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刻纸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金坛刻纸




刻纸:金坛是我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双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便散见于民间,世代沿袭,在金坛地区形成了刻纸传统。 近年来,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金坛文化局先后多次举办美术培训班,并组建了以刻纸为主业的金坛工艺美术社,使古老的金坛刻纸获得了新生。金坛刻纸以蕴涵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显其艺术至力。她主题突出,题材广泛,格调清新,线条细腻流畅,刻工精致细巧,造型生动活泼,深受国内外艺术家的青睐和赞美。其中《百福骄臻图》长达4.2米,可谓世界刻纸作品篇幅之首。 金坛刻纸可分为两大流派。以朱晓坤为代表的传统刻纸,风格古朴典雅,花样奇巧繁多,代表作品《群仙祝寿》人物众多,为世所罕见。以周蕴华、杨兆群等为代表的现代刻纸,融人绘画、装饰技艺,风格清新隽永,代表作《万马奔腾》、《东方歌舞》等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金坛刻纸先后在南京、无锡、常州、镇江、徐州、北京等地展出,得到国内外专家、观众的好评与肯定。中央电视台曾制作专题片《江南一枝花》向全国播映,为金坛刻纸作了热情洋溢的介绍和宣传。 金坛刻纸现已走出国门,远销五大洲。《普天同庆》、《万马奔腾》等21件刻纸作品先后展出于挪威、芬兰、美、曰、法等国。《国际周报》经常把金坛刻纸作为礼品馈赠国外读者。

民间剪纸的土壤

金坛刻纸植根于当地民间艺术,由剪纸派生而来。金坛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是老百姓表现自己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的工具、材料简单普通,只要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通过灵巧的双手剪出精彩纷呈的作品来,如灯花、鞋花、喜花、窗花、门笺,如鸡兔禽鸟、梅兰竹菊等动植物,如胖娃、寿星、八仙、钟馗等人物,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剪作精细,情趣盎然,最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金坛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明清以来传承不息。由于剪纸主要是适应民情民俗的需要而产生,其纸质作品难以保存,所以如今已罕有20世纪初叶以前剪纸作品的传世。近数十年来,金坛民间剪纸经历了一个发展繁荣的历史新时期,大量各类各式、活泼明快的剪纸作品,犹如民间艺术的繁花竞放,给人们以生活的审美享受和艺术的创作启迪。金坛的剪纸艺术家们在思考、在总结,要在传统的民间剪纸上推出新招式。

刻纸队伍的壮大

金坛民间剪纸的专业和业余作者队伍原来是实力雄厚的。20世纪70年代末,金坛的一批剪纸艺术家率先进行刻纸创作并取得可喜的丰硕成果,极大地促进了金坛刻纸的发展,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刻纸创作队伍。

朱晓坤一度成为金坛刻纸的形象和代表,这一方面来源于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从画庙宇道观的塑像成为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师和联合国授予称号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书、画、塑、剪、刻样样在行),另一方面,晚年时朱老先生长髯飘飘,仙风道骨,81岁高龄仍醉心于他痴爱的《水浒》人物系列刻纸作品的创作。2001年,朱老先生去世时,念念不忘金坛刻纸,期待她重现昔日的辉煌。

周蕴华显然是金坛刻纸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刻纸艺术,而且全家都与刻纸结下了不解之缘,妻子、女儿、儿子、儿媳共同创作,数次在国内外举办周氏合家刻纸展。除此之外,他还以刻纸作基,在美术和书法艺术领域内取得很高的造诣,多幅美术、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

殷卓宁和孙荣才,前者用剪、刻、撕的方法和套色、点、填、染的手法开拓了绘彩刻纸;后者博采众长,利用早年在陕西从军的经历,借鉴西北剪纸的风格特点并融合金坛地域浓郁的生活气息,构图简约,独具一格。两人先后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其他如曹忠平、杨兆群、佘云祥、王锦堂、刘明等,一大批金坛刻纸的早期创立者,或改行,或外迁,离开了以刻纸为业的生活,但对金坛刻纸深情依然,金坛刻纸的每一点成就也无不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才华。

