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头镇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磨头镇


1 河南博爱县磨头镇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博爱县西部,与沁阳市接壤,辖34个行政村,人口2.8万,耕地2.8万亩,竹林3100亩,镇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是一个农工商综合乡镇。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磨头镇位于江苏省如皋市南郊,是江苏省对外开放重点小城镇、南通市文明镇、如皋市中心重镇,有着“食品之乡”、“橡胶再生之乡”、“绗缝之乡”和“外向果蔬之乡”的美誉。



^介绍


磨头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北邻焦枝、候月铁路,东傍焦晋、郑焦高速公路,新济公路穿境而过,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和国家西气东输分输站所在地,有取之不尽的优质地下水资源和用之不竭的天然气、煤炭资源,辖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东汉时的白马寺和占地千余亩的太行博竹苑,一代伟人江泽民同志曾在此工作、生活。1996年6月3日到此视察,并在过去工作过的办公室留影。

^简介


磨头镇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博爱县西部,与沁阳市接壤,辖34个行政村,人口2.8万,耕地2.8万亩,竹林3100亩,镇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是一个农工商综合乡镇。磨头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北邻焦枝、候月铁路,东傍焦晋、郑焦高速公路,新济公路穿境而过,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和国家西气东输分输站所在地,有取之不尽的优质地下水资源和用之不竭的天然气、煤炭资源,辖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东汉时的白马寺和占地千余亩的太行博竹苑,一代伟人江泽民同志曾在此工作、生活。1996年6月3日到此视察,并在过去工作过的办公室留影。

^行政区划


磨头镇辖磨头村、大屯村、东张赶村、小屯村、小庄村、前十里村、后十里村、东马村、前牛庄村、胭粉庄村、柳庄村、东南村、西南村、西李洼村、王保村、蔡庄村、陈庄村、原庄村、际东村、际西村、西张赶村、瞿庄村、崔庄村、关王庙村、玉皇庙村、南十字村、二仙庙村、闪拐村、大礼元村、尚后村、前李村、西西庄村、狮口村、北十字村3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磨头村。

^农业发展


磨头镇农业产业结构整体提升,布局日趋合理,效益明显提高,是博爱县产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之一。磨头镇土地肥沃,气候适中,四季分明,是焦作市特色农业镇(蔬菜)和河南省无公害生产基地。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经营体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通过“育龙头、兴市场、建基地”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先后建成年吞新鲜蔬菜1万吨的焦作市绿叶食品有限公司和小屯脱水蔬菜厂两家蔬菜深加工企业,规范完善了豫北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市场交易量逐年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磨头镇蔬菜种植面积15000亩,新建各类温室大棚350座;建成5000亩优质小麦基地、3000亩小麦种子基地和2000亩玉米种子基地;建成养牛小区11个,奶牛繁育厂1个,规模养牛户279户,牛存栏5800头,奶牛存栏400余头。磨头镇三分之二村成为以蔬菜种植、种子繁育、养牛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2800元,增加到2005年的3150元。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化工、铸造、煤炭、皮鞋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强力实施以地招商、以利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方式,把借助外力、借梯上楼、借船下海,作为实现农业主导型乡镇向工业主导型乡镇转移,实现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07.6万元,较上年增长124.3%,其中国、地税完成409.8万元,增长61.2%,完成运输营业税、建筑税1291.8万元,财税增长幅度位居全县第一。2005年磨头镇新上项目1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60万元,增长134.1%,其中河南博洋、润华工贸、伊光铅业、华博锌品四个投资超500万元项目落户磨头,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9亿元,增长123.8%,招商引资完成3500万元,占年任务的103%,其中引进市外资金2900万元。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县五强行列,被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授予“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乡镇”。

^社会事业


磨头镇科教、文化卫生、通讯、交通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投资200万元新建镇第三中心小学,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落实“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共免杂费、书费24万元,补助生活费2万余元。磨头镇34个行政村,村村建立了文化中心,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磨头镇卫生院被卫生部评为一级甲等医院,并建立了各项设施,达到了“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标准,建立了农民保障制度,90%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磨头镇通讯设施完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通公路。社会治安稳定,没有发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和群体无序越级上访事件,全镇人民安居乐业。

