧……

我在这两年间一直只想着死,最近这段时间,我开始仔细阅读麦兰德(Pilipp Mainlander(1841-76)业馀哲学家)的书,他确实是抽象而巧妙地描写出向死前进的路径,但,我想描写的东西是更为具体的。对家人的同情在这种欲望之前什么都不是。对此,你大概不得不以Inhuman来评判我吧。只不过,这种作法要是真的没人性的话,那我大概就是具有没人性的一面吧。

老实说,我觉得我有不得不真实记录的义务在。(我也曾把我自己对将来的不安加以解剖,而我在‘某个傻瓜的一生’中也已大致说明过了,虽然加诸在我身上的社会性条件-但是封建时代在我身上的投影,我故意没写出来。至于为何故意不写出来,这是因为到现在我们每个人仍或多或少活在封建时代的阴影中,而我再在那舞台之外加上背景、照明和登场人物等社会性条件-大多都已表现在我的作品当中,但是,只因为我自己也活在社会性条件中就认定自己一定了解社会性条件是不行的吧。)-我最先考虑到的就是要怎么死才能不痛苦,吊死应该是最符合这目的的手段吧。或许是我要求太多,但我只要一想到自己吊死的样子,我就感到一股出自美感的厌恶。(我记得曾在爱上某个女人时,只因为她的文章写的太差,就突然醒觉而不再爱她。)投水自杀对会游泳的我来说也是行不通的,就算可行那也还是比吊死痛苦多了吧。卧轨自杀的话也同样违背我的美学。用枪或刀自杀的话,很可能会因我手抖得太厉害而失败。从大楼跳下来毫无疑问会死得很难看。考虑到这些理由,我决定服毒自杀。服毒自杀应该会比吊死痛苦吧,但是跟上吊相比,服毒自杀不但符合我的美学,而且还有难以救活的优点。但想要弄到毒药对我来说当然不容易,因此我在决意自杀后,一方面想尽办法、希望能得到毒药,另一方面也积极学习毒药学的知识。

再下来我考虑的是自杀的地点。我的家人在我死后仍要靠我遗产过活,不过我的遗产只有百坪土地、房子、我的著作权和存款二千元而已。想到我自杀之后房子会卖不出去我就很苦恼,这时我不禁羡慕起那些有别墅的布尔乔亚起来。你大概会觉得我说的话很可笑吧,我也觉得我现在说的话很可笑,但是,认真考虑起来这些现实问题在在都会对我造成困扰,可是困扰归困扰这问题也不容回避。现在只能期望在我自杀之后,尽量别让我家人以外的人看到我的尸体而已。

但是,即便我已决定好自杀的方法,我心中仍旧有半分是想着活下去的,因此面对死,我需要一个跳板。(我不像西方人一样觉得死是种罪恶,连佛陀也在阿含经中肯定他徒弟的自杀。对佛陀的这种肯定态度,如果是强词夺理、哗众取宠之徒,应该不会甘于只说声“无可奈何”吧。但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应该也有比“无可奈何”更非常而不寻常的、更悲惨而不得不的死。任谁都会想,自杀的人都是遇上“无可奈何的情况”才会去死,所以要是有人在遇到不得不的情况之前就毅然而然自杀,我们反倒该说他是有勇气的。)担任这个跳板的怎么说都该是位女性。克莱斯勒(【Heinrich von Kleist】 [(一七七七~一八一一)]德国剧作家小说家。写实主义的先驱)在他自杀前也一直劝诱他朋友(男的)跟他一起死,另外拉西奴(【Jean Racine】 [(一六三九~一六九九)]法国剧作家)跟摩利耶尔(【Molire】[一六二二~一六七三]法国剧作家演员。本名Jean-Baptiste Poquelin 法国古典喜剧的确立者)也企图一同和包尔(【Nicolas Boileau】[(一六三六~一七一一)]法国诗人评论家。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确立者)一样跳塞纳河自杀。很不幸地我并没有这种朋友,不过我认识的女人应该愿意跟我一起死吧,但是为了我们两人还是别这么做比较好。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培养不需跳板就能从容自杀的勇气,这并不是因为我找不到人陪的绝望才这么做的,应该说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渐渐变得感伤,即便是要死也不想对我的妻子造成困扰,再者,一个人死也要比两个人一起死容易。一个人独自自杀的话,只要我下定决心随时都能死。