金坛群众性刻纸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广大青少年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中小学的美术课都设置了“刻纸”的乡土教学内容。金坛中小学生对刻纸的浓郁学习兴趣,对刻纸的爱好和潜质,是金坛刻纸未来发展繁荣的基础,也是金坛刻纸创作队伍不断壮大的坚实的后备力量。

刻纸成果的展示

金坛刻纸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1978年11月,金坛刻纸104件作品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首次展出,博得了美术界的赞誉。次年,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选送金坛刻纸作品23件至挪威、芬兰参加展览,第一次在海外获得好评。

1980年6月,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金坛刻纸艺术展览”,展出作品130件(220多幅),展期18天,以丰富的题材内容、多样的刻纸技巧、宏大的构图气势、浓郁的江南生活气息赢得了首都观众,在美术界引起热烈反响。著名工艺美术家陈叔亮先生观展后,题词道:“出自勤劳双手,来于刻纸故乡;雨后野花怒放,风前泥土飘香。”这是对金坛刻纸的赞美,也是对金坛刻纸的希望。

1981年,日本东京举办“中国现代优秀刻纸展览”,金坛刻纸作品20余件入选参展,再次获得好评。1997年4月,金坛刻纸分别选送60余件和40余件作品参加美国洛杉矶“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及休斯顿“美国第二十六届国际艺术节”展览,民间工艺美术家殷卓宁受我国文化部委派,赴休斯顿进行剪刻纸艺术表演,赢得一片赞誉声。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金坛刻纸又先后在无锡、广州、杭州、南京、常州、上海、西安和北京等地展览。其中,刻纸年画《大红灯笼》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和第六届全国年画展,《华夏儿女喜迎奥运》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2001年7月,金坛刻纸又在荷兰鹿特丹市展出。中央电视台及国内外许多报纸、刊物热情介绍金坛刻纸,高度赞扬那充满艺术魅力的刻纸作品“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

多年来,金坛刻纸作品频频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仅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就有二十余幅,为金坛刻纸,同时也为中国民间艺术赢得崇高的声誉。

简介


金坛地处江南水乡,民风纯朴。刻纸是流传于金坛市的一种珍贵的民间美术,已有百年历史。明清时期,剪刻纸即在金坛民间广为出现,其雏形为门笺。门笺是一种有镂空图纹或象形字纹的纸质贴挂物,色彩多为大红,偶有黄、绿,依照俗定之需选择门楣、梁沿、船头仓尾、篷架、神龛等处的边沿贴挂。域内百姓为驱鬼祛邪、祈福迎祥,早有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贴挂门笺、喜笺、花笺之习俗,并逐渐延及喜娃、寿星、八仙、钟馗等图案。同时,民间生活用品中的鞋花和窗花剪制也很普遍。此外,域内多有灯笼、龙灯和纸扎等制作行业,其物品及装饰纹样,均为纸材以刀剪刻镂而成的各式图案。其制作虽不很精细,但情趣盎然,气氛热烈。

至清末民初,金坛民间剪刻纸的原生渠道大致分成两条:一是自发性的——多为自制、自娱、自乐的鞋花和窗花,其内容涉及花鸟虫鱼和喜字、喜娃等等,其制品一般也是自用或送给亲朋,剪制者以手巧的妇女居多;二是作坊式的——由艺人批量制作出售并以此营生。最盛时,金坛城乡曾有剪刻、裱贴、纸扎业作坊和店铺30多家,并都有若干客师和学徒。如当地薛埠的殷德余、后阳的丁锁保、直溪的高王氏、社头的张吉庚等已故艺人,都曾是当地很有名气的纸扎业作坊和店铺业主,项目有灯笼、龙灯的扎制裱贴,有门笺、喜笺、花笺的剪刻,还有魂幡和宝盖(一种以芦杆为内骨架、外贴剪刻装饰花纹的纸质冥用品)的制作等等,生意兴隆。由此,便形成了金坛刻纸广泛的民间基础。

