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拜校园事件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科伦拜校园事件


科伦拜校园事件是1999年4月20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科伦拜中学(Columbine High School)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两名青少年学生—埃里克哈里斯(Eric Harris)和迪伦克莱伯德(Dylan Klebold)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其他24人受伤,两人接着自杀身亡。这起事件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血腥校园枪击事件之一。



概述


科伦拜校园事件

科伦拜校园事件是1999年4月20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科伦拜中学(Columbine High School)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两名青少年学生—埃里克哈里斯(Eric Harris)和迪伦克莱伯德(Dylan Klebold)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其他24人受伤,两人接着自杀身亡。这起事件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血腥校园枪击事件之一。这起屠杀事件引起了有关美国枪械政策的争论。许多人也开始关注在中学校园里常见的欺凌现象和学生间的小圈圈文化,和在美国社会中常见的暴力电影和电子游戏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几个受害者据传是因为他们忠诚的基督教信仰而遭杀害,也引起人们开始关注对于信仰价值在社会和校园里普遍衰退的现象。枪击事件导致美国社会的道德恐慌,引起人们对于社会边缘人、重金属音乐、青少年对抗抑郁药的使用、暴力电影、和暴力电子游戏的关注。

事件先兆

1996年,埃里克哈里斯在美国在线(AOL)建立了一个个人网站。原本这个网站是用于存放他和克莱伯德共同设计的毁灭战士游戏关卡档案,以供朋友们下载。在那一年里,哈里斯在网站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博客,包括笑话、日记,记载了他对父母、学校和朋友的一些看法。1996年年底,网站包含了教导他人如何恶作剧的指示、制作爆炸物的教学,并记载了许多他和克莱伯德以此恶作剧的过程。到了1997年初,在博客中显现出哈里斯对当时美国社会越来越多不满的内容。

哈里斯曾在网站上曾向另一位同学布鲁克斯布朗发出死亡恐吓,布朗的父母在1997年底发现了网站上的恐吓讯息,告知了杰佛逊郡警方的调查员麦可格拉。格拉发现网站上也包含了针对许多哥伦拜恩中学的学生和教师的暴力恐吓。在接近枪击事件的前夕,哈里斯也在网站上记载了自制炸弹完工的纪录以及累积的枪械弹药数量,并制作一份“射击名单”以纪录那些他想杀害的人,不过他并没有透露完整的计划过程。由于哈里斯承认拥有爆炸物,格拉决定起草一份宣誓书以申请针对哈里斯家的搜查证,但最后并没有提出申请。(事件发生后,杰佛逊郡官方隐瞒这份宣誓书的存在,直到2001年9月才曝光)

1999年9月,一名调查员秘密搜索杰佛逊郡政府的电脑系统,但也没有找到档案。到了2000年底第二次搜索时在郡政府的档案库里找到了几份拷贝文件,档案在经过重建后于2001年9月被揭露,但原始的档案仍未被找到。大陪审团在2004年9月提出了最后的调查结果。

案件过程

1、博客和录像带在1998年1月30日,哈里斯和克莱伯德两人由于偷窃电脑零件而被逮捕。两人在被从精神治疗中心释放后都开始于博客中记载计划的准备过程。两人也秘密地以录像带来记载他们军火库的场景。

博客内容显示了两人计划进行一次与1995年奥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同样规模的爆炸。博客中也包含了如事成后逃跑至墨西哥、在丹佛国际机场劫持飞机飞往纽约市撞击大楼等大话,也包含实际攻击计划的细节。两人原本的计划是:在自助餐厅放置炸弹并埋伏在大门口,在炸弹爆炸后射击所有慌张逃出的人,并接着攻击学校周遭住宅区那些因为爆炸而跑出门看热闹的人;但这个计划因为炸弹没有成功引爆而被迫临时更改。

两人也拍摄了他们非法囤积的爆炸物和枪械弹药。在这些录像带中,两人显示出他们如何巧妙而富创造力地将他们的武器库藏匿在家中,而不会让父母发现他们的行动。一些录像带还包含他们在附近山丘进行射击练习的连续镜头,以及拍摄他们计划攻击的学校地点的镜头。最后一段录像带中两人一起向他们的家人道歉,并吹嘘他们很快便会成为恶名昭彰的人物。

