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大教堂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坎特伯雷大教堂


坎特伯雷座堂(Canterbury Cathedral),位于英国肯特郡郡治坎特伯雷市,建于公元324年,是英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基督教建筑之一,1452年,尼古拉五世下令重建,1506年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设计和施工,终于在1626年完成了现在的模样。它是英国圣公会首席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主教座堂。教堂的正式名称是“坎特伯雷基督座堂和大主教教堂”(Cathedral and Metropolitical Church of Christ at Canterbury)。教堂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年代久远,亟待修缮保护。



简介


教堂起源

坎特伯雷位于英国东南部,属于有“英格兰花园”之称的肯特郡,是座人口不到四万的古城。公元597年,传教士奥古斯汀受教皇的委派,从罗马赴英国传教。他在四十名修士的伴随下,来到作为萨克逊人的肯特王国都城的坎特伯雷。当时的国王是个异教徒,但王后原是法兰克公主,信仰基督教。在王后的帮助下,奥古斯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成为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并把基督教传播到整个英格兰。因此,在英格兰,坎特伯雷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基督教信仰的摇篮。

历史转折

12世纪时,英王亨利二世任命他的臣僚和好友托马斯贝克特为坎特伯雷大主教。但后者宣称,从此他不再是国王的奴仆,而只听命于罗马教皇。后来亨利二世的四名骑士将贝克特杀死于教堂。事隔三年,贝克特被信徒尊奉为“殉教者”圣托马斯。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难以计数的“香客”络绎不绝地涌入坎特伯雷,朝拜这位“殉教者”,坎特伯雷也就因此成为英国的“圣城”。

建筑构造

声名远扬的坎特伯雷大教堂规模恢弘,长约156米,最宽处有50米左右,中塔楼高达78米。这座大教堂可以追溯到奥古斯汀。不过早期的建筑已毁于战火。1070年这座大教堂动工重建,后来又经历了不断的续建和扩建,其中中厅建于1391年到1405年间,南北耳堂建于1414年到1468年,三座塔楼也分别建于不同时期。高大而狭长的中厅和高耸的中塔楼及西立面的南北楼表现了哥特建筑向上飞拔升腾的气势,而东立面则表现出雄浑淳厚的诺曼风格。教堂东端,设有一个巨大的地下室,用以纪念圣托马斯。亨利四世、爱德华三世之子以及百年战争中驰骋疆场威震法兰西的黑太子等名人也都安葬在教堂里。这里还陈列着他们用过的盔甲、盾牌和其它兵器。

其它影响

坎特伯雷还曾造就过不少文人。英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乔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体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剧作家和诗人马洛就出生在坎特伯雷的一个鞋匠家庭。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毛姆

第一任总主教

主教座堂的第一任总主教是坎特伯雷的奥古斯丁,前罗马的圣安德烈本笃会修道院院长,被教宗额我略一世派往英格兰,597年到达。

圣比德副主教(673年-735年)的英国人教会历史记录了第一任总主教圣奥古斯丁如何建造主教座堂的过程。

名字的含义

乔叟(1340--1400),这位生于英格兰的伟大文学家,其代表作便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在他去往坎特伯雷的途中,为了打发时间,同行的旅伴每个人都要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乔叟把这些故事汇编起来,写成了这部作品。书中尽是天南海北的闲聊,极具庶民性,也与城市的真实气氛非常谐调。

6世纪末,圣奥古斯丁由罗马到坎特伯雷传教,最终成功地使肯特王改变了信仰。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 也随之建成。从那以后,坎特伯雷不仅是肯特郡郡府,而且成为英国基督教的总部。即使在英国国教会成立之后,其地位也未曾动摇,来此祈求神灵保佑的信徒络绎不绝。

坎特伯雷是一座具有悠久传统和历史的城市,质朴纯洁,毫无矫饰,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这座典型的中世纪都市,为城墙的大斯陶尔河所环绕。各个险要位置设置城门,当年均有士兵把守。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至今许多道路和地区都冠以“ ~ 门”的名称。被誉为全英国最漂亮的大门的威斯特门就立在城中,令人追忆起往昔。

被称为“神之府第”,“天堂之门”的坎特伯雷大教堂,以其美丽打动着人们的心。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完成于中世纪。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只是最初的一些建筑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火,早已荡然无存了。

大教堂里,圣托马斯?贝凯特(1118--1170)被人暗杀的遗址仍保存完好。贝凯特曾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英国地位最高的圣职人员),并与试图限制教会势力的英国国王亨利二世产生对立。因为亨利二世轻率的一句话,贝凯特便遭四名骑士的毒手。据说是为了平息舆论,亨利二世最终到贝凯特的坟墓前认了错。从那以后,来坎特伯雷大教堂参拜的朝圣者就更多了。