金坛刻纸的工艺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组成。无论幅面大小,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都按照剪纸的规律和要求,既有清晰完整的构图和造型,又保证整体线条间的互相连接,刻制手法博采众长。较之于外域的传统剪纸,金坛刻纸具有制品幅式灵活、刻制手法多样、表现细腻丰富和构图精细繁茂等艺术特点。传统剪纸大都采用单色,而金坛刻纸常采用填彩、点彩、衬彩等综合手法,表现细腻、丰富。此外,金坛刻纸还首倡叠层表现手法,利用宣纸半透的效果映衬人物体形线条,层次对比效果很好。传统剪纸因受到剪制工具的局限,作品只能是小幅,而金坛刻纸中大幅、巨幅者尽可以根据题材内容的需要自由选定。许多篇幅宏大的作品,以其大气势而令人击节赞赏。传统民间剪纸构图一般都比较简单,而金坛刻纸的构图既讲简洁,也讲究丰富和繁茂,使作品具有更强的整体感和大气势,其丰富多彩的社会民生和风土人情跃然纸上。

金坛刻纸所反映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均表现出浓郁的时代生活色彩,其作品展现的是一幅幅江南民间生活的优美风俗画卷,而对于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研究,又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标本资料库。它不仅成了独具江南特色的乡土奇葩和民间工艺瑰宝,也成了异域游客了解江南、亲近江南的媒介物,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历史


金坛刻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那时,金坛民间为了驱鬼祛邪、祈福迎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会贴挂一种带有镂空图纹或象形字纹的纸,一般贴挂在门楣、梁沿、船头仓尾、篷架、神龛等处的边沿,颜色多为大红,偶有黄、绿。这种被称为门笺、喜笺或是花笺的镂空纸,便是金坛刻纸的雏形。

旧时金坛的灯笼、龙灯和纸扎等行业很红火,扎好的灯笼常会糊上刻镂的纸质图案做装饰。到了清末民初,这种纸质装饰逐渐从灯笼蔓延到鞋花、窗花、喜娃、寿星、八仙、钟馗和花鸟虫鱼等。当时金坛民间剪刻纸的原生渠道大致分成两条:一是自发性的,多为自制、自娱、自乐的鞋花和窗花等,一般自用或送给亲朋,剪制者以手巧的妇女居多;二是作坊式的,由艺人批量制作出售并以此为营生,最盛时,金坛城乡曾有剪刻、裱贴、纸扎业作坊和店铺30多家,并都有若干刻师和学徒。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金坛县文化馆组织了一批具有较好基础的民间美术骨干,进行剪(刻)纸培训辅导,现在的刻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兆群也在其中。开班后不久,他们创作的《大干促大变 普及大寨县》首次入选“江苏省农民画展览”,振兴金坛刻纸的序幕从此拉开。

随后,金坛县文化馆成立工艺美术社,汇聚部分以民间刻纸见长的美术骨干,形成了一个刻纸创作的群体,逐步走上了群体式的金坛刻纸创作之路。1980年6月,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为期18天的“金坛民间刻纸艺术展览”,展出作品220多幅。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以《江南一枝花》为题,拍摄了宣传介绍金坛民间刻纸的专题纪录片。1981年,20多件作品入选在东京举办的“中国现代优秀刻纸展览”。1993年12月,金坛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美术(刻纸)之乡”。

1997年4月,金坛刻纸分别选送60余件和40余件作品参加美国洛杉矶“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及休斯顿“美国第26届国际艺术节”展览,民间刻纸艺人殷卓宁受文化部委派,赴休斯顿进行现场刻纸艺术表演,赢得一片赞誉。2001年7月,在荷兰鹿特丹市展出期间,被当地媒体赞为“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1995年,刻纸艺人朱晓坤、殷卓宁、孙荣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7年和2008年,由多位金坛刻纸艺术家历时3年共同完成的巨幅作品《奥运梦中华魂》和《从雅典到北京》分别被赠送给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受到盛赞,后者(绿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7年,金坛刻纸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金坛刻纸艺人杨兆群、殷卓宁、孙荣才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人,其中杨兆群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百年来,金坛民间刻纸已积累了600多个品种,在国内外各种报刊上公开发表、在省和国家级参展或比赛中入选、获奖的作品1000多件,还有近百幅作品被中国、国外美术馆收藏。

