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宗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克隆宗




“克隆宗”是马来语的一个拟声词,意指金属的敲击声或舞蹈时的脚铃声。

克隆宗歌曲


克隆宗是印度尼西亚音乐与16世纪传入的葡萄牙音乐相结合的产物。 多用四句为一段,首尾押韵的"班顿"诗体,乐句节奏多前紧后松。 

克隆宗歌曲的产生过程


“克隆宗”是马来语的一个拟声词,意指金属的敲击声或舞蹈时的脚铃声。它的产生于发展是葡萄牙与印度尼西亚这两种音乐文化融合与变异的产物。 

起先“克隆宗”指的是一种小乐队(包括曼陀林、长笛、小提亲、吉他和用来拨奏的大提琴、三角铁、手鼓和5弦小吉他)。这种小乐队早在19世纪初富有的葡萄牙人家中已经供养着了,后来这种乐队逐渐走出了葡萄牙人的居留地而传遍全爪哇,在这一过程中它吸收了本土音乐——甘美兰音乐的一些要素。乐队的乐手们喜欢自弹自唱一种叫“法多”(Fado)的葡萄牙民歌,抒发他们怀念故乡的情感,后来这种歌曲也被称为“克隆宗”了。 

克隆宗的特点


: 

歌词:使用马来语,多用四句为一段的、句子首尾都押韵的“班顿”诗体。 

内容:有表现乡愁的;有赞美大自然的;还有歌颂爱情及反映生活情趣的。《星星索》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 

调式调性:一般采用大小调七声音阶 

乐句特点:节奏多前紧后松,开头几个音时值较短,后来几个音拖得较长。《星星索》乐句开始“星星索”乐句短小且反复四遍,后紧接的“呜喂”拖音较长。 

伴奏特点:小提琴基本是重复歌唱的声部,它是音乐的核心旋律层;六弦吉他和五弦吉他弹奏分解和弦;长笛吹奏装饰变奏层和对比层;拨奏大提琴和手鼓、三角铁模仿锣鼓声,形成节奏层。 

这些克隆宗歌曲的特点既与南欧歌曲风格旋律相贴切,又蕴含着印尼本土音乐的神韵。 

相关分词: 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