大教堂里有众多玻璃画,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也有国王和圣人肖像,精美绝伦。

此外,曾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立下奇功的,被称为“黑王子”的爱德华王子也长眠于此。

建筑风格


1993年在中殿地下的考古研究显示,撒克森地区的这第一座座堂的遗迹,是建造在前罗马帝国道路的地基上,核心部分可能沿用了罗马建筑。该教堂奉献给圣救世主。传教士奥古斯丁受教皇的委派,从罗马赴英国传教。他在四十名修士的伴随下,来到当时肯特王国都城坎特伯雷,当时的国王是一个异教徒,但王后都信仰基督教,在王后的支持下,奥古斯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成为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并把基督教传播到整个英格兰。因此,坎特伯雷被人们喻为基督教信仰的摇篮。奥古斯丁还创建了城墙外的本笃会圣彼得保罗修道院。这里后来奉献给圣奥古斯丁,是许多世纪历任大主教们的安葬地。这里连同古代圣马丁教堂 (坎特伯雷),都是受到保护的英国遗产和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部分罗马时期的作品,但关于这一点还有争议

建筑历史


奥斯定(奥古斯丁)

最初,这座天主教主教座堂的第一任总主教是坎特伯雷的奥斯定(此为天主教译名。若按照后来兴起的圣公宗的中文译名,该人为大主教奥古斯丁),前罗马的圣安德烈本笃会修院院长,被教宗额我略一世派往英格兰,597年到达。圣比德副主教(673年-735年)的英国人教会历史记录了第一任总主教圣奥斯定如何建造主教座堂的过程。1993年在中殿地下的考古研究显示,撒克森地区的这第一座座堂的遗迹,是建造在前罗马帝国道路的地基上,核心部分可能沿用了罗马建筑。该教堂奉献给圣救世主。

奥斯定还创建了城墙外的本笃会圣伯多禄圣保禄隐修院。这里后来奉献给圣奥斯定,是许多世纪历任大主教们的安葬地。这里连同古代圣马丁教堂,都是受到保护的英国遗产和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部分罗马时期的作品,但关于这一点还有争议。

后期撒克森人和维京人

同一轴线上的第二个建筑是总主教卡斯波特(740年-760年)建造的洗礼堂,奉献给洗者若望。

诺曼人

兰弗朗科(1070年-1077年),第一位诺曼人总主教,重建了荒废的盎格鲁撒克森教堂。圣安赛姆将唱诗班席位向东大大延伸,使得大为复兴的修道院的修道士们获得足够的空间。教堂的地下室是英格兰同类教堂中幸存下来最大的一座。

托马斯贝克特

坎特伯雷教堂花窗玻璃上的贝克特主教座堂的历史中黑暗的一章是1170年12月29日,星期二,托马斯贝克特总主教因反对王室剥夺教会权利,在教堂的东北翼部被谋杀。历史上共有4位坎特伯雷总主教被人谋杀,贝克特是其中的第二位。托马斯贝克特的殉教激起世人同情,1173年他被教廷追封为圣徒。亨利二世于1174年自请赎罪,赤足走到坎特伯雷座堂前,跪在贝克特墓前,接受主教、修道院长和修士们的鞭笞。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的《主教座堂凶杀案》即以此故事为蓝本所写。参观贝克特圣物的的朝圣收入(见于杰弗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后来大部分用于座堂及其附属建筑的重建。

1174年,座堂遭遇了一场损失惨重的大火,摧毁了教堂的东端。

解散隐修院

1538年,亨利八世下令解散隐修院,珍贵圣物及建筑石材遭到破坏和偷盗。 解散隐修院期间,这里不再是一座隐修院,所有宗教建筑被查封。1539年3月,坎特伯雷屈服了,最后隐修士们也屈服了,又变了回来。

建筑结构


外部布局

教堂造型非常传统而神圣,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建于圣彼德墓穴的正上方。1452年,尼古拉五世下令重建,1506年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设计和施工,终于在1626年完成了现在的模样。进门口的右边走廊里,有米开朗基罗23岁时的作品《彼得》。现在只能隔着玻璃欣赏,但是仍然能打动任何人的心。