枪械在攻击的一个月前,哈里斯和克莱伯德非法取得了一把英特拉泰克公司(Intratec)生产的TEC-DC9自动2、手枪、一把Hi-Point公司生产的9公厘半自动卡宾枪、和两把散弹枪,他们还将散弹枪的枪管给锯短了(能增加杀伤力并更易于隐藏),他们以互联网上的炸弹制作教学,制作了99个各种设计和规模的即时引爆装置。在屠杀开始之前,两人在这些准备过程中就已经违反了各式各样联邦和州的枪械管理法律。

由于两人的年纪,他们取得的全部四把枪在法律上都是非法的。克莱伯德说服一个较年长的朋友罗宾安德森替他们购买卡宾枪和两把散弹枪,但安德森至今仍未因此而被起诉过。其他两名提供他们手枪的人—马克马内斯和菲利普杜兰后来则被定罪判了几年刑期。在取得枪械弹药的过程中,两人一共违反了高达21条联邦、州、和地方的法律。

3、犯罪经过 1999年4月20日星期二上午11:00(美国时间),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各自驾车前往科伦拜高级中学。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分别将车停在不属于他们的停车场车位上,借由那两个位置两人能彻底掌握一楼自助餐厅的动向,并能各自掌握学校的两个主要出口。在抵达学校后不久,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在距离学校半英哩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小型燃烧弹,炸弹被定时在上午11:14分引爆,计划以此处的爆炸来转移紧急人员的注意力。炸弹确实引爆且引起了小规模火灾,并在稍后被消防人员扑灭。

两人接着进入校园,在第一批次的午餐开始之前抵达自助餐厅,放置了两个装有20磅(9公斤)丙烷炸弹的行李袋,由于午餐尚未开始而没有被监视器拍摄到。不过在监视器开始拍摄后,行李袋在镜头上清楚可见。炸弹有足够的爆炸威力以摧毁整个自助餐厅,并能让图书馆塌陷。安置炸弹后两人回到车上埋伏,准备在炸弹爆炸后向所有惊慌逃出学校大门的人开火。

4、开枪射击当自助餐厅的炸弹引爆失败后,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在哈里斯的停车处旁集合,取出装在行李袋和背包里的两把散弹枪、一把9公厘半自动卡宾枪、一把9公厘自动手枪以武装自身,并开始走向自助餐厅。他们前往西边大门的阶梯顶端,那里是整个校园最高的地方。在这个有利位置下,自助餐厅一边的入口便在楼梯的底部,学校主要的西边大门便在他们左边,而运动场便在他们的右边。

上午11:19,一个目击者听到哈里斯大喊:“上啊!上啊!”接着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就抽出他们的散弹枪,开始射击正坐在他们左边草地上(学校西边大门的旁边)吃著午餐的瑞吉儿史考特和理查卡塔多,两人都中了弹而严重受伤。在最初一轮射击后,其中一名枪手再次射击史考特,杀害了她。不过是谁最先开枪、谁杀了史考特并不清楚。

紧接着,哈里斯脱下他的军用外衣,取出他的9公厘半自动卡宾枪,瞄准西边楼梯间的底端。丹尼尔鲁尔布和他的两个朋友肖恩格拉弗、兰斯柯克林正一同走上楼梯,柯克林指称曾见到枪手们站在楼梯间的顶端。枪手们迅速朝三人开火,鲁尔布胸部中弹后向后跌倒压在格拉弗的身上;格拉弗足部也中了弹,接着枪手又对柯克林射击,很快三人便都倒在血泊中了。哈里斯和克莱伯德接着转向射击南边(与学校相反的方向)正坐在阶梯旁草地上的五名学生,麦可詹森被数发子弹击中但仍继续奔跑而得以逃离,马可泰勒在被击中腿部后倒在地上装死,其他三名学生则毫发无伤地逃离。在两名枪手朝别的方向射击时,肖恩格拉弗站了起来一瘸一跛地走向自助餐厅的入口并倒在那里,还拖垮了整片前门。克莱伯德开始走下阶梯朝向自助餐厅,离开时又射击了兰斯柯克林的脸部,导致他严重受伤。