最后,我还必须想出方法,如何才能巧妙自杀而不被家人发现。关于这个问题,在经过数月的准备后,我已有克服困难的自信。(细节方面,为了避免给帮我的人添麻烦,我不能写的太详细。当然,即便写出来也不至于构成法律上的自杀帮助罪。((这般可笑的罪名。如果这样就有罪,那罪犯的人数殊不知会增加多少。帮助我的药局、枪炮店或理发店,即便到时说‘不知情’,但是只要是人内心所想的定会不经意就表现在语气或表情之中,多少会被人怀疑一下吧。虽然我说应该不致于有罪,但社会或法律上仍有自杀帮助罪成立的例子,这些被定罪的人该是拥有多温柔的心呀。)))我已冷静做好准备,现在不过是和死在玩游戏而已,接下来我的心境大概就会和麦兰德的讲法渐渐接近吧。

我们人说到底还是人形兽,和动物一样本能地怕死,所谓的生活能力说穿了不过是动物本能的能力,而我也只是其中一匹的人形兽而已。看来我对食欲色都感到腻味,这是丧失动物本能的反应。现今我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冰一般透明、又像病态一般神经质的世界。我昨天跟一名娼妇一块聊她的债务问题(!)时,渐渐地越来越觉得“为了活而活”实在是人的悲哀,若能满足于永远的沉睡,对我们自身来说未尝不是种和平与幸福。我什么时候能够依然自杀呢?这是个问题。只得说自然对我来说比以前更美了。爱着自然的美又企图自杀,你应当觉得我的矛盾很可笑吧。但我还是要说,所谓自然的美是在我“临终的眼”中映现出来的。我比别人都更深地见过、爱过、理解过,过程中相对的我累积了同样多的苦痛,也多少得到了满足。希望你在我死后几年内不要公开这封信。也说不定我最后不是自杀而是病死,这谁也说不准。

附记.我读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西元前四九三ころ~前四三三ころ)]古代希腊哲学家诗人政治家医师)的传记时,发觉人想要变成神的欲望是从远古前就开始有的。我的手记在我所知范围内,是不存有想变成神的意念的,不,应该这么说,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凡人。我还记得二十年前我和你在那株菩提树下,一起谈论‘埃特纳火山的恩培多克勒’的情景。在那个时候,我仍是想变成神的其中一人。

(昭和二年【1927】七月、遗稿)

芥川龙之介详细年表


芥川龙之介详细年表

芥川龙之介(1892.3.1~1927.7.24)

1892年

3月1日,生于东京,时值辰年辰月辰时,故取名龙之介。父新原敏三经营牛奶店并有牧场。母芥川富久旧士族出身,于龙之介出生八个月后,精神失常。其兄芥川道章无子,龙之介遂由舅父收养。姨母富纪,一生独身,犹如生母一般养育龙之介。芥川一家爱好文学艺术,颇富江户文人趣味,故龙之介自幼便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1893年

六岁。4月,入小学。课后,学英语、汉字、习字。身体孱弱,成绩优秀,有些神经质。据说“但将落叶焚,夜见守护神。”是小学四年级时所作俳句,显示出早熟的文学才能。

1902年

十岁。4月,与同学编辑传阅杂志《日出之界》;阅读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回忆录》,以及马琴的《八犬传》等江户文学,亦爱读中国经典作品《西游记》与《水浒传》。11月28日,生母去世。

