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东林寺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庐山东林寺




千年祖庭


庐山祖庭秀甲天下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的东林寺,南眺庐山,北倚东林山,为庐山景区名寺。始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为净土宗(时称莲宗)初祖慧远大师所创立,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慧远大师集释、儒、道三家学养于一身,以东晋佛教领袖之资质,于东林寺肇建白莲社,感召当时社会之缁素精英123人,专修念佛三昧,矢志求生安养净土。往生时皆瑞相昭著,有力推动了净土宗在中土的弘扬。

晋太元六年(公元381年),与佛图澄、道安并称“日、月、星”之称的佛门栋梁——慧远大师,南下罗浮传法,途经浔阳,“见庐山闲旷,可以息心”,遂驻足弘法。短短三年,徒属众广。江州刺史桓伊肃然起敬,为之立寺。慧远带领僧众,缔构伽蓝,剃草开林,增卑架巘,夷峻筑台,疏峦抗殿,万事毕备,命曰“东林”。由于朝廷施恩,百姓助缘,建寺速度飞快,故有“出木池”、“鬼垒墙”、“神运殿”之胜迹和传说。

慧远大师在东林“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潜心佛学,广弘佛法,阐扬佛理,著述佛书,形成“众僧云集、四海同归”的局面。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他见机缘成熟,遂邀集“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其中高贤十八,既有中外高僧,又有达官贵人,还有学者隐士,创立了我国佛教第一个社团——白莲社。远公的莲社,以同修净业、共期西方为宗旨,熔释、儒、道于一炉,开佛教中国化之先河。以东林为中心的庐山,遂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远公倡导的“弥陀净土法门”时称莲宗,后经南宋示晓法师与志磐法师立莲社六祖(七祖)、元朝普度法师著《莲宗宝鉴》及《庐山复教集》立净土宗之名,至清朝中叶,净宗立名及立祖谱系初成,后世遂尊慧远大师为初祖,尊东林为净土宗祖庭。

东林祖庭景观篇


庐山,一山飞峙,千峰峻峭。面对云蒸霞蔚的罗汉肚,银泉飞瀑的香炉峰,一座千年古刹横卧香谷,红墙碧瓦,梵宇巍峨,这就是我国佛教净土宗发祥地—庐山东林寺。

始建于晋盛于唐

东林寺自晋始建,代有修葺,南梁孝元,构造重阁,庄严寺宇,分霞耸极。隋初,天台宗智者大师憩止东林,奉晋王杨广之命,为寺檀越。开皇十二年道目主东林,大建僧坊,逶迤飞阁,秀出干霄,延褒层轩,俯视无地。唐太宗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公元857年),历会昌法难后,僧正言耗时十四年重建一新,江州刺史崔黯撰写《复东林寺文》,大书法家柳公权手书,崔文秀丽,柳书遒劲,辞书合璧,被称为东林一绝。唐时,东林达到鼎盛,“殿、厢、塔、庑,共三百一十余间,规模宏远,足称万僧之居”,门徒数千人,收藏经书万余卷,名列全国寺院之首。唐时东林诗碑林立,诗人题誉极为丰富,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李颀、王昌龄、李端、韦应物、张九龄、张乔、杜荀鹤等留有诗章,有“满寺万诗咏,一步一惊心”之说,堪为天下第一诗寺。晋建甘露坛,续佛慧命,弘道传法,成为我国佛教重要戒坛。唐刻陀罗尼经幢,石雕护法力士,柳公权残碑等珍贵文物保存至今。天宝九年,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前,来东林朝礼,将净土宗教义传至日本,为中日民间友好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净土宗与我国净土宗一脉相承,专门成立了“日本国庐山慧远法师奉赞会”,定期来寺朝拜礼祖。

寺内文物

寺内文物甚多,诸如: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公元683年),为东林寺现存最古老的石刻;译经台——昔日远公请西域经师来东林寺译经驻锡之地;柳公权残碑;康有为题刻;李邕《东林寺碑》并序。聪明泉,出木池,护法力士,六朝松,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碑》,王阳明诗碑等。

如此深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东林净土文化。今天的净土宗风所及已遍于世界。东林寺与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佛教界来往频繁,借净宗文化搭建起一座对外交流的金桥,沟通着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联系,泽被四方。

千年白莲传友情

气势宏大的天王殿滚圆龙柱前,一方莲池,格外引人注目,庐山清泉注入池中,荷花盈池繁茂竞秀,碧水白花相映生辉,池中假山耸立着泥塑滴水观音,容颜慈祥,俯视山门。

东林白莲(即青莲华),花色青白,丰满清香,每朵有130余枚花瓣,其品种之罕有中外驰名,皆是远公当年亲手栽植。江州司马白居易有《东林寺白莲》赞曰:“东林北水塘,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菡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飊散芳馨。池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日本大阪留学僧澄圆,追慕莲社风迹,于公元1317年,远涉重洋到东林求道,1321年学成归国。临别,庆哲大师相赠白莲以永志纪念。澄圆回到日本,在堺市创建旭莲社,凿池播种使莲芽萌生,以后逐步栽种到日本各大净土宗佛刹道场,并因将庐山之风带进日本而知名。