传承和发展


金坛民间刻纸已积累了600多个品种,其作品数以万计,在国内外展览、比赛中入选、获奖和在各种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及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的刻纸作品逾千件。金坛刻纸艺人多次应邀赴国外和港澳台进行现场表演,并被当新闻媒体宣传介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金坛刻纸在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体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智慧,增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发挥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海内外媒体纷纷关注金坛刻纸,盛赞“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1993年12月,金坛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刻纸之乡”。2007年3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金坛刻纸被列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2月,又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遗项目公示名单。

金坛的刻纸手工活,是金坛的一绝。当其他各地刻纸艺术从流行走向沉寂之时,金坛刻纸却在民间焕发崭新的光彩,成为一种特殊文化艺术形式,尤其是去年中法文化年,在海外展览引起轰动。据说,金坛的刻纸源于无心插柳。

金坛刻纸研究所的所长张勤说,从剪纸到刻纸,全国各地都有人在做。但之所以金坛刻纸形成影响并成为特色,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时,当地文化馆美术创作组要送画参加展览,因为大家感觉单纯绘画技不如人,且作品难以出彩,便斟酌改变方针,把一名高中生在玻璃上刻出的绘画送展。结果,标新立异带来意外惊喜,冷门的亮点博得满堂彩。取得丰硕成果,回归金坛本地,刻纸就如旋风一样震惊当地绘画界,在全城形成一种氛围并席卷开来。

其实,早在隋唐时期,双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便散见于民间,世代沿袭。最初,老百姓逢年过节必自己构思图案,再通过剪贴的方式,将这些纸头张贴在自家门头。另外,女性绣花或者编织时,也会先将纸张上的花纹刀刻出来镂空。所以说,金坛刻纸植根于当地民间艺术,由剪纸派生而来。它的工具、材料简单普通,只要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通过灵巧的双手剪出精彩纷呈的作品来,最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据说,金坛刻纸可分为两大流派。以朱晓坤为代表的传统刻纸,风格古朴典雅,花样奇巧繁多,代表作品《群仙祝寿》人物众多,为世所罕见。而另外一方,则是以周蕴华、杨兆群等为代表的现代刻纸,他们用剪、刻、撕的方法和套色、点、填、染的手法,并借鉴西北的剪纸风格特点,融入绘画、装饰技艺,风格清新隽永,代表作《万马奔腾》、《东方歌舞》等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与用剪刀剪出来的剪纸不同,刻纸艺术始终摒弃平淡无奇,它要求丰富的想象力和宏伟的创作激情。

原来,传统的剪纸纯用剪刀,没办法剪出大篇幅的作品,工艺也难以精细。刻纸用的是刻刀,不仅可以刻出掌上小品,更要求刻出鸿篇巨制。比如说,在刻纸研究所有一幅珍藏的《梁山好汉》刻纸,它4.6米长,需要3个人托着才能展开。宽近1米,整幅作品打开后,能将半个房间的空间占满。这幅《梁山好汉》是朱晓坤81岁高龄时的醉心创作,但在人物系列构思阶段时,朱老先生去世。为了完成他的遗愿,刻纸研究所集体进行修改补进,然后4名刻工耗费了7年时间才最终将其完成。上面的108位好汉,各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线条没有一丝断裂。

别以为刻纸简单,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因为用的都是薄纸甚至宣纸,所以雕刻起来,最担心的就是刀刻造成的线条断掉。起初,刻工是在玻璃或蜡制的底板上,运用划刻粘贴、阴阳对比及镂空等各种手法,但整幅画面有时无法做到千刀不断,仔细观察就能看出线条不流畅的破绽。后来,民间艺人们专门制作了刻板,这种刻板是用烧香残灰和羊油熬制而成,刻纸时不会像玻璃那样坚硬死板,同时夏天也不会熔化。

让金坛刻纸走向世界


上月,相隔16年后,金坛因刻纸在国内外的影响,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闻悉喜讯,作为这项“非遗传人”的殷卓宁、孙荣才欣慰地笑了。

