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世纪的悲歌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九个世纪的悲歌




图书信息


作 者: (美)萧邦齐 著,姜良芹,全先梅 译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

字 数: 237000

版 次: 1

页 数: 289

印刷时间: 2008-4-1

开 本: 20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9701164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将历史叙述与理论分析巧妙的结合,向我们展示了九个世纪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具体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官员、社会精英、普通大众,他们的生活是如何围绕着湘湖而展开的。湘湖历史也为我们观察中国社会如何应对环境、军事危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中国人面对转变、威胁或机遇时作何反应;他们对自然世界和周围环境怎样响应。

湘湖是浙江省萧山县的一个人工水库。自其于1112年创建以来,对湘湖的历史而言,18世纪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此前的六个世纪,湘湖是忠良与奸佞、贞洁与卑污、公德与私欲之间战斗的舞台。18世纪后,生态、公众权益和科技等因素,开始成为重要的内容而出现在这场斗争中。进入20世纪以来,直到今天,湘湖的命运又开始与国家政治的发展、科技和生态的现实情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总之,湘湖故事揭示了中国社会如何运筹,而中国人的人生、社会和自然观,又如何既在变化,同时又历经千百年而不变。

作者简介


萧邦齐(R.KEITH SCHOPPA),历史学博士。现在美国洛亚那马里兰学院(Loyola College in Marryland)执教,为该校亚洲史德乐(Doehler)基金特聘资深教授。主要著作有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Blood Road:The Mystery of Shen Dingyi in Revolutionary China(Berkeley and Los Au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Revolution and Its Past: Identities and Chang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Upper Saddle River,N.J.:Pearson Prentice Hall,2002);Song Full of Tears: Nine Centuries of Chinese Life at Xiang Lake(Boulder:Westview Press,2002);Twentieth Century China:A History in Document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其著作《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传奇》(Blood Road:The Mystery of Shen Dingyi in Revolutionary China)荣获1997年度列文森优秀史学著作图书奖。

目录


前言

致谢

“近世”和近代中国历史分期

11湘湖历史上的主要人物

第一章 故事的开端:1112~1214年间的四位父母官

引子:从12世纪的北干山讲起

正文:湘湖初创时期的四位父母官

(一)杨时的贡献:创建湘湖

(二)保卫湘湖:赵善济果敢无畏

(三)顾冲与1180年代的侵占危机

(四)划定山与湖的界限:郭渊明的工作

(五)四位父母官给人们留下了什么?

第二章 职责与谋杀:1378~1500年间的湘湖存废之争

引子:15世纪末的陈习园

正文:明代湘湖的侵占与反侵占

(一)湘湖:元末,明初

(二)魏骥的工作

(三)碛堰山的开凿

(四)何御史的事务

第三章 奇怪的果子:1519~1555年间的家族与湘湖

引子:16世纪晚期的越王城山

正文:1519~1555年间的家族与湘湖

(一)三江闸

(二)湘湖的社会体系

(三)16世纪早期的孙姓和吴姓家族

(四)来姓和黄姓家族的崛起

(五)倭寇的侵袭

(六)湘湖的分割

(七)孙姓家族的遗留

第四章 印象和记忆:1644~1705年间文人笔下的湘湖

引子:1689年,净土山上

正文:1644~1705年间文人笔下的湘湖

(一)满人征服前来、蔡、毛三人的生活概况

(二)清军攻占萧山(1645~1646年)