1904年

十二岁。7月27日,生父新原敏三废去龙之介之长子继承权,并于一个月后,取消其在新原家的户籍。由此,龙之介正式成为芥川家养子。

1905年

十三岁。3月,小学毕业。4月,入东京府立三中。中学时代,学业成绩优秀,汉文修养出类拔萃。酷嗜读书,除日本文学外,开始接触易卜生、法朗士、梅里美等人的作品。

1910年

十八岁。3月,中学毕业。成绩优秀,受到表彰。9月,免试入第一高等学校(现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同学中,有日后成为作家或诗人的久米正雄、菊池宽、山本有三、土屋文明、藤森成吉,以及丰岛与志雄等。

1912年

二十岁。1月,开始撰写散文《大川之水》(1914年4月发表于《心之花》)。

1913年

二十一岁。7月,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一高。9月,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专业。

1914年

二十二岁。2月,同丰岛与志雄、久米正雄、菊池宽、山本有三等第三次复刊《新思潮》,日后芥川等人,遂被称为“新思潮派”作家。5月,于《新思潮》上发表处女作《老年》。9月,于《新思潮》发表剧本《青年与死》;《新思潮》当月停刊。这一年夏天,同吉田弥生交往,系芥川的初恋,由于养父家反对,翌年1月分手。

1915年

二十三岁。先后于《帝国文学》发表《假面丑八怪》(4月)、《罗生门》(11月),但并未引起文坛重视。12月经同学林原耕三介绍,出席夏目漱石的“木曜会”,由此以师事之。

1916年

二十四岁。2月,同久米正雄、菊池宽等人第四次出版《新思潮》,创刊号上发表《鼻子》,极得夏目漱石赞赏。经夏目门生铃木三重吉推荐,开始为《新小说》写稿,刊载《山药粥》,随后于《中央公论》发表《手绢》,均受好评,从而获得新进作家的地位。7月,以第二名成绩,由东大英文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为《威廉莫里斯研究》。12月1日,就职于镰仓海军机关学校,任嘱托教官,教授英语。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鼻子》(《新思潮》3月)

《孤独地狱》(《新思潮》4月)

《父亲》(《新思潮》5月)

《虱子》(《希望》5月)

《酒虫》(《新思潮》6月)

《野吕松木偶》(《人文》8月)

《山药粥》(《新小说》9月)

《猴子》(《新思潮》9月)

《手绢》(《中央公论》10月)

《扬帆起航》(《新思潮》10月)

《烟管》(《新小说》11月)

《烟草与魔鬼》(《新思潮》11月)

1917年

二十五岁。3月,第四次《新思潮》停刊。5月,由阿兰陀书房出版第一部短篇集《罗生门》。6月20~24日,于横须贺乘金刚号军舰航海至山口县由宇。11月,新潮社出版其第二部短篇《烟草与魔鬼》。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MENSURA ZOILI》(《新思潮》1月)

《运气》(《文章世界》1月)

《尾形了斋备忘录》(《新潮》1月)

《道祖问答》(《大阪朝日新闻》1月)

《忠义》(《黑潮》3月)

《偷盗》(《中央公论》4、7月)

《浪迹天涯的犹太人》(《新潮》6月)

《大石内藏助的一天》(《中央公论》9月)

《两封信件》(《黑潮》9月)

《戏作三昧》(《大阪每日新闻》10月20日~11月4日连载)

1918年

二十六岁。2月2日,同中学同学山本喜誉司侄女冢本文子结婚,寓居于镰仓。3月,成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社友,签订合同:除《东京日日新闻》外,不得为其他报纸写作,每月报酬五十元,稿费一如既往。从这一年起,对俳句发生兴趣。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西乡隆盛》(《新小说》1月)

《袈裟与盛远》(《中央公社》4月)

《世之助的故事》(《新小说》4月)

《蜘蛛之丝》(《赤鸟》5月)

《地狱变》(《大阪每日新闻》5月1~22日连载)

《文明的杀人》(《中央公社》7月)

《基督徒之死》(《三田文学》9月)

《枯野抄》(《新小说》10月)

《鲁西埃尔》(《雄辩》11月)

《邪宗门》(《东京日日新闻》10月~12月连载,未完)

