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企业管理


1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称

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



^企业管理概念


企业管理的内容包括了企业发展过程的全部工作内容:

1、按照管理对象划分包括:人力资源、项目、资金、技术、市场、信息、设备与工艺、作业与流程、文化制度与机制、经营环境等。

2、按照成长过程和流程划分包括:项目调研--项目设计--项目建设--项目投产--项目运营--项目更新——项目二次运营——三次更新等周而复始的多个循环。

3、按照职能或者业务功能划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管理等。

4、按照层次上下划分为:经营层面、业务层面、决策层面、执行层面、职工层面等。

5、按照资源要素划分为:人力资源、物料资源、技术资源、资金、市场与客户、政策与政府资源等。

^管理的范畴


从管理对象来分,可以将管理分成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业务管理更侧重于对组织的各种资源的管理,比如财务、材料、产品等相关的管理。而行为管理则更侧重于对组织成员行为的管理,以此而产生了组织的设计、机制的变革、激励、工作计划、个人与团队的协作、文化等等的管理。

企业的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就像人的两只手一样,要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管理的作用。如果其中任何一只手出了问题,都会对管理的整体带来损失,甚至让企业管理停滞不前,受到严重的阻力。

^常见误区


经验主义的标准,没有理论支持团队效率低,员工忠诚度差

没有标准,管理混乱,多变

没有规模效应,越来越累

员工职业化程度化低,没有训练

感性用人而非数字化量化,没有伦理标准

长松企业组织系统观点:

企业管理建设一定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的企业管理组织系统:

1.深入学习指导思想、理论、原理,任何不懂原理的管理者,都没有办法驾驭系统。

2.建立个性化的企业管理组织系统,并且有能力做到过程管理中优化。

3.运作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4.用企业管理组织系统去培训员工,达到全员认同与全力支持。

^发展战略与计划


战略与计划的企业管理发展战略是企业管理发展计划的路线和原则、灵魂与纲领。企业管理发展战略指导企业管理发展计划,企业管理发展计划落实企业管理发展战略。

注意中、长期大计划下小计划的细分和落实。仅重视计划,尤其是年度计划是对的;但还要围绕年度计划作好阶段计划,要坚持用企业的发展战略来指导和统帅各项计划。计划制订时必须注意到:具体的措施、定量的目标和综合平衡。

计划必须是基于企业管理发展战略基础上的详细的相对的短期目标,是战略达成的根本保证。

^发展历史


^企业管理的产生

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是由人们在从事交换过程中的共同劳动所引起的。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切规模较大的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进行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通过对整个劳动过程的监督和调节,使单个劳动服从生产总体的要求,以保证整个劳动过程按人们预定的目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企业管理就显得愈益重要。

^企业管理的发展阶段

企业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①18世纪末~19世纪末的传统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了管理职能同体力劳动的分离,管理工作由资本家个人执行,其特点是一切凭个人经验办事。

②20世纪20~40年代的科学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了资本家同管理人员的分离,管理人员总结管理经验,使之系统化并加以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理论。

③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现代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经济的定性概念发展为定量分析,采用数理决策方法,并在各项管理中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

^演变


企业管理的演变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变化必经的过程,通常演变由三个阶段构成,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

^经验管理阶段

企业规模比较小,员工在企业管理者的视野监视之内,所以企业管理靠人治就能够实现。所以在经验管理阶段,对员工的管理前提是经济人假设, 认为人性本恶,天生懒惰,不喜欢承担责任,被动,所以有这种看法的管理者采用的激励方式是以外激为主,激励方式是胡萝卜加大棒,对员工的控制也是外部控制,主要是控制人的行为。

^科学管理阶段

企业规模比较大,靠人治则鞭长莫及,所以要把人治变为法治,但是对人性的认识还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其对员工的激励和控制还是外部的,通过惩罚与奖励来使员工工作,员工因为期望得到奖赏或害怕惩罚而工作,员工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去行事,在管理者的指挥下行动, 管理的内容是管理员工的行为。