就在稍早的时候,戴夫桑德斯经由通往二楼的楼梯撤离了自助餐厅里的所有学生,这个楼梯就在图书馆走廊与主要南边走廊之间的转角附近,当他和一名学生正越过转角走下图书馆走廊时,却看见枪手们正从北边走廊的转角走来时。两名枪手迅速转向追赶(虽没有经证实,但一般认为桑德斯之所以冒险前往图书馆,是为了协助撤离那里的学生)并射击他们,在戴夫桑德斯逃至南方走廊时击中他的胸部,但没有击中另一名学生。学生跑进了编号SCI-1的科学教室并警告在里面的教师们,同时枪手们也走回北方的走廊。桑德斯挣扎着走到科学教室区域,其他的教师们将他带至另一间无人的SCI-3科学教室。两名学生对他进行急救,并试着联络外面的警方。不过桑德斯还是在下午3:00左右因流血过多而死。

5、图书馆屠杀在枪手们进入图书馆后,哈里斯首先射击管理柜台旁的展示柜,使得躲在展示柜后的伊凡陶德被桌子爆裂时的碎片刺伤。哈里斯接着大喊命令所有人“站起来!”,声音之大连9-1-1里的录音都能听到(在11:29:18)。凯尔维拉斯贵玆正坐在北边一排电脑的其中一台;他没有趴在电脑桌下,克莱伯德首先对他开火,击中他的头部和背部,杀害了他。接着两人将他们装满弹药的行李袋放在南边一排电脑桌上,并开始重新装填弹药。接下来他们走向窗户,正对着外面他们不久前才经过的西边楼梯间。他们注意到外面的警方正在疏散学生,于是透过窗户对警方开火;警方也开火反击,但都没有击中对方。

几秒钟后,克莱伯德离开窗户旁,以散弹枪朝旁边的桌子射击,击伤了派翠克爱尔兰、丹尼尔史蒂普林顿和马凯霍尔,接着他脱下了军用外衣。哈里斯拿起他的散弹枪并走向南边一排的电脑桌,也没检查桌下是否有人,直接将他的枪扔在桌下。接着他射杀了躲在桌下的史蒂文克诺,并射击旁边的电脑桌,击伤卡西鲁塞格。

哈里斯转向另一个桌子,布丽帕斯奎莱正趴在桌子旁(因为桌子下空间过小,她没有办法躲进去),哈里斯问她是否想死,帕斯奎莱则恳求哈里斯饶她一命。目击者指称这时哈里斯似乎显得意识不清,或许是因为刚才鼻子的创伤,目击者还指称哈里斯的鼻子不断地流血。在哈里斯辱骂帕斯奎莱的同时,派翠克爱尔兰开始对他身边两名受伤学生的其中一名施行急救,克莱伯德瞧见后便对他射击,两发子弹击中他的头部、一发子弹击中足部,击中足部的子弹力道还打飞了他的鞋子。爱尔兰被击中后便昏迷不醒,但后来仍活了下来。

两名枪手接着离开书桌区域,走向图书馆北边的管理柜台。哈里斯朝西南方的书桌区域扔掷了一个莫诺托夫鸡尾酒,但没有爆炸。接着哈里斯从东边、克莱伯德则从西边绕至管理柜台的后方集合,也就是伊凡陶德躲藏的地方。两人开始嘲笑伊凡陶德,并讨论要不要杀掉他,但最后两人走开了。接着克莱伯德朝旁边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休息室射击,打爆了一个小型电视。哈里斯拿起一把椅子摔在管理柜台的电脑上,也就是帕提尼尔森躲藏处的正上方。两人在上午11:42离开图书馆,结束了这场血腥的屠杀。

6、枪手自杀离开了图书馆后,两人走到科学教室区域,朝一个空的贮藏柜扔掷了一枚小型燃烧炸弹。炸弹爆炸时,他们跑开了,一名躲在旁边房间里的教师出来扑灭火势。接着他们前往南方走廊,途中还停下来射击一间在大厅尽头无人的科学教室(SCI-8)。接下来他们走下楼梯进入自助餐厅,在那里他们被监视器首次拍摄到,录像带中显示哈里斯试图引爆之前没有爆炸的丙烷炸弹,但也没有成功;他还拿起一罐逃离学生留在餐桌上的饮料啜饮。

