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化学奖是由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的5项奖金之一。其包括诺贝尔化学奖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年颁发一次,其评选的唯一标准是化学研究领域内学者对于化学领域贡献成就的大小。1986年华裔科学家李远哲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评选准则


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

评选过程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 2000人。

——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

——不得自荐。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

——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A

阿道夫奥托赖因霍尔德温道斯

阿道夫布特南特

阿道夫冯拜尔

阿夫拉姆赫什科

阿龙切哈诺沃

阿瑟哈登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阿彻约翰波特马丁

阿尔内蒂塞利乌斯

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

爱德华比希纳

埃德温麦克米伦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艾伦黑格 艾伦麦克迪尔米德

奥托迪尔斯

奥托哈恩

奥德哈塞尔

奥托瓦拉赫

B

巴里夏普莱斯

白川英树

保罗伯格

保罗弗洛里

保罗卡勒

保罗萨巴捷

彼得阿格雷

彼得德拜

彼得米切尔

C

D

德里克巴顿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E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

F

弗里茨哈伯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

弗里茨普雷格尔

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

弗朗西斯阿斯顿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弗雷德里克索迪

弗雷德里克桑格

G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格奥尔格维蒂希

格哈德赫茨贝格

格哈德埃特尔

H

汉斯菲舍尔

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

赫尔曼施陶丁格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

赫伯特布朗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亨利莫瓦桑

亨利陶布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

哈特穆特米歇尔

J

杰弗里威尔金森

居里奥纳塔

K

卡尔博施

卡尔齐格勒

库尔特维特里希

库尔特阿尔德

克里斯琴B安芬森

L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

拉斯昂萨格

李远哲

理查德施罗克

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

里夏德库恩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罗伯特S马利肯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罗伯特格拉布

罗伯特鲁宾逊

罗伯特胡贝尔

罗德霍夫曼

罗德里克麦金农

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

罗杰科恩伯格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莱纳斯鲍林

M

玛丽亚居里

马丁查尔菲

马克斯佩鲁茨

迈克尔史密斯

曼弗雷德艾根

梅尔文卡尔文

N

尼古拉谢苗诺夫

O

欧文罗斯

欧文兰米尔

欧内斯特卢瑟福

P

Q

钱永健

乔治安德鲁欧拉 乔治德海韦西

乔治波特

R

S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

斯坦福摩尔

T

田中耕一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U

V

W

瓦尔特能斯特

威廉拉姆齐

威廉吉奥克

威廉利普斯科姆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威廉霍华德斯坦

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

威拉得利比

沃特吉尔伯特

沃尔特霍沃思

沃尔特科恩

文森特迪维尼奥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 维克多格林尼亚

X

悉尼奥尔特曼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

下村脩

Y

亚米德齐威尔

亚历山大R托德

野依良治

伊伦约里奥-居里

伊利亚普里高津

约翰波普

约翰康福思

约翰肯德鲁

约翰戴森霍费尔

约翰贝内特芬恩

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

伊夫肖万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Z

詹姆斯B萨姆纳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7-1938-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3-匈牙利科学家赫维西因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4-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5-芬兰科学家维尔塔宁因发明酸化法贮存鲜饲料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因发现酶结晶、美国科学家诺思罗普、斯坦利因制出酶和病素蛋白质纯结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47-英国科学家罗宾逊因研究生物碱和其他植物制品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8-瑞典科学家蒂塞利乌斯因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血清蛋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9-美国科学家吉奥克因研究超低温下的物质性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0-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1-美国科学家麦克米伦、西博格因发现超铀元素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2-英国科学家马丁、辛格因发明分红色谱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美国科学家鲍林因研究化学键的性质和复杂分子绍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5-美国科学家迪维格诺德因第一次合成多肽激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6-英国科学家欣谢尔伍德、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因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链式反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7-英国科学家托德因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8-英国科学家桑格因确定胰岛素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9-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海洛夫斯基因发现并发展极谱分析法,开创极谱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0-美国科学家利比因创立放射性碳测定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1-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因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化学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2-英国科学家肯德鲁、佩鲁茨因研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3-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4-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因用X射线方法研究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等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5-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因人工合成类固醇、叶绿素等物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6-美国科学家马利肯因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学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7-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8-美国科学家昂萨格因创立多种热动力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9-英国科学家巴顿、挪威科学家哈赛尔因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相方面的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0-阿根廷科学家莱格伊尔因发现糖核甙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的的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1-加拿大科学家赫茨伯格因研究分子结构、美国科学家安芬森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2-美国科学家穆尔、斯坦因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3-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4-美国科学家弗洛里因研究高分子化学及其物理性质和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5-英国科学家康福思因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瑞士科学家普雷洛洛因研究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6- 美国科学家利普斯科姆因研究硼烷的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7-比利时科学家普里戈金因提出热力学理论中的耗散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8-英国科学家米切尔因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9-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0-美国科学家伯格因研究操纵基因重组DNA分子、美国科学家吉尔伯特、英国科学家桑格因创立DNA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1-日本科学家福井谦一因提出化学反应边缘机道理论、美国科学家霍夫曼因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2-英国科学家克卢格因以晶体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核酸蛋白复合体获诺贝尔化学奖。1983-美国科学家陶布因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能移机理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4-美国科学家梅里菲尔德因对发民展新药物和遗传工程的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5-美国科学家豪普特曼、卡尔勒因发展了直接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6-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美国科学家克拉姆因合成分子量低和性能特殊的有机化合物、法国科学家莱恩、美国科学家佩德森因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新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8-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美国科学家切赫、加拿大科学家奥尔特曼因发现核糖核酸催化功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0-美国科学家科里因创立关于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1-瑞士科学家恩斯特因对核磁共振光谱高分辩方法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2-美国科学家马库斯因对化学系统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3-美国科学家穆利斯因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在遗传领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加拿大籍英裔科学家史密斯因开创“寡聚核甙酸基定点诱变”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4-美国科学家欧拉因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5-德国科学家克鲁岑、莫利纳和美国科学家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6-美国科学家柯尔,英国科学家克罗托因,美国科学家斯莫利因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美国科学家博耶,英国科学家沃克尔,丹麦科学家斯科因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8-奥地利科学家科恩,英国科学家波普因提出密度泛函理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9-美籍埃及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因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0-美国科学家黑格、麦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秀树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1-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因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2-美国科学家约翰-B-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因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瑞士科学家库特-乌特里希因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3年 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4年 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以色列】、伊尔温-罗斯【美国】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

2005年 伊夫肖万【法国】、罗伯特格拉布【美国】、理查德施罗克【美国】,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他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2008年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他们三人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将各分得2008年度1/3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

2009年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0年美国化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化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