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轮回


1 道教和佛教中的轮回

佛教的轮回:“六道轮回”,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六道”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



^释义


轮回(Samsāra), 是流转之意,在印度是由奥义书时代 (公元前七百至前五百年间)以下各派宗教的共通思想,其起于梵书时代(前一千至前五、六百年间),成熟于奥义书时代。

此系依据业说而以为有情众生之我是常住的,此我在生死流内,由其所作的业力,而连贯过去和未来,此即完成了三世因果之关系,同时也完成了轮回生死之观念。

初期的轮回思想,颇为朴素,以为轮回转生的范围,不限于有情的天、人、鬼神及一般动物,也可能遍及植物。佛教采纳印度民族的通说,并经由禅定的体验,而倡六道轮回或五趣轮转之说,将三界有情众生分作天、人、修罗、地狱、鬼、异类傍生等六道,有的略去修罗,成为五趣。

观佛三昧海经卷六:「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大智度论卷十六说众生轮转五道,回旋其中。 大乘心地观经卷三:有情轮回,生于六道,如车轮之无始终。成唯识论卷四说,有情众生,由四根本烦恼,轮回生死,不能出离。 此等轮回观念,是指生死无尽期,如轮无始终,而非将六道或五趣,依次排列如轮,周而复始之谓。轮回生死苦海无尽期,故盼以修道的方法,出离生死,超脱轮回,入于涅盘。

大智度论第三十谓由于善恶之分别而分为六道。其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而地狱、畜生、恶鬼为三恶道。阿修罗本为波斯善神之一,到了印度,雅利安人则指其为恶神。黎俱吠陀十卷为单一恶神,到了夜柔与阿闼婆两吠陀经中,指阿修罗为群魔。地狱思想始于吠陀时代,如黎俱吠陀说:「怨敌与盗,当入地下之底。」或称无底之渊。百段梵书中更设有地狱种种苦。在佛教经典中地狱多少与设施多未尽相同。

加长阿含十九地狱品谓:「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金刚山,二山中间…不能以光及于彼,彼有八大地狱。」每一大地狱各有十六小地狱,合之为一百二十八地狱。其八大地狱是:想、黑绳、堆?、叫唤、烧炙、无间等。

又如观佛三昧海经第五观相品:阿鼻地狱有十八寒地狱、十八黑闇地狱、十八小热地狱、十八刀轮地狱、十八剑轮地狱、十八火轮地狱、十八沸屎地狱、十八镬汤地狱、十八灰河地狱、五百亿剑林、刺林、铁网、铁窟、铁丸等地狱。此外,还有铁窟、铁丸、尖石、饮铜等各十八小地狱。再如楞严经卷八,说明地狱十因六果皆是众生迷妄所造。「若诸众生恶业同造入阿鼻狱。六根各造是人则入八无间狱。身口意三,作杀盗淫,是人则入十八地狱。三业不兼,或为一杀一盗是人则入三十六地狱。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兹引佛教君友会王爱君文集「轮回」。

^佛教的轮回说


“轮回”的梵语为sam!sa^ra。音译僧娑洛。谓众生由惑业之因(贪、嗔、痴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转,恰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又作生死、生死轮回、生死相续、轮回转生、沦回、流转、轮转。本为古印度婆罗门教主要教义之一,佛教沿袭之并加以发展,注入自己之教义。婆罗门教认为四大种姓及贱民于轮回中生生世世永袭不变。佛教则主张业报之前,众生平等,下等种姓今生若修善德,来世可生为上等种姓,甚至可生至天界;而上等种姓今生若有恶行,来世则将生于下等种姓,乃至下地狱,并由此说明人间不平等之原因。 盖欲灭六道轮回之苦,则必先断其苦因(三毒),谓三毒犹如种子之能生芽,故众生流转三有(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得出离,若断灭我执及贪、嗔、痴,则诸苦亦断。[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分别善恶业报经卷上、观佛三昧海经卷六观无量心品、法华经卷一、正法念处经卷四十一、南本涅盘经卷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卷七十七、成唯识论卷四]

(据《 佛学大词典 》)

附:【轮回】《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众生无始以来,旋转于六道之生死,如车轮之转而无穷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心地观经三曰:‘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观佛三昧经六曰:‘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身观经曰:‘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观念法门曰:‘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Sams&amacron;ra。

【轮回】《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谓众生从无始以来,展转生死于三界六道之中,如车轮一样的旋转,没有脱出之期。 【轮回(samsara) 】《 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篇) 》 lunhui 佛教教义。又作流转、轮转等。音译僧娑洛。谓众生于六道中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流转无穷。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等都采用这种理论作为它们的根本教义之一。轮回的思想最早见于“梵书”,在“奥义书”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奥义书”认为,一个人的灵魂(我)在死后可以在另一个躯壳中转生,转生的形态取决于他生前的行为(业),行善者得善报,行恶者得恶报,有的可以进入天道、祖道(人间),有的则堕落入兽道,沦为畜生等。佛教沿用了这个原则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原始佛教采用业感缘起的学说解释轮回之道。认为众生今世不同的业力在来世可以获得不同的果报,贪嗔痴等烦恼可造成恶业,由恶业招感苦报。苦报之果,果上又起惑造新业,再感未来果报,往复流转,轮回不止。因此轮回贯通现在、过去和未来三世,包摄六道(天上、人间、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四生(胎生、卵生、化生、湿生)。但是佛教认为有情的生命是依缘而起并且处于经常不息的演变之中,那么造业、受报、进入生死轮回的主体是谁呢?有些部派佛教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提出了变相灵魂的“中有”或“中阴”理论。例如犊子部提出了“不可说的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我)意译为“数取趣”,意思是说一次一次地在六趣(道)中轮回受生,也就是轮回的主体;经量部提出了“胜义补特伽罗”,认为补特伽罗是由永恒的体性“一味蕴”(“报主的细意识”)所构成,它是由前生转到后世的主体;大众部提出“一心相续说”,认为有情的心和心所的相续活动中,有着一种永恒的内在本性,这种本性就是轮回的主体。以上这种轮回主体的学说在大乘佛教中又有了新的发展。大乘瑜伽行派认为阿赖耶识在轮回中被称为执持识,执持识是无始以来各种生类轮回转生的生命的主宰,也就是轮回果报的主体。(黄心川)

【轮回(梵sam!sa^ra,藏h!kyor-ba)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众生由于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迷界(六道)流转生死。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故云‘轮回’。又称流转、生死、轮转、生死轮回、轮回转生。《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云(大正3644b)︰‘贪欲、嗔恚及以愚痴,皆悉缘我根本而生。又此三毒,是诸苦因,犹如种子能生于芽,众生以是轮回三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报恩品〉云(大正3295a)︰‘众生没在生死海,轮回五趣无出期。’ 此种轮回思想,为印度各派宗教、哲学所共通的根本思想,而此思想则源自灵魂转生、灵魂不灭之原理。古《奥义书》(西元前七世纪前后)中,对于人死后之命运,曾提出‘五火二道’说,此当系轮回思想最原始之说法。其二道说谓人死,经火葬后,即赴月世界。此中,若其人前生作善、具正知识、完成正祭祀,则不久即可离开月世界,而抵达梵天世界,不再返回此世。此等过程称为神道(deva-ya^na)。 而另一种人在一定期间停留在月世界之后,即随着雨而返回此世。然不久即进入植物的种子之中,而成为食此种子之人或犬等生命体的精子,最后再生为人或犬等。至于再生为何人或何物,则全依其前生之善恶多寡而定。此等过程称为祖道(pitr!-ya^na)。 经由祖道再生者,将会再受老死之苦;而由神道抵达梵天世界者则不必再生,因此亦无再度死亡之虞。 此种与业(karman)思想结合的轮回思想,佛教亦加以采用,并在思想上作进一步的演绎与发展。佛教认为,众生由于无明与爱执而轮回于生死。其轮回境界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与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道轮回之说,即指后者而言。六道为大乘佛教一般性的说法,说一切有部则除去阿修罗而说五道、五趣。在六道或五道之中,以地狱为最恐怖之处,天为最佳之处;此中之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道,或三恶趣;天、人、阿修罗称为三善道,或三善趣。 中国汉藏地方与日本亦皆流传有此等轮回思想。在西藏,更形成历代达赖、班禅等喇嘛转生的信仰。而在文学、美术方面,此等思想之影响亦甚深远。于释迦之本生谭中,即颇多以轮回为主题的佛教故事,而印度之阿摩罗婆提(Amara^vati^)、阿旃陀(Ajanta^)石窟等地之雕刻,也都刻有此等轮回故事。