下午12:02至12:05之间的某段时间里,两名枪手再次进入图书馆,但除了昏迷的派翠克爱尔兰和丽莎克罗兹(她躺着装死)以外,所有活着的学生都逃跑了。他们离开自助餐厅和重新进入图书馆的详细时间并不清楚。一进入图书馆,他们试着透过窗户射击外头的警方人员,但都没有击中。接着他们走到靠窗的书桌区域最南边的一张桌子旁,也就是马修盖杰特和艾赛亚休尔斯陈尸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双双举枪自尽,坚定地自杀了。下午2:38,派翠克爱尔兰恢复了意识并爬向窗户,试着从窗户逃离。他后来被特警队成员从窗户拉出,这个画面成为电视上出名的镜头。丽莎克罗兹一直负伤躺在原地装死,直到警方在下午3:25进入图书馆,将她和帕提尼尔森、布莱恩安德森和其他三名图书馆员工一起救出。

枪案结束


枪案结果

到了中午,特种警察部队开始部署于学校外,大量救护车将伤者们送至地方的医院。同时,学生和职员的的家属们被安排在邻近的黎雾小学(Leawood Elementary School)集合等待消息。

在下午12:20分在外头部署的警方呼叫总部要求支援更多弹药,以应付接下来的枪战。不过一分钟后建筑物里的枪手便停止射击了。下午12:45,数支特警队小组开始分头进入校舍,彻底扫荡每一个房间并检查所有桌子和背包。在下午1:00报告发现了土制炸弹。特警队小组在下午2:30开始疏散躲藏的学生们,所有的学生、教师和受雇员工都被疏散,在外头的一处安全地带接受医疗、审问,之后才将他们送至黎雾小学与家人团聚。警方直到下午3:30报告在图书馆发现大量尸体。

枪击之后

4月21日,炸弹处理小组彻底搜索了整个学校。官方在早上8:30宣布死亡人数为15人。早上10:00,炸弹处理小组宣布整栋建筑物都安全了。到了早上11:30,警方发言人宣布警方已经在进行调查,13具尸体都还在学校里以供刑事鉴定人员拍摄现场。

下午2:30,杰佛逊郡地方检察官大卫汤玛斯和警长约翰史东召开记者会,称他们怀疑有其他人协助策划这起枪击。正式的尸体身分识别还没展开,但被推测死亡的学生家属都已被告知。在整个下午和傍晚,剩余的尸体逐渐被运离学校,送至杰佛逊郡法医停尸处以供鉴定和验尸。到下午5:00,死者的姓名开始公布,官方的正式报告也出炉了,宣布总共15人死亡、27人因枪击事件而受伤。

第三名枪手阴谋论

在屠杀过后不久,一则新闻报道以对7名目击者的采访,主张有着第三名枪手存在。另一则采访邻近地区住宅的报道则主张,当天上午10:40左右,在几个街区外有人目击到克莱伯德的BMW轿车载着四个人,还称BMW后方跟着一辆载着两个人的棕褐色轿车。警方决定要注重这些传闻,因为他们也怀疑为何哈里斯和克莱伯德两人能携带如此之多的炸药进入建筑物。

两名枪手的亲密朋友和保龄球队友南森戴克曼,在接受测谎器测验失败了两次后,也曾被怀疑是第三名枪手。但几个目击者证实他在屠杀开始前便已离开学校,而且也有目击者在屠杀开始时看见他正在学校以外的地方,于是他被从嫌疑名单里移除。他在学校外头打的报警电话和打给克莱伯德父亲的电话也与屠杀时间冲突,证明他当时不可能在学校里。

另一个阴谋论指称有狙击手在屋顶上,一些警官和学生在屠杀开始时见到有人在图书馆上方的屋顶走动。但这后来被证实是一名学校雇用的屋顶修理工在图书馆屋顶进行定期的保养,在屠杀开始后他便一直躲在那里直到整场事件结束。