1987年底,日本吉祥寺主持青柳俊文随日本净土宗朝拜团来东林礼祖,得知莲池在文革中废为水田,白莲绝种,深以为憾,发起成立“青莲华回归祖庭援助会”,捐助莲池建设款203万日元。台湾埔里体通法师闻讯,捐助美金、港币折合人民币50万元。新加坡原佛教总会会长广洽老法师,以90高龄年迈之躯,不远万里亲赴东林,捐赠新币17万元,重建“白莲旧社”大殿。在我国地方政府帮助下,东林收回了原有的莲池寺产,开池时,竟然掘到了原址,出土了护栏、连体石雕狮头立柱。在中日建交20周年时,日本净土宗两次组团来华,返赠莲籽和莲藕。昔去扶桑,今还震旦。日本净土宗总务总长成田有恒与果公上人携手步入莲池,共同种下了象征友谊与和平的青莲华。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将军到寺视察,欣然挥毫泼墨,题写了《莲池》碑,为东林增光添彩。

祖庭中兴再重辉

晚清之后,东林渐次衰败,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仅剩破殿两三椽。1959年7月7日,周恩来总理视察东林,指示要复修东林,保护文物。久旱逢甘霖,总理的亲切关怀,成为东林中兴的重要转折。

1961年,当代名僧果公上人应邀振锡东林,他不遗余力重建东林。至1965年已初具规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文革狂飚席卷梵宇,僧人被扫地出门,庙堂被改为药厂。13年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果公上人方得以回寺,再造东林。

复建后的东林寺,主体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向前后延伸,往左右展开。大雄宝殿为仿宋重檐歇山顶式,飞檐翘角,琉璃碧瓦,古朴端庄。殿前铁制香炉高耸、殿中三世佛像庄严。大殿两侧为东西两座罗汉堂,系香港排名前10位巨富陈庭骅先生捐赠50万元港币重建,500罗汉造艺极高,艺术风格生动朴实,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前的天王殿和大殿后的玉佛殿(藏经楼)、祖师殿(三笑堂)、十八高贤殿(影堂),均为香港地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环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施展熊先生捐款150港元所建和重建。玉佛殿内供有侨居缅甸的傅风英女士赠送的玉石坐佛和重达4吨的玉石卧佛,藏经楼内藏有乾隆版《龙藏》、日本赠送的《新修大正藏》及美国、台湾、香港赠送的《大藏经》等珍贵经书。

玉佛楼旁六朝松,相传为远公亲手栽培,苍劲挺拔,虬干曲枝。曲径通幽处,但见一眼清泉,泉水清澈见底,一年四季不涸,名为聪明泉,系远公与荆州刺史殷仲堪辩论之处,聪明泉碑名为唐太宗手书。聪明泉后沿石阶上攀,有谢灵运译经台、远公塔院、尼泊尔高僧佛陀跋驮罗塔院,正可谓山深道远。

十年再造,尽复旧观,果公上人夙愿得偿,东林已成为我国佛教重点对外开放寺庙,江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江重点旅游景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僧才,东林寺创办了江西佛学院,成立了净土宗文化研究学会,出版了《净土》杂志。正在东林寺加快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步伐之时,省政协常委、省佛协会长、东林寺主持果公上人于1994年3月圆寂,四众弟子悲痛欲绝,继任方丈中国佛协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决心完成果公未尽事业,谱写东林新的篇章。

东林祖庭远公篇


慧远大师(公元334—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县)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许昌、洛阳等地。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于是悟彻真谛,感叹地说:“儒道九流学说,皆如糠秕。”于是发心舍俗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行。

慧远大师生平

纵观大师一生德业,可概述为四:

一、弘护佛法,尊严僧格

远公大师出家后,卓尔不群,发心广大,“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精进为道,无时或懈,道念日纯。道安大师曾赞叹说:“使道流东国者,其在远乎!”意思是:使佛道流布中国的使命,就寄托在慧远身上了!于此可见远公的器识超出常伦。远公二十四岁时,便开始升座讲经说法,听众有不能理解的地方,远公便援引庄子的义理为连类,采用格义方法,令听众清楚地领悟。由于这种讲经的善巧方便,道安大师便特许远公阅读外道典籍。远公讲道之余亦勤以著述,相传鸠摩罗什大师读到远公所著《法性论》后,大加赞叹云:“边方未见经,便暗与理合,岂不妙哉!”

在弘法传道的过程中,许多人皈投到远公座下。东晋太元四年(公元379年),道安大师为前秦苻坚所执,往长安,其徒众星散,远公率领弟子数十人,打算去广东罗浮山,路过浔阳(今江西九江),见到庐山清净,足可以息心敛影办道,于是驻锡庐山的龙泉精舍。时有远公的道友慧永,对刺史桓伊说:“远公刚刚开始弘法,就有很多的徒众来亲近他,将来一定有更多的学者来追随他,如没有一个比较大的道场,那怎么行?”桓伊听了这话,发心建造东林寺。远公自此以东林为道场,修身弘道,著书立说,三十余年迹不入俗,影不出山。由于远公的德望,当时的东林寺成为南方佛教的中心。天竺僧侣,望风遥仰,“东向稽首,献心庐岳。”庐山东林寺与长安逍遥园鸠摩罗什大师的译场,作为南北二大佛教中心,遥相呼应。

