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平装: 30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63385126

条形码: 9787563385126

尺寸: 20.8 x 13.8 x 1.6 cm

重量: 299 g

内容简介


《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讲述中国人之所以钟情历史,是因为过去曾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要如此,借鉴往事以知照当下,方能做到出言适要、行事得宜。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的目的也是如此,欲使读者在历史的兴亡与荣辱中,”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

《资治通鉴》纪兴乱、论成败、志卓行、述得失,评注者甚众,各家皆能体贴出不同道理。《历史的性格:布衣读“资治通鉴”》从平民百姓的视角,读史论世,品评人物,自成风格。作者解说古人谋国谋身之道,非纠缠于一般为人津津乐道的权谋、诈术,而是特别强调儒家的“大德敦化”、文治教化在历史中的作用,于闲情雅趣中透视历史的性格。

媒体评论


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胡三省

《资治通鉴》与其说是帝王的镜子,毋宁说是人民的镜子。透过《资治通鉴》,可以看出我们所处的历史位置和面对的福祸命运,也可看出统治阶层的心态和行事轨迹,用来作为对他们的评鉴标准。

——柏杨

目录


第一章 百年皆客

1.韩非的“叛逆”

2.韩信的市井之志

3.李广难封

4.刘邦与刘秀

5.文翁开蜀

6.老实人卓茂

7.王莽的因果

8.逸民(一)

9.逸民(二)

10.张俭及其他

11.说曹操

12.刘备托孤

13.累死诸葛亮

14.意气相期

15.王溶楼船

16.小生何晏

17.张宾张子房

18.青衣行酒

19.谢安的闲暇

20.王猛身后

21.文帝腹心殷景仁

22.梁帝讲经同泰寺

23.刘义康在安成读书

24.刘裕放弃中原

25.杨广的教训

26.柳宗元的政治冒险

27.三垂冈

28.文胆

第二章 治乱因缘

1.政治广告

2.始皇刻石

3.嬖幸近臣

4.秦亡论

5.托孤事大

6.君臣之间

7.汉朝的性格:亦儒亦法

8.此地旧长安

9.论养士

10.骑兵兵种

11.京都与王化

12.东汉风俗

13.成事的气量

14.守望麦田

15.盗亦有道

16.选人的分寸

17.奉天子以令不臣

18.坐谈客

19.所谓南北

20.诸葛亮为何六出祁山

21.避祸

22.干宝论西晋之亡

23.绅士政治(一)

24.绅士政治(二)

25.英雄泪

26.要塞鬼兵

27.咳唾为恩

28.寒人掌权

29.大臣之体

30.谏的分寸

31.赌徒种种

32.是非如麻

33.文可安邦

34.云梦之竹

35.谏臣的担当

36.一君之身

37.不战而屈人之兵

38.儿子得道

39.毛泽东的手笔

第三章 文成经纬

1.关于“挟书律”

2.学者之担当

3.立言之体

4.官员的读书

5.卜筮之道

6.来点精致

7.鱼片汤

8.读史的态度

9.另解陶渊明

10.开馆授徒

11.鸠摩罗什法师

12.魏晋小战国

13.北魏重儒

14.书生之见

15.清雅之士

16.魏收撰“秽史”

17.当年讲坛

18.文人病

19.以指指月

20.沈约撰《宋书》

21.寻找雅乐

22.王通讲学河汾之间

23.书房里的机关

24.文士与儒士

25.旧唐密码诗

26.经尘一骑

27.史上第一家书院

28.国人对知识的尊重

29.朋友讲习

30.私塾教育

第四章 渔樵评弹

1.不君不臣

2.富贵之志

3.陈婴母与王陵母

4.“刑不上大夫”论

5.关于无为

6.所谓陶染

7.婚姻自由

8.东汉的反季节蔬菜

9.我的自留地

10.看菜吃饭

11.限年取士论

12.文明岂可恃乎

13.小人不可得罪

14.天造草创

15.发现母亲

16.谁动了我的凤凰池

17.此山此水

18.黄金与土同价

19.如此执法

20.言与行

21.幸福指数

22.关于精英教育

23.人乡问俗

24.妇德

25.文辞欺人

26.寥落古戏台

27.东风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