^文化管理阶段

企业的边界模糊,管理的前提是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性本善,人是有感情的,喜欢接受挑战,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这时企业要建立效应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文化管理阶段时并不是没有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实现文化管理的基础,经验仍然是必要的,文化如同软件,制度如同硬件,二者是互补的。只是由于到了知识经济时期,人更加重视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对人性的尊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

^构成


^企业管理的分项

企业管理,主要指运用各类策略与方法,对企业中的人、机器、原材料、方法、资产、信息、品牌、销售渠道等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由此对应衍生为各个管理分支: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研发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等,而这些分支又可统称为企业资源管理(SaaS)。通常的公司会按照这些专门的业务分支设置职能部门。

在企业系统的管理上,又可分为企业战略、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企业结构、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等系统的管理。美国管理界在借鉴日本企业经营经验的基础上,最后由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展出了企业组织七要素,又称麦肯锡7S模型,七要素中,战略(Strategy)、制度(Systems)、结构(Structure)被看作“硬件”,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s)、共同价值观(Shared Values)被看作“软件”,而以共同价值观为中心。何道谊将企业系统分为战略、模式、流程、标准、价值观、文化、结构、制度十大软系统和人、财、物、技术、信息五大硬件系统。

^企业分项管理的内容

①计划管理

通过预测、规划、预算、决策等手段,把企业的经济活动有效地围绕总目标的要求组织起来。计划管理体现了目标管理。

②生产管理

即通过生产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等手段,对生产系统的设置和运行进行管理。

③物资管理

对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进行有计划的组织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等。

④质量管理

对企业的生产成果进行监督、考查和检验。

⑤成本管理

围绕企业所有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进行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

⑥财务管理

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专用基金、盈利等的形成、分配和使用进行管理。

⑦劳动人事管理

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劳动和人事进行全面计划、统一组织、系统控制、灵活调节。

^企业管理文化


企业管理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管理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管理绩效


通常,企业管理绩效的实践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取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仅凭HR部门不足以推动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的实施。因此,取得高层管理者的认同和支持显得特别重要。

二)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

在取得高层管理者的认同和支持之后,HR部门认真制定企业的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包括绩效管理的政策方针,实施流程,角色分配,管理责任等。

三)广泛的宣传

任何一种新的管理手段的实施都离不开广泛的宣传贯彻,可以通过公司的内刊、宣传栏、局域网等媒介手段对绩效管理的理论、方法、意义和作用等进行宣传,制造声势。培养经理、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感性认识,树立企业的绩效观。这为以后的绩效管理的实践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实施起来的阻力会小一些。

四)培训直线经理

好的管理手段要由高素质的管理者来组织实施,因此对管理者的培训必不可少。要让管理者深刻掌握绩效管理的理念,改变旧有的管理观念,掌握绩效管理的流程、方法和技巧,使得每个管理者都喜欢绩效管理,都掌握绩效管理,都会运用绩效管理,都愿意使用绩效管理的手段管理自己的部门和下属。

五)做职务分析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开始推行企业的绩效管理。在此之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职务分析,制定职务说明书。许多的企业里,这项工作是一个空白,至多只有一个泛泛的岗位描述。

六)出台企业绩效政策

绩效管理的推行必须由政策保证,因此,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出台必要的政策措施非常必要。

^企业管理的架构


^一、组织架构的四要素

企业组织架构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特点及内外部条件而有所不同。但是,组织架构变革的思路与章法还是能够借鉴的。

组织架构变革应该解决好以下四个结构:

职能结构,一项业务的成功运作需要多项职能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在组织架构设计时首先应该确定企业经营到底需要哪几个职能,然后确定各职能间的比例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层次结构,即各管理层次的构成,也就是组织在纵向上需要设置几个管理层级。

部门结构,即各管理部门的构成,也就是组织在横向需要设置多少部门。

职权结构,即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

^二、影响因素

(一)企业环境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满足环境对组织提出的各种要求。因此,环境是决定管理者采取何种类型组织架构的一个关键因素。

外部环境指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市场特点、经济形势、政府关系及自然环境等。环境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组织架构的设计,即环境的复杂性和环境稳定性。外部环境对组织的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以及职权结构都会产生影响。