1919年

二十七岁。1月,第三部短篇集《傀儡师》由新潮社出版。3月16日,生父新原敏三患流感去世。当月辞去海军机关学校英语教师一职,入大阪每日新闻社,成为专职作家,除稿酬外,月薪一百三十日元。4月,由镰仓迁回东京田端,书房命名为“我鬼窟”,星期天为会客日。5月8日,同菊池宽前往长崎旅行,结识斋藤茂吉。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毛利先生》(《新潮》1月)

《文友旧事》(《中央公论》1月)

《圣克利斯朵夫传》(《新小说》3、5月)

《橘子》、《沼泽地》(《新潮》5月)

《龙》(《中央公论》5月)

《路上》(《大阪每日新闻》6~8月)

《疑惑》(《中央公论》7月)

《于连吉助》(《新小说》9月)

《妖婆》(《中央公论》9、10月)

1920年

二十八岁。1月,由春阳堂出版第四部短篇集《影灯笼》。3月,长子比吕志出生。11月,会同久米正雄、菊池宽、宇野浩二等前往京都大阪一带巡回演讲。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魔术》(《赤鸟》1月)

《舞会》(《新潮》1月)

《灵鼠神偷次郎吉》(《中央公论》1月)

《尾生的信》(《中央文学》3月)

《秋》(《中央公论》4月)

《葱》(《新小说》4月)

《复仇之旅》(《雄辩》5月)

《黑衣圣母》(《文章俱乐部》5月)

《南京的基督》(《中央公论》7月)

《杜子春》(《赤鸟》7月)

《弃儿》(《新潮》8月)

《影子》(《改造》9月)

《阿律和孩子们》(《中央公论》10、11月)

1921年

二十九岁。3月,第五部短篇集《夜来花》由新潮社出版,小穴隆一负责装帧设计,此后芥川作品的装帧,大抵由小穴承担。9月,春阳堂出版《袖珍短篇丛书》3:短篇小说集《戏作三昧》。3月19日,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特派员,前往中国考察,由东京启航。因感冒滞留大阪,29日方离开,翌日,由门司启航。甫抵上海,即患干性肋膜炎,住院三周。在上海期间,拜会章炳麟等人,随后下江南,溯长江,登庐山,经武汉,游洞庭湖,从长沙北上,直抵北京,参观游览,并拜见辜鸿铭等人,而后取道朝鲜,于7月底回到日本,历时四个月。因体质素弱,自旅行后,时时生病,为痔疮与神经衰弱所苦恼。10月1日,因劳累、病弱、神经衰弱,前往汤河原温泉疗养三周。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秋山图》(《改造》1月)

《山鹬》(《中央公论》1月)

《奇异的重逢》(《大阪每日新闻》1月)

《火神阿耆尼》(《赤鸟》1、2月)

《奇妙的故事》(《现代》1月)

《奇遇》(《中央公论》4月)

《往生画卷》(《国粹》4月)

《上海游记》(《大阪每日新闻》8~9月连载)

《母亲》(《中央公论》9月)

《好色》(《改造》10月)

1922年

三十岁。2月,春阳堂出版《袖珍丛书》10:短篇集《山药粥》。3月,新潮社出版《代表名作选》37:短篇集《将军》。4月,陪养母与姑母(也即大姨母)去京都、奈良旅游。4月25日,重游长崎,淘古董书画,逗留至五月底。5月,金星堂出版随笔集《点心》。7月27日,初次拜访白桦派代表作家、另一短篇高手志贺直哉。8月,改造社出版短篇小说集《沙罗花》。10月,《金星堂名作丛书》8:短篇小说集《奇异的重逢》。11月,春阳堂出版《邪宗门》。11月8日,二子多加志出生。健康不佳,因“神经衰弱、药疹、胃痉挛、肠炎、心悸”等,身体每况愈下。这一年,将书房改名为“澄江党”。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俊宽》(《中央公论》1月)

《竹林中》(《新潮》1月)

《将军》(《改造》1月)

《诸神的微笑》(《新小说》1月)

《江南游记》(《大阪每日新闻》1~2月连载)

《斗车》(《大观》3月)

《报恩记》(《中央公论》4月)

《阿富的贞操》(《改造》5、9月)