前面的第三礼拜堂 Cappella del Sacramento里有贝尼尼所建的祭坛,只有祈祷的人才能进入,不是信徒禁止入内。正中央右边有圣彼得的青铜像,由于来参观的信徒的吻和手的触摸,铜像闪耀着金色。左侧以及与第二、第三礼拜堂相对的墙面上有波莱渥罗为伊诺欠兹奥八世建造的青铜纪念碑。登上圆顶的入口在面向教堂外侧的正面时的右手边。尽管有电梯,要到屋顶庭园还必须要登330级台阶。从屋顶眺望圣彼得广场的夕阳是最美的。

中央的圆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两重结构,内部很明亮。圆顶下是教皇的祭坛,用贝尼尼创作的青铜华盖覆盖着。那扭曲的粗圆柱似的独特形状很引人注目。下面的礼拜堂里有圣彼得的墓。墓前跪着的是由新古典主义雕刻家卡诺巴作的教皇庀奥六世像。里面上部有彩色玻璃作的鸽子,下面装饰着贝尼尼作的巨大的“圣彼得的椅子”,里面包着据说是圣彼得使用过的木制的传教座椅。左边的楼梯通往教皇的地下陵墓。另外,面前的左边有珍宝馆的入口,那些豪华的圣器皿类显示着梵蒂冈的力量。

内部结构

走进大教堂先经过一个走廊,走廊里带浅色花纹的白色大理石柱子上雕有精美的花纹,从左到右长长的走廊的拱顶上有很多人物雕像,整个黄褐色的顶面布满立体花纹和图案。再通过一道门,才进入教堂的大殿堂,殿堂之宏伟令所有的参观者惊叹,殿堂长186米,总面积15000平方米,能容纳6万人。高大的石柱和墙壁、拱形的殿顶、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图案、栩栩如生的塑像、精美细致的浮雕,彩色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光亮照人。

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 教堂最早是建於西元324年,原始的构想只是一座小会堂,建於圣彼得墓穴的正上方,在十五世纪时开始改建,其中历经不少位顶尖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参与修改,终於在1626年完成了现在的模样。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参观这座教堂的几个重要特色一定要把握,因其占地广阔,进入之後会不知从何看起。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华丽到令人惶恐不安,令人窒息。现在我们见到的教堂中央著名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境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对于这个大圆顶,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哥德式的设计,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于是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

后来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时接替了这项工作,以“对上帝、对圣母、对圣彼得的爱”的名义,恢复了圆顶。圆顶廊檐上有十一个雕像,耶稣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间,廊檐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的是格林威治时间,左边的是罗马时间。整个殿堂的内部呈十字架的形状,在十字架交叉点处是教堂的中心,中心点的地下是圣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坛,祭坛上方是金碧辉煌的华盖,华盖的上方是教堂顶部的圆穹,其直径42米,离地面120米,圆穹的周围及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美丽的图案和浮雕。一束阳光从圆穹照进殿堂,给肃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那圆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门。

大殿内有很多巨大的雕像和浮雕,大殿的左右两边是一个接一个的小的殿堂,每个小殿内都装饰着壁画、浮雕和雕像,最著名的是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哀痛雕像和一座圣彼得的青铜塑像。我最喜欢的是刚走进大门处的两个小天使捧圣水缸的雕塑,从形象上看小天使只有一岁的样子,然而雕像的实际高度有2.5米。众多的统治者、勇士、殉难者的雕像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威严、冷峻和痛苦的记忆后,再看到这天真可爱的小天使时,一种安慰、一种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艺术家把小天使和圣水放在一起,是因为那时的人们视水为上帝赐予人的圣洁之物,水是生命之源。

文化遗产


坎特伯雷大教堂 - 陵墓

享利四世、爱德华三世之子以及百年战争中的许多名人也安葬在教堂里。坎特伯雷大教堂中安置着国王亨利五世及王后的墓,因为按理他们应该被葬在Westminster Abbey。当年按照亨利五世要求安葬在坎特伯雷大教堂的遗嘱,他们夫妇的棺木从伦敦经泰晤士河运往坎特伯雷的途中突遇风暴,事后水手怀疑国王的尸体在风暴中已沉入河底,教堂中的棺木中并无此人。因为实在想知道事实,去年国王的棺木被打开,他很得意的告诉我,国王的尸骨的确还在。

另外一座石棺更神奇,那是教堂里最古老的一座棺,去年也被启封,里边那位大主教的衣物依然完好。“He''s a nice man, a very nice man”他说那位大主教Hubert Walter。这座宏伟的教堂中有许多tomb,不知道该说成棺材还是坟墓,两者皆有的意思吧。多数都是石棺的样子,但上面有很多装饰,有简单的罗马式的,也有其它各种装饰风格的。而其中最出名或者说无数朝圣者的终点是英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大主教Thomas Becket 殉难的地方,这位12世纪的坎特伯雷大主教Becket 为了抗拒王权扩张而被亨利二世手下的武士在大教堂中谋杀。I am ready to die for my Lord, that in my blood the Church may obtain liberty and peace. 对于这样一位圣者,不由人不心生敬仰之心。