15年前,朱晓坤、殷卓宁、孙荣才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在这之前,他们三人分别被看作是金坛刻纸老、中、青三代的代表人物。如今,朱晓坤已乘鹤远行,殷卓宁也退休多年,只有孙荣才每天仍坚持到刻纸研究所转转看看。

相约环坐在金坛刻纸研究所古民居庭院,泡一杯清茶,热腾的香气顿时溢升开来。相差12岁,先后担任金坛刻纸研究所副所长的殷卓宁、孙荣才,一起回忆起金坛刻纸的发展简史:清末至解放前,金坛刻纸进入兴盛期,那时各个乡村几乎都有人接触刻纸,因而刻纸一开始就真正体现出民间艺术的特色,以剪花样等形式出现在寻常百姓家,如精细的刺绣,则以刻纸样式作母本,覆垫在下面便可尽情穿针引线……1976年,是金坛刻纸形成气候的一个标志性年代,其后以“江南一枝花”而享誉全国,原先的雕虫小技终于登上大雅之堂。

早在7岁时,殷卓宁就随专营灯笼、彩灯、龙灯的父亲学会了剪刻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追求艺术创新。他采用的在吹塑纸上以镂空刻法创作的多幅作品就曾引起江丰等书画界知名人士的浓厚兴趣,也在刻纸界产生极大影响。

为使古老艺术之花更鲜更艳,殷卓宁大胆探索,继镂空刻法后,他又一改原先在玻璃上的硬刻为软刻,1978年他创作的《壮丽的图景》成为第一幅在全国农民画展上展出的软刻作品。他还用剪、刻、撕等方法和套色、点、填、染手法开拓了绘彩刻法,不仅降低了制作难度,还使作品本身更精细,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

有创新,总会有收获。殷卓宁认为刻纸与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它吸收了版画、国画、装饰画等姊妹艺术的特点,又体现出自身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讲究线条的曲、直、锐,金坛刻纸与北方刻纸相比,显得更为丰富和清秀,他的《鸿运》、《水仙》、《山姑赶集》、《友谊长存》等多幅作品在全国获奖并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1997年4月,金坛刻纸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应邀随文化部远赴大洋彼岸美国洛杉矶展出,殷卓宁随团在休斯顿“美国第二十六届国际艺术节”上即兴刻纸创作表演,赢得一片赞誉声。

受剪得一手好鞋样、窗花的祖母、母亲的影响,孙荣才也是从小便喜爱上了民间剪刻纸艺术。青年时代在陕西参军,西北剪纸又给了他粗线条式的艺术熏陶。1977年退伍后,在当时的后阳乡文化站担任站长的11年,也是他一门心思从事刻纸创作的“黄金期”,他虚心向老一代剪刻纸艺术家学习,也时时汲取国内其他地区剪刻纸艺术的有益营养,博采众家之长,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他的作品构图简练、线条畅达、造型夸张,流溢出浓郁的金坛地域生活气息。 孙荣才专攻农村生活题材,有专家评论,通过孙荣才的《谷场》、《采菱图》、《捕鱼图》、《甘蔗丰收》等作品的生动画面,可体味出改革开放初期江南农村生产力解放所带来的经济繁荣的景象,而《牧歌》、《秧歌》、《四合院》等作品,则让人感受到农村经济繁荣时期农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带着泥土芬芳,孙荣才创作出的数百幅刻纸作品,以其粗犷、豪放的风格给人以震撼和美的享受,不仅频频在国内获奖,还被文化部选送至日本、法国、美国、挪威、芬兰等国交流,在荷兰举办个人作品展。他本人于2006年被授予“江苏省民间艺术之星”称号。

令殷卓宁、孙荣才自豪的是,去年奥运前夕,在杨兆群的动议下,他俩分别主创了同为宽2.008米、长29米的刻纸姐妹长卷《从雅典到北京》、《中华魂奥运梦》,赢来一片赞叹,可谓宝刀不老。

如今,殷卓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育新人上。退休后,做过小学教员的他,应邀在常州朝阳幼儿园开设剪刻纸培训基地,在吕墅中学传授刻纸技艺。