附一︰慧风〈轮回与业〉(摘录自《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4}) 佛陀时代印度的轮回说与反轮回说 现在根据大小乘经论中所习见的有关于印度轮回思想的说法,约举如下四种︰ (1)印度正统文化婆罗门教的轮回说︰婆罗门教以梵神为创造主,不唯创造了人间世界,也创造了其他五道世界,人的灵魂是梵所赋与,所以梵是‘大我’,给人的灵魂是‘小我’,小我的灵魂居于人类肉体的心脏。人如果能经常在森林中修习禅定,以净洁自我的灵魂,以苦行克服从肉体上所发生对物质的欲,以祭祀梵神救赎自身所有的罪行,此后小我灵魂便得与梵的大我同住,这是善业;否则,便是恶业,死后灵魂要堕落到其他恶趣中去。 (2)瑜伽行者的轮回说︰释迦牟尼佛陀时期,印度已出现反婆罗门教的学派,其中最著名的是数论一派,它已否定了自我灵魂从梵神转变而来,而主张每个人的自我灵魂是独立而不是依附于神。自我的灵魂原是纯精神界的东西,叫做神我,因为起物质的享受欲望,遂与物质原素(自性)结合,因之失却了独立而展开这个现实的世界。神我是非常微小的东西,但一刹那可周转整个肉体。如纵任欲乐的罪恶行为,神我就更会下堕到恶道中去,只有静修瑜伽行的禅定,制止神我上所起的爱欲,使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神我便超脱了物质的拘囚,死后就可以完全归还到灵的世界,是之谓解脱轮回。释迦牟尼佛陀在初出家时曾访问过的阿罗逻迦兰与郁头罗罗摩子二仙人,据说就是数论派当时有名的学者。耆那教思想也接近这一派。 (3)宿作因论派的轮回说︰宿作因论是极端的机械宿命论。他们不仅主张今生灵魂上肉体上所受的苦乐是过去业所规定,即今生的所有行动,甚至一举手、一动足、打个喷嚏,也是由过去业所规定的。这好像我国一部分相信八字的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的命定论的思想。宿作因论者认为人就应该这样听天由命下去,待过去宿业消灭,自我的灵魂也就自然会得到解脱。因之,他们认为作恶固然不对,行善修持也都是多余。六师外道中的末伽黎拘赊迦叶和迦罗鸠驮迦旃延,是属于这一派。 (4)顺世派死后无灵魂无轮回说︰由于婆罗门教的神权阶级的教育,加上轮回因果说与机械的宿命论,当时印度人民的精神有不胜其负担的苦闷,于是产生了一部分偏激思想起来反抗,否定了神、否定了灵魂、否定了轮回,甚至否定了善恶的道德标准。他们认为人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原素构成,于是产生感觉思想,到了死时,身体还归四大,停止了感觉思想的作用,‘身死如油尽灯灭’精神也随之死灭,既无灵魂不灭的这个东西,更谈不到什么灵魂的轮回转生。因此,他们对于今生的善恶行为决定来生的苦乐因果说,是根本谈不上的。他们说,在恒河北岸斩杀很多的人,不成为恶因,不会招苦果;在恒河南岸布施供养很多的人,不成为善因,不会招乐果。他们更唱现在享乐就是涅盘的论调,放浪形骸,纵情享乐,构成纵欲的颓废的人生观,佛教经论中称之为顺世外道,六师中富兰那迦叶与阿耆翅舍钦婆罗,是属于这一派。但在顺世派中也产生一部分唯物论学者,继承着印度原有科学,以须弥山为中心构成世界观,以原子(极微)积聚说构成唯物论,后来佛教的论部发达,对色法心法分析得那样精微,显然是受了这派思想方法的影响。 释迦牟尼佛陀时代,也正是印度思想界极其自由发展和各派竞兴的时代,经论中揭示出当时思想的状况是︰六十二见、九十六种外道并出,各自称为‘唯我道尊’。以上举出的四种类型,可以代表当时思想对于轮回与灵魂的说法。除顺世派否定一切外,其他三种类型对灵魂、轮回都认为是实有的、是不断的,佛教对顺世派称之为断见外道,对其他三类称之为常见外道。外道就是‘心游道外’的意思,道,即法之自性、法之规律。 佛教谈轮回是方便法 佛陀说轮回因果、说业力,都是按照印度原有的说法──当时印度人民的社会意识来说;可是把中心点放在善恶苦乐自作自受上,最后总结于法性。 首先就梵天来说吧。 (1)佛教不否定婆罗门教的梵,认为梵也不过是六道众生的一个众生,只要人们能修初禅禅定,兼修四无量定,便可成为三界主的梵王,可是梵王定衰福尽,仍会下堕,未脱轮回,这样,就剥夺了它的创造万物的神格。 (2)佛教徒不应求生梵天,《杂阿含》四十经说,若不起梵天界想,虽是优婆塞,也与沙门一样;这说明佛教是不崇拜天神,更说明佛教徒不许有求生梵天的思想。 (3)在《长阿含》的〈三明经〉,佛陀是痛快地否定了梵的存在。对于梵天是这样,对其他的天也可类推。四禅、四空的二十二天,是依禅定浅深划分,欲界六天是依所受欲乐厚薄决定,是围绕着禅定业与十善业的中心来说。 佛教对于人道,始终是歌赞的,认为唯有人道才有发起菩提心、学习菩萨行、成就佛道的可能,盛赞人身难得,喻之为如在高山顶上放根长线穿入平地上一枚绣花针孔那样的难能可贵,在大乘佛教,绝没有厌离人间、对人间抱着消极态度的思想;最显明的对比,就是在经论中不易找到赞美天堂那类的语句,而批评求生天道的人是‘以苦求苦’这类语句,倒是触眼都是。人间果然有刚强难调难伏的众生,但只有刚强的众生才能发起崇高的菩提心与饶益众生庄严国土的伟大行动。人之所以为人,是基于人道之行──五戒的业力;人道之所以优越于其他四道,是人能发起饶益众生的菩提心与菩萨行,能庄严世界,能净佛国度。 饿鬼道,说是基于贪心特重所发动的不善业。 畜生道,说是基于痴心特重所发动的不善业。 地狱道,说是基于嗔心特重所发动的不善业。 鬼、畜、地狱,通称三恶道;合前天、人,通称五道(加入修罗道,通称六道);轮转再生,是依于禅定、十善、五戒、十不善的业力而招感;轮转升沉,主要的是以人道为中心,因为唯人道才能发挥自由意志的力量。 轮回五道,既是印度人民所共有的思想,佛教所说天堂、地狱,绝非佛陀所独创。如婆罗门教《摩奴法典》举五十六个地狱,而《长阿含》〈大楼炭经〉佛陀所说的八寒八热十六个根本地狱,就见之于《摩奴法典》;其他附庸的地狱,也大同小异。但这有根本不同之点的︰《摩奴法典》说梵特地创造地狱,来惩治不信仰梵的人的灵魂;而佛陀说的地狱则为全由人自己所造之恶业所招感,是自作自受之果。《正法念处经》卷十五说︰‘恶皆从作得,因心故有作,由心故作恶,由心有果报。一切皆心作,一切皆因心,心能诳众生,将来向恶处。此地狱恶处,最是苦恶处。莫系属于心,常应随法行,法行则常乐。’‘由心故作恶,由心有果报’;《长阿含》〈世记经〉也说‘汝自为恶,汝今自受’,正是说明自作自受一件事。‘一切皆心作,一切皆因心,心能诳众生,将来向恶趣’,说明心作心受,主要的是由于思想认识的错误,即对无常无我的内外境界缘生法上起不净念而造恶,自食其果而受苦。反之,于一切法不起我执法执,我们所有的心意识都转成智慧,一切行为都能符合一切法的法性,这就是安住涅盘安乐境界。 佛教轮回说的特点 佛教轮回说的特点是︰(1)否定创造主的神与灵魂;(2)面对现实具有自由意志的业力;(3)以破轮回为目的;(4)结归于掌握法性安住涅盘。 (1)一般宗教认为天堂、地狱和人间,都是唯一无二之神所创造,佛教否定造物主,而主张一切法由于因缘生则生,因缘灭则灭,生灭无常,是一切法的规律。所以从这方面说,佛教是澈底的无神论者。又一般宗教也认为人们的个体生命轮回的主体是灵魂,为造物主所赋予;佛教既否定创造主,也否定单独有个常住不变的灵魂升沉出没于诸趣。虽然,在经论中说到轮回的主体似乎有个灵魂的东西存在,如《法句经》〈生死品〉中说的︰‘识神走五道,无一处不更,舍身复受身,如轮转着地。’但这正是指被妄心所诳现起似我的幻相,正是‘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的这个东西,也只是生灭无常五种(色、受、想、行、识为五蕴,色即物质法,受想行识是精神法,蕴是聚集的意思)中心法现象的一种,是大乘经论所指出的第八识,它的本身既不是我,也不是灵魂,只是八种心行(行,即生灭变迁义)中的一法,也是因缘生法之一,既不是独存的灵魂,也不能称之为永恒不变的我。《杂阿含》四十五经偈︰‘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可是由于我执不忘,这个五蕴和合相生有生命的众生,八识心行之一的识神,永远成为轮回的主体,流转生死无有穷尽。 谁来促使诸蕴和合?谁来驱使识神轮转?佛教称之为业力。 (2)业力说在印度虽起于公历纪元前一千年左右,但它的善恶业的标准以是否崇拜梵神来决定;而佛教则以是否符合于法的规律为标准,来判断善恶或净不净业的性质。 五戒、十善、禅定固是善业,但若我执未忘、从个人自私的观点出发,则都是不净业;如能忘我而行善业,更能体现大悲利益众生,才名净业。不净业,是促使诸蕴和合的要素,是驱使识神轮转的动力。不净业的善行,是招感人间、天堂之果,不净业的恶行,是招感三恶道之果。《杂阿含》四十五经偈云︰‘车从诸业起,心识转于车,随因而转至,因坏则车亡。’忘我,则生死之因坏,轮回之果亡,净业的大悲行,则虽处生死已破轮回,正是庄严众生,庄严净土之菩提行。 业,就是行为,身、口、意三业善恶或净不净的行为,以意业为主体,身口二业是听意业的指挥,而实际表现于具体行动的,则是身口二业。所以果之苦乐,由业之善恶,业之善恶,又由于动发具体行动的意业与欲望(正欲就是菩提心)是否正确为决定。认识错误,欲望不正确名为惑;认识与欲望正确称为智慧。由惑故造不净业,由不净业故招轮回五道之果;反之,智慧现前故行净业,由净业故严佛土果。生死轮回与净佛国度,业是动力因,业是最具活力最富于创造性。好像画家作画,奋其自由艺术的手腕,在画布上涂着种种浓淡的色彩,创作出丑恶或美丽的作品,所以《华严经》有‘心(指发动身口行为的意业)如工画师,造种种五蕴’之喻。因之佛教虽谈三世因果而全神集中于现世指挥身口行为的意业,展望于未来的美好乐果。因为现世经验界的苦乐之果,它不落于善恶,唯是无记,它不只是个人独受,也是社会共感;唯现在的行为,才是播下未来苦乐的种子之因,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应如何慎重其选种善恶的标准?这样,未来苦乐之果操之于现在之业,面对现实的世界,得依主观意识的改造、心力的改造,来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过去一般佛教徒爱谈过去之因和现受苦乐之果,来强调善恶;这是不唯落于印度宿命论外道的窠臼,也是把佛陀谈三世因果精神本末倒置了,直是一种庸俗的因果论,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3)佛教在世俗谛方面虽不否定轮回,在真胜义谛方面是破轮回。轮回三界,亦称三有,在十二因缘中称为‘有支’;逆观还灭的十二因缘观称‘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佛陀自称‘破有法王’;若轮回果是常住性、真实性,则如虚空之不可破灭,众生永无成佛之可能。《正法念经》中之‘心能诳众生’这一句话,是说明轮回根本是虚妄性,由妄心执我执有灵魂,于是有我贪、我爱、我欲等惑而造不净的善恶行为,牵引种种五蕴而有生死轮回,一到了遣除我执,通达真胜义谛,回观轮回生死,如梦中事一般,方知轮回是赚诳众生的境界,于无生死中见有生死,枉受苦恼;菩萨之大悲净行,正缘是而发。今之多数佛教徒,不敢赤裸裸地荷担佛陀家业,不肯立地踏破轮回,不为饶益众生广修庄严净土之行;只是强调过去之因,今世之果,忘却佛陀逆观还灭的后半段,只是顺向流转生死门中去,直是宿作因论的外道徒众而已。 (4)佛教之谈轮回,目的是在打破轮回,不仅是‘不堕于恶趣’而已。因为众生之所以有轮回生死,是由于对宇宙万有内外一切法上没有认识缘生一切法的自性,即于本来无我的生灭变异的精神界上而起永恒灵魂的我执,于原无实体的生灭变异的物质界上而起常住凝固的法执;于是以自我为中心,计较利害得失,昧于一切法缘生缘灭变迁不停的规律而造作诸业,因之而有轮回,是谓生死众生颠倒相,是谓一切行不相应。倘能学习佛教理论与实践,则能认识一切法自性,于精神界上还它一个无我,于物质界上不起固执,另有个不变本体常存,于内外一切法上掌握到‘诸法无常,诸行无我’的法的规律,于是思想意识上不是谓虽处生死即是涅盘,是谓‘一切行相应’。故涅盘不是别物,即是随顺一切法的生灭变异的规律,唯此变异的规律才是‘不变常住’,这是一切法的共同性,亦称法性,有佛出世是这样,无佛出世也是这样,释迦佛陀证悟此法性,安住此法性中,是名‘随法行’,是名‘常安乐’(见上引《正法念经》偈意)。以安住于法性故,生死与涅盘统一,凡夫与佛陀统一,更无轮回可出,假名为踏破轮回,超出三界。现引《大方便报恩经》句,作为本文的结语︰‘佛以法为师,法是佛之母,佛依法而住。’

