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雷茨基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潘德雷茨基


潘德雷茨基


潘德雷茨基(Penderecki)1933年生于波兰登比查,曾在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学习,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72年任该校校长。

50年代后期,波兰实行比较开放的艺术政策。1956年创立的“华沙之秋”音乐节,为波兰现代音乐的发展,为波兰年轻作曲家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1959年,潘德雷茨基参加全国作曲比赛,因用不同署名上交三首作品,获得三个一等奖而出名。几乎一开始创作,他就对实验新的音响感兴趣,如《颂神歌》(Strofy,1959)、合唱《大卫赞美诗》(Psalmy Dawida,1959)等。在弦乐曲《放射》(Emanations,1958)和声乐曲《时间和寂静的限度》(Dimensions of time and silence,1960)中显示了他对音色的丰富想象力。1960年创作的弦乐曲《广岛受难曲者的哀歌》或许是使用新音色、特别是使用音块手法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作曲家利用和发展了斯托克豪森、布列兹、希纳基斯等人打开的新的音响领域,创造性地发掘出弦乐器的各种音响潜力,使乐队出现了类似电子音乐的音响效果。接着创作的弦乐曲《多形体》(Polymorphia,1961)同样表现了他对音块手法、对弦乐器非常规的演奏技巧的独特处理。

潘德雷茨基在音响上的探,是和作品的内容表现结合起来的,而且常常赋予它一定的戏剧性结构。他认为:“很明显,音乐应该直接进入听众的感情和思想”。因此,他的作品,不仅由于音响上的更新,令人瞩目,也以能够使人理解,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受到听众欢迎。这同当时一些拘泥于序列音乐程式的作品,音响复杂、内容抽象,形成鲜明对照。

60年代后期,潘德雷茨基的创作风格发生变化,向传统靠拢,具有所谓“新浪漫主义”倾向。他常常从过去的音乐中寻找素材,如规模宏大的《路加受难曲》(St.Luke Passion,1963-1965)可使人想起巴赫的受难曲。《路加受难曲》是继《广岛受难者的哀歌》之后作曲家创作的另一首最流行的作品。它的乐队和合唱都使用了音块和滑音,合唱队也要发出如嘶嘶声、喊叫声、笑声、耳语声以及重复吟唱等。它把各种风格,从格里戈里圣咏直到最新的音响实验都混合在一起。另一首同是宗教题材的作品《晨祷》(Utrenia,1970-1971,为独唱、合唱、管弦乐队而作)象是《路加受难曲》的续篇,它表现耶稣的下葬和复活,不仅引用东正教赞美歌的旋律片断,而且充满了东正教仪式的神秘色彩。

潘德雷茨基的创作数量很多。除上述作品外,重要作品还有歌剧《劳登的魔鬼》(The Devils of Loudun,1968)、《失乐园》(Paradise Lost,1975-1978)、古钢琴和室内乐队曲《帕蒂塔》(1971)、《小提琴协奏曲》(1976)等。《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宽广的旋律线条,似乎表明作曲家越来越企图接近19世纪音乐传统。

相关分词: 潘德雷 潘德 德雷 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