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信息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平装: 48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5887418

条形码: 9787805887418

尺寸: 24 x 17.2 x 4 cm

重量: 1.1 Kg

内容简介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套装共4册)》包括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鼓子)》、《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登高高跷)》、《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大水车)》。《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鼓子)》介绍了清词古韵,阳春白雪,使它走向雅致和高深;自娱自乐,固守一隅,使它孤芳自赏而知音清冷;兰州鼓予以博采众长而生,以臻于完美而盛,以渐离生活而衰,这条漫长曲线将一如既往地延伸下去,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介绍了因为灾难,它曾经驱魔祛邪;因为战争,它常常祈祷和平,伴随着时代的足音,兰州太平鼓走过了昨天的苦涩和沉重,步入了清明景和的太平盛世,隆隆鼓声,震发出滚烫的血性和激情,更加焕发出昂扬向上、恢宏恣肆的精神气韵。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登高高跷)》介绍了天地大舞台,一个个壮伟神勇的角色从《回荆州》、《黄河阵》、《杨家将》、《春秋笔》中走来,浓墨重彩登台亮相,大写的历史表情及其爱恨情仇无比清晰地投射到几近透明的天幕上,一股浩然苍茫的气韵便溶入高天厚土的广袤无垠之中。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大水车)》介绍了无数动人的故事,也许不再新鲜,一个美丽的寓言,必将与日月同辉;一个巨大的背影,姿态依然挺拔,几百年如歌岁月,播撒成绿荫漫天。黄河水车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它的存在昭示了天人舍一的美好前景,一个城市的文明轨迹将从它的脚下向前延伸。

目录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鼓子)》目录:

概述

第一章 山川河岳鼓子乡

一、源流多说有短长

二、兰州鼓子出故都

三、陇右曲苑蕴宝藏

第二章 丝竹管弦唱不歇

一、兴微继绝传古韵

二、名家辈出领风骚

三、愿做词翁不羡仙

四、人间词话知兴味

第三章 音韵依旧自芳菲

一、演绎古今成华章

二、曲牌咏唱似昆腔

三、手势面风仪从容

第四章 古调独弹须用世

一、删繁就简立主脑

二、声情并茂沁人脾

三、出神人化辨贤愚

四、礼乐和合润无声

第五章 新的征程新起点

一、鼓子研究鼓子班

二、书场茶园演唱点

三、曲声激荡知音稀

四、任重道远勇担当

大事记

(代编后记)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目录:

概述

第一章 一方水土一筒鼓

一、高天后土有传奇

二、边城锁钥铸雄风

三、民族摇篮写春秋

四、北风南骚亲风雅

第二章 一脉传承话鼓经

一、正本清源辨真伪

二、民间传说论短长

三、军屯习俗有遗篇

四、时逢盛世韵更长

第三章 千山有鼓千山响

一、北路鼓舞领风骚

二、鹞子翻身显峥嵘

第四章 庐山面目今朝看

第五章 壮士雄鼓总相宜

第六章 精神家园堪守望

第七章 承前启后的多传人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登高高跷)》目录:

概述

一 丝路重镇话沧桑

二 永登社火面面观

三 苦水二月龙抬头

四 张灯结彩天地新

五 奇技异戏显神采

六 制作表演两相宜

七 南北社火各有道

八 故园之情深几许

九 今年戏好胜去年

十 奇特惊险多壮伟

十一 民俗宝藏费思量

十二 众人齐写传承谱

大事记

(代编后记)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大水车)》目录:

概述

一 逝者如斯水东流

二 段公遗爱祖宗车

三 黄河两岸尽欢颜

四 瓜果醉人五谷香

五 园林胜景一时新

六 水车制作费周章

七 管理有方保丰年

八 天工开物有巧思

九 崇实黜虚用在我

十 人为物本任自然

十一 金花水车有传奇

十二 水车之都美名扬

十三 天机妙手著新篇

大事记

(代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