远公作为一代佛教领袖,十分注重僧格的尊严,针对当朝某些官员提出沙门应礼拜帝王的说法,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阐述僧人不礼拜帝王的道理,高标出家修道的胸襟,云:“凡在出家,皆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夫然者,故能拯溺俗于沉流,拔幽根于重劫,远通三乘之津,广开天人之路。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王之恭而不失其敬。”远公于此推重出家的志向,赞叹修道的功德,无非欲令世人具敬僧之心,亦令僧人自尊自强。由此,远公严正声称:“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尘外之容,不应致敬王者。”可谓掷地有声,凛然刚骨,力争僧格的尊严与独立。迫使篡位的桓玄,下诏书确立僧人不礼敬帝王的条制,自此便成为中国的规约。

远公志逾丹石,不畏权势,心量广大,惟道是从,保持着崇高的僧格形象。试以二例为证。其一,晋安帝自江陵回京师,辅国何无忌曾劝远公在江干候迎,远公称疾不行。安帝不特不以此为忤,反而来信安慰远公,谓“知所患未佳,其情耿耿……法师既养素山林,又所患未痊,邈无复因,增其叹恨。”其二,桓玄征伐殷仲堪,行军经过庐山,要远公出虎溪一见,远公亦称疾不堪以行,绝不破例出虎溪去见宾客,桓玄只得自己入山。起初桓玄傲气十足,不肯向远公敬礼,哪知一见远公的严肃神韵,不觉自然而然地致敬起来。桓玄问:“不敢毁伤,何以剪削?”远公答云:“立身行道。”桓玄称善。桓玄的问难基于《孝经》中“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以此经文非难远公剪削(剃发)为僧的行为,欲置远公于不孝的地位。远公“立身行道”的答语也出自《孝经》,言简意深,令桓玄十分佩服。桓玄下山后对左右随从说:“像远公这样的人,实是我生平所未见过的。的确是个高僧大德!”其后桓玄沙汰僧众,特对他的僚属说:“沙门有能申述经诰,畅说义理,或禁行修整者,始可以宣寄大化。其有违于此者,悉当罢黜。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例。”远公为此致书桓玄,广立沙汰僧人的条制,桓玄悉皆遵从。由此可见远公感化人之深。远公具深厚的摄受众生之婆心。陆修静乃异教学者,而远公送过虎溪,不以人而弃其言。陶渊明耽湎于酒,而与之交往甚密,欲其参加莲社,简小节而取其旷达。朝廷叛军首领卢循,远公执手叙旧,慈怀平等。足证远公荷负至教,垂裕天人。祖师风范,高山仰止。

二、道隆德盛,威神莫测

远公一生德业隆盛,饮誉遐迩。许多外国僧人都说震旦有菩萨大士应化,经常焚香礼拜,钦仰庐山。远公本迹,吾人难以测度(鸠摩罗什大师赞称为东方护法菩萨),然其威神妙用之事相,亦足以感发人心。

远公率众初抵庐山时,寻找创立寺宇的地方。一日与诸弟子访履林涧,疲息此地,群僧并渴,率同立誓曰:“若使此处宜立精舍,当愿神力,即出佳泉。”尔时,远公以锡杖掘起,清泉涌出,因之构筑堂宇。其后天尝亢旱,远公率诸僧转《海龙王经》,为民祈雨。转读未毕,泉池中有物,形如巨蛇,腾空而去。俄而洪雨四澍,旱情缓解。以有龙瑞,遂名龙泉精舍。

建造东林寺之初,木材匮缺,远公为此发愁,夜梦山神禀告:“此山足可栖神,愿毋他往。”当夜天空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殿前水池中,涌出许多上好的木材(出木池遗址尚存东林寺)。刺史桓伊大为惊讶,更加相信远公是神僧,召呼百姓出工出力,建寺速度加快。因将大殿称作神运宝殿。

陶侃在广州作刺史时,一渔人见海中有神光,撒网至放光处,得金文殊像,上有“阿育王造”的字样。陶侃以此金像送武昌寒溪寺供养。后来,寒溪寺遭火灾,殿寺全被焚毁,唯有金文殊像及其供像的殿堂得以幸存。陶侃移任江州作官后,派人迎请金文殊像,谁知金像抬上舟船便沉到水底,多次打捞,了无踪迹。当时有民谣云:“(金像)可以诚至,难以力招。”东林寺建成后,远公至江上虔诚祷之,金像忽然浮出水面,遂恭迎金像至神运殿,另造重阁以供奉,并制文殊瑞像赞。

远公容貌威严,令人一见顿生敬畏之心。据传记载:时有慧义法师,以强正自命,不肯服人,对远公弟子慧宝说:“你们都是一班庸才,所以对慧远推服得不得了。你们看我和他辩论。”及到听远公讲《法华经》时,屡次欲提出问题来问难,终因心情战栗,汗流浃背,一句也不敢问。另有谢灵运恃才傲物,一见远公,即刻肃然心服。足见远公感格人心之威德。

三、礼敬梵僧,迻译佛典

东晋时代,佛法虽已不断地传入,然尚不完备,所以梵僧来华弘化者,仍然络绎不绝。远公感于法道有缺,曾派弟子法净、法领等西行取经,得到诸多梵本佛经。远公遂于庐山置般若台译经,成为我国翻译史上私立译场的第一人。

远公重视与梵僧大德交往,礼请他们弘法译经,略举数例:

(一)弗若多罗是专精《十诵律》部的学者,曾与鸠摩罗什合译《十诵律》,不幸未译完,就忽尔去世。远公对此非常慨叹,痛惜大法不能东来。后来,以律藏驰名的昙摩留支来到关中,远在庐山的远公即遣弟子昙邕入秦,亲笔致书昙摩留支,请他发心将未译出的《十诵律》余分翻译过来,昙摩留支受远公的至诚所感,遂将弗若多罗未竟的部分译出,成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比丘律藏。

(二)鸠摩罗什大师佛学精深,独步阎浮,于姚秦时代入关,大兴译场,学者云集,成为北方佛教的中心。远公常常修书通好,殷殷致问,请教修证佛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其问答内容具见《大乘大义章》),表现出远公作为一代祖师,心胸广大,谦谨好学的风范,亦是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三)佛陀跋陀罗尊者,又称觉贤,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释迦族,甘露饭王后裔。以精通禅律驰名,于义熙四年(408年)来到长安。觉贤三藏因被人指斥显神通而见摈于北方,远公特遣弟子昙邕入关,替他们和解,由于觉贤不愿再回北方,便投奔远公。远公予以热烈欢迎,邀他加入莲社,请他翻译佛经,并以负责的精神致书国主姚兴,为觉贤解除了被摈的处分,恢复了觉贤的名誉。后来,觉贤又被邀到建康道场寺,译出《华严经》(晋译六十卷)、《僧祇律》等佛典13种共125卷,为大乘瑜伽学说东流开了先河。华严宗风的阐播,亦造端于觉贤的南下。南下的觉贤,所以有造于我佛教,其功仍在远公。假定不是远公的宽宏大量,觉贤虽怀大法也无由播扬。觉贤三藏终生不忘远公的知遇之恩,遗嘱圆寂后骨灰安放东林寺,其舍利塔建在东林寺。觉贤是历史上第一位葬在庐山的外国僧人。

从上可见,远公大师虽则是净宗行人,然对大乘各宗各派的弘传事业,都以极大的热情予以推动。这种为法的精神,表现出一代宗师的德操。

四、启建莲社,上品往生

远公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率众精进念佛,共期西方。凿池种莲花,在水中立十二品莲叶,随波旋转,分刻昼夜作为行道的节制,称为莲漏。由于修行的理论与方法正确,莲社123人,均有往生净土的瑞相。远公临终预知时至,将一生三次见佛的事实告知弟子,制订遗嘱,依古礼露其形骸于松林,与鸟兽结缘。至期果然安坐而化,上品往生。享寿八十三岁。

远公大师往生,道俗奔丧,络绎不绝。四众弟子不忍露骸松林,便奉远公全躯葬于西岭,治冢垒塔,谢灵运作碑文,以铭其德。后人在寺中图画远公像,令人瞻仰。远公大师德业广被,自晋至宋历代帝王谥号追荐多达五次。

慧远大师思想

远公大师的净土思想是古印度净土教在我国初始弘传的理论结晶,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同时又与东晋时代苦难现实的催化以及远公个人修学背景相关。兹对远公净土思想特色概述有三:

(一)超越因果轮回的捷径——往生净土

远公净土思想的形成,肇始于其对识神不灭、三世因果、轮回报应之笃信。远公阐述形灭而神不灭的观点,认为神之传于异形,犹火之传乎异薪,薪异而火一,形易而神同。惑者但以一生为尽,故以为形朽而神丧,而人之所以生死流转者,乃因无明贪爱为惑为累。无明掩其照,则情想凝滞外物;贪爱流其性,则四大结聚成形。无明贪爱不息,则此生之后,仍受他身;此生之后,犹有来生,是则生生而不绝,永堕生死轮回。

由神识不灭的理念,推衍三世因果论,以破斥俗人怀疑善恶无现实验证的瞽论。远公依据佛经的业报论加以诠释:业有现报、生报、后报三种类型。何谓现报?此身造作善恶业,当生即受果报。何谓生报?此身造作善恶业,来生便受果报。何谓后报?此身造作善恶业,或经二生,或经三生……百生、千生乃至无数劫才受果报。所受何种果报没有必然规律,由心而感,心无定相,感事而应,因果感应的格局千变万化,报应有迟速先后的差异。然而,善恶赏罚终将会合,此乃任运自然之事。现实生活中常有行善罹祸、为恶得福的现象,是由于现生善业未报而昔世恶行始熟使然。所以,三世因果报应乃是广阔时空中的生命真相,如只是拘限于一生来考究,便很难明了善恶报应之理。

远公深信神识不灭,三世轮转的生命理念,所以,深惧生死之苦,累劫轮转之痛,汲汲以求出离生死险道的路途。故而一闻净宗念佛法门,便一往情深,专注期生西方胜妙净土,永享常乐我净之妙乐。远公的这种心路历程,亦成为莲社的精神理念。这个理念充分体现在刘遗民领命所作的《西方发愿文》中。《西方发愿文》全文434个字,行文流畅,言简意赅,以和美的音韵、崇高的意境,抒发着对西方极乐世界由衷神往之忱,感人至深。