附二︰和哲郎〈轮回思想与无我思想是否属同一体系?〉(摘录自《原始佛教的实践哲学》第三章) ‘灵魂的轮回转生’这种思想,果真与无我之思想属于同一体系吗?这种问题自古已被注意到,并且有人尝试将轮回思想从佛教根本思想中抽离出来。驳斥这种尝试而认为轮回思想是‘佛教思想之基础’,或认为‘在佛教人生观上,具有最重要的意义’的人,当然也意识到其中之困境,并且以除却此难题作为解释轮回思想的主要问题。在此,我们也想从这种所谓的‘困境’中导出问题。 轮回思想与无我思想的调和所以发生困难,这是因为在转生途中,轮回思想是基于保持自我同一的‘我’或‘灵魂’的信仰,而无我思想则是彻底地主张排除这种‘我’或‘灵魂’。调合如此明显差异的两种思想,本来是不可能的,根本不能成为问题。但是,难以调合的问题却是在于认为这两种思想都是佛陀所说,因此,其内部不得不有结合。亦即真正的困难所在,不是在于能否调合这两种思想,而是在于要将这两种思想都归于由佛陀所出。 若是如此,为什么我们必须将这两种思想视为出自同一人的思想?理由相当简单,因为在《阿含经》中,有述说无我的教法,同时也有述说轮回思想的教法。甚至在某些经典中,两者被混合地叙述。而述说者都是佛陀。──因此,问题又转移到原典批评的领域。 阿含经典真是忠实地传达佛陀的思想吗?以佛陀为主角的经典所叙述的思想,难道不会与历史人物的释迦的思想有差异?原始教团中种种差异的倾向、思潮等,难道不会制作出同样是以佛陀为主角而思想却完全差异的经典?若根据前述这些问题的探讨,则将两种不同的思想全然归于佛陀的这种立场,严格说来是应受批判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两者虽然在原始教团就已存在,但我们没有必要一定得作出两者有内在统一的解释。何况,后代教团努力调合两者的行为,并不能作为两者本来就是调合的证据,毌宁正是它的反证。 像这样,解释轮回思想的困难,实际上可归于原典批评之不足。不警觉此不足,而尝试将无我思想与轮回思想结合的解释,对我们而言,似乎使轮回思想成为更不可解。或说︰‘若依从佛陀,则吾人之生命不因死而同时灭绝。意识性的活动虽然伴随五根之破坏而休止,但生之根本意志(无明)却是以生时的经验(业)为性格而继续留下痕迹。而且,于此性格中若加以开发,则当然会具备成为五蕴的可能性;而且随着性格,更具有将自己实现为特定有情的创造力。只是不能将此生命之当体解为如同空间性的存在……。这正是佛教中的轮回主体异于通常所说的半物质性的灵魂观之处,若依佛陀的真谛见地而观,此当体之生命应属于现在所说的第四次元(The fourth di-men-sion)的范围。而这正是佛教轮回观之极其难解之处。……若是如此,则此当体之生命要如何再次实现自己?……以乾闼婆或识为名的生命,以父母的和合为缘,将自己实现为胎生的有情而出发。至此,超空间性的生命,至少在身体上接受空间性的规定,亦即获得一定的身分。如此,经过所谓的胎内五位,终于出生,营求基于其身分的实际活动。此即再生。’(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 根据这种解释,轮回主体是属于第四次元的‘生命之当体’,是由于妊娠出生而成为空间性的存在的人。又,在死亡之时,此‘生命之当体’作为‘被给予性格的意志’而继续存在,而且依其性格再次创造自己为特定之有情。若是如此,则此轮回主体即使不被称为‘我’或‘灵魂’,它也必须是具有特殊性格的某者。然而,若允许说这样的自我同一,则将堕入有我论。因此,为了与无我的思想一致,必须主张特殊的性格是会变化的。 此地所说的性格,就是‘意志被附上习惯的性格’、‘生命在营造自我创造时的内在规定’的业,但这种业,由于‘其本质是具有创造力的意志’,所以是‘经由自己之力而创造未来’,‘不断地变化,将从前的经验吸收成为自己,以此为原动力向前推进的创造的进化。’从中,我们见到由于生之意志本身是创造性的,所以在意志中所被刻划出的‘性格’也是创造性的、变化性的。 是‘生命的流动性的变化’同时是‘生命的内在规定’的性格如果也是‘不断地变化’,则‘性格’的意义何在?若以‘切离性格的生命’为A,则‘因为A的本来性质,一刻也不休止,因此,其活动直接为自身带来一种性格。以此为A′。A′基于被给予的性格而活动,带来A〞的性格。’若是如此,变化的是生命而不是性格。A′的性格与A〞的性格以它不会变化的特殊性,成为生命变化的基础。‘从幼虫成为蛹,从蛹成为蛾,就外在而言,虽然完全不同,但追根究底,总是由同一虫体而出的变化。’同一虫体虽有变化,但幼虫的特殊性与蛹的特殊性没有变化。所谓特殊性会变化也就是没有特殊性,因此,幼虫与蛹不能区别,同一虫体的变化不能成立。若是如此,以A′、A〞之例而言,生命或意志不外是从一种性格转移或变化成另外的性格。 轮回的主体是生之意志,而不是被给予特殊性格的意志。换言之,只有生命的流动变化,而没有‘轮回’。‘佛陀只要是在变化之上建立轮回,则佛教之轮回论已经不是文义上的轮回说。……变化的当体就是轮回,没有在空间往返的灵魂。亦即如同不是幼虫死了成为蛹、蛾,而是虫直接变化成为蛹、蛾;我们的生命也改变其本身,不久之后,成为马、牛或在地狱、天堂。所有业自身(?)会变成其本身。此名之为轮回。’若是如此,则这与说轮回思想在佛教中失其本来意义是相同的。 我们无法理解前述那种非轮回说之轮回说。比起这种解释更不可解的是︰在前述的解释中虽然反覆出现‘若依佛陀的话’,但在阿含经典中,很难找到证据。出现在经典中的轮回思想绝不是前面所述的那么难以理解。最常出现的思想是︰由于造作恶业,人死后堕于地狱、畜生,即使出生在人间也会获得短命、下贱、丑恶等果报;若积善业则死后能生天,若生于人间即得长命、高贵、殊胜等果报。这是业之轮回的意义,因而欧登贝格(Oldenberg)也在‘道德的酬应’上,探寻轮回思想的中心意义。这种道德的酬应,若不是指同一的人格去接受由自己的业所引出的报应,就失其意义。从轮回思想开始作为轮回思想的历史关系,或从道德的酬应之思想的论理意义而言,这当然是应该被承认的。 关于这点,经典中有很明显地叙述。‘你的恶业不是来自你的母亲,也不是来自你的父亲、兄弟、姊妹、朋友、亲族、禁欲行者、婆罗门、诸神等等。你自己造了恶业,必须自己遭受果报。’喜于杀害生物者,死后生于地狱中;尝受杀生之恶果者必是造作杀生者。因此,不能不承认轮回主体的同一的‘我’。只要是轮回思想,在这一点上就无法动摇。因此,童女迦叶再三地向否定他世、再生,以及善恶业果报的婆罗门阐述灵魂之存在。其问答如下︰ (1)问︰‘我屡次嘱咐濒临死亡的造作恶业者,如果他们再生于地狱就请他们来告诉我他们所受的业报,他们也都许下承诺,但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人来告诉我。’ 答︰‘这是当然之事。狱鬼不可能释放被拘捕者。堕入地狱者不能被释放回来。’ (2)问︰‘我也屡次请求积聚善业者回来报告其生天之果报,但仍是没有音信。’ 