坎特伯雷大教堂 - 困境

英国最古老的教堂坎特伯雷大教堂面临着“结构性的毁灭”,教堂的治理方还将发动紧急的全球筹资活动,努力拯救这座教堂不遭毁灭之灾。 教堂的赞助人表示,他们“不得不迅速行动起来,因为教堂年代久远,又经受现代污染,饱受严重的毁坏。”

每天傍晚五点二十分是教堂唱圣经的时间,那种庄严、肃穆、神秘的气氛会让每个人都浸染。唱诗班分列在两边,在风琴的伴奏下,一个个乐章唱响。在教堂特有的回响中,每唱一段,都有一位教士上去念一番圣经。

英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教堂有两座,坎特伯雷名列其中,但没有得到政府的资助而主要靠旅游者的捐赠维持。坎特伯雷大教堂每年要接待120万参观者。尽管它是英国最热点的旅游地之一,但这座一级保护名录上的建筑运营费用每年超过600万英镑,教堂一直在苦苦维持生存。教堂赞助人还表示:“时不我待,假如再不开始拯救它,毁坏的速度将无可挽回,后果不堪设想。”

丰厚的人文底蕴

英国著名诗人奥登之所以把坎特伯雷大教堂比喻为“灵魂的巨轮”,是因为这座建筑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积淀。据史料记载,坎特伯雷在公元43年罗马人入侵前已非常繁荣,与比利时和其他欧洲国家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据说圣马丁教堂便是建于这个时代。公元597年,来自罗马的圣安德鲁修道院院长奥古斯丁,以圣马丁教堂为根据地宣扬基督教义,并由此建造了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和坎特伯雷大教堂,这三座宗教建筑为英国的基督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世纪时,坎特伯雷发生了上述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之间的矛盾,王室和教会斗争最终导致大主教圣托马斯贝克特以身殉教。他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传说他的遗物还具有治愈疾病的神奇功能。从此以后的数百年间,前来坎特伯雷朝圣的人们遍及全欧各地,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宗教地位大大提高。而这个故事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传颂于诗歌、小说、戏剧及电影中。亨利八世在位时,修道院被皇室拆毁,并由此衰落下去。但坎特伯雷大教堂和圣马丁教堂则幸运得多,高高耸立的尖塔如全盛时期一样主宰着坎特伯雷的天空。这些历史建筑与大主教圣托马斯贝克特的事迹互相辉映,经久不衰地吸引着朝圣的人们。教堂的东端,是个巨大的地下室,用以纪念圣托马斯贝克特。另外,享利四世、爱德华三世之子以及百年战争中的许

坎特伯雷建筑结构


坎特伯雷教堂建于公元324年,是世界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天主教堂,造型非常传统而神圣,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建于坎特伯雷穴的正上方。1452年,尼古拉五世下令重建,1506年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坎特伯雷、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设计和施工,终于在1626年完成了现在的模样。

进门口的右边走廊里,有米开朗基罗23岁时的作品《彼得》。现在只能隔着玻璃欣赏,但是仍然能打动任何人的心。

前面的第三礼拜堂 Cappella del Sacramento里有贝尼尼所建的祭坛,只有祈祷的人才能进入,不是信徒禁止入内。正中央右边有圣彼得的青铜像,由于来参观的信徒的吻和手的触摸,铜像闪耀着金色。左侧以及与第二、第三礼拜堂相对的墙面上有波莱渥罗为伊诺欠兹奥八世建造的青铜纪念碑。

登上圆顶的入口在面向教堂外侧的正面时的右手边。尽管有电梯,要到屋顶庭园还必须要登330级台阶。从屋顶眺望圣彼得广场的夕阳是最美的。

中央的圆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两重结构,内部很明亮。圆顶下是教皇的祭坛,用贝尼尼创作的青铜华盖覆盖着。那扭曲的粗圆柱似的独特形状很引人注目。下面的礼拜堂里有圣彼得的墓。墓前跪着的是由新古典主义雕刻家卡诺巴作的教皇庀奥六世像。里面上部有彩色玻璃作的鸽子,下面装饰着贝尼尼作的巨大的“圣彼得的椅子”,里面包着据说是圣彼得使用过的木制的传教座椅。左边的楼梯通往教皇的地下陵墓。另外,面前的左边有珍宝馆的入口,那些豪华的圣器皿类显示着梵蒂冈的力量。