由上可见,神识不灭、生死轮回的理念是净宗修持的必要前提,如果不相信这两点,便难以发起念佛求往生之心。以陶渊明为例,陶渊明隐居不仕,刘遗民、周续之与之相从甚密,被人称为浔阳三隐。刘、周均是莲社高贤骨干。陶渊明与远公吟咏唱和,有虎溪三笑之美谈。远公与莲友们再三劝勉他加入莲社,甚至特许他饮酒,渊明攒眉而去,始终未曾加入。其原由症结乃是,陶渊明不认同神识不灭、生死轮回的理念。这种意向在他的诗歌中每每见到。诸如《挽歌辞》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死了和山川大地融为一体,有什么神灵不灭、轮回果报可言呢!《和刘柴桑》又云:“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人死之后,名字和身体都会被淹没,还追求什么来世!陶渊明隐居田园22年,与远公及莲社诸贤广交朋友,却始终不入莲社,可见于净宗起信是何其之难。净宗起信先从信三世因果轮回始,否则,便难入净宗念佛之门。

远公净土思想的产生,亦与当时社会苦难现实的催化有关。从汉末到晋末,政治失轨,从王族贵绅到庶民百姓,无一不像幕燕釜鱼,朝不保夕。加之天灾旱蝗频仍,饥疫横行,人们相率互食,苦难的境遇激发着人们的出离心,这种社会心态恰与净宗求生净土的出世理念耦合,由是,古印度的净土教便在当时的社会文化土壤中找到了生长点。远公应劫而生,融汇老庄与禅教思想,会归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一呼百应,风云际会,揭开弘传净宗的序幕。远公的净土思想即是净宗理念与社会需要的融合,又折射着中国文化现实的色彩。由于远公的德望与修证成就,往生净土是超越生死轮回的捷径这一理念,便成为当时广大佛教徒的共识,并对以后的中国佛教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渗透禅智的念佛思想

远公念佛思想与其修学背景密切相关。从汉至晋,印度佛教传入我国的主要是般若与禅学两系。远公出家后,跟随道安大师25年,受其熏陶影响甚大。道安大师的“本无论”是般若学六家之一,认为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道安大师的修行方法是般若与禅法并重。般若是理论,禅法是实践,二者不可偏废。只有通过禅法的修持,才能真正悟证般若,臻于法性境界。

远公承继了这一思想,曾云:“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则禅智之要,照寂之谓。其相济也,照不离寂,寂不离照。感则俱游,应必同趣。功玄于在用,交养于万法。”远公推重禅智的理念,运用在他的念佛行持中,形成禅观念佛的特色。

远公的这一思想特色,鲜明地体现在他对念佛三昧的诠释中。远公写道:“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远公首先开示三昧的内涵境界,初以耳识闻信弥陀名号,次以意识专注忆念。念到极处,人法双亡。如是第六识脱落,则第七末那识自然不行,即是思寂。这样巨浪微波,咸成止水;浓云薄雾,尽作澄空。唯是一心,更无余法。内在智光得以显发,慧光鉴照洞明一切幽玄,生发无穷的妙用。

远公进而阐发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中最殊胜的。云:“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根(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远公这段文句,是悟证的境界之语,颇难把握准确,勉强体会祖意,可译白如下:

远公认为:三昧的名称甚多,在诸三昧中,以功德高、进展容易的标准来衡量,当推念佛三昧最为第一。这是什么缘故呢?穷尽玄妙、通达寂灭的境界,即是如来性体。如来性体,任运神妙,随缘妙应,无有定规。如来体性能令证入念佛三昧的行人,浑然消泯人我是非的界限,遣荡种种知见,涉缘应事,如同镜子。镜子明亮,内照清楚,便能映现森罗万象的相状。即便耳与眼不能视听的景物,但运用闻性与见性,亦能通晓无碍。在念佛三昧中,能睹见渊深、凝寂、虚灵之镜(心)体,悟证灵性本原湛明一体,清净透明,法尔自然。以本心聆听内在的玄音,扣诚发响,能令尘劳系累渐除,滞塞的情执徐徐融化开朗。这个境界的获得,若不是天下至妙的念佛法门,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达到呢?! 远公这段文句展示的念佛三昧,着重自他二力的修证,然以禅观证悟,栖神净土,兼仰佛力。如是,便避免了渺茫无主,蹈虚履空的窠臼。远公以净宗经典为依据,使其念佛思想获得了正确的基石,内蕴净宗实质内涵,从而使他的念佛三昧达到了纯正而如法的境地。

(三)定中见佛,归命安养

远公所创的莲社,以修念佛三昧为主,其所依据的经典是《无量寿经》与《般舟三昧经》。《无量寿经》所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是远公及莲社诸贤共修的纲宗。远公以及莲社其他同伦,修念佛三昧,大多有定中见佛的体验。史料记载:远公禅定中三次见佛。刘遗民专念禅坐,始涉半年,定中见佛,行足遇像,佛于空现,光照天地,皆作金色。

远公对定中见佛事,尚存疑滞,曾向鸠摩罗什大师咨询。远公根据《般舟三昧经》所常引用的梦喻发问:谓定中所见的佛,假如真是属于梦的话,那不过是主观的想像而已,并不是真的佛现,故此佛不可能为我等断除疑网。假如是客观外来的佛,佛既是真实的显现,为何又以梦为喻呢?