编制在文化馆、人借用在刻纸研究所的孙荣才,是常州市“名师带高徒”成员之一,他带教的白塔小学青年教师曹玉皎,仅去年就指导学生在全国各类刻纸艺术比赛中获9个金奖和18个银奖。

在殷卓宁、孙荣才的精心辅导下,金坛区域内的省华罗庚中学、市一中及各乡镇中小学,几乎都开设刻纸兴趣小组和作品陈列室,一大批“小荷”正露“尖尖角”。

金坛刻纸被列入国家非遗保护目录


说起雕刻,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根雕、木雕、石刻。但是在金坛,还有一样可以用来刻的东西:纸。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一张经过雕琢的纸,竟然可以卖出2万多元的“天价”。去年6月份,有着“江南一枝花”美誉的金坛刻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金坛刻纸成为金坛的一张名片,这也使得带领金坛走出国门的“金坛刻纸第一人”、原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周蕴华进入公众的视野。两周前他的100幅刻纸作品一小时内被一扫而光,其中一幅刻纸竟卖到22000元的高价,更让这位“刻纸王”名声大噪。 纸上刻出浓浓江南情

渔船、石桥、园林、老街、青石板路以及黑瓦白墙的房舍,在周蕴华的刻刀下汩汩流淌出来,成为一件件艺术品。这些作品,总是带有浓浓的江南韵味。谈到自己无可抑制的“江南”情结,周老承认,这些作品的风格与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据介绍,16岁后就独自到金坛求学的他,因为工作的缘故,很少有时间回老家,但每每夜深人静时,故乡质朴、宁静的韵味会涌上心头,总让他百感交集。想到一切都将随流光逝去,周蕴华油然生出把古老的巷子村落留在画纸上的冲动。为此,近年他特地前往姑苏、宜兴、南京、安徽、浙江,寻找吴越民居之美,创作出“静夜思”、“秦淮人家”、“梦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等多篇刻纸精品。

全家齐心做刻纸

据了解,周蕴华家原本是一个“教师世家”,父亲当了一辈子教师,哥哥、姐姐、姐夫、舅舅等也都是教师,就连他自己从省立洛社师范学院毕业后也当了一年教师,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先后都当过教师。不过自从自己迷上剪纸,进而将剪纸发展为“刻纸”后,子女们纷纷在他的耳濡目染中,也迷上了这门艺术,周氏全家两代三对人,均被吸收为中国剪纸学会会员。

在过去的几年中,全家人遍访位于苏南浙北最古老的小镇,考察研究那些历史悠久的古老房屋,巷落。去年,一家人合力完成了由“大门”、“房门”、“走廊”、“房间”等主题组成的“忆江南”,并捐赠了一套给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刻纸王”一专多能 周围的朋友都知道周蕴华是一个刻纸艺术家,却很少知道,他在国画方面也造诣颇高。正是依靠着扎实的国画功底,41的周蕴华才能够顺利地开始工程浩繁的刻纸,并在三十多年内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1987年他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观看展览后,赞周蕴华的画“有气魄、有气势、很新颖”,并为画展题词“翰墨因缘”,令周蕴华很感动。“我一生都在与中国画打交道,也是书法的‘票友’,确实是翰墨因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周蕴华说是书法的“票友”实为自谦,他的书法以行书见长,与国画水平不相上下,笔走龙蛇,别有韵致。

如今,周蕴华尽管身体依然硬朗,手却已经有些不听使唤了,“手老是抖,写字也写不好,刻纸也刻不好。”这让他感到时间不多了,因此把精力几乎全部放在中国画上。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刻纸是“借景抒情”。他坦承,今年完成的这部献给故乡宜兴的《阳羡剪影》共有100张刻纸,使他和老伴儿都大伤元气。据了解,《阳羡剪影》在宜兴拍卖时,一小时内全部被拍卖完,一幅薄薄的刻纸“宜兴新貌”更是卖到了22000元的高价。周蕴华脸上溢满了笑意:“终于能为家乡做了点儿事。”(来源:扬子晚报)