外观设计


教堂前面是能容纳30万人的坎特伯雷广场长340米、宽240米,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每个长廊由284根高大的圆石柱支撑着长廊的顶,顶上有142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间耸立着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是1856年竖起的,它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方尖碑两旁各有一座美丽的喷泉,涓涓的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教徒的生命之水。所有走进圣彼得广场的人无不为这宏大的场面而感慨。

坎特伯雷大教堂门前左边树立着圣彼得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带微笑,右手握着两把耶稣送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他头上的缕缕卷发、脸上的根根皱纹、下巴上的撮撮胡须和身上的层层长袍无一不被雕琢得细腻、逼真。如果把脸和头发涂上真实的颜色,一定会被当作真人。彼得是耶稣的12个门徒中的第一个,耶稣去了天堂后把金钥匙交给了他,彼得成为了天主教的首领,他来到罗马传教,后来,罗马的皇帝为了嫁祸天主教,放火烧了罗马城,然后归罪于天主教,并处死了彼得。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为纪念彼得而修建的。教堂门前的右边竖立着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据说那是耶稣的另一得意门徒保罗,耶稣在世时,他总是与彼得一起跟随耶稣的左右。

大教堂的外观宏伟壮丽,正面宽115米,高45米,以中线为轴两边对称,8根圆柱对称立在中间,4根方柱排在两侧,柱间有5扇大门,2层楼上有3个阳台,中间的一个叫祝福阳台,平日里阳台的门关着,重大的宗教节日时教皇会在祝福阳台上露面,为前来的教徒祝福。教堂的平顶上正中间站立着耶稣的雕像,两边是他的12个门徒的雕像一字排开,高大的圆顶上有很多精美的装饰。

大教堂左边的大门有皇家卫队守卫,皇家卫队就是梵蒂冈国家的军队。卫士们个个高大魁梧,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手握长戟,威风凛凛。他们都是瑞士人,据说在16世纪初教皇受到了坎特伯雷的进攻,为了保卫教皇,100多个瑞士卫兵战死在教堂外,当时的教皇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保卫教堂。

评价


应该记住的是,在创作《大教堂》以前,卡佛自己一直就和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干各种底层工作,品尝着接踵而来的失败和失望。卡佛借自己的切身之痛,描绘了一个触手可及的蓝领美国,而他自己就是这个社会底层阶级的一份子。在卡佛的大部分作品中,贫困和绝望不是回忆中的过去时,而是小说人物以及卡佛自己的生活现状。卡佛是真正的蓝领作家,是写失败者的失败者,写酒鬼的酒鬼。在卡佛的小说中,可以看到一连串底层形象:饭店女招待,车间工作,机械师,邮递员,剃头匠……当然,还有出现最频繁的失业者和酗酒者,他们在与生活的第一轮较量中,便被打得遍体鳞伤。失败不是故事的开始,也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他们故事的全部。生活的变质和走投无路后的无望,不是人物性格命运的转折点,不是通向某种解脱或升华的中转站,而是人物的常态。卡佛不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作家,而是一个鲜有的能够以一种悠长的凝视直面无望的失望者。当被人指责在他故事结尾,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人物停留在一种模糊的僵滞之中时,卡佛说,“对于我写的那些人物和那些境遇来说,困难优雅的解决,不仅是不合适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可能的。”

似乎是为了凸显生活本身的贫瘠,卡佛在他的小说中发展了一种被评论家标榜为“极简主义”的文体。就像生活把卡佛小说中的人物毫不吝惜地剥了个精光一样,卡佛把自己的文字削到瘦骨嶙峋。就像他和他的小说人物要在生活中省吃节用一样,卡佛报复一般地成了文字的吝啬鬼,剔掉了修辞,反讽,和所有不必要的东西。当评论家赫金格第一次用卡佛标榜“极简主义”小说时,她下的定义是“表面的平静,主题的普通,僵硬的叙述者和面无表情的叙事,故事的无足轻重,以及想不清楚的人物。” 小说家杰弗里?伍尔夫更干脆地把卡佛及他的追随者命名为了“减法者”(taker-outer) 。在访谈中,卡佛经常提到,一篇小说,他往往要“削” 十五到二十遍,一个四十页的初稿定稿时可能只剩下一半。是他对文字毫不宽容的刀劈斧剁,让卡佛成为了作家里的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1901-1966,雕塑家)。是他对沉默的尊重和对无言的理解,让卡佛成了小说家里的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1992,简约派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