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云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龙德云


龙德云,字腾霄,彝族,盘县糯寨人。建国后,曾任兴仁专署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同名人物还有早期京剧演员。

中文名:龙德云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05年

逝世日期:1956年

职业:军人



兴仁专署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少时家有田产二百余石。七岁始读私塾,成绩优异。20世纪20年代,其父受响水的地霸邓云阶及黔军驻盘旅长易德安的迫害。龙德云遂立志从戎,投军于滇军张冲部。受张赏识,被委任为独立团三营营长。后又保荐进云南讲武学堂。因家又遭不幸,停学回家。

民国21年(1932年),赴昆明考入云南教导团第三军官训练队第二中队学习。三年毕业,分在滇军第七旅任职。26年编入60军184师赴前线抗日。在台儿庄血战中受伤,遂回武汉治疗。伤愈返昆后,任云南广福独立团营长。因不满该军专制腐败而弃职赋闲于昆明。其间与旧友朱家壁、何现龙等有联系。受学生运动的影响,自订《新华日报》阅读。朱、何又常将《今日之苏联》、《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书刊交腾霄阅读,思想渐趋革命。民国35年,龙德云回到家乡糯寨,即写信召回在滇军护卫团任职之弟德霖。

民国36年,龙德云与司开德(乡长)及德霖共商革命之事。先后与水塘、老厂、忠义、乐民等地拥有武装力量的钱有光、钱云亮、孙治文、肖崇武、杨宏伟、丁伟光、陈云飞等联系。邀约陈、丁、钱三人于乐民斗阁,讲述革命道理,晓以反蒋救国的大义,化解了三姓长期不容的矛盾。三方杀鸡盟誓,决心摒弃前嫌,停止械斗,拥共反蒋。龙德云等以指导种烤烟为掩护,走村串寨,宣传共产党政策和革命形势,揭露国民党的腐败,发动群众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反迫害。

民国37年3月,龙德云在“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司令员朱家壁、副司令员何现龙的领导下,成立“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黔西南第一支队”。五月龙德云被委任命为支队队长。龙德云在300余人的基础上,很快组织了千余人的武装力量,并于同年农历八月八日在糯寨召开大会,公开成立“农村经济复兴委员会”。38年3月,亮出旗帜,发出“拥护共产党”、“打倒蒋介石”、“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声明,开展游击战。龙德云率领游击队周旋于云贵边境,南盘江畔。从糯寨战斗开始,经归顺,海子之战,又在水塘争取乡长张贞玺起义。袭击归顺,活捉并当场枪决乡长许子明。继而转战三万底、保田、祭山树、老厂、十里等地,捣毁区乡政权,开仓济贫。到38年7月的一年时间中,先后打死打伤敌军数百人,缴获长短枪百余枝。

民国38年7月,龙德云奉调三支队司令部工作,国民党八十九军军长刘伯龙致信龙德云,劝其“痛改前非”。龙德云则复信要刘效法傅作义将军“高举义旗”。并正告曰:“否则前途危急……如被引渡归来,何忍见于法场”。

1946年春,龙德云联合了各有上百条枪支的丁伟光、陈云飞、孙志文、司开德等上层任务,建立反蒋统一战线,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组成了一支三千多人枪的武装队伍。

1949年7月,奉罗盘地委指示,龙德云的原滇桂黔边区纵队黔西南游击支出改编为“滇桂黔边纵罗盘支队盘县游击团”。二弟龙德霖同志任团长。龙德云调任罗盘支队任参谋长。

解放后,龙德云同志任云南罗盘地区贵州兴仁专署工作,任兴仁专署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51年龙德云赴中央民族学院军政干部培训班深造。结业后调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因病于1956年逝世。

京剧演员


简历

龙德云(生卒年不祥),湖北人。京剧早期的小生,原是汉调戏班的小生。1830年左右到北京。拜在曹眉仙的门下。龙演唱用奔嗓音高调,声音且雄,犹如虎啸,与今日小生唱法差别很大,时成“龙调”小生。1845年左右,搭和春班演唱京剧。

主要剧目

龙德云擅演《辕门射戟》(吕布)、《黄鹤楼》(周瑜)等。

艺术特色

龙德云嗓音宏亮,虽然也是大小嗓结合的“雌雄音”兼用的唱法,但是他的雌音亮、雄音厚,而富有韵味。他的调门高,还善于吸收、移植和设计优美动听的曲调。如他最拿手的戏《罗成叫关》原是徽班戏,经他移植过来,设计了许多新腔。如在城楼下唱的大段〔四皮原板〕和〔二六〕转〔流水〕,后来都称作“龙调”。其中就吸收了《三娘教子》娃娃生薛倚哥的唱腔和《辕门斩子》“见老娘施一礼恭身下拜”的老生唱腔。龙派的唱腔虽不花哨,但是旋律曲折跌宕有致,声调高而浑厚、优美动听。后来以唱工见长的德 如、张宝昆、姜妙香等,都是在继承“龙腔”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发展的。

相关分词: 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