答︰‘这也是当然之事。一旦生于天上,自然不愿意回到人间。’ (3)问︰‘生于忉利天是何景况?’ 答︰‘忉利天的一天等于地上的百年。因此即使想在生于忉利天的两、三天后回到人间来向你报告,你也无法见到。’ (4)问︰‘你怎么知道有忉利天以及其中一日相当于人间百年?’ 答︰‘你无法了解这点,就如同盲人不知颜色。’ (5)问︰‘曾以大釜煮杀盗贼,藉以查看灵魂如何脱出,但并无所见,因此可知无有他世?’ 答︰‘当你昼寝梦游山野时,难道你的侍女也见过你的灵魂出入你的身体?我们不应以目前之事观看众生,应以天眼力来观察。众生此死彼生,由彼生此。’ 除此之外,童女迦叶以木中求火,或法螺贝中求声的譬喻来反驳于肉体中求灵魂。透过这段的问答,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以梦为灵魂之漂游这种素朴的灵魂信仰,已经和轮回思想结合。《中阿含》〈鹦鹉经〉白狗的故事更是显著的证据。鹦鹉摩纳之父都提因增上慢死后生为摩纳家中的白狗。经过佛陀指点的摩纳,即返回家中试探白狗。摩纳问白狗︰‘你的前世如果真是我的父亲,那就请你跳到大床铺上。’白狗如其所说即跳到床上。摩纳又问︰‘如果你真是我的父亲,请你告诉我藏宝之处。’白狗即用口与脚指引藏宝之处。再生为白狗的都提还保持其前世的记忆,并且听懂人类的语言。这种类型的轮回谭,虽然有可能是后世所附加,但可以视为是在给予童女迦叶之问答中的灵魂信仰正统的地位。 像这样,从经藏中可找出前述的轮回思想。这种思想不是出现在纯粹述说无我五蕴缘起等等的经典,而是出现在神话色彩浓厚的作品中。从童女迦叶的问答,我们可以推测出︰这种思想是在对抗流行于当时,否定善恶报应的享乐主义,因此颇受原始教团欢迎。它与制作神话式的、文学式的作品的倾向结合,并且时常出现于经藏中。不过,即使原始教团欢迎这种思想,但也不能成为它与无我思想内在能够结合的证据。无论如何,它是不同立场的思想,经藏只不过如实地传达出两种不同的思想而已。 无我五蕴缘起的立场,并不像自然科学的认识那样排斥灵魂与他界。眼前感觉的对象或想像所产生的神话的对象,只要是因五蕴或六入而存在,它就不是不同的资格。在诗人的幻视中所见的、所感受的他界,只要是以鲜明的具象给予人们印象,就可以认为它与现实世界一样,同样具有现实性。例如,无妨将地狱的狱鬼视为与人类同样由五蕴所生,或者是名色。但是,这也只是存在于无明的立场上。 如同轮回主体的我是现实性的,业的轮回转生也是现实性的;如同我是无,业的轮回转生也是无。因此,在无我的立场上没有轮回。体现无我的真理时,轮回也就消失。在述说无我的经典中,对于提出‘若说色受想行识无我,则无我之业如何被我所触’的问者所作的回答,正是在显示这点。佛陀在将这种疑问称为愚痴无明之后,就述说无常、苦、无我之法,并作出结论‘若如是观则生解脱真实智,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对于应如何思考无我的业的作者这个问题,佛陀没有正面地给予答覆,但是却表明了因正观无我而到达的解脱境界是无生也无业,并且是没有其他存在的境地。因此,业与作者的问题并不存在。因此,‘无我的业’这种问题也失其意义。就这一点看来,这类经典中佛陀的回答方式,可说十分值得注目。 在无我的立场或在明的立场上,业的轮回并不成立──这种情形在述说缘起的经典中可以见到。‘乔达摩!如何彼行彼受?’‘婆罗门!所谓彼行彼受,是一种极端。’‘若是如此,乔达摩!如何他者所行他者所受?’‘婆罗门!若说他者所行他者所受,也是另一种极端。婆罗门!离此二者如来依中说法。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在汉译经典中,显然是以第一种极端为常见,另一种极端为断见。‘汝自身行此恶业,汝自己受其果报’的思想,被视为是主张灵魂存在的常见而被排斥。而且,前面所引用的童女迦叶之问答,不得不视为是在显示常见、断见的对立。 缘起说是在驳斥肯定或否定灵魂轮回的任何一说,而以法之缘起代之。然而缘起说是采取何种意义来取代轮回思想?前面我们曾经论及︰将缘起说视为轮回过程的说明,是阿毗达磨式的解释,并不是缘起说的本来意义。前面所引用的经典显然不具有这种解释的色彩。缘起说与由于业的时间性的轮回无关,并且不是以时间性的业与报的关系为问题。驳斥与真的认识无关(即灵魂与他世是否存在)的形上学的问题,而认为只有观法才是真的认识,以及探究法法之间的缘起关系的──才是缘起说。因此,就这种说法而言,如同基于缘起法而有,具体性的、经验性的业(行为),以及业之造作者的我;忉利天与地狱等等的他世界;只要在想像上,具有具体性的形态,或给与人心具体性的力量,则它也同样是基于缘起法而存在。 但是,这种存在仍都属于无明之领域,并不是观法的立场。例如所谓的‘彼行彼受’,只能立于无明的立场而言,若基于观法的立场,说‘彼行’或‘彼受’都不被允许,因此,与同一的他有关的业之报应也不能说。也就是说,业的‘轮回’并不是法。如来驳斥这点而说‘法’。这就是以缘起说代替轮回说的意义。 诸如此类的叙述,我们在其他经典也可找到。‘我知世尊如是说法,今此识往生不更异’,作如是主张的嗏帝比丘,当被世尊问及何谓‘识’时,他回答说︰‘世尊!即是在此处、在彼处接受善恶业之果报者’,但世尊给予严厉地斥责,世尊并告以识是因缘而起,而且详述缘起。其后,世尊又问︰‘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于过去作是念,我过去时有、我过去时无,云何过去时有,何由过去时有耶。’‘不也,世尊。’‘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于未来作是念,我未来当有,我未来当无,云何未来有,何由未来有耶。’‘不也,世尊!’显然这是轮回转生的问题之排除。依此立场而言,述说过去世自己是如何存在的一切本生谭,以及思考自己在未来世将是如何景况的一切轮回说,都只是立于不了解存在真相的凡夫的立场所产生的。 在凡夫的立场上,这些想像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同样对人心具有作用。但是,这种想像的世界,并不具有形上学性的实在性,只是基于法而存在。当凡夫的立场被止扬时,这一切也都被止扬。若是如此,则以相等的立场而将轮回思想与缘起说加以结合,显然是极不合理。 [参考资料]《观佛三昧海经》卷六〈观四无量心品〉;《七佛经》;《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三十、卷七十七;《成唯识论》卷四;佐佐木现顺《业と运命》;菅沼晃(等)编《佛教文化事典》〈宇宙论〉;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第二篇第四章;石上玄一郎《轮回と转生》。

