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马灯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马马灯


马马灯兴起于明、清时代,是人们自娱自乐的灯戏,因它热闹、吉利,受到家家户户的欢迎。玩灯的人都是壮汉子,晚上凭借灯笼、火把,爬山、过河,走小路,转院子,一户不漏地“拜年”。农村的一些大院子,为了迎接耍灯的,一般都燃起香、烛,待灯耍过之后,几家人都一齐端出白生生的馒头,甜蜜蜜的醪糟,还有白酒、凉菜等,招待耍灯的人。一般的住户,都会递上好烟,还要给一个“红包”,里面有几元、几十元、上百元不等,作为酬谢的“喜钱”。



简介


春节期间民间耍马马灯。艺人用材料扎成马身,不要马腿,马身中部留一空洞,以能从中穿过一人为限,马身表面绘成彩色,以示吉祥如意。马马灯由两人表演。表演时,由一未婚女子从洞中穿过,随着音乐节奏和唱和人的歌声踩着碎步左右前后飘荡,碎步有如T型台上的模特步型。唱和人一般手中挑一大红灯笼,边走边唱,内容主要是祝福主人家发财发家,子孙后代发达中状元之类。

“马马灯”的锣鼓浑厚明快,节奏感强;舞蹈粗放优美,十分谐趣。先是小马锣响起:“当、当、当、当……”,紧接着是大钹打响,大锣、大鼓一齐敲起,很热闹。在紧锣密鼓声中,“跑报”者尽情挑逗,跑园场;一匹匹桀骜不驯的“马”逐步跟上跑园场,紧接着,随“跑报”人的引导开始变花样,穿“五梅花”,跑“连环套”,列队为主家“拜年”。在“拜年”的同时,要“破阵”,什么“驴子过板桥”、“叫驴子推磨”、“雪山取水”等等,都是一些高难动作,玩者既要有智慧,又要有体力,才能把“阵”破了,使客主都皆大欢喜。

“民间艺术绝对是一次性的,有些尽管现在是活态的,再过些年就不再是活态的。一旦失去传承人,马上就会断绝。”清朝初期就流传在我县的一种独有的民间曲艺形式——马马灯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丁市镇郑家——我县唯一还保存了马马灯“活态”的小村庄。

记者找遍全村,才找到会此种技艺的5位传人。年长的83岁,最小的78岁,都老态龙钟,步履维艰,连说话都很困难了。记者想看看老艺人们的表演,但非常遗憾,没能如愿。83岁的老艺人冉凯告诉记者,马马灯至少要20个人才能表演,由马牌领唱,其他人相附,载歌载舞,一唱众和。

郑家“马马灯”源远流长,融合弹、拉、说、唱、演等各种艺术,一般在每年农历腊月底开灯,正月十五闭灯。

回忆:翻山越岭去跳马马灯


随后,记者在冉凯老人家的堂屋里坐下,听几位老艺人讲马马灯那过去的故事。在老艺人们断断续续的描述中,记者仿佛回到了马马灯“热闹”的岁月。

大雪小雪又一年。过年了,家家蒸“包谷烧”,寨寨杀大肥猪,过年的气氛笼罩着每个土家苗寨。马马灯班子就在这个时节爬山过河,走村入寨,将祝福、喜庆送到每家每户,不亲富嫌贫,只图热闹,一户不漏地“拜年”。

短短十几天,一个班子要走完那么多人户,确实不易。但一些远处寨子里的乡亲备好礼物专程来请,盛情难却。于是,麻杆点火,松油火把照明,一队人马翻山越岭,再远的路也得去。

往往抵达目的地时,已是深夜。主人家早已将鞭炮点燃,戏班子演员马上敲的敲锣,打的打鼓,遥相呼应。瞬时,寨子热闹了,看戏的乡亲们拖娃抱崽、呼朋唤友将主人家的院坝围得水泄不通。唱开门调,开财门,主人设下谜语“难关”,让戏班子中的人猜,如果猜不准就一直跳,猜准了开门允许进堂屋,即是开财门。这个时候全家人都欢腾起来,放鞭炮再次欢迎他们的到来。观众也一片欢呼。跳戏的人载歌载舞,一唱众和。那众人美妙的演唱加上表演者飞马腾空,生龙活虎的表演,真实地反映了民间纯朴和谐、喜庆热闹的场面。

现状:举步维艰难保马马灯


然而在文革期间,除“四旧”,道具被毁,唱词被烧,戏班解散。最恼火的是“人因戏而活,戏因人而传”,现在仅存的几位马马灯民间艺人,他们手中掌握着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假如以后这些老艺人相继离世,马马灯怎么传承?

村长郑建波告诉记者,丁市镇政府和村上也曾拨出专款,希望能让这些老艺人带带徒弟,将马马灯传承下来。“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去学呢?即使有人去学,也没有人看,传承的人又找不到。”郑建波忧心忡忡。

冉凯老人很激动地说:“现在我们跳的马马灯都是‘白脸戏’(脸上没有面具),有些服装买起来很贵,更重要的是很多年轻人都忙于挣钱,不爱学这个,马马灯就要失传了。”

马马灯的起源


马马灯兴起于明、清时代,是人们自娱自乐的灯戏,因它热闹、吉利,受到家家户户的欢迎。玩灯的人都是壮汉子,晚上凭借灯笼、火把,爬山、过河、走小路、转院子,一户不漏地拜年。农村的一些大院子,为了迎接耍灯的,一般都燃起香、烛,待灯耍过之后,几家人都一起端出白生生的馒头,还有白酒、凉菜等,招待耍灯的人。一般的住户,都会递上好烟,还要给一个“红包”,作为酬谢的“喜钱”。

郑家的“马马灯”的锣鼓浑厚明快,节奏感强;舞蹈粗放优美,十分谐趣。唱词语言也多为村言俚语,内容主要为恭喜发财、年年有余,讲孝道之类的词。

相关分词: 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