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创建于1950年,前身为川北农业试验站。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科技实力雄厚、研究条件先进、专业优势突出、科研成效显著的全国知名农业科研机构。“七五”、“八五”均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研究单位,1987年以来13次荣获省“先进科研单位”、2次荣获市科技发展突出贡献单位称号。2006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在参评的1077个国家、省、市农业科研机构中列居第84位,在参评的505个地、市农业科研机构中列居第8位。

一、优秀的创新团队。全在职职工17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农艺师21人,助理研究员及农艺师33人,初级29人;博士2人,硕士8人;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省劳模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2人,现任全国人大代表1人,省优专家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

二、先进的科研条件。建有高标准的细胞分子技术室、组织培养室和品质分析室2500m2,作物隔繁网室2800 m2,作物温室4000 m2,装备有进口设备基因枪、万能正立显微镜、近红外品质分析仪、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和人工气候箱等100多台(套),总价值800多万元,科研手段达到国内一流水准;拥有高标准试验田地400亩,道路、田坎、地埂全部实现硬化,排灌渠系配套,田地自流排灌;建有种子贮藏库1200 m2,种子加工车间650 m2,配置全自动种子加工生产线一套;建有“国家甘薯、花生新品种原原种基地”、“国家甘薯、花生成果中试和综合示范试验基地”、“国家水稻、玉米区试试验基地”、“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南充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收藏各类科技图书、专业期刊、技术资料等5万余册。

三、显赫的创新成效。1978年以来,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215项(次),其中国家级7项,部省级82项,市厅级126项,研究选育的甘薯新品种“南薯88”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培育新品种99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认定)11个,四川省审定88个;发表科技论文近1000篇。研发成果累计应用面积达5.5亿余亩,增创社会经济效益达200多亿元。四、突出的专业优势。建50多年来,在甘薯、花生、棉花、玉米、油菜、水稻、大豆等作物新品种选育及耕作技术研究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常年主持或承担国家、省、市重大农业科研项目30项。

(1)、甘薯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本甘薯研究属全国第二大甘薯专业研究单位,长期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四川省薯类育种攻关任务,并担任四川省薯类联合育种组长单位。在优质高产及专用甘薯新品种培育上成效显赫,育成的以“南薯88”、“南薯99”为代表的南薯系列甘薯新品种在全国应用种植份额最高时期达25%以上,累计荣获成果奖励18项。高产、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南薯88”,是我国甘薯育种中一项新突破,全国推广应用2.0亿多亩,创社会效益60多亿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花生研究独树一帜。本花生研究属西部十省(市、区)最大的花生专业研究单位,长期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四川省花生育种攻关任务。在优质、加工专用型出口品种选育上成效卓著,育成花生新品种14个,其中国审(认)品种5个,多数品种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主推品种,川渝两地应用种植份额达95%以上,累计推广1亿多亩,增创产值50多亿元,形成了北有“鲁花”、南有“天府”的全国花生种植格局。共获成果奖励40项,其中“天府3号”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南充混选1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3)、棉花杂优利用创新突出。本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成效突出。长期承担四川省棉花育种攻关课题。共获得成果奖励16项,其中“棉花‘洞A’核雄性不育种质研究与利用”属世界首创,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育成的杂交棉花“川杂5、6、7号”在全国累计推广965万亩,创经济效益11.58亿元。

(4)、玉米研究颇具特色。本是四川省玉米联合育种副组长单位,长期承担四川省玉米攻关课题,在耐旱高产玉米研究方面形成独特优势,选育的以“南玉3号”、“南玉8号”、“南玉10号”为代表的南玉系列玉米新品种,株型紧凑、抗旱耐瘠、高产优质,深受四川丘陵干旱区农民的喜爱,“南玉3号”荣获南充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5)、油菜育种突飞猛进。本玻里马胞质雄性不育强优势利用研究达国内先进水平,长期承担四川省油菜育种攻关任务,并担任四川省油菜联合育种副组长单位。仅“十五”以来就育成油菜新品种7个,其中国审2个。选育的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南油6号、7号、8号、11号”和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南油9号、10号”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广泛应用。

(6)、水稻研究进展显著。近年已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配合力恢复系南恢511、南恢445、南恢533和优质不育系南香1A等11个水稻亲本新材料,育成的高产水稻新品种D优7511、D优6511和优质水稻新品种中优445在省内外广泛应用。

(7)、豆类育种成绩斐然。“九五”以来,共选育出大豆、绿豆新品种12个,其中国审2个,获得各级成果奖5项。高产高蛋白品种南豆5号、8号被列为四川重点推广品种。

(8)、耕作改制研究贡献突出。取得的以“麦/玉/苕”分带轮作为代表的多熟耕作技术成果被南方各省广泛应用,对丘陵区农作物充分利用光、热、水、肥资源,提高单位产出、增加效益有显著作用,先后获得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2项。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立足川东北,服务全川,面向全国。愿与各界同仁朋友真诚合作,共谋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