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李涛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开国上将李涛




基本信息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5月1日) 平装: 428页 开本: 32开 ISBN: 7503319194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该书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历史细节可信度高。生动再现了李涛同志从参加革命到担任党的重要领导工作的精彩辉煌的一生。李涛同志从抗日战争开始进入党中央的高级领导导,从抗战初斯的统战工作,抗战中期始至抗美援朝时期长期从事作战部的领导工作,直至主持军委技术部的领导工作。在所有这些重要工作岗位上,李涛同志都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业业绩。该书很好地表现了李涛同志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所展示的突出才华和高尚品德,用可靠的历史资料充分肯定了李涛同志在一个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卓越贡献。

编辑推荐

他是毛、朱、周的“第一高参”/曾被蒋介石加委少将军阶/战争年代军委作战部任职时间最长的部长/我军统帅参谋工作的杰出组织者/隐蔽战线的主将之一/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的草拟者/中央军委印信的掌管人/人民军队军旗、军徽设计的组织者/境外某些机构眼里的“中共特务头子”……

他,就是开国上将李涛,该书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历史细节可信度高。生动再现了李涛同志从参加革命到担任党的重要领导工作的精彩辉煌的一生。很好地表现了李涛同志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所展示的突出才华和高尚品德,用可靠的历史资料充分肯定了李涛同志在一个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的卓越贡献。

作者简介

刘庆方,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曾长期在李涛上将领导的部门、院校工作学习,离休后于66岁至70岁完成本书写作。

目录

引言[1]

序篇 将军在动乱时离去[1]

第一章 秀才家里出了个造反者[10]

勤俭学子[11]

初知世道不公[16]

探求革命真理[22]

郴州爱国学生运动骨干[24]

立志走革命道路[28]

第二章 播火家乡[31]

在郴县农村[31]

支援北伐和参加国民革命军[33]

参与领导汝城县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党建工作[35]

在四围白色恐怖中坚持革命斗争[38]

率部参加秋收起义[41]

二师一团的失败[43]

广东——香港——上海[47]

第三章 战斗在游击战争第一线[51]

乔装进入苏区[51]

游击大队的政治指导员[53]

发生在身边的一场纠纷[55]

发觉并挫败一起哗变阴谋[57]

团结倒戈而来的原国民党军士兵[60]

从游击大队到红军师[61]

第四章 率部参加反“围剿"斗争和长征[65]

反“围剿”前夕[65]

在歼灭国民党军张辉瓒师的战斗中[69]

在第二、三次反“围剿”战斗中[73]

建设根据地和进军闽西[76]

与“红小鬼”王宗槐的一席谈[77]

南雄、水口战役前后[80]

在艰险的长征路上[82]

第五章 在“西安事变”前后[88]

周恩来布置任务并为其改名[89]

初到西安[90]

在历史转折关头来到红军第七十四师[93]

生动的说服教育工作[100]

出兵拒敌,回师统战[103]

接任中共代表团秘书长和红军驻西安联络处长[106]

第六章 活跃在抗日统战工作第一线[111]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第一任处长[112]

建立和领导友军工作组[118]

大力宣传中共的抗日救国主张[124]

从武汉到衡阳[127]

受命执教国民党军官[131]

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第一期[134]

接替叶剑英出任中共代表团团长[139]

桂林——重庆[141]

第七章 临节不辱[149]

离渝返延前夕[149]

中部县被扣[151]

担忧党外朋友的安全[155]

解往西安[157]

针锋相对[161]

与国民党军办四处的周旋[163]

中共的抗议和朱德、周恩来的严正交涉[167]

第八章 初到延安总部[171]

初回延安[171]

协助叶剑英领导中央军委作战部[173]

指导军委二局整风和兼代二局局长[175]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闪击延安”的图谋[177]

“家鸡被赶绕身转,野鸟一打满天飞”[181]

关心群众生活[183]

报请毛泽东、朱德嘉勉模范工作者[186]

延河边上的“竞选”[187]

写给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两个报告[188]

第九章 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后[190]

战前受命[190]

预作应变准备[192]

及时掌握国民党军发动进攻和挑起内战的图谋[196]

为了自卫作战的胜利[198]

战绩统计和战局分析[201]

第十章 从延安总部到中央后委[204-]

及时查明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图谋部署[205]

中央直属纵队的参谋长[206]

为了广播的不中断[208]

军委作战部工作人员一分为三[209]

抓紧非常时期的通信保障工作[211]

“为中央做好情报工作”[213]

为研究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提供材料[216]

在战略进攻阶段[217]

“后委是中央的参谋部”[220]

文摘

书摘

序篇 将军在动乱时离去

北风呼啸,寒凝大地,百物凋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进入了第五个冬天。首都北京的西城区授璧胡同东口附近,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临街的门窗油漆剥落,两扇门板紧闭着。门墙拐角处,窝着一些随风刮来的破烂纸片。那上面的斑斑墨迹表明,这些东西在被狂风撕烂前,曾是传达江青、康生(前不久还有陈伯达)为首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声音的大标语,或者是谤可诛人的大字报。而今,它与枯黄的落叶掺和一处,把门前搞得乱糟糟、脏兮兮的。狂风再起时,这些碎纸片就与枯叶、灰尘一起胡乱飞舞着,问或向门墙撞去。这里已经变成空宅。还在一年多以前——1969年lO月18日,林彪“副统帅”发布了“第一号号令”,一些开国将帅和党政要员就离开了北京。这个小四合院的住户也在那个时候被迁往岭南。

相关分词: 开国 上将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