事件之后

在事件之后,大量的争论聚焦于杀手们的动机为何、以及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与其他校园枪击案不同的,两名枪手最后都自杀了,使得这场案件格外引人注目,受害者无法经由逮捕和审判来发泄他们的愤怒,同时人们也更难寻找他们的作案动机。校园里学生间常见的小圈圈文化也成为讨论的焦点。许多人主张他们两人在学校被其他的同学所孤立,导致两人的无助感、不安全感和沮丧感,也使他们强烈渴望作出引人注目的事情。一些学者也展开了揭露和阻止校园欺凌的计划,避免再有青少年因此而累积愤怒和怨恨,作出类似哈里斯和克莱伯德的悲剧。

在枪击案后的几个礼拜,媒体报道将两名杀手描述为“哥特文化(Goth)崇拜者”、被众人排挤的“呆子”。但后来这种描述被发现是错误的,因为证据显示哈里斯和克莱伯德都有亲近的朋友圈子和非正式社交圈子,也绝非被孤立。由于媒体报道两人与哥特文化的关联,哈里斯和克莱伯德也被媒体误认为与哥伦拜恩中学里一个名为“军衣黑手党”的学生社团有所牵连,但事实上两人跟这个社团并没有关系,虽然他们的一些朋友的确加入了这个社团。由于这次枪击事件,遍布美国各地的许多学生和教师展开了抵制“哥特文化”的活动。

由于两人最初的攻击计划仍是未知数,许多关于日期的阴谋论也依然存在。有些人认为原本的日子是选在4月19日——也就是克莱伯德的朋友罗宾安德森帮他们购买其中几把枪支的日子,但因为丙烷炸弹制作的耽搁而改至4月20日进行。一些分析注意到这一天与阿道夫希特勒的生日是同一天,距离4年前的奥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4月19日)也只相差1天,同时距离大卫教派在韦科镇事件中被剿灭(4月19日)也只相差一天,这些分析更进一步主张原本的计划是在4月19日进行,两名枪手都曾在录像带中提起他们将会作出比这些更为惊人的事件。一些人则认为他们选在这天是因为一年的学期即将结束了。

事件影响


由于这起事件和其他校园屠杀的震撼,许多学校开始实行反欺凌的政策,以及新的“零容忍政策”(zero tolerance)立即处罚所有携带武器和表现出威胁态度的行为。尽管哥伦拜恩校园带来的恐惧影响,一些社会科学家认为绝不宽容政策实行得太过头了。在枪击后不久,一些基督徒开始着迷于报道中凯西伯娜死前的对话,认为她在死前曾被其中一位枪手问道“你相信上帝吗?”而她回答道“我相信。”于是便被杀害。但另一个说法则认为这是第一名遇难者瑞吉儿史考特所说的。伯娜和史考特都被许多人视为是因信仰而死的烈士。但官方的调查则认为这段对话是由生还的瓦琳施努尔说的。

当初枪击开始的地点现在建立了纪念碑,屠杀中最多人遇难的图书馆则被拆除。在枪击事件后,“哥伦拜恩”一词成为家喻户晓的校园枪击代名词。在后来的圣塔娜中学(Santana High School)枪击案中,枪手查理斯安德森威廉斯据称曾经向他的朋友说他要“再干一笔哥伦拜恩”,但就如同哥伦拜恩事件发生前一般,事先没有任何人相信威廉斯会真的去做。许多之后的校园枪击案的计划也提起哥伦拜恩的例子,有的甚至还计划要“胜过哈里斯和克莱伯德”。

尽管依据当时的法条,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在取得武器的过程中便已触犯各种法律,但枪击事件产生了要求更多枪械管制的声浪。2000年,联邦和州立法机构采行更多枪械的限制,要求枪械加装安全锁,并禁止进口高弹匣容量的枪械。虽然法条规定提供枪械给罪犯和小孩是犯法的行为,但在购枪者背景检查和枪械展览会的管理细节上却有许多争论。枪支游说团也竭力阻止这类立法,以免确保人民持枪权利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被进一步侵蚀。

电影

1、基本信息 Bowling for Columbine

又名:科伦拜校园事件 / 美国黑Gun档案 / 黑枪文化 / 科伦拜的保龄

导演:麦克 摩尔 (Michael Moore)

编剧:麦克 摩尔 (Michael Moore)

制片:麦克 摩尔 (Michael Moore)