《六宫宫主》(《表现》8月)

《鱼河岸》(《妇人公论》8月)

《阿吟》(《中央公论》9月)

《百合》(《新潮》10月)

1923年

三十一岁。3月16~4月中旬,于汤河原中西旅馆休养。5月,春阳堂出版第六部短篇集《春服》。8月,同小穴隆一等人去镰仓避暑,结识女作家冈本香乃子夫妇。9月1日,关东大地震,芥川家平安无事,四处巡视东京受灾情况。12月,前往京都旅行,会见志贺直哉、泷井孝作。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侏儒警语》(《文艺春秋》1月创刊号~1925年11月号连载)

《三件珍宝》(《良妇之友》1月)

《无产阶级文艺之可否》(《改造》2月)

《偶人》(《中央公论》3月)

《猿蟹大战》(《妇人公论》3月)

《两个小町》(《Sunday每日》3月)

《志野》(《中央公论》4月)

《保吉的手记》(《改造》5月)

《孩儿的病》(《局外》8月)

《鞠躬》(《女性》10月)

《芭蕉杂记》(《新潮》11月~翌年7月连载)

《小儿乖乖——》(《中央公论》12月)

1924年

三十二岁。4月,为调查“八街纠纷”,前往千叶县八街旅行。7月,新潮社出版第七部短篇小说集《黄雀风》。7月,开始编辑《The Modern Series of English Literature》,直至翌年3月。7月22日~8月23日,于轻井泽避暑,同堀辰雄、室生犀星、山本有三等交游。阅读颇多有关社会主义著作。9月,新潮社出版《感想小品丛书》8:《百草》,系芥川的第二部随笔集。而立社出版《历史杰作选集》2:《报恩记》。这一时期,因感冒、肠胃病、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身体愈见衰弱。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一块地》(《新潮》1月)

《丝女纪事》(《中央公论》1月)

《神秘的岛屿》(《随笔Sunday每日》1月)

《三石卫门的罪过》(《改造》1月)

《传吉报仇》(《日》1月)

《金将军》(《新小说》2月)

《来自第四丈夫的信》(《Sunday每日》4月)

《一篇恋爱小说》(《妇女俱乐部》4月)

《文章》(《女性》4月)

《寒意》(《改造》4月)

《少年》(《中央公论》4、5月)

《一封旧信》(《妇女公论》5月)

《桃太郎》(《Sunday每日》7月)

《十元纸币》(《改造》9月)

1925年

三十三岁。2月,著名诗人萩原朔太郎搬至田端,芥川与之交往日深。3月,与谷崎润一郎、里见淳、水上泷太郎、久保田万太郎、小山内熏等人编辑、校订《泉镜花全集》全十五卷。4月10日~5月6日,去伊豆修善寺休养。4月,新潮社出版《现代小说全集》第一卷:《芥川龙之介集》。7月12日,三男也寸志出生。8月下旬至9月中,于轻井泽避暑。10月,应兴文社之邀,编辑《近代日本文艺读本》全五卷告竣。出书后,因德田秋声抗议、稿费分配等问题,引起一些纠葛,精神上颇受刺激。身心疲惫,创作亦处于低潮。11月,改造社出版《中国游记》。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大导寺信辅的半生》(《中央公论》1月)

《早春》(《东京日日新闻》1月)

《马腿》(《新潮》1、2月)

《春天》(《女性》4月)

《温泉来信》(《女性》6月)

《海边》(《中央公论》9月)

《尼提》(《文艺春秋》9月)

《死后》(《改造》9月)

1926年

三十四岁。1月15日~2月19日,于汤河原温泉疗养。2月,文艺春秋社出版短篇小说集《大石内藏助的一天》与《地狱变》。2月22日~5月25日,为养病,携妻子与三男也寸志赴神奈川县鹄沼,寓居东屋旅馆。来客过多。为肠炎、痔疮、失眠等症所苦。7月中,租住东屋旅馆伊馆四号厢房。10月,随笔集《梅马樱》由新潮社出版。这一年,还写有遗稿《凶兆》与《鹄沼杂记》。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年终一日》(《新潮》1月)

