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的脚印:爱上生命中偶然的遇见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旅途的脚印:爱上生命中偶然的遇见




基本信息


作 者:索朗达吉 著

出 版 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1358962

出版时间:2012-04-01

版 次:1

页 数:304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编辑推荐


小至一花一叶,大至宇宙万象,索达吉堪布以修行人的眼光看待世间百态,道出连珠禅理,将所见所闻用虔诚的心、细腻的笔呈现在读者面前,于一花一叶窥生死奥义,于一杯一盏悟悲喜真味,将修行人那种超出物外、慈悲为怀的福德之心坦然呈现。

内容简介


《旅途的脚印:爱上生命中偶然的遇见》是“放生堪布”索达吉上师的日记,记录了堪布一年中在俗世修行的心路历程。文中不乏印藏大德的殊胜窍诀,以及上师对世间生活诸多现象的体会和感言,是一部难得的人生开示之作。

旅行的脚印语言精练,耐人寻味,内容上并未将佛法描绘的深奥晦涩,所涉及的内容多与生活相关,将佛法禅机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够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内心的宁静。

精彩书摘


放生

“年岁渐长,体魄日衰,盛年不在,暮境即来。”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描绘了我的现状。岁月之流即将跨入第40个春秋,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作为一名凡夫,要彻底泯灭业惑烦恼,绝非一时之功能做到的。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365天?眼看生命的时日不多,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时光,使之过得丰盈饱满?前辈的高僧大德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教言,时刻观察自己的心和行为,哪怕每天只是以论典中的一个偈子来约束自己,也必定会有所裨益。在这新一年的开端,忽然产生这样一个念头,记下每一天的经历和感受,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这难得的暇满人身,或许对自己、对道友们会有一些益处。这就是我执笔写下这本日记的初衷。

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二,街头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很多人都穿着今年最流行的唐装,到农贸市场买各种鲜活的鸡鸭鱼兔、虾蟹虫鸟回家过年,这几天也是这些可怜众生最悲惨的日子。我决定以救护生命作为新一年的开端。

刚进农贸市场,就看见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一位面目狰狞的青年男子正从竹笼里抓出一只鹌鹑,活活将它的羽毛拔掉,毫不留情。可怜的鸟儿发出啁哳的叫声,叫声是那么的虚弱而短促。青年男子没有丝毫的犹豫,很快,鹌鹑的羽毛被拔光,露出粉红色的身体。一把锋利的剪刀剖开了它的腹腔,内脏被掏了出来,头和爪子被剪下扔到一边。那青年男子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这一系列程序。被掏空的身体发出微微的颤动,扔在身体旁边的头仍旧睁着眼睛。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将剩下的一共150只鹌鹑全部买下来,送到郊外的闽南佛学院,使之回归山林。我一边念着放生仪轨,一边默默地祈祷:但愿当地人能废除“天上龙肉,地下鹌鹑肉”、“吃了鹌鹑肉,活到九十九”的陋习。也希望我的后半生能为放生多做一些贡献。

近一个多月以来,为了听从医嘱,我不得不离开雪域高原,来到这春色宜人的厦门,独在异乡为异客,难免有浪迹天涯、四处飘零之感。回想在学院的美好时光,不由自主地拨通了弟弟的电话,请他把话筒放在喇叭旁,听筒里传出了悠扬的诵经声,令人心驰神往。我多么盼望着冰雪消融、春暖花开、草木复苏的季节能早点儿到来,美丽的喇荣能春色常在,学院的僧众们不再遭受严寒的袭击,能在融融春光里接受佛法甘露的洗礼啊!

护士

那个小护士又板着她那张挤不出一丝笑容的脸进来了,“昨天大便几次?”

住院一个多月以来,除了每天这句例行公事的话,再也没有多余的一句问候。我觉得实在可笑:“你为什么不再问问我的病情如何?”她仍旧没有说话,只是抬起那颗高贵的头颅,白我一眼,便转身拂袖而去。

这个五浊兴盛的时代,人们对金钱的追逐欲望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白衣天使”似乎已经名存实亡,医疗部门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成了丑恶聚集地的代名词。我曾亲眼目睹病入膏肓之人因不能凑足医疗费而被扫地出门的情景。

佛陀当年在因地时,曾亲自担当医生护士,悉心照料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以解除众生的病痛,用自己做了12年病人所积累下来的药品布施病人。《入菩萨行论》中寂天菩萨也发愿:“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无数的高僧大德也为利益有情而鞠躬尽瘁,丝毫不顾个人安危。

不仅仅在佛教界,世间的仁人志士们也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

多么希望佛陀精神能深入人心,让世界多一分美好,少一分丑恶啊!