什公回答这个问题,详明周全,首先指陈见佛有三类:一是自得天眼而见佛,二是神通自如,飞到十方去见佛,三是凡夫修行禅定,心止一处而见佛。《般舟三昧经》以梦喻定中见佛事,仅取梦中之事历历分明,能到能见,并非如梦的虚妄。经典处处指陈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真实不虚。定中见佛虽由心意识的专注忆想,然而其所具境界并非虚妄,乃是众生与佛感应道交所现出的景况。佛的法身遍一切处,亦遍入到一切行人心中。若行人心想佛时,水清月现,佛身显现,是故行人见诸佛身,不可当作虚妄幻觉来看待。可知念佛三昧,须具佛功德力、三昧力与自善根力,具足如是三种因缘,即得明见彼佛如来。

从远公所提出的问题中可知,远公不仅确切地修此念佛三昧,而且对念佛三昧的内涵境界,照见明了。远公由入三昧→见佛→往生,形成其净业修证的脉络路向。远公之念佛,以信心契入,着重凝观禅定,入三昧境界,即可随宜应物,显现妙境,终能见及佛境。受佛力法力之加持,坚固皈命西方极乐世界之愿心,命终得以上品往生,此即远公禅观念佛之要义。

远公这种别具一格的念佛思想与实践,在当时的佛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净宗在中国生根广被,作出了重大贡献。古印度净土教在中国传布伊始,尽管有《佛说清净平等觉经》、《般舟三昧经》等译出,然人们尚持观望、试探的态度,有没有阿弥陀佛?遥远的界外是否存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些疑虑一方面要靠经典圣言量化解,另一方面,人们更希望有一种验证。这种验证,对净土教在中土的传布,关系重大。远公值此之际,以渊博的佛学造诣,以精勤专志的修持,向中国佛学界提供了这种验证,不仅是一人的验证,而且是莲社作为团体的验证——莲社123位同仁,或禅定中、或在梦中、或在临命终时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胜境,与佛典所记载的无二无别。远公以一代佛学领袖的德望向世人作出的验证,震撼着中国广大信众的心灵,为净土教在华夏的流布,注入了巨大的动力。中国人从此建立了一个永不倾覆的终极目标:念佛求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生死之苦,亲证穷玄极寂的自性如来。同时,远公以自己的佛法实践昭示:惟凭自力坐断生死殊不容易,应自力他力并重,皈投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方是了生脱死的稳妥道路。远公对中国民众的这种贡献,堪称如来使者,真报佛恩。

另外,古印度念佛法门在中国庐山东林寺生根开花结果,并非偶然。念佛往生法门极具超越性意向,在佛教诸修行法门中,亦是由信仰契入的胜异方便。是故,这个特别法门的播扬得有一相应的沃土。而庐山正是一座隐逸文化名山,自殷周以来,便有诸多道人隐栖此山修行。自古迄今,庐山成为儒、释、道三教的文化源头。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价云:“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名人、名山与胜异法门,于东林祖庭相得益彰,妙合天然。

东林祖庭道风篇


净宗寓示着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托着一切众生终极的生命关怀,使众生于一切恐怖中,获致大安乐。净宗文明在无量劫的历史长河中,以种种形式向法界无数刹土播扬,或极乐世界佛菩萨分身他方刹土以种种身份宣说;或净业行人透过信愿持名的践履,接纳并显彰净宗精神;或仰信净宗的文人哲士撰述诗文词赋荷载净宗文明因子。如是种种方式,使得净土文化在社会各阶层渗透传扬。可以说,一切众生的内心,都有着净宗文化的原型。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在吾人介尔一念中全体具足。时轮推移到21世纪初叶,净宗这一古老的佛教法门,在以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为主干的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东林寺自远公大师以来开创持戒念佛,求生安养之家风,专修专弘净土法门,度化众生无量。

今日东林寺僧众秉承祖师遗志,发扬大乘佛教菩萨道精神,弘传净宗圣言量与中国净宗祖师思想,引导四众弟子专修念佛法门,培养净宗弘法人才,帮助弱势苦难群体,构建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作弥陀使者,归极乐故乡。

远公大师创建东林寺,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净土法门在震旦的发展,而且最先造就了中国佛教寺院特有的山林佛教模式,成为日后十方丛林制度之雏形,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转型,使大乘佛教内在精神获得了有效彰显的载体。所谓十方丛林制度,是指寺院的管理层人选由十方民主选举产生,方丈在任期内不能自己收徒弟,寺院经济属公有制,寺院对外开放,十方信众都可来修行、参学。这与“子孙庙”不一样。“子孙庙”是将寺院私有化,寺院人员都是同门关系,原则上不接纳外人。可惜现在的中国佛教寺院真正意义上的十方丛林已经寥寥无几了。

东林寺在历史上一直是十方丛林制的寺院,曾于清末民国时由于衰败一度沦为子孙庙,自从果公上人复兴东林后便恢复了十方丛林制度。大安法师入主东林以来,十分重视十方丛林制度的完善,整顿道风,任人唯贤,精严戒律,贯彻清规,短短三年内使东林寺的面貌大为改观。

传印法师现任庐山东林寺住持,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1955年依虚云老和尚受具足戒。1981年往日本京都净土寺佛教大学进修,1983年回国。著有《俱舍论》世间法、出世间法表,《大乘义章》净土义表记,《天台四教颂略释》等多部著作。

大安法师现任庐山东林寺代住持,《净土》杂志主编。原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佛学院客座教授、主讲净宗经论。曾著有《净土宗教程》、《净宗法语大观》等多种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 法师在继承净土宗圣言量的基础上,以述而不作的态度,针对信息时代众生根机,以本土化、现代化的善巧方便,传播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弘扬契理契机的净土法门,劝引有缘大众同生极乐世界。