^道教和佛教关于死后归宿论的异同


道教徒和佛教徒死后不同归宿和去向

道教教旨,人死后为鬼,生前的修行道行仍然累计延续,所以死后成鬼后,仍然可以继续修真,成为鬼仙。也可以选择投胎。而佛教讲究轮回之说,人死后,会进入来生即轮回,但是,来生的他和今生的他,存在着【记忆断灭】这一问题,记忆不存在连续性,继承性。导致投生后,今生他和前生他互不认识,互不相干,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人了。【记忆断灭】就等于灵魂的死亡,在这个世界上,苦也罢,乐也罢,谁愿意记忆断灭,除非他的确想自杀,的确想忘却过去。所以,佛教徒面临【记忆断灭】【灵魂死亡】的悲剧。

^词语释义


轮回: lún huí

循环:如轮转动,周而复始,无有穷尽。

佛教的轮回:“六道轮回”。原是印度婆罗门教主要教义之一,佛教也承认。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果没有体证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或者不往生到佛国净土继续修行,就永远在“六道”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故称。虽然今天的科学还无法证实,但佛教认为这是有情生命的真实相状。如果要现量体证到轮回的真实性,先要成就禅定。《妙法莲华经》云:“入深禅定,得五神通”。在当今世界,能修成禅定的人如凤毛麟角。

^物质轮回


定义:

轮回:按照唯物主义的视角,是物质的循环过程,整个过程中能量守恒。

自然宇宙中的万物,都是由物质的分解或组合所构成的。

物质由静力(引力或排斥力)和动力(能量的递增或衰减)而产生位移。

位移的物质由于惯性而再次带动或促进其他物质的移动。

范例:

用一滴水来说明。

1...引力的作用。

一滴水,在失重状态下,呈现完美的球形,是由于水分子间的相互吸引。

荷叶上,两滴较小的水珠相遇后,会迅速融合成为一个新的大水珠。

2...排斥力的作用。

排斥力是与万有引力相反的作用力,万有引力能使物质向某些中心聚集,而排斥力能使物质往外扩散。排斥力与万有引力互相作用,能使宇宙万物保持某种平衡。

一立方米的水,是不可能压缩成一立方厘米的,就是因为水分子间排斥力的作用。

3...能量递增的作用。

水在遇到光,热等能量递增的作用下,分子结构不再稳定,会游离蒸发。

4...能量衰减的作用。

水蒸汽在遇冷(能量衰减)的作用下,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遇冷(能量衰减)的作用下,会冻结成固态的冰

5...位移物质的惯性作用

比方风中携带的沙尘,会将水带走一部分。

而水,也会冲刷地表的土壤岩石。

综合(混合)作用:

以上各种作用力,混合在一起,让物质形成了千姿百态。

一滴水,凝结冻结于冰峰,再融化滴落,汇集成江河湖海。

还是这一滴水,被植物吸收,植物被动物吃掉,动物排泄或死亡蒸发...

这滴水,在自然中循环,轮回...周而复始。

物质的轮回在不断的进行。

在物质表象的生成与消亡的过程中,物质的实质,永恒不灭。

^佛学名词


梵语:Saṃsāra ,音译僧娑洛。谓众生由惑业之因(贪、嗔、痴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恰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又作生死、生死轮回、生死相续、轮回转生、流转、轮转。本为古印度婆罗门教主要教义之一,佛教沿袭之并加以发展,注入自己之教义。婆罗门教认为四大种姓及贱民于轮回中生生世世永袭不变。佛教则主张业报之前,众生平等,下等种姓今生若修善德,来世可生为上等种姓,甚至可生至天界;而上等种姓今生若有恶行,来世则将生于下等种姓,乃至下地狱,并由此说明人间不平等之原因。

^轮回原因


轮回是佛教的基本理论,认为人永远处于生死循环状态,循环的线路有六条,在哪条道上循环取决于活着时所做的善事和恶事。 例如,做了恶事,死后下地狱受刑,刑满后投胎变动物,动物死后的循环,再取决于它活着时作的"业"。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机械循环。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种类,佛教称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和合的僧团、出佛陀的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阿修罗三道,十恶五逆分为下中上三品,感生地狱、饿鬼、畜生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

^超脱轮回


盖欲灭六道轮回之苦,则必先断其苦因(贪、嗔、痴三毒),谓三毒犹如种子之能生芽,故众生流转三有(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得出离,若断灭我执及贪、嗔、痴,则诸苦亦断。人处六尘境,难得不污染,读经见空性,渐得出泥潭。若能勤苦修,证得罗汉果,则得涅盘乐,不再有轮回。[《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分别善恶业报经》卷上、《观佛三昧海经》卷六、《观无量心品》、《法华经》卷一、《正法念处经》卷四十一、《南本涅盘经》卷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卷七十七、《成唯识论》卷四]

2 歌曲《轮回》


^黄安歌曲《轮回》


黄安的一首经典佛教歌曲

词曲:黄安

演唱:黄安

越来越多无所从来的魔

越来越多从天而降的佛

越来越美姑娘的眼泪

你到底给了谁

负心的人儿不是我不是佛

可能是个阿修罗

越来越黑像夜一样美

只怕人心是黑不是美

鱼不会飞虫儿不会音乐

做人何必埋怨谁

六道的轮回大千的世界

只要你尽力而为

看见一道光一道光......