上网

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不断进步,世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已不再显得遥不可及,甚至在边远的藏地也有了网吧。各种现代手段使时空的距离不复存在,即使远隔天涯也有了咫尺之感,古今之人也可在网上神交,真可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很多人通过网络,增长了智慧,也使自己的人格变得高尚起来。

一些大德们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通过现代工具之方便,将无数饱受烦恼折磨的有情引入了解脱正道。

然而,其负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网上所提供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多青少年整日沉迷于此,并且因为不能善加辨别而增上三毒烦恼,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一些出家人也不问闻思修,而对色情、暴力网站情有独钟。科学的果实正在遭到滥用与浪费,十分令人堪忧。

有智慧的人能利用善巧方便自利利他,没有智慧的人却只能利用各种方便造作恶业。正如《宝积经》所云:“佛告迦叶,具慧之士依方便得解脱,乏智之人依方便得束缚。”这段佛经也同样适用于对网络信息的取舍问题。

但愿人们能谨记这句教言。

修女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些人会感到不解。作为一名佛教徒,怎么忽然间对外道产生兴趣了呢?这是因为今天我要赞美的这位修女,绝不能用单纯的宗教来界定她的信仰。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活生生的佛菩萨。她,就是闻名世界的修女——特蕾萨。

她出身于一个具有良好教养的南斯拉夫家庭,从小受到天主教的教育,18岁前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在一所拥有漂亮花园的修道院内,过着安定而舒适的欧洲式生活。

当她有一天发现修道院高墙之外的人们那些凄惨遭遇时,她再也不愿安于往日平静的生活,面对一双双渴望关怀的眼睛却熟视无睹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着她,使她不顾周围人的极力反对,单枪匹马地走入贫民窟,勇敢地将世人的悲惨背在自己身上。用一双柔弱的双肩,挑起了拯救贫民的重任。

当一个从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知道他死活的老人孤寂地躺在床上等待着死神造访的时候,特蕾萨走进了他的房间;当一个被人殴伤的酗酒者醉卧街头、无人问津的时候,特蕾萨挺身而出将他救起,并送到自己所创办的怜悯之家;当浑身蛆虫的伤者遭到路人的厌恶和唾弃的时候,特蕾萨精心地为他包扎伤口,并用温暖的怀抱去迎接那颗濒临绝望的心……她的足迹穿越了大半个地球,加尔各答、也门、伦敦、墨尔本、纽约,甚至包括中国。她先后成立了一百多个为穷人服务的处所,在仅仅6年的时间里,就收留了61273个弃婴。

她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世人的认同。1979年,她获得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和平奖”,这使她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她除了将所有的奖金都用于慈善事业以外,还特别请求诺贝尔委员会,取消例行的授奖宴会。委员会为她的精神所感动,将准备用于开支宴席费用的7100美元,赠送给了她所创办的“仁爱传教修女会”。

尽管她已成为名人,却仍然过着拮据寒碜的生活。她只有三套衣服,不穿袜子,只穿凉鞋。在电脑等先进电器极为普遍的时代,她的住处除了电灯以外,唯一的电器用具就是一部电话。她将教皇赠送给她的一部林肯轿车拍卖,并用所得款项开办了一家麻风病院。

虽然特蕾萨修女是天主教修女,却绝对尊重别人的宗教,每一位病人去世以后,都会遵照他的宗教信仰举行安葬仪式。

她用平易近人的语气,向世人娓娓道来:“人活着,除了需要口粮外,也渴求人的爱、仁慈和体恤。今天,就是因为缺乏相爱、仁慈和体恤的心,人们的内心才会极度痛苦。”

“饥饿的人所渴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求的,不单是衣服;露宿者所渴望的,不单是牢固的房子。就算是那些物质丰裕的人,都在切求爱、关心、接纳及认同。”

“在今天的世界中,肺结核或麻风病不是可怕的疾病,心灵上的贫乏才是最严重的病症。”

“我上天堂不为别的,我是为了大众而上天堂,因为大众净化了我的心。”

“从细微的小事中体现博大的爱。我们要以挪威为中心,将爱传播到整个世界,让战争远离我们。如此,那些待出生的婴儿就会欢叫着来到人间。我们把自己变成传播世界和平的火种,挪威的诺贝尔和平奖将会真正是献给和平的厚礼。”

“我们感到所做的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我不赞同做大事,在我看来,从个人做起才是重要的。”

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只有若干个一滴水,才能汇成一股涓涓细流,给干渴的人送去一丝湿润;

一支纱虽然微不足道,但只有若干个一支纱,才能织成一片布,给身处寒冷的人送去一份温暖;

一粒米虽然微不足道,但只有若干个一粒米,才能煮成一碗薄粥,给饱受饥饿的人增加一些能量。

让我们像特蕾萨修女一样,放弃那些惊天动地的伟大创举,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