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是由我国首先发现鉴定和命名的危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Fijivirus eoviridae),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 该病毒于2001年由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在广东省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2009年全国已有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9个水稻主产省(区)明确发生,发生面积约500万亩,失收面积10万亩。

中文学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拉丁学名: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界:病毒界

科:呼肠孤病毒科

属:斐济病毒属

分布区域: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



症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现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宽、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黑褐色。根短小,植株矮小,不抽穗,常提早枯死。分蘖期发病,新生分蘖先显症,主茎和早期分蘖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缩藏于叶鞘内。拔节期发病,剑叶短阔,穗颈短缩,结实率低。叶背和茎秆上有短条状瘤突。

水稻发病后典型表现为植株矮缩、叶色深绿、叶背及茎秆出现条状乳白色或蜡白色,后变深褐色小突起、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倒生气须根、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剑叶或上部叶片可见凹凸的皱折,一蔸中有1根或几根稻株比健株矮1/3左右,半全穗。

1、典型症状

(1)发病稻株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2)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病株茎秆表面有乳白色大小约1~2 mm的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不同而异,早期感病稻株,病瘤产生在下位节,感病时期越晚,病瘤产生的节位越高。

2、秧苗期症状

病株颜色深绿,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小而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黑褐色。叶枕间距缩短,其叶鞘被包裹在下叶鞘里,植株矮小(不及正常株的1/3),后期不能抽穗,常提早枯死。3、分蘖期症状

病株分蘖增多丛生,上部数片叶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扭曲畸形。植株矮小,主茎及早生分蘖尚能抽穗,但穗头难以结实,或包穗,或穗小,似侏儒病。

4、抽穗期症状

全株矮缩丛生,有的能抽穗,但相对抽穗迟而小、实粒少、粒重轻,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皱褶;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

发生规律与危害


该病毒主要由白背飞虱传毒,不能经种传播,植株间也不互相传毒;介体一经染毒,终身带毒,稻株接毒后潜伏期14-24天。

1、传毒媒介和传毒

 (1)传毒媒介:主要白背飞虱;植株之间不相互传毒;白背飞虱不经卵传毒;白背飞虱获毒时间为30min;传毒为15min。

(2)传毒:病毒初侵染源以外地迁入的带毒白背飞虱为主,冬后带毒寄主(如田间再生苗、杂草等)也可成为初侵染源;带(获)毒白背飞虱取食寄主植物即可传毒。

2、易感病时期和产量损失

水稻感病期主要在分蘖前的苗期(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拔节以后不易感病。最易感病期为秧(苗)的2~6叶期。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的基本绝收,拔节期和孕穗期发病,产量因侵染时期先后造成损失在30~10%。

3、田间发生特点

随着病毒分布范围的扩大,发生会逐年加重;中晚稻发病重于早稻;育秧移栽田发病重于直播田;杂交稻发病重于常规稻;田块间发病程度差异显著,发病轻重取决于带毒白背飞虱迁入量;病害普遍分布,但仅部分地区严重发生;尚未发现有明显抗病性的水稻品种。

4、调查内容和方法

(1)大田虫口密度调查。在中、晚稻穗期各调查1次。按不同移栽期,选择有代表性田5块,每块田随机取样5点,每点查20丛,调查虫口密度。

(2)成虫消长调查。结合其它害虫灯诱调查,进行灰飞虱灯下成虫消长调查,逐日记载灯下诱到的灰飞虱数量。

(3)发生情况调查。在中、晚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稳定期(齐穗期),对不同类型田、不同品种田分别调查。采用从田边到田内直线取样,每块田查500丛,分别计数发病丛数、发病株数,计算病丛率、病株率。

当前要做好晚稻发病情况普查,明确大面积发生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重发区作好冬前防控。

防控技术


应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综合防控策略。抓住秧苗期和本田初期关键环节,实施科学防控。

一、清除杂草。用除草剂或人工清除的办法对秧田及大田边的杂草进行清除,减少飞虱的寄主和毒源。

二、推广防虫网覆盖育秧。即播种后用40目聚乙烯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稻飞虱迁到秧苗上传毒为害。

三、药液浸种或拌种。用10%吡虫啉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或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10%吡虫啉WP 15~20克/公斤稻种拌种,待药液充分吸收后播种,减轻稻飞虱在秧田前期的传毒。

四、药剂防治(“治虱防矮”)。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时期的防治工作,一是秧田期:秧苗稻叶开始展开至拔秧前3天,酌情喷施“送嫁药”。二是本田期:水稻移栽后15~20天。药剂:每亩用25%吡蚜酮WP 16~24克或10%吡虫啉WP40~60克或25%噻嗪酮WP50克,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

五、及时拔除病株。对发病秧田,要及时剔除病株,并集中进埋入泥中,移栽时适当增加基本苗。对大田发病率2%~20%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踩入泥中深埋,然后从健丛中掰蘖补苗。对重病田及时翻耕改种,以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