2 江苏如皋市磨头镇


^乡镇简介


磨头镇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万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处于沪、宁、苏二小时经济圈内,沿海、宁通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傍镇而行,204国道、334省道、如港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工业起步较早,已形成了机械、食品、织造等工业门类,丰富的资源、充裕的劳动力、良好的环境,使磨头镇成为投资的热土、兴业的宝地。镇区东侧有苏中皋南战斗烈士陵园。是明书法家贾鸣凤、近代老同盟会会员沈卓吾的出生地。

^历史沿革


1949年设磨头乡,1957年由仁静、磨头、徐石3乡一部分并为磨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建镇。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12公里。面积37.1平方公里,人口3.3万。如海运河、丁磨公路、204国道过境。辖磨北、天阳、吴曹、丁郭、东冒、西冒、肖石、范荡、曹田、董堡、南屋、邓庄、星一、严堡、大狄、八角、赵港、星光、磨南、小磨、宋渡、王户、小狄23个村委会。

^工业企业


该镇不断加速集镇建设步伐,现镇区建成面积已达4.96平方公里。日商大西裕到该镇投资兴办了南通天神时装有限公司,第一年就获得丰厚的回报;日商独资企业──南通哈塔达服饰有限公司一次性投资100万美元,近期可望建成投产;上海立丰食品公司也看中磨头镇,与南通银燕食品有限公司联营,在磨头镇工业园区投资1800万元筹建江苏立丰食品总厂。

现磨头镇已有55家工业企业,主要从事化工、机械、食品、工艺绣品、酿造、建材、织造等方面的生产。如皋糖厂生产的“花神牌”绵白糖,获得“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江苏省优质产品”等称号,畅销上海、山东、浙江等地市场。南通银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银燕牌”香肠、肉松畅销全国各地,“立丰”牌小包装休闲食品由上海立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销;磨头镇缫丝厂的“白厂丝”获得省优良产品证书;砖瓦机械厂研制生产的WJ—200型小瓦机,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磨头镇盛产黑种肉猪,以皮薄肉嫩而闻名,所引进的西方瘦肉型公猪与土生黑种母猪杂交,其后代瘦肉率高达60%以上。全镇肉猪年上市量10万多头,鸡、鸭、鹅等家禽饲养量达300万羽,为肉食品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高效农业


近两年来,该镇以大力吸引“三资”作为发展规模高效农业的突破口,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把农业招商引资放在与工业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部署、一同考核,制定和完善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资开发农业的激励政策,在用地、用电、用水、规费收取等方面给予优惠,努力培植“三资”开发农业的新亮点,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用活、用足、用好农业投入政策,并将“三资”投入重点转移到农业园区的建设和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上来。因此,该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主导产业抓重点,重点产业抓规模,特色产业求突破”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全镇新上一般项目农业近40家,完成投入1亿多元,规模项目农业10家,完成投入1亿元。建起丁阳高效农业园区,该园区首期300亩钢架大棚已经建成,道路、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到位,并成功引进云南、南通等客商承包经营。园区全部建成后将辐射周边地区13000亩,就地转移劳动力200多人,人均纯收入将达8000元。

该镇将规模高效农业发展任务分解到各村,做到片片有重点、村村有特色,并与各村签订考核责任制。以能人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实现土地有序流转,两年来,全镇共流转土地1280亩。同时农技部门强化服务职能,改善服务质量,先后多次举办农业技术讲座,着力搞好农业科学实用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让农民真正掌握现代科学实用技术。

^环境建设


磨头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创建中国环境优美镇和江苏省卫生镇为抓手,以打造宜居创业现代小城镇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坚持建管并重,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抓规划编制,描绘小城镇建设宏伟蓝图。自2003年开始,磨头镇紧抓如港公路建设契机,提出“完善北区、发展南区、开拓西区”的发展思路,对镇区进行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先后完成了给水、排水、道路、消防、环卫、绿化、供电、电信等8大项专业规划,达到了规划全覆盖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依据。抓重点工程建设,打造宜居创业现代小城镇。重点工程是小城镇建设的支撑,磨头镇大力推进道路工程建设,完善镇区道路体系;大力实施镇区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等配套工程建设,提升集镇品位;助推房地产开发,磨头镇累计挂牌土地面积248亩,总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抓环境整治,提升城镇环境竞争力。建立健全垃圾处置长效管理机制,磨头镇高标准建设了镇垃圾中转站,磨头镇保洁人员超过100人,实现了磨头镇垃圾日产日清;大力推进龙游河风光带建设,积极策应全国环境优美镇和省卫生镇创建工作;高标准兴建污水处理厂,投资近1000万元、日处理3000吨生活污水的污水处理厂预计于10月份建成运转,磨头镇又重新编制了镇区污水排放规划,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污水管网全覆盖。抓政策引导,激励农民进镇居住。遵循“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思路,在镇区建设一流的农民集中居住安置房,吸引农民进镇居住,磨头镇进镇居住工作已完成拆除60户,复垦土地56.14亩。