金坛刻纸进了国家博物馆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十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飞洋鱼刻纸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知名刻纸艺术家杨兆群先生,收到了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从瑞士洛桑发来的特快专递。专函中,这位世界奥运著名领导人用“刻纸作品集《从雅典到北京》,完美地诠释了您和金坛其他艺术家们在奥运到来之际所从事的工作”等热情洋溢之词,表达了对金坛人以及对金坛刻纸作品的溢美之情。目前,国家博物馆已经决定收藏萨马兰奇这份赞誉金坛人以及金坛刻纸作品的专函。

萨马兰奇专函赞誉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民间艺术分会主席、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竟教授这样解读萨马兰奇专函的价值:萨马兰奇主席的这两句话,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刻纸作品的本身,这说明,金坛刻纸作品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宣传中国民族文化、沟通中外人民友谊、进行世界交流方面,已经赋予了新的内涵。金坛人民几千年来,为中国刻纸作出的努力与贡献,终于有了佐证和回报。这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在奥运赛场之外诞生的第一块“艺术金牌”。艺术无价,奥运艺术金牌更无价。这不仅仅是金坛的骄傲,还是江苏的骄傲,中国的骄傲!

成为国家“非遗”

金坛是我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刻纸作品向来以构图新颖繁茂、线条刚柔相济、刻制精益求精、蕴涵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等艺术风格而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江南一枝花”,多次赴国外展览,远销五大洲,近百件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金坛市在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刻纸之乡”。金坛刻纸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刻纸作品《从雅典到北京》

萨马兰奇所提的刻纸作品《从雅典到北京》,是由江苏飞洋鱼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坛民间艺术家杨兆群2004年10月创意,并组织尹卓宁、佘云祥、谈卫平、刘明等五位民间艺术爱好者共同创作,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年逾花甲的尹卓宁,传承祖辈技艺,具有深厚的传统剪刻纸功力,他以剪、刻、撕的方法和套色、点、填、染的手法开拓了绘彩刻纸,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在长卷担任主刻。为创作这幅作品,杨兆群先生多次赴希腊雅典、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地考察、拍照,收集资料,与同行作者反复修改易稿,在2007年12月完成,历时四年。其作品长度为29米,宽2.008米,将承办历届奥运的18个国家、22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历届奥运会的金牌、八位奥委会主席头像、吉祥物、以及29届奥运会所有运动项目等内容用艺术表现形式构成,并用2008只和平鸽穿插表现,逼真地展现了从1896年现代奥运会的创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止各举办城市的独特风光、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格、地域风情、历史文化概况。真实再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辉煌历程和奥林匹克的丰富内涵,以及奥运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海传承等。“奥运史诗、世界和谐”的主题突出、意义深远。已经被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藏品”收藏。

剪纸力作意义非凡

7月29日,专门到金坛向杨兆群等颁发收藏证书的国家博物馆文物征集专家尹毅玲、丁纯怡,这样评价《从雅典到北京》:主题鲜明、彰显历史、反映时代、气势恢弘、构思巧妙、元素齐全、刻艺精湛、阴阳结合、涵义深远、令人震撼,作品具有中华文化的特点,以东方文化的视角来解析和看待奥林匹克运动,努力探求奥林匹克与中国特色文化思想的契合点,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的普遍价值观,是所有以奥运为体裁的刻纸中最好的、独一无二的精品杰作,具有非凡的艺术张力和独特魅力,是世界剪纸力作。

《金坛刻纸》图书


基本信息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ISBN:7805747555

开本:16开

页码:152

定价 :¥120.00

作者

范石甫,男,1943年生,江苏省金坛市人。江苏省常州市美术家协会一级画师。曾就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得潘天寿先生亲授。现为国家高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入选国内重要展览和获奖,以画鸡最为见长,出版有《范石甫书画》作品集。