(二)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组织设计的重要因素。企业的规模不同,其内部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活动的内容日趋复杂,人数逐渐增多,专业分工不断细化,部门和职务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些都会直接导致组织架构复杂性的增加。

企业规模越大,需要协调与决策的事物将会不断增加,管理幅度就会越大。但是,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一矛盾将促使企业增加管理层级并进行更多的分权。因此,企业规模的扩大将会使组织的层级结构、部门结构与职能结构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业务特点

如果企业业务种类众多,就要求组织有相应的资源和管理手段与之对应,来满足业务的需要,因此部门或岗位设置上就会更多,所需要的人员就更多,组织相对就复杂一些。一般情况下,业务种类越多组织内部部门或岗位设置就要越多。

企业的各个业务联系越紧密,组织机构设计越需要考虑部门及部门内部的业务之间的相互作用,越不能采用分散的组织机构,这种情况下采用直线职能制或矩阵式组织机构更合适。一般而言,业务相关程度越大,越要进行综合管理。

(四)技术水平

组织的活动需要利用一定的技术和反映一定技术水平的特殊手段来进行。技术以及技术设备的水平,不仅影响组织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还会作用于组织活动的内容划分、职务设置等方面。

有些企业技术力量较强,他们以技术创新和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这时候组织机构关键是考虑技术发展问题,组织设计也以技术及其发展创新为主。当技术能够带来高额利润时,技术管理和利用就显得相当重要,技术管理成为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核心问题,成为组织机构设置的主线。生产技术越复杂,组织架构垂直分工越复杂,这将导致组织的部门结构增加,从而也增加了企业横向协调的工作量。

在传统企业中,各个企业的技术都差不多,企业的主要利润点不在技术上,那么技术就不会过多地影响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的设置更多地考虑诸如渠道管理、成本降低等,并以这些因素作为组织机构设计的主线。因此,这类惯性高的工作可考虑采标准化协调与控制结构,组织架构具有较高的正式性和集权性。

(五)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组织架构顺利实施的基础。在组织架构设计中,对人员素质的影响考虑不够会产生较严重的问题。员工素质包括价值观、智力、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和工作能力。当员工素质提高时,其本身的工作能力和需求就会发生变化。对于高素质的员工,管理制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弹性的工作时间、灵活的工作场所(例如家庭办公)、较多的决策参与权以及有吸引力的薪资福利计划等。

人力资源状况会对企业的层级结构产生影响,管理者的专业水平、领导经验、组织能力较强,就可以适当地扩大管理幅度,相应的,就会导致管理层级的减少。

人力资源状况会对企业的部门结构产生影响,如实行事业部制,就需要有比较全面领导能力的人选担任事业部经理;若实行矩阵结构,项目经理人选要求较高的威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其责多权少的特点。

人力资源状况还会对企业的职权结构产生影响,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高,管理知识全面,经验丰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管理权力可较多地下放。

(六)信息化建设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企业组织机构的存在基础发生巨大的变化,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处理效率大幅提高,企业网络内每一终端都可以同时获得全面的数据与信息,各种计算机辅助手段的应用使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日见势微,网络技术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通过网络系统低成本的及时过滤各个基层机构形成的原始信息。因此当企业建成高水平的信息系统后,应及时调整其组织架构,采用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来适应新兴电子商务经营方式,以减少中层管理人员,提高效率,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

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业务流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革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源结构和人们之间劳动组合的关系,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大大提升。组织架构的设计应该从原来庞大、复杂、刚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这样的组织更有利于信息的流动并趋于简化。

^6种企业管理模式


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牵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

^亲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利用家族血缘关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内聚功能,也就是试图通过家族血缘关系的内聚功能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从历史上看,虽然一个企业在其创业的时期,这种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确实起到过良好的作用。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尤其是当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以后,这种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就很快会出现问题。因为这种管理模式中所使用的家族血缘关系中的内聚性功能,会由其内聚性功能而转化成为内耗功能,因而这种管理模式也就应该被其他的管理模式所替代了。我国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创业时期对企业的正面影响几乎是99%,但是当企业跃过创业期以后,它对企业的负面作用也几乎是99%。这种管理模式的存在只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信用体制及法律体制还非常不完善,使得人们不敢把自己的资产交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使用,因而不得不采取这种亲情化管理模式。