东林祖庭以持戒念佛为家风,以弘扬净宗文化为使命,以培养僧伽为要务,以引导四众弟子如法修行净业为职守。净土一法是注重实证实修的法门,行人惟有身体力行的去实践佛陀的教诲,才能获得真实受用。这里二时殿堂,朔望诵戒,结夏安居,每日四支香(六小时)进堂念佛。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九月十九,两次传在家菩萨戒。许多虔诚的信众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在这里清净修行,精勤持念。近几年,东林常住还利用尚且简陋的条件大力开展各种念佛修行活动,如:佛七、百万佛号闭关、一昼夜精进念佛等,惠以众生真实之利。

生命是一个百思难解的奇迹。吾人受业力牵引,投生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经历着这一期或悲或喜的人生。在人生的际遇中,虽不无亲情的甜美与事业的荣耀,然内心深处,每每有一种黄昏荒野踽踽独行的落寞孤寂感。夜深人静时,不期然泛起诸种对生命的拷问:人是怎么来的?我是谁?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安心立命之处何在?这种对生命终极的拷问,体现出人类理性的高贵与尊严。

然而,受五蕴(色受想行识)羁束的人类毕竟难以回答这些生命的终极问题,加上生存压力驱迫吾人不得不去营务世间资生事业,所以大多数人便将这类问题压抑到潜意识中封存起来,溺于声色货利,过着庸常人的日子,迷惑于虚幻的功名利禄而忘却了人生一大事。只有少数人仍然保持着这种生命拷问而孜孜力行。

大觉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一音说法,千机并育。开显宇宙人生真相,指陈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怜悯我等众生轮回三界六道,头出头没,受苦无量,欲令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得涅盘乐,遂以无尽大悲宣说净宗出世大法,俾令上智下愚一切人等,信愿持名,仰赖阿弥陀佛弘愿慈力,横超三界,往生净土,速疾成佛。至简易至圆顿的念佛法门乃一代时教归宗结顶之法,诚如印光大师所赞:“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印祖称性赞誉净宗念佛法门的殊胜,深契诸佛度生之本怀,乃千古不易之确论。

净土念佛法门的原理方法肇起于佛地果觉,其奥义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就众生接受层面,净土法门的内涵可概述为信愿行三门。信愿行三者具有内在钩锁、相辅相成的关系。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信愿行成,必得往生净土,证不退转,直至无上菩提。从性质上分,信愿属般若智慧之行,称念佛名为行持之门。信愿慧行如眼目,导引行持直趋宝所;称名行持如践履,精进不懈感生净土,证知信愿行乃净业修持之宗要,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带着几多憧憬、几许不安,我们跨入了新纪元。在这个科技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强竞争、快节奏,在激发人的创造力的同时,也令吾人的贪瞋烦恼展露无遗。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社会生活仿佛现代人心行共业的外现。吾辈现代人舔尝高科技、高消费的些许甜头,却开始步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内心迷乱、道德滑坡等无尽的苦难历程。当我们在这个浊染的世间,试图寻觅一方洁净的精神家园时,我们最终将会走近佛教,尽管险阻重重。因为诸佛如来以同体大慈悲心,恒常关顾着我们这些漂泊异乡的伶仃浪子,如母忆子;只要我们一念回光,忆念慈母,诸佛如来的悲智愿力便会摄持吾人归投极乐故乡。净宗念佛法门直接传达阿弥陀佛摄受吾辈凡夫的大慈大悲,“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是阿弥陀佛悲愿的载体,能予众生多层面需要的满足,为现代人的心灵提供究竟圆满的安顿。

精进佛七

《佛说阿弥陀经》云:是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七日,一心不乱,临寿终时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故东林寺广纳佛门四众前来在每年“五一”、“十一”两个假期各打一个念佛七,冬季佛七从农历十一月初七开始连续打四十九天(有时打二十一天,按具体情况而定)。为成办净业往生大事提供践履。

百万佛号闭关

经云: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遍已去,决定得生极乐世界。百万佛号行法于隋唐时颇为盛行,利益甚深。东林祖庭为实施净化人心,提升道德,信愿持名,同登极乐之宗旨,成就净业行人的法身慧命,故本寺在正常念佛修行的基础上,增加百万佛号闭关的实修活动。为念佛同仁提供尅期取证的机会。

一昼夜经行念佛

《佛说无量寿经》云:若人斋戒清净,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间断念佛,决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令广大净业行人握持往生净土之左券,东林寺常住定于每月的12号组织进行一日一夜精进经行念佛共修。经行期间(二十四小时内)日中一食,严持八关斋戒,止语,不睡、不坐、不卧,只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念其他名号、经咒。

往生助念

生死,乃人生一大事。对净业行人来说,临命终时,得莲友如法助念,关系最大。行人临终,若三昧未成,则须助念。此时正是人鬼圣凡立判之刻,是以朗念佛号,如法助念,使行人正念现前,实赖于净业友人之协助。如怯弱夫登于高山,自己气力不足,须前拉后推左右扶持,而得以登峰造极。有介于此,东林寺常住,仰禀阿弥陀佛之悲愿,俯应四众弟子之期望,成立东林助念团,继踵祖师之芳踪,诚为普济众生之胜举。