(三)来集之眼里的湘湖

(四)蔡仲光笔下的湘湖

(五)湘湖史的记录者毛奇龄

(六)毛奇龄与1689~1690年的湘湖危机

(七)毛奇龄与德惠祠

第五章 修复湘湖:1758~1809年间的垦湖与复湖之争

引子:1783年,乘船从上孙村到青山

正文:1758~1809年间的缙绅与公共利益

(一)保护湘湖免受非农产业的威胁

(二)来起峻与定山堤的拆除

(三)於士达的工作:研究证据,恢复湘湖的原貌

(四)新家族势力的出现

(五)堤防和堤岸:王煦进一步所作的贡献

第六章 湮废的开始:1861~1901年间湘湖的剧变与沉寂

引子:19世纪60年代的压乌山

正文:帷幕渐渐落下:1861~1901年间的剧变与沉寂

(一)太平军进入萧山

(二)地方上对太平军的反应

(三)太平天国“叛乱”的影响

(四)洪水灾害

(五)西江塘的重建工作

(六)湘湖的重建工作

(七)1901年的横筑塘事件

第七章 防御拾荒者:1903~1921年间的湘湖垦禁之争

引子:1925年,登上石岩山一览亭远眺

正文:1903~1921年间的垦禁之争

(一)黄元寿两请垦荒

(二)1912~1914年间地方上垦禁的讨论

(三)地方自治领导者与直接垦湖行动

(四)1915年非本地开发者的提议

(五)反对开垦的动力

第八章 目的和手段:1926~1937年间的湘湖建设

引子:1937年,登上太平山一览亭远眺

正文:1926~1937年间的湘湖建设

(一)作为建设的开垦

(二)建设的代价

(三)目的与手段

(四)湘湖师范学校

第九章 岁月轮回:1937~1986年间的湘湖嬗变

引子:1980年代末,登上小砾山远眺

正文:1937~1986年间的湘湖嬗变

(一)1945~1949年间的湘湖

(二)1955年的开垦决定

(三)湘湖湮灭原因剖析

(四)1955~1980年间的湘湖地区

(五)1980年代的湘湖重建

尾声

征引文献

译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故事的开端:1112~1214年间的四位父母官

正文:湘湖初创时期的四位父母官

1271年初冬的一天,蔡攀龙、孙德和两个年轻人从萧山城内出发,来到距离湘湖南岸大约5英里的一个亭子。人在亭子里往远处眺望,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钱塘江。蔡、孙两人都在萧山读书,读书之余,他们希望轻松一下。古代中国的绅士们,最风行的休闲方式是到一处亭子里,就着美酒佳肴,一边欣赏迷人景色,一边弹奏音乐。这次是孙德和约请蔡攀龙来亭子的。他对这个地方显然有种特殊的感情,因为他的哥哥孙德麟意外猝死之前不久,由于其出众的文学才能,他曾被委托给亭子题一个新的名字。亭子是韩姓家族的一个成员建造的。韩家的土地在湖的东南方向。由于这个亭子经常为往返杭州的官员们提供中途歇息的便利,亭子的建造者习惯于将它称为官亭。因此,韩家有人想请一位著名的文人在一块醒目的石碑上给亭子题个新的名字,可以使他们建造的这个亭子显得更尊贵。亭子的新名字是:江湖一览亭。

天很冷。阳光有时照射下来,有时被薄雾挡住。两个年轻人倚靠栏杆,阵阵寒风呼啸着穿亭而过。我们不知道他们在亭子里呆了多久,喝了多少酒,还有他们是否弹奏了四弦琴。就像许多中国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一样,他们这次郊游给我们留下的是蔡攀龙欣赏湖光山色时的浮想联翩。读他的散文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这次郊游不是为了哀悼先人而去,但作为萧山八景之一的湘湖,展现出的晚秋初冬季节萧瑟的景色,还是勾起了他对朋友哥哥的英年早逝所生出的无限感慨。他看起来已经完全沉醉于自然风光、特别是湘湖的景色之中了。

霜叶掩映于稀林,落霞点缀乎天际。芦狄渔舟,卷西风之扑簌;沙汀雁影,放浅渚之潆洄。野旷而四顾,云烟平原,积翠天高,而斜阳返照,泽壑舒金。爰举首焉,长江在前,涛声振耳,恍疑数部笙歌;载凝眸矣,巨湖在侧,水色侵人,知是何年图画。点点泼来忘错愕,戏浪轻凫;层层舞出拥云衢,零风堕叶。叠嶂遐岚,映湘湖之豪气;悬崖飞瀑,分山水之奇观。虬松与虎石相依,修竹偕老梅共峙,片帆疾去,阵鹚低飞,是皆亭中寓目逼真注睛即是者也。噫!夫一年为季者四,览于冬日如此,而春而夏秋可知.阴晴不定,览于睛日如此,则惨风阴雨之际可知。昼夜何常,览于昼日如此,而皎月光风之下可知。

……

相关分词: 九个 世纪 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