^友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也是在企业初创阶段有积极意义。在钱少的时候,也就是在哥们儿为朋友可以而且也愿意两肋插刀的时候,这种模式是很有内聚力量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企业利润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哥们儿的友情就淡化了,因而企业如果不随着发展而尽快调整这种管理模式,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企业很快衰落甚至破产。我国有一个民营企业叫“万通”,一开始就是五个情投意合的人创办的一个友情化企业,当时大家都可以卧薪尝胆,创业者之间完全可以不计较金钱。但是,当万通拿到第一笔大的利润的时候,五个人就开始有所摩擦。当时万通的比较大的股东叫冯仑,他还想继续坚持这种管理模式而使企业发展,他组织企业的创办者读《水浒》,让大家记取散伙与分裂的教训,但结果最后没有解决问题,只好几个人解散了这个企业,放弃了这种友情化管理模式。后来万通由于创业者各自另起炉灶而孵化了好几个企业。

^温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强调管理应该是更多地调动人性的内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很快地发展。在企业中强调人情味的一面是对的,但是不能把强调人情味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原则。人情味原则与企业管理原则是不同范畴的原则,因此,过度强调人情味,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且企业最后往往都会失控,甚至还会破产。有人老是喜欢在企业管理中讲什么温情和讲什么良心,认为一个人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为被管理者想得很周到,那么被管理者就必然会有很好的回报,即努力工作,这样企业就会更好地发展。可见,温情化管理模式实际上是想用情义中的良心原则来处理企业中的管理关系。在经济利益关系中,所谓的良心是很难谈得清楚的。良心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讲,实际上就是一种伦理化的并以人情味为形式的经济利益的规范化回报方式。因此,如果笼统地讲什么良心,讲什么人性,不触及利益关系,不谈利益的互利,实际上是很难让被管理者好好干的,最终企业都是搞不好的。管理并不只是讲温情,而首先是利益关系的界定。有些人天生就是温情式的,对利益关系的界定往往是心慈手软,然而在企业管理中利益关系的界定是“冷酷无情”的,对利益关系的界定,到一定时候“手不辣”、“心不狠”是不行的。只有那种在各种利益关系面前“毫不手软”的人,尤其对利益关系的界定能“拉下脸”的人,才能成为职业经理人。例如,如果有人下岗的时候哭哭啼啼,一个人作为管理者心软了,无原则地可怜下岗者而让他上岗了,那这个人就完全有可能成不了职业经理人。

^随机化管理模式

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民营企业中的独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独裁式管理作为一种随机化管理,就是因为有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很独裁。他说了算,他随时可以任意改变任何规章制度,他的话就是原则和规则,因而这种管理属于随机性的管理。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行政干预,即政府机构可以任意干预一个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最后导致企业的管理非常的随意化。可见,这种管理模式要么是表现为民营企业中的独裁管理,要么是表现为国有企业体制中政府对企业的过度性行政干预。现在好多民营企业的垮台,就是因为这种随机化管理模式的推行而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创业者的话说错了,别人也无法发言矫正,甚至创业者的决策做错了,别人也无法更改,最后只能是企业完蛋。

^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谓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企业管理。当然,这种规则必须是大家所认可的带有契约性的规则,同时这种规则也是责权利对称的。因此,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牵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如果不适当地“软化”一下也不好办,终究被管理的主要对象还是人,而人不是一般的物品,人是有各种各样的思维的,是具有能动性的,所以完全讲制度化管理也不行。适当地吸收一点其他管理模式的那些优点,综合成一种带有混合性的企业管理模式。这样做可能会更好一点。这恐怕是中国这十几年来在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方面,大家所得出的共识性的结论。

企业初创时期,事务相对简单、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也还没有十分宽泛,因此可以采取直接管理的方法,比如一些家族企业在规模和领域还不大的时期,采用直接管理是十分有效的。但当企业发展壮大以后,管理方法就需要随之创新和优化。一般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管理”方法分成这样几种类型,并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科学地、单一或复合地加以运用,可以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系统化管理模式