慈善护生

东林寺慈善护生会,是由东林寺代方丈大安法师提议成立的一个集尊重生命、关爱众生、促进戒杀、放生、素食、环保、慈善事业的教内外人士所组成的公益组织。护生会的宗旨:秉承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实践净业三福之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外解众生于倒悬,内消虚妄之贪瞋,团结一切志同道合的教内外人士,凝聚集体的智慧和财力,推动慈善护生事业的发展,为稳定社会、净化人心作出佛子应有的贡献;在福慧双修的基础上,引导众生往生西方,同证菩提。

东林祖庭大佛篇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无相,体遍虚空,与一切诸法不一不异。报身有相,诸佛福业所感,相好殊胜。应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的佛身,有始有终,不能恒住世间,由此后世众生造佛形象以恭敬礼拜,修行证果。诚如《观经》云:“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吾人睹见阿弥陀佛相好光明,便可领略到阿弥陀佛平等救度我等众生之愿心,引发吾人信愿持名,求生安养的善根。证知成佛正因,造像第一。

东林祖庭,乃慧远大师肇立的天下净宗第一道场。持戒念佛,誓动中外。自古迄今,熔铸出一代代高僧大德,输送着不可胜数的念佛行人往生到极乐莲邦。今于此匡庐圣境第一道场的庐山东林寺启建阿弥陀佛接引圣像,法运隆兴,人天欢喜,因缘殊胜,四海踊跃。

庐山东林大佛由果公上人最初发愿,经过十余年的酝酿,在继任住持传印大和尚的领导下,大安法师带领东林寺二序大众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完成了佛像的设计,新址审批,周边景观规划,铸造厂家和基座工程的竞标。时值二零零七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迎来了庐山东林大佛正式开工的序幕。

建设理念

庐山东林大佛工程以纯佛教的清静理念进行建设而摒弃商业化运作,完全依靠四众弟子的力量捐资建设,为建造真正的人间净土,培植朴素清静的宗教氛围提供坚实保证,建成后的东林大佛净土苑将不收门票。是一方集修行、信仰、弘法、教育、慈善、安养、交流为一体的人间净土;是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中转站。

整体规划

占地3300亩的东林大佛净土苑,分为大佛朝礼区,弘法修学区,莲友修行区,慈善关怀区,隐逸文化区五个区域,集朝圣、弘法、教育、修行、慈善安养、佛教交流于一体。大佛朝礼区为苑区中轴线,由上到下依次是:48米阿弥陀佛像、接引桥、拜佛台、三圣殿、畅怀殿、山门。

佛像铸造

在大安法师和知名佛像雕刻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四年二十余次的修改,佛像塑造更为趋近完美,力求体现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大悲愿力。佛像铸造方南昌桐青金属工艺集团要求参加铸造的员工在铸造期间素食念佛,把佛教造像的清静理念渗透到每一个环节,目前已进入到放大铸造阶段。

建筑施工

东林大佛净土苑由同济大学作整体规划,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作修建性规划,中扶公司南京分公司为施工建筑单位。已经完成了山顶基础土方工程、方圆五公里围墙、工程指挥部的建造,目前正在进行大佛圣台、三圣殿、释迦殿、山门等中轴线主要工程的建造,其中释迦殿已于2008年底封顶。

东林大佛工程建设进程大事记

1993年,东林寺前任方丈果公上人发愿启建48米阿弥陀佛接引像,此乃法界一大事因缘。

1999年,经历六年酝酿筹备,庐山东林大佛筹建委员会成立。

2001年,大安法师住持东林寺任代方丈,大佛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006年3月,由孙纪元教授设计的东林大佛像样稿基本完成。

2006年9月,通过广泛地征询诸山长老及社会贤达的意见,东林寺两序大众多次开会论证,对东林大佛的建设理念终于锤下定音:大佛建设摈弃商业化运作,依靠四众弟子的力量进行建设;彰显净宗精神,不收朝礼门票。

2007年5月24日(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辰日),东林大佛工程开工洒净法会在庐山星子县举行,数千名信众参加了法会。

2007年8月25日,佛像铸造招标经过严格的程序展开,南昌桐青金属工艺集团中标,并于8月25日举行签字仪式。

2007年10月,大佛基础工程通过招标程序,中扶公司南京分公司获得承建权。

2007年10月,东林大佛4.8米中稿铸造圆满完成,为大佛放样提供了翻制数据,这标志着东林大佛已由中稿铸造阶段推进到48米大铜像的铸造工作中。

2007年11月21日,中扶公司南京分公司工程队驻进大佛工地,基础工程破土动工,东林大佛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2007年12月27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诞辰日)4.8米中稿铜像开光暨省庵大师牙舍利供奉法会圆满举行。

2008年3月,东林大佛4.8米中稿铜像贴金工作圆满完成,真实表达出“阿弥陀佛身金色”的寓意。

2008年3月,东林大佛验收小组与知名雕刻师对东林大佛样稿进行一次全新的修改。力求将阿弥陀佛慈、悲、威的宗教品格,通过雕塑语言作最大程度的展示。中稿确定后,开始放大铸造。

2008年5月,东林大佛净土苑山门、释迦殿、三圣殿、大佛圣台相继施工建造。

2008年6月,通过征集广大信众的意愿,为表达对佛像的至诚恭敬,大佛筹委会决定为佛像加盖穹顶。

2009年1月,释迦殿顺利封顶。

2009年4月,大佛头部放大验收完成,佛像具足慈、悲、威,四众弟子无不欢喜踊跃,此后将进入最后铸造阶段。

相关分词: 庐山 东林寺 东林 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