从天而降随孽而转

像夜一样黑一样黑......

胡作非为就把你包围

^唱:绯村柯北;词:初君


回眸一笑

情仇都放下了

从此不烦恼

这人世间喧嚣

走过奈何桥

把孟婆汤喝掉

忘却的一瞬间自逍遥

道是看今朝把棋子闲敲

竹笛余音耳边绕

前尘往事都不过幻如泡

若是心澄自明了

有些事何必太计较

自寻烦恼

回眸一笑

情仇都放下了

从此不烦恼

这人世间喧嚣

走过奈何桥

把孟婆汤喝掉

忘却的一瞬间自逍遥

^心然歌曲《轮回》


演唱:心然

作词:丹如 作曲:骆集益

歌词

苍穹连绵万里 悄然掩映行径

翠树依傍生灵 落寞聆听搏击

不害怕 不后退 不斟酌 不后悔

不计较 只要赴以全力

刀光剑影无情 泪血洋洒伶仃

铮鏦不停 翻飞如翎 安然镇定 拼命

何处再觅这至宾

神器辗转入凡尘 玎玲

浮生千载醒 忆往昔

切磋丰盈 叠破繁堤 萦系

故国古剑塔中拔起

琉璃瓦砾 妖魂趁浪四溢 蜀山险倾

不惜代价换旧日风景

且听风吟

^吸血鬼骑士歌曲《轮回》


出自:吸血鬼骑士第二季

词:间みおこ

曲:中野雄太

歌:ON/OFF

歌词

当白蔷薇的花瓣一片片绽开

那一天的记忆或许便会苏醒

这个令花朵绽放的安宁夜晚

就将会增添甜美而痛楚的色彩

仿佛沿着道道光芒的细线

时光静静地向前流淌

伴随着人生中的潮起潮落

人的命运也彻底改变

你的微笑融化了我冰冷的胸膛

仿佛曾经见过的淡淡梦幻

即使夕阳的光芒占据此时此刻

我们的影子也将渐渐重合

永无止境的遥远 永无边界的深邃

就仿佛相交的命运

曾无数次抓住 又无数次失去

总有一天将会邂逅

如同天空渴求大地 如花朵等待雨滴

又如夜晚恋上明天

两个人的心 终于合二为一

原来早已期盼千年

若能解开漫长的沉眠 相会在今晚

就让我们一同跳一曲 轮回圆舞曲

仿佛要将逝去的时光带走

月光多么温柔皎洁

在记忆的前方再一次浮现

你那令人怜爱的身影

如果能与你同时走上你的岁月

我愿化作影子守护着你

即使迷乱的风将我们越隔越远

请你不要忘记学会相信

漫无目的的闪耀 短暂无常的摇曳

就仿佛飘渺的虚幻

尽管彷徨着脚步 可那永恒的地方

终有一天能够到达

暗夜将阳光夺走 谎言为罪恶哭泣

哪怕过去将未来都撕裂

如同星辰的轮回 今夜的这个地方

一定是我千年前早已选定

永无止境的遥远 永无边界的深邃

就仿佛相交的命运

曾无数次抓住 又无数次失去

总有一天将会邂逅

如同天空渴求大地 如花朵等待雨滴

又如夜晚恋上明天

两个人的心 终于合二为一

原来早已期盼千年

白蔷薇的花瓣 一片片凋谢之时

或许便会染上 温柔的颜色

当它重生之后 绽放在你的胸膛

我们的爱就将成为永恒

END

^广播剧《艳鬼》(糖醋排骨版)片尾曲


歌词:

[00:19.71]《轮回》

[00:21.10]广播剧《艳鬼》完结期片尾曲

[00:25.02]

[00:25.75]原曲:陈悦 - 桃花渡

[00:27.96]填词:飞鸟集

[00:33.48]演唱:冰冰火

[00:51.51]隔轮回重逢看孤魂伶仃

[00:57.34]说情深以何为凭?

[01:03.72]爱是幻,恨成空,若解爱恨忧怖生

[01:09.75]封七情不懂自从容

[01:15.96]笑和痛似假还似真

[01:22.10]你与我入局有几分?

[01:28.17]又擦肩故人怕相问

[01:34.22]千年间有几次音讯?

[01:42.59]脂粉下掩多少伤痕

[01:46.76]不解爱恨一片混沌

[01:53.23]还恩怨恩怨难定论

[01:59.69]各有缘法再不相见

[02:05.45]越时光恍惚是旧日光景

[02:11.10]眼中是谁的身影?

[02:17.28]情是错,泪无多,不如我亲自说破

[02:23.29]最苦不过求不得

[02:29.80]笑和痛似假还似真

[02:35.97]我与你入局有几分?

[02:41.90]又擦肩故人怕相问

[02:48.22]千年间有几次音讯?

[03:01.51]笑和痛似假还似真

[03:11.34]我与你入局有几分?

[03:16.23]入局几分,难分

[03:56.19]这一局落定伤心各自分

[04:01.99]恰冬至又是黄昏

[04:08.19]再生爱,再生恨,回忆里如何残忍

[04:14.12]算一场悲欢离分

[04:20.52]笑和痛似假还似真

[04:26.74]我与你入局有几分?

[04:32.83]这一次我等你转身

[04:38.84]谁笑我用情太深

[04:45.50]谁笑我用情太深

3 2003年朴承培导演电影


^基本信息


导演: 朴承培 Seung-bae Park

主演: 姜受延 / Woong-in Jeong / 崔贞允

类型: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上映日期:2003-11-14

又名: The Circle / Seokkeul / 써클 / 变态轮回

^剧情简介


前生

70年前,雨巷中的一次相撞,一见钟情,错得如此美丽的邂逅。

那位寄情于画画的文弱书生,目光从此追随着她的倩影。

可是她成为了他的师母。她有着强烈的欲望;她是被操纵的木偶,身不由已;她的背后是一个大阴谋,她象吸血鬼撒开一张黑网,把他卷入其中,雨夜的鲜血触目惊心。

为了她挺身而出,宁愿背负所有罪名。即使知道所有的真相,也不后悔为她倾其所有。

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远走高飞的善红和金光中感觉死亡正在一步步逼近他们。。。

善红:“万一有来生,我一定会找到你的。报答你的恩情。”

金光中:“很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遇到你。让我们真诚许愿,真诚祈祷,来世就能成为夫妇。我们一定要重生,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在极乐交融中紧紧拥抱,在风雪中化成二尊冰雕,那生命之源紧粘着,鲜活、温润,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能劈开冰雪,那是爱情的活...

4 2003年Tiziana Aristarco导演电影


^基本信息


导演: Tiziana Aristarco

主演: Luca Barbareschi / Irene Ferri / Raffaele Pisu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2003-12-21

^剧情简介


马泰奥是一家大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人到中年,春风得意,在人们眼里,他是一位成功人士。然而,一个突发事件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在一次车祸中受了伤,从此患上了一种怪病,症状是不再会撒谎。这对于他的工作是致命的,公司正面临着一次大的裁员,董事会成员授意马泰奥通过欺骗的手段让员工自行辞职,以此摆脱保险之类的麻烦。但是马泰奥却把事实真相告诉了职工,从而引发了罢工。董事会对马泰奥非常不满,把他降职到了维护部,在那里,他认识了聪明活泼的电脑程序员安杰拉,通过日益密切的接触,两个人产生了奇妙的感情……

5 2006年清水崇导演电影


^基本信息


片名:轮回

日文名:轮廻

英文名:Reincarnation

导演:清水崇 Takashi Shimizu

监制:一濑隆重

主演: 优香 Club Yuka

香里奈 Karina

椎名桔平 Shuna Kippei

杉本哲太 Sugimoto Tetta

小栗旬 Shun Oguri

松本万里花 Marika Matsumoto

类型:恐怖

片长:96 min

国家/地区:日本

对白语言:日语

上映日期:2006年1月7日

^剧情梗概


1970年,群马酒店发生一件很轰动的杀人事件。法医学教授大森范久夺了自己家人、酒店住客、职员共11条生命,最后也了结了自己的生命。警察都找不出他的杀人动机,于是就用了“疯狂罪行”了结此事。

35年后的今天,电影导演松村郁夫(椎名桔平 饰)将这件轰动全国的事件改编成电影,并选了杉浦渚(优香 饰)担演该教授的女儿。全体工作人员到了事发的酒店一趟,杉浦对这空置多年的酒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入了这间红色屋顶的酒店后,杉浦一直心绪不宁,不知不觉走到227号房,这里就是那小女孩当日被杀的地方,杉浦问:“究竟我是不是那女孩的转世?”