《湖南的扇子》(《中央公论》1、2月)

《追忆》(《文艺春秋》4月~1927年2月)

《卡门》(《文艺春秋》7月)

《春天的夜晚》(《文艺春秋》9月)

《点鬼簿》(《改造》10月)

1927年

三十五岁。1月,由鹄沼回东京田端。1月4日,二姐家房子被烧,此前不久,姐夫西川丰曾加入巨额保险,故怀疑是故意纵火。两日后,姐夫卧轨自杀。芥川为姐夫家高利贷欠款及善后事宜,四处奔波。神经衰弱等症,愈发恶化。这期间,寓居帝国饭店,创作《河童》与《齿轮》。3月,莫斯科出版俄文版《芥川龙之介》(收录八个短篇)。5月,赴东北与北海道地方巡回演讲。6月,作家宇野浩二精神失常,十分震惊,前去探望。短篇小说集《湖南的扇子》由文艺春秋社出版。6月20日,遗作《傻瓜的一生》脱稿。7月10日,《西方之人》脱稿。7月23日,《续西方之人》完稿。7月24日拂晓前,于田端自宅,服安眠药自杀。枕边有《圣经》一册。给妻子、小穴隆一、菊池宽、姨母等亲友留下遗书。《给一个老友的信》及颇多遗稿,均托付给久米正雄。7月24日晚9时,久米正雄宣读《给一个老友的信》,随即家属与亲友守灵。7月27日下午3~4时,举行葬礼。泉镜花代表前辈,菊池宽代表友人,小岛政二郎代表后辈,里见淳代表文艺家协会,分别致悼辞。7月28日,葬于东京染井慈眼寺。

本年度发表的主要作品:

《玄鹤山房》(《中央公论》1、2月)

《海市蜃楼》(《妇人公论》1月)

《他》(《女性》1月)

《他(之二)》(《新潮》1月)

《悠悠庄》(《Sunday每日》1月)

《河童》(《改造》3月)

《诱惑》(《改造》4月)

《文艺的,过于文艺的》(《改造》4~8月连载)

《浅草公园》(《文艺春秋》4月)

《三个疑问》(《Sunday每日》4月)

《胤子的忧郁》(《新潮》5月)

《本所和两国》(《东京日日新闻》5月)

《齿轮第一章》(《大调和》6月)

《古千屋》(《Sunday每日》6月)

《冬天》、《信》(《中央公论》7月)

《三扇窗子》(《改造》7月)

《续文艺的,过于文艺的》(《文艺春秋》7月)

《西方之人》(《改造》7月)

《续芭蕉杂记》(《文艺春秋》8月)

《暗中问答》、《十根针》、《侏儒警语》[遗稿部分](《文艺春秋》9月)

《续西方之人》(《改造》9月)

《齿轮》[第二章以后部分](《文艺春秋》10月)

《傻瓜的一生》(《改造》10月)

《芥川龙之介全集》全八卷由岩波书店出版,至1929年2月出完。

【艾莲根据平冈敏夫、三好行雄、岩波书店诸家年谱编译】

选自中短篇小说集《罗生门》(【日本】芥川龙之介著,高慧琴(艾莲)/文洁若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文学生涯


后来芥川经人介绍参加了夏目漱石举办的木曜会,受到漱石的赏识而成为他的门生。过了五年,第四次《新思潮》创刊,发表了小说《鼻》“芥川是时代的牺牲品,他身背负着世纪末的渊博学问,不堪忍受旧道德的重荷,在新时代的黎明中倒下了”。也就是说,芥川龙之介不满社会对自我的重压,又无力抗争,最终企图在调和两者的矛盾中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芥川龙之介的人生观的形成,重要的方面是由于他的成长处在明治末期到大正时期充满激荡与平和,闭锁与明朗对立的历史时期,面对的是“时代闭塞的现状”。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境况,使他陷入人生苦恼的深渊,同时他又不堪忍受现实的丑恶,作为人生的旁观者,为了埋头观照现实,他又不得不从精神上用合理主义武装自己,期望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强者”。他出于对资本主义体制、道德和现代社会的种种束缚的不满,因而对马克思主义抱有一定的兴趣。但他不相信通过与资本主义斗争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可以说,他的世界观是基于个人主义与合理主义,对于社会和人生采取一半肯定、一半否定的态度。他的《某傻子的一生》、《侏儒的话》就是他解剖自己的世界观的自白书。

