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建构:聚集中国电视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批评与建构:聚集中国电视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6月1日)

丛书名: 暨南新闻传播学术系列平装: 26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811352249, 9787811352245

条形码: 9787811352245

商品尺寸: 23.8 x 18.4 x 1.8 cm

商品重量: 499 g

ASIN: B002G9UKP8

内容简介


《批评与建构:聚集中国电视》内容为: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史上,暨南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已走过60多年坎坷不平而又不断奋进的历程。1946年,暨南大学新闻学系在上海创立。1949年,因暨南大学停办而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中文系于1960年开办新闻学专业。1970年,暨南大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停办,新闻学专业随中文系并人华南师范大学。1978年,复校后的暨南大学重建新闻学系。从此,暨南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走上不断发展的道路。

作者简介

谭天,教授,高级记者、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学研究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广播电视协会理事、广东媒体战略研究会研究员、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传媒经济、网络传播、纪录片等。著有《电视策划学》、《记者的世界》、《纪录之门——纪录片创作技能与理念》等书。发表论文逾百篇,主持研究项目有:《广东电视内容产业建设与发展研究》、《电视节目形态研究》、《内地电视在香港传播研究》、《澳亚卫视发展战略与频道定位研究》、《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发展研究》等。

目录

总序

前瞻务实开放创新——我的研究之路(自序)

第一章 电视新闻传播论

第一节 不可预测:电视新闻的卖点

第二节 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电视记者角色的符号解读

第四节 中国电视呼唤新闻主播

第二章 电视新闻改革论

第一节 透析中国电视新闻三十年

第二节 2005:八大看点

第三节 2006:三大视域

第四节 2007:在狙击中穿越

第五节 2008:直播中国

第三章 电视新闻影响论

第一节 构建电视新闻舆论场

第二节 电视新闻评论的涅檠之路

第三节 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比较

第四节 读报读网与媒体互动

第四章 电视节目研发论

第一节 电视研发的节点与向度

第二节 电视制播理念的颠覆

第三节 中国纪录片的转机与前景

第四节 从栏目运作到项目管理

第五节 如何向境外电视媒体学习

第五章 电视节目形态论

第一节 节目形态研究的进程

第二节 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

第四节 节目模块与结构方式

第五节 元素符号与创造技法

第六节 形式产品与媒介产品

第六章 电视对外传播论

第一节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第二节 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

第三节 两岸四地广播电视互动

第四节 内地电视在香港传播

第七章 电视媒介融合论

第一节 因特网冲击下的电视

第二节 新媒体视听与青少年

第三节 台网互动打造品牌

第四节 新媒体内容产品设计

第五节 网络媒体的奥运升级

第八章 电视产业经营论

第一节 传媒经济研究的范式与进路

第二节 走出新媒体产业的误区

第三节 影视:创意产业的突破口

第四节 选秀:打造影响力经济

附录广东电视内容产业建设与发展研究

后记

序言

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史上,暨南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已走过60多年坎坷不平而又不断奋进的历程。

1946年,暨南大学新闻学系在上海创立。1949年,因暨南大学停办而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中文系于1960年开办新闻学专业。1970年,暨南大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停办,新闻学专业随中文系并人华南师范大学。1978年,复校后的暨南大学重建新闻学系。从此,暨南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走上不断发展的道路。

相关分词: 批评 建构 聚集 中国 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