女大学生木下(香里奈 饰)自小就做着同一个奇怪的梦,梦里出现一间红色屋顶的酒店,但她从来都没去过那里。木下男友尾西和也(小栗旬 饰)知道后,便将森田香(松本万里花 饰)介绍给木下认识。森田虽然已经没有上世的记忆,但凭着颈项上的疤痕,总觉得自己是35年前酒店凶杀案中一个死者……

木下(香里奈 饰)和森田香来到图书管,了解了当年的事件,随后森田香便奇异失踪,木下也去到了当年的酒店发现了惊人的秘密。

衫浦在拍摄的过程中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正是当年的酒店,最后衫浦发现自己并不是那女孩的转世,而是杀死11个人的凶手教授的转世,最后衫浦也精神失常了。

【精彩剧照】

6 2005年Mona Nahm导演电影


^基本信息


外文名称 Kon raruek chat

更多中文片名: 轮回

更多外文片名: The Remaker.....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导演: Mona Nahm

编剧:

Mona Nahm ....co-writer

彭顺 Oxide Pang Chun ....story

Nhahansa Soonthornpoj

主演:

拼塔安 Piyada Akaraseni ....Pim/Fon/Koi/Tukta

Andrew Gregson ....Tom/Keng

制作人 Produced by:

SirLaosson Dara ....producer

Prasarn Maleenont ....executive producer

Brian L. Marcar ....executive producer

彭顺 Oxide Pang Chun ....producer

Adirek Wattaleela ....executive producer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Jadet Chawang

Payont Permsith

摄影 Cinematography:Decha Srimantra

剪辑 Film Editing:Pipat Sawasdee

艺术指导 Production Designer:Weerayuth Kamnerdrattana

美术设计 Art Direction by:Chettha Nakarat

服装设计 Costume Design by:Nichapapha Kongsri

影片类型: 动作 / 奇幻 / 剧情

国家/地区: 泰国

^上映


泰国 Thailand 2005年9月22日 新加坡Singapore2006年3月16日

对白语言: 泰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级别:Singapore:NC-16/ Malaysia:(Banned)

制作公司:

Charlermthai Studio

Film Bangkok[泰国]

^发行公司


Cathay-Keris Films Pte. Ltd.[新加坡](2006) (Singapore) (theatrical)

Han Media Culture(2005) (Thailand) (theatrical)

Visual Filmes(2006) (Brazil) (DVD)

e-m-s the DVD-Company[德国](2007) (Germany) (DVD)

7 1988年黄建新导演电影


^影片资料


导演: 黄建新 主演: 雷汉 谭小燕 刘丽军 类型: 剧情 上映日期: 1988年 中国

国家/地区: 中国类型: 剧情片长:130分钟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剧情


石岜是个个体户"倒爷",搓、蹭、侃、倒、玩样样在行。有钱时活得潇潇洒洒,可就没有真情实感,他骗别人,别人也骗他。就这样一个闲人偏偏被一个单纯漂亮的舞蹈演员于晶看上了,真有点不可思议。石岜做生意赔了钱,恰巧碰上了中学恋人刘华玲,两人一住情深地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已是不同国籍的刘华玲为他解了难,后来,正当石岜和于晶谈恋爱谈得热火朝天时,遭到流氓敲诈,因拿不出钱来,被流氓在他腿上钻了个洞。从此,石岜拄上了拐杖,十几桩买卖一次没谈成。这时,专靠扛洋枪发财的女倒爷苏迪找到他,要他去敲诈与中国女人鬼混的老外钱财,他不干,遭到苏迪一顿臭骂。于晶为了爱情和石岜结了婚,并到酒吧为歌星伴舞。她能忍受每天的劳累,但忍受不了石岜整天活得不耐烦的劲头,两人时常争吵。石岜终没勇气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一天夜里,他看着自己在墙上貌似强壮的身影,越发感到自己的渺小,他绝望了,终于一步步走上凉台,坠楼自杀。六个月后,于晶生下一个男孩,取名石小岜。

^幕后花絮


影片根据王朔小说《浮出海面》改编,主人公石岜是一个以往电影屏幕上没有人物类型,他既有玩世不恭的一面,又不乏对生活的思考与选择,表现了一种新的以往文化经验无法解读的文化现象,使过去常见的价值尺度难以对其作出评断,也因为这些原因,是该片在问世后曾引起很大的争议。

8 飘沙图书《轮回》


^图书信息


作 者:飘沙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41670

出版时间:2011-07-01

^内容介绍


去西藏,作者说,她没有想过再回来。从本文内容可以看出,在行走过程中,她走遍了西藏地区人能去和人不能去的地方,阿里、墨脱、珠峰、神山、圣湖等等,有各式各样的人物(朝圣者、喇嘛、背夫、军人、修行者、原住民、诗人、画家等先后进入她的视界和心灵,她也经历爱情、友情、亲情等的洗礼。

她的心灵和境界在那里得以净化,也对自己都市生活进行了反思和反省。她用另一种眼光看待都市生活,从而对自己先前厌恶、痛恨的都市生活有了新的理解,也对困扰自己多年的爱恨情仇有了禅佛般的感悟。这正是本书所要表现的。

^目录摘要


第一部分

那年的春天,在城市霓虹穿梭的背影中我倔强的选择了西藏,认为那就是我的天堂。不知为何会选择行走,也许是想让自己的心慢慢的靠近天堂吧。

第二部分

雪山、草原、漠野、峡谷,还有夕阳下的村寨,晨月中的帐篷,这些在广阔无垠的天际下,肆无忌惮的扑入了我的视野,活生生地展示着生命的激情。那翻飞狂舞着的五色风马旗飘扬在山口、河湾、桥头、房顶、树梢……

第三部分

任何危险都阻挡不了这样的美景诱惑:从雪峰到谷地,你一天可穿越寒带、温带、热带三种气候与植被,然后坐在热带雨林里欣赏雪山雄姿。雪山,草原,栈道,深谷,丛林,毒虫,沼泽,激流,塌方,滑坡,泥石流......只要走一次,不管走出来还是留在那里,生命都将从此了无缺憾。

第四部分

在一个又一个盛夏的夜晚,我独自坐在北京郊区院子的秋千上,就会想起曾经有这样一个夏天,与一个男孩对视,被清澈干净的眼神所征服,为了那个时刻的拥吻而心动。旅途的疲惫和尘土也掩盖不了那双眼睛后面的明亮世界,从那时候起,我的眼睛变的开始喜欢出汗。

^作者介绍


飘沙,(应作者要求,隐去作者简介)

9 乐队轮回

乐队成员: 主唱---吴桐(前主唱现已离队)吴遥(现主唱) 吉它---赵魏、李强 贝斯---周旭 鼓手---尚巍成员均毕业于音乐专科大学,有扎实的音乐基础、良好的音乐修养,他们是正统音乐的变调者,善于把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巧妙的结合,使他们音乐更加优美。 他们把希望、积极向上的东西,对生活的激情注入到了自己的音乐中。 1991年 乐队成立 1993年 发表第一首作品《烽火扬州路》 1995年 发行第一张专辑《创造》 1996年 荣获上海东方台评选最佳乐队组合奖 荣获中国流行歌坛十年回顾成就奖 1997年 1月 签约于JVC唱片 1997年 9月 发行第2张专辑《心乐集》 "花犄角"连续十六周荣登榜首 1997年 12月《心乐集》获九七年度专辑销量前十位 1998年 4月与国内九支著名摇滚乐队共同参加"98新乡新音乐会" 1998年 11月参加在日本新泻举行的亚洲音乐节作品:《创造》1995年《心乐集》1997年《春去春来》(单曲)2000年《我的太阳》2002年《超越》2002年(收录《春去春来》)《期待》(04''轮回重组后的首张专辑

10 游戏王:轮回

卡片名称:轮回卡包:【补充包】(BE2) 复刻新手包系列

罕贵度:普卡

效果:这张卡使用时,将双方墓地所有卡除外(不触发卡的效果)恢复1500点基本分,然后送到墓地。恢复LP效果不受任何效果的影响。当此卡在墓地时从场上被除外的卡不被除外,直接送到墓地,且当被除外的卡与墓地里的卡合计至少十五张时可将被除外的卡与墓地里的卡混合洗切。将卡组所有卡送入墓地,这些卡作为新的卡组。