^地名由来


磨头镇得名于“飞来磨”。明清以来所修《如皋县志》都有记载:“飞来磨,在磨头南街西侧,其色浅红,不知始于何年,镇因此得名。”这片飞来磨的来由,民间传说很多。据《如皋民间故事选》(1989年)传说,这是后汉开国皇帝刘智远的妻子李三娘推过的磨子。五代十国时期,有个叫圩岸的地方,庄上住着一个李员外,生有一子三女。长子呆头呆脑,人称大呆瓜,娶了个媳妇却个恶婆娘。三个姑娘都很漂亮,长女、次女都已出嫁了,三女李三娘长得特别漂亮,尚待字闺中。一天,李员外在家中祭祖,供桌上摆满了猪头、鸡鸭、水果,堂上没人的时候,忽然从供桌下钻出一个人来,抓起供品大吞大吃,家中佣人发现后,一拥上前抓住便打。李员外出来,忙喝住家人,问他:“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来偷供品吃?”那人道:“我叫刘智远,也是个知书识礼的人,因在家乡受官府迫害,无法生活,只得出来闯荡,刚才是实在饿得受不了,才偷吃你家供品,要打要罚随你的便。”李员外见这个人相貌堂堂,不像个无赖之徒,就把他收留下来。过了些日子,又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把李三娘嫁给了他。可是李三娘的嫂子却容不得,天天冷言冷语对待刘智远。李员外去世后,就更变本加厉了。刘智远是个有志气的人,一怒之下到彬州投了军。嫂子又转头逼迫李三娘,限她每天日担30担水,夜里推磨到天明。这时,李三娘已怀有身孕,熬到要坐月子的时候,还不肯她休息。一天晚上,大呆瓜给李三娘送饭,见李三娘走一步喘三喘,实在不忍心,就换妹妹歇下来吃晚饭,自己帮着推磨。谁知嫂子跟着来到磨坊,一见自己的丈夫帮李三娘推磨,擘手就将李三娘手中的碗夺下摔在地上。这时李三娘忽然感到腹中疼痛,倒在磨子旁,眼看就要分娩了。可她嫂子却说她装病,拿起推磨的杆子就要打。这时,忽然天昏地暗,飞沙起石,从西南刮来一股狂风,掀去屋顶,刮走磨盘,其中磨子的上半片一直飞到今天磨头这个地方,正好有四个强盗在此吵吵嚷嚷地分脏,磨子不偏不斜砸下来,“卜通”一声,把四个强盗打得血肉横飞,鲜血染红了磨子。从此,这个地方得名磨头,以警告人不要做坏事。那下片又向东北飞了二里路落下来,落下来的那块地方叫小磨头。李三娘苦挣苦熬地生下一个男孩,用牙咬断脐带,并替孩子取名“咬脐郎”。刘智远作了后汉开国皇帝后,派人找到他们母子俩,一家人终于团圆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有一对神磨在天空中飞行,飞到今天磨头这块地方,由于有一妇女正在倒马桶,冲了这对神磨,同时飘落下来,一片落在今磨头镇上,一片落在今穿过磨头镇中的龙游河里,磨呈暗红色。

^别名


人们除了把地名定名为磨头,并把这片“神磨”作为得名的依据保存下来。“文革”中曾因“破四旧”被推到河里去了,改革开放后,又被从河中捞出,现在安置在磨头小学操场边,作为文物保护起来。磨头在民国三年(1914)曾以人口在4万以上,被称为磨头市。

相关分词: 磨头镇 磨头 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