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希纳自画像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凯尔希纳自画像


【名称】凯尔希纳《自画像》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作于1915年

【作者】凯尔希纳

【规格】69×61厘米

【属地】现藏美国俄亥俄州奥伯林学院的艾伦艺术博物馆

【简介】

恩斯特路德维格凯乐希纳(1880. 5~ 1938. 6)是“桥”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起初“桥”社成员经常在凯尔希纳家里画人体,在作了人体素描之后,他们都有一种愿望:要到生活中去体验创作的灵感。在一本名叫《人世之恨》的书中,每个人写下了自己的看法。“桥”社的共同理想就这样自然地形成了。凯尔希纳在1904年进德累斯顿人类学博物馆工作。他后来崇拜德国的后期哥特式美术,画风不尚写实,只重联想性内心表现,有些作品还反映着人的作恶心理,或色情生活,如他的《柏林街头》(1907年作,藏纽约)、第二幅《柏林街头》(1913年作,藏纽约)等。画中十分强调令人生厌的颓废生活,或对柏林社会进行讽刺。1908年他画的一幅石版画《男人头和裸体》,则强调了性的狂想。这一幅《自画像》在一定程度上掺杂了对战争、人性和色情的综合讽刺。此画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他的画室 里只有一个模特儿与他在一起。那是一个恐怖的年代,他画了这个“自画像”,穿军人服装,象征他的画室的未来命运。

凯尔希纳用夸大变形的手段进行创作,加上他对哥特式艺术的感情,好用尖形的轮廓。他的“肖像”女人体,各个局部都是“哥特式”的。1937年他迁居瑞士,后来纳粹当局宣布他是“颓废艺术家”并下令从各家艺术博物馆中撤出他的639幅作品,他便自杀身死。

1905年,德累斯顿成立了一个绘画团体,取名“桥”社。最初,该社仅有四位年轻的建筑系学生:赫克尔(Errth Heckel)、卡尔施密特--路特鲁甫(Karl Schmidt~Rottluff)、弗里茨布莱依尔(Fritz Bleyl)和这一幅画的作者恩斯特凯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桥”社的精神领袖是挪威画家蒙克,即是说以蒙克的艺术为膜拜对象。后来该社成了德国表现主义的核心。“桥”这个名词,其意义是联系一切革新派,减少彼此隔阂。最初,他们也强调印象主义后派、象征派、新艺术运动等倡导的“抒情自然主义”。后来他们在柏林研究两性问题,钻研心理学,很快与法国那种过分讲究快乐的艺术倾向分道扬镳。就民族精神来看,德国人的美学观往往与社会道德义务纠缠在一起。在动荡的社会心态中,人们普遍表现出反抗、苦闷、甚而呐喊的心理反映。表现在艺术上,则是以不和谐来反对形式完美。这一派的成员后来增加了不少,但艺术方法并不完全一致。

相关分词: 凯尔 希纳 自画像 自画 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