片 长:120分钟

类 型:记录片

上映时间:2002年10月9日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 德国 / 美国

imdb链接: tt0310793

2、创作背景 美国庞大数量的枪击事件使这个文明的国家恶名昭彰,激进的电影创作者麦克摩尔带著他独特的黑色幽默,决定一探美国流血文化的源头。他发现,大家都将这个不正常生态归因为枪枝取得的便利性、激烈的国家历史、充满暴力的娱乐传媒、和贫穷等。然而,光凭以上解释绝对不够,因为有许多他国家文化也具备上述特质,但却从未发生像美国般的血腥屠杀。为了要找到真正的原因,麦可摩尔开始针对枪枝高持有率的美国进行恐惧文化盲从文化、暴力文化的深入勘查。此外,他更尝试调查为了自身利益而与搧染这个血腥文化的当权政界精英和非法公司。

3、影片简介《科伦拜校园事件》原文片名Bowling for Columbine,讲的是原本应该要去上保龄球课的两名高中生竟中途跑到校园疯狂扫射人群,使他们眼中的肉身球瓶全倒的事件。这起发生在科罗拉多州立托顿市的事件又一次引起社会震痛,使麦可摩尔决定一探悲剧的源起,他开始从熟知的枪械文化著手。麦可晤谈枪击案主嫌尼可拉斯的小弟詹姆士,只见他目露凶光并展示他手上那把“点44麦格能”大型连发式手枪,不一会儿即就用装满实弹的这把枪顶向自己的脑际,再来仍是引人不忍的事况---- 科伦拜高中枪击发生当时的保全监视器录下的画面被播出,惨况让人不忍卒赌。

所获奖项

《科伦拜校园事件》获得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这部片的幕后推手麦可摩尔就是今年在颁奖典礼上炮轰布希的那个家伙,除了奥斯卡之外,《科伦拜校园事件》更风风光光的扛回了总共160多个大奖,也让麦可摩尔的身价水涨船高。《科伦拜校园事件》在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出尽了锋头,原因是导演上台领奖时大胆的发言,他说“布希真是个混蛋,只知道以暴制暴,我们的国家也真是个智障国度,因为没人敢对布希呛声,已经没有任何字眼足以形容我当下的失望心情”。他的得奖感言让举办奥斯卡颁奖典礼柯达剧院吓坏了。深怕引起场内外喧然大波的奥斯卡制作人,紧张的放了音乐将摩尔的发言打断。

《科伦拜校园事件》这一部勇夺超过160个奖项的影片很带种,以轰动全世界的科伦拜高中校园枪击事件为基调,揭发美国武器神话的源流,特别在各界非议 911馀波汤漾的当下表现出老美庶民异端的仗义精神。导演麦可摩尔以非常“地道”的老美长相,看就知道不似高谈阔论的知识份子,倒使人想起草根味十足的林正盛,一样很能追根究底于假面下的真相。在这部电影里,麦可花诸多力气探讨美国枪枝史,掺佐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类摇滚、爵士乐曲,让跳换的新闻影片、广告CF、老电影、电视画面、MTV 等素材撩拨观众的游兴,再以旁白、访谈等证言组合成有力观点。“一旦你有了枪,那就可以无所不为”语重心长的叙述在片中低回,但看到一部分人热衷枪战休闲,并声言此乃美国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云云。所以我们看见《致命武器4》喜剧明星克里斯洛克拿它在脱口秀中插科打诨;而一代巨星却尔登希斯顿更宣扬他在枪战片中的英勇形象,并进一步为来福枪说项。再瞧瞧那些狩猎派对、枪弹展览馆、冲锋社团等活动,好比美国政府在文化蓝图中教化全民习于作战,这下连争议歌手马里连曼森也学柯赐海跑来抢镜头、骂声全开。

电影影响

路易阿姆斯壮『wonderful world』应该配什么样的画面?歌手马里连曼森的『fight song 』又应该配什么画面,麦克摩尔的颠覆玩出了有趣却又极度讽刺的况味。有谓:“玩火自焚。”爱玩枪的美国佬难保不会玩出人命来,在这场乐极生悲的祭典中,终于付出一次又一次校园甚至其他场所枪击事件的惨痛代价,乐在玩枪的美国大众不也都成了几起悲剧的结构性共犯。看完麦克摩尔的作品,会开始忖思「wonderful world」的距离吧!

相关分词: 科伦 校园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