目录

序/张道一

金坛刻纸艺术论/许祖良

艺苑撷英

大红灯笼

华夏儿女喜迎奥运

百福骈臻

春牛图

鸿运

天女散花

百花锦簇

四合院

百子图

哪吒闹海

神州风貌

普天同庆

祖国万岁

农村新貌

工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谱新曲

农技员

喜摘丰收棉

谷场

果园丰收

碾谷子

甘蔗丰收

猪多肥多粮棉多

满园春

集市

山姑赶集

村童

捕鱼图

喜刻窗花

龙舞

茅山新姿

镇江三景

生命之歌

水乡情韵

历代人物

吉祥图纹

神话传说

花鸟鳞兽

小品拾粹

新品选秀

……

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造出了纸,解决了记录文字和传达思想的最方便的材料,成为人类的一项重大发明。由纸的产生和普及,又带动了艺术的发展。绘画和书法自不必说,在广大民间,剪纸便是一种群众性很强而且很有特色的艺术。它不用笔墨,而是靠了纸的自身,经过剪或刻,构成缕空的画面。如果从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北朝剪纸算起,我国的剪纸至少也有1500年的历史了。按其物质的性质来说,纸张是一种平整的薄片材料,在工艺上可用刀或剪刀进行切割和镂空,所以不论剪的或刻的,都可称作“剪刻镂花艺术”,包括那些用金箔、银片、皮革乃至树叶等材料剪出的花样。尤其在手工艺时代,这是很大的、用途很广的一个工艺类属,直接或间接的,几乎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br/] 用笔在纸上绘称作“画”,用笔在纸上写称作“书”。用剪刀将纸剪出图样叫“剪纸”,用刀在纸上刻出图样叫“刻纸”,近来还有人用香在纸上烙花,或直接用手撕出花样,也就叫做“烙纸”、“撕纸”。这说明,人们不断地进行艺术创造,花样出新是很自然的事。但理论家在对艺术进行分类时,却喜欢用归纳法,统统称作“剪纸”。理由也很明显,虽然工具和方法有所改变,但对纸来说,利用“镂空”的手段所显现的图像是一样的。至于艺术特点上的差异,可以归入风格,就像各种版画(如木刻、石版画、铜版画等)仍然属于绘画。有人形容剪纸剪得好,提出了“以剪代笔”,去比附于绘画,这是不必的。任何艺术的创造,都应该保留和突出自身的特点,而不是削弱这一特点。在这里, 艺术特点和制作特点是不易分开的。即使木刻属于绘画,也不是强调用笔勾勒的特点,而是强调其“刀味”和“木味”,甚至故意留一些刀斧痕。艺术形式千变万化,艺术分类尽量概括,这是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的一对关系。所以,剪纸由单一到多样,是很自然的事。最早剪纸的出现,很可能就是“折剪”的团花,因为本身体现着纸的优异性的发挥。以后有了“平剪”和“挖剪”,大幅的画面也产生了。所谓“线线相连”和“线线相断”,对于剪纸来说,既是一种制约,又会形成一种特色。明清以来的蓝印花布,从它的漏印纸版来看,可说是剪纸派生出的艺术。然而,艺术一旦独立发展,也就不应再受剪纸的局限了。[br/] 有了纸才会有剪纸,这是不应产生争论的。汉代和汉代之前的镂刻金银箔,是属于髹漆工艺的一种,叫做“金银平脱”。它是剪纸的近亲,并非是直系。这说明事物的相互联系是错综复杂的,横向的影响是因,而不是果。这是认识剪纸的一些基本关系。[br/] 中国的剪纸在民间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固然是由于纸的普及,材料易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农业社会的“男耕女织”,并由此所产生的“女红”。在封建社会中,女红是妇女的“四德”之一,巧于针线的妇女便与剪纸结缘,由剪制刺绣花样到剪“窗花”及其他环境装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列。有人说剪纸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如果就对纸的认识和利用来说,以及它的群众性之广,可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比较的。但不等于说外国没有剪纸,或外国人不了解剪纸。在欧洲的英国、德国、波兰和丹麦,都有不同的剪纸,日本的剪纸花样也不少,只是没有像中国这样的普遍。艺术家马蒂斯到了晚年,才认识到剪纸这种形式,制作既方便,效果又好,创作了不少的”剪贴画”。但是有这样认识的人并不多。

相关分词: 金坛 刻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