在这篇自白书中,他既承认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并攻击现代的社会制度,但却又害怕他们所蔑视的社会。所以他强调“最光明的处世方法是既蔑视社会的因袭,又过着与社会的因袭不相矛盾的生活”《某傻子的一生》。他为此常常苦恼于宿命,他“一半相信自由意志,一半相信宿命;一半怀疑自由意志,一半怀疑宿命”。“古人将这种态度称作中庸。我相信,如果没有中庸之道,就没有任何幸福”《侏儒的话》。可以说,以中庸之道来统一自由意志与宿命的矛盾,是芥川人生观的核心。芥川谈及这个问题时还说过这样一段话:“血统、境遇、偶然-一主宰我们命运的毕竟是这三者”《侏儒的话》,所以决定他的命运的,“四分之一是我的血统,四分之一是我的境遇,四分之一是我的偶然--我的责任只是四分之一”《暗中问答》。换句话说,他只有四分之一的能力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实际上他已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企图笃信基督教来再找精神的寄托,但现实的压迫使他受到更火的折磨,他无法再相信上帝能创造奇迹来解救他的不幸的命运。干是于1927年三十五岁上,他抱着“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的心情”(鲁迅语),以服致命的安眠药自杀的方式,结束风华正茂的年轻的生命。

《将军》


芥川龙之介后期反战系列小说之首篇的《将军》,着力描写了日军敢死队精神上的盲目、无奈和疯狂,对照表现出中国抗日志士的镇定从容、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辛辣讽刺了侵华日军"持枪盗贼"的本质,矛头直刺日军偶像乃木希典,而这一切是在日本军国主义方兴未艾之时发出,是在日本本土中心发出,是由身为日本作家的芥川龙之介发出.其中的反战意识与被称为日本"近代思想之父"福泽谕吉之颂战思想针锋相对.仅此一篇足以评断,芥川龙之介可谓敏锐、真诚、勇于抗争军国主义的作家.他之被奉为日本现当代文学的偶像,从中国读者的立场观之也值得欣慰。

芥川龙之介奖


芥川龙之介奖,简称芥川奖(芥川赏),是1935年由菊池宽提议为纪念日本大正时代的文豪芥川龙之介(1892-1927)所设立的文学奖,并由主办单位文艺春秋颁发给纯文学新人作家的一个奖项;现今的主办单位已改为日本文学振兴会。从此以后,每年举行两次遴选活动。上半年度(12月1日~5月31日之前公开发表的作品)是在7月中旬进行选拔、8月中旬颁奖,刊载于《文艺春秋》9月号。下半年度(6月1日~11月30日之前公开发表的作品)是在翌年1月中旬进行选拔、同年2月中旬颁奖,在《文艺春秋》3月号刊载。该奖项在二次大战时1945年一度中断过,后来在1949年重新开始进行选拔活动。

该奖项与同年设立的直木奖齐名,分别是日本文学的纯文学和大众文学的代表奖项。芥川奖以鼓励新人作家为宗旨,直木奖则是给予已出书的大众文学作家一项荣誉的肯定。

日本著名作家


紫式部 清少纳言 松尾芭蕉

井原西鹤 二叶亭四迷 森鸥外

夏目漱石 芥川龙之介 樋口一叶

尾崎红叶 小林多喜二 德田秋声

德永直 岛崎藤村 志贺直哉

谷崎润一郎 太宰治 三岛由纪夫

川端康成 大江健三郎 赤川次郎

东野圭吾 小野不由美 宫部美幸

村上春树 渡边淳一

相关分词: 芥川 龙之介 龙之 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