卡种:魔法

种类:魔法

12 谱尼轮回的封印

轮回,赛尔号圣灵系精灵谱尼七道封印虚无、元素、能量、生命、轮回、永恒、圣洁中的第六道封印,谱尼轮回化身有两条命,打完第一条命后第二条命会自动轮回并满血满PP。

轮回封印打法:哈莫雷特配招回避、龙王波、龙之意志、龙王灭碎阵。

准备高级体力药剂50个,巅峰体力药剂10个,高级活力药剂多个。

哈莫雷特龙之意志强化4~6次,谱尼用圣光气就回避2次。如果谱尼打出致命一击,那哈莫身上的强化就被消除,需要重新强化了。

强化满后,用龙王灭碎阵轰吧,几个大招后,轮回第一条命就挂了。第二条命,哈莫雷特还有强化,直接用大招打,结束战斗。

13 网页游戏《轮回》


^基本信息


游戏名称:轮回

游戏类型:角色扮演

运营公司:游戏网

开发团队:游戏网

目前状态:封测

游戏题材:奇幻

游戏平台:网页游戏

^游戏简介


《轮回》是一款极具视觉创新的角色扮演类横版网页游戏,画面采用法国最流行的达达主义风格,在目前国内游戏行业屈指可数,游戏以穿越为题材,玩家就是现实中的自己,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潘多拉星中。为了生存得更好,不断努力和奋斗,从而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成长的过称中得到荣誉和实力的证明。战斗模式采用独创的半即时战斗,在战斗中除了可随时增减人数,即时使用技能之外,同时也可以享受回合制游戏带来的轻松操作和越快的体验!

^游戏背景


潘多拉星有着数千万年的各种古老资源,但其中最珍贵的是神圣水晶,它能转化为一切所消耗的能量,但该水晶的产量有限,为了能争夺更多的神圣水晶,获得更多的资源与能力,潘多拉星上的人们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为了能在潘多拉星上更好的生存,为了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地位,你选择了加入一方阵营,借助阵营的力量让自己在这个新的世界中活的更好!

^游戏特色


战斗模式:《轮回》除了具备传统回合制游戏的轻松体验之外,还将即时战斗的乐趣巧妙的融入其中,让用户技能体验到回合制的轻松体验,又能把即时战斗的激情和人数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目前大多数游戏战斗过程只是一个回放的环境中,一定能塑造更加完美的用户体验。

阵营战:阵营战不在局限于一个区服,而是整个游戏之间对立阵营的战争,阵营战中,整个游戏的玩家,将会被整合为不同的组别进行大范围的竞争,战斗中玩家可以独来独往,也可以群起而攻之,战略、实力,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动作特效:游戏各种模型采用全3D建模,战斗中不管是攻击还是防御亦或者死亡都将有不同动作效果,让用户体验到更真实的感受,并且在技能、坐骑中还采用大量的粒子特效,完全不压于客户端游戏的美术资源,自主研发的美术资源压缩方式,让用户体验到视觉大餐的同时,不会被庞大的下载量所干扰。

^人物介绍


^守护者

擅长与敌人近距离肉搏的战士,同时自身也会成为承受到相对多的攻击,他们站在队伍的最前排,用自己的身躯抵挡敌人大部分攻击。进阶方向

狂战士:爆发后短时间内拥有极高的攻击力,往往给人致命一击!

血卫士:想要击杀我的队友,从我尸体上踏过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修行者

身单力薄,一心研究大自然的魔法,最终成功利用水火之力来大幅度提升自己的战斗能力,他们站在队伍的第二排,如果守护者倒下,那么下一个就是你。进阶方向

魔导师:擅长控制火系魔法,用于焚烧一切邪恶力量,弹指间灰飞烟灭!

灵术师:水之柔软、水之澎湃,一切竟在掌握,能用魔法代替生命的消耗。

^惩罚者

最为低调和神秘的职业,他们有的是人间的天使,有的是地狱的恶魔,只在一念之间!他们站在队伍的第三排,相对来说较为安全。进阶方向

巫师:掌握各种攻心之法,让你不经意间中上持续性的致命伤害,痛苦万分!

圣徒:拥有强大的辅助技能,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光明自在人间!

^游荡者

攻击距离最远,攻击频率最快,一部分人研究如何更灵敏的战斗,一部分人研究如何更强大的输出,他们站在队伍的最后一排,使用射程最远的弓作为武器。进阶方向

游侠:最快的攻击频率和平稳的输出,闪躲能力也是其他职业望尘莫及的!

神射手:破甲箭是其他物理职业的梦魇,同时可进行大范围的攻击!

^角色属性


角色属性分为:基本属性和特殊属性。

^基本属性

力量:主要影响物理攻击和格挡。

智力:主要影响魔法攻击和法力值。

体质:主要影响物理防御和生命值。

生命值:当生命值为零时角色死亡。

法力值:使用各种主动技能所消耗的数值。

防御:降低自身受到物理攻击造成的伤害。

地抗:降低自身受到地系魔法攻击造成的伤害。

火抗:降低自身受到火系魔法攻击造成的伤害。

水抗:降低自身受到水系魔法攻击造成的伤害。

风抗:降低自身受到风系魔法攻击造成的伤害。

^特殊属性

暴击:使对方受到的任意伤害翻倍。

名字:增加命中对方的几率。

闪避:降低对方命中的几率。

破击:物理伤害时一定几率无视对方防御。

格挡:降低对方破击的几率。

伤害加深:提升在PVP战斗中的伤害值。

伤害减免:降低在PVP战斗中受到的伤害值。

^特色系统


^天气系统

潘多拉,同样拥有着与地球相同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

潘多拉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常喜欢在日落时分,三五成群的聚在一间别致而极具潘多利亚风格的酒吧之中,一面畅饮着霍斯特香酒,一面谈论着新闻八卦。

在游戏中,有部分支线任务涉所及到的NPC及怪物只会在夜间才出现。所以,亲们,请务必珍惜那短暂而美妙的夜色哦!俗话说:春宵一刻值千金,在深夜,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

大家不必担心的是,潘多拉毕竟不同于地球。在这颗神奇的星球上,每1个小时,昼夜就会交替一次。

你可以随时触摸小地图右上角的计时器,得知昼夜交替的详细情况。

^冥想系统

神圣水晶是上古诸神给予潘多拉人的馈赠。这种散发出强大能量的物质,不仅能够成为任何装置的动力之源,更是潘多拉人长生不死的生命之源!

由于潘多拉人过度依赖神圣水晶,致使在潘多拉的城市中,飘浮着大量游离状的能量。只有处于冥想状态,激发出自身强大的精神力,才能吸取这些能量。

这是一个离线后获得经验值的好途径!

玩法介绍

1.冥想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等级达到学员 37级、VIP等级达到1级;

2.冥想只能在双子城或神罚之城中进行。

3.单次冥想持续时间受到VIP等级影响,达到VIP1时,每次冥想持续时间为6小时并且享受1.4倍冥想收益;达到VIP3时,每次冥想持续时间为24小时。

4.达到VIP4时,开启使用2倍收益功能,并可以使用【醍醐灌顶】功能。可额外立即获取24小时基础冥想经验,每次消耗神圣水晶500个。

5.冥想状态下玩家不能移动、不可组队、不可进入秘境、不可瞬移、不可转化地图;任何一个导致玩家位置变化的操作都将中断冥想状态。

6.冥想状态下玩家可以在线、也可以离线,冥想时间都会持续增加,奖励也会更新,当玩家离线后再次上线时,不论当次冥想时间有没有结束,看到的界面都为冥想打开状态。

^目标系统

轮回中的目标分为3类:主目标、副目标以及限时目标。

点击游戏界面右上角的目标按钮,即可打开目标界面。

各类目标的设定将更有利于你全方位的了解并体验轮回的魅力所在。完成任意一个目标都能获得极为丰厚的奖励!

主目标和副目标中,前一个目标被完成且玩家领取奖励后,下一个目标将自动取代前一个目标。

限时目标中,若在倒计时结束时仍未完成目标,则该目标消失,直到下一个限时目标出现。

^成就系统

成就系统是记录人物成长点滴的过往经历,它几乎覆盖了游戏的每个角落。每当你达成新的成就,系统都会自动向你宣布这一信息。你可以在游戏中有意或是无意的来完成这些成就,当然,游戏中的某些特殊成就是唯一的!当你完成了某项特殊成就时,你还会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与敬仰。

14 网络作家“tinadannis”的小说《轮回》

^基本信息


书名:《轮回》 作者:tinadannis 连载网站:天涯社区 主要人物:郭明义、莫陵、朱若云、王芳燕、鉴印 小说涉及:法术界

相关分词: 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