通过完成企业组织机构战略愿景管理、工作责任分工、薪酬设计、绩效管理、招聘、全员培训、员工生涯规划等七大系统的建立,来完成企业的系统化标准化统筹化的管理。

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企业的快速扩展,因为在你用这一套系统打造完一个管理的标准模版的时候,旗下的分公司或者代理都能简单的复制,就这降低了扩展的难度。

这就是企业组织系统最大可利用性。

^管理重组


^定义

管理重组,是指当外部环境、企业资源及其结构发生变化时,重新选择确定一种科学合理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管理模式或管理体系的过程。

^管理重组的重点

1.企业战略重组:主要由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等组成。

2.组织重组:是指关于组织的理论与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再造,是一种组织的彻底性创新。

3.业务流程重组:出发点包括企业目标、理解顾客、技术条件三方面。

4.企业资源重组:包括产业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等。

^管理重组的内容

1.企业经营思路的全新变更。

2.重塑企业的运行机制。

3.企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

^管理重组的原则

一是“精髓注入”

二是“点滴注入”

三是“持续注入”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设计、选择、控制和实施,直至达到企业战略总目标的全过程。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诸如企业的经营方向、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科技发展、机制改革、组织机构改组、重大技术改造、筹资融资,等等。战略管理的决定权通常由总经理、厂长直接掌握。 企业战略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整体性

企业战略管理的整体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将企业战略看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加以管理。

其次,它将企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企业战略管理强调整体优化,而不是强调企业某一个战略单位或某一个职能部门的重要性。企业战略管理通过制定企业的宗旨、目标、战略和决策来协调企业各个战略经营单位、部门的活动。

长期性

企业战略管理关心的是企业长期、稳定和高速的发展。企业战略管理的时间跨度一般在3年以上,5-10年之内。

权威性

战略管理重视的是企业领导者按照一定程序,对企业重大问题做出抉择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过程。企业战略是有效经营的必要前提,要充分发挥战略的整体效益功能,它就必须具有权威性。

环境适应性

企业战略管理重视的是企业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关系,其目的是使企业能够适应、利用环境的变化。企业是与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开放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树立企业管理理念


^企业经营中的核心理念

企业看待社会的态度、对待利益的态度、处理风险的态度、学习和创新的态度以及如何积累财富的态度。这些态度构成了企业经营中的核心理念。

^“识时务者乃俊杰”

一方面,这些环境限制着中国企业的发展,例如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不合理的行业进入限制以及与世界市场的隔阂等。

另一方面,这些不完善的环境又为企业的生存提供了一种特殊条件,甚至可以使得一些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快速成长。例如,一些企业可以利用政府的特别支持,利用区域性市场的分割或极为低廉的劳动力,甚至利用消费者心理的不成熟(例如通过高额广告投入来创造销售奇迹)等条件迅速壮大。

从总体上讲,市场不完善所导致的弊端要远远大于它为个别企业带来的利益。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迅速的变化。中国企业必然是在适应和挑战这种变化中成长。首先,中国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一个相对不完善的环境,学会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其次,中国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现在赖以生存的条件中哪些是落后的,是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必须认识到任何力图维系这些条件的寻租行为在长期都无法拯救企业,企业应该积极地适应市场变化的挑战。

^构建均衡利益格局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需要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例如,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其他合作者之间、劳资之间、股东与经理人之间,控股者与普通股民之间等等。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将取决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维系和建立的利益关系或格局是什么?这种利益格局是否对于各种利益相关者具有经济价值。因此,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维系和构建有价值的利益关系是企业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

2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书籍


^基本信息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企业管理

李旭量 程玲云 主编

王健 张洁 黄海力 王峻 副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058-9422-8

定价:29.80元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使用本科教材或本科院校编写的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时,深感现有教材不能适用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企业管理》教材。

本教材按照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高职高专教学的实际需要,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基础性和扩展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介绍了以企业为特定对象的基层综合管理和企业职能管理,为学习者设计了一个系统科学的企业管理知识体系,并通过理论、案例、实训相结合的手段,加强对学生认识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全面满足企业管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需要。

本教材具有如下特色:

1.摒弃“本科压缩型”教材模式,采用全新的体例。为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人们自学的要求,本书借鉴国际畅销管理学教科书的规范体系,重新构架了全书体例。本系列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线,教材编写上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强调理论够用;一般内容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加强案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思考相结合,强化课外思考。

2.教材内容简明易懂。针对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后,高职高专学生素质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努力做到理论简明且通俗易懂,实际操作技能过程程序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

3.尽力满足中国读者的需要。本书主要面向中国读者,主要为解决中国企业管理的问题提供帮助,因而本书结构框架的设计、概念的归纳尽量贴近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基础;书中应用的实例和选择的案例大都取自中国企业,以便于读者理解和分析借鉴。本书还专门讨论了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问题。

4.努力反映时代要求和管理成就。企业管理日新月异,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不断涌现。本书努力反映近20年以内的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变化,充实管理理论新成果,例如最新的管理发展趋势、知识管理、先进的管理信息化平台等。

本套教材主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需求,同时也可以用于实际工作者的技能培训。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项目一初识企业管理

任务1了解企业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企业

二、企业=公司?

任务2了解管理常识

一、什么是管理

二、管理者的工作是做什么

三、如何修炼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任务3掌握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企业管理

二、企业管理必须考虑和分析哪些环境?

三、企业适合什么样的组织结构

项目二企业经营管理

任务1企业战略管理

一、初识企业战略

二、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三、企业战略选择

任务2企业营销管理

一、初识企业市场营销

二、开展企业市场调查

三、着手企业目标市场选择

四、决定企业市场营销组合

任务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初识企业人力资源

二、企业招聘与录用管理

三、企业绩效管理

四、企业薪酬管理

五、企业人力培训开发管理

任务4企业财务管理

一、初识企业财务管理

二、企业筹资管理

三、企业投资管理

四、企业财务分析

项目三企业生产管理

任务1企业生产过程管理

一、生产运作设计与组织

二、现代生产运作方式

任务2企业物流管理

一、物流管理概述

二、企业主要物流工作

任务3企业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概述

二、质量成本

三、质量管理方法

四、全面质量管理

项目四企业资产管理

任务1企业流动资产管理

一、流动资产概述

二、货币资金管理

三、应收账款管理

四、短期投资管理

五、存货管理

任务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

三、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任务3企业无形资产管理

一、企业无形资产概述

二、企业品牌管理

三、企业技术管理

项目五企业信息管理

任务1企业信息管理

一、企业信息管理的概念

二、企业信息管理的内容

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任务2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企业信息化

二、管理信息系统

三、决策支持系统

四、企业资源计划

五、客户关系管理

六、供应链管理

任务3企业电子商务运作

一、电子商务

二、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企业信息管理

三、企业电子商务方案设计

3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书籍


^图书信息


书名:企业管理(第三版)图书编号:227426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定价:¥13.8

ISBN:[10位]7122000484;[13位]9787122000484

作者:王智

出版日期:2007-03-17

版次:1

开本:32开

平装:184页

^简介


管理是什么?本管理模式认为,管理就是指管理者关于管理对象“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干到什么程度会怎么样”全部的工作内容和全部的工作过程。按照这一定义,本书阐述了管理及其一般原则和方法,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则,管理者及管理者素质,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建设。本书可供化工中级技术工人培训之用,也可供操作工人和中初级工人自学之用,还可供各级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企业管理原理及其管理制度1

第一节管理的第一要素:工作任务2

一、工作任务的定义与范畴2

二、编制工作任务制度的方法及其原则5

三、工作任务方面制度范例10

第二节管理的第二要素:工作方法28

一、概述28

二、工作方法方面制度的编制方法及其原则29

三、几个具体关于工作方法的制度范例30

第三节管理的第三要素:工作标准37

一、概述37

二、工作标准制度编制的方法、原则37

第四节管理的第四要素:工作考核与工作报酬40

一、概述40

二、工作考核制度的编制41

三、工作报酬制度的编制44

四、工作绩效考核法48

五、工作绩效考核法的数学基础54

第二章管理方法和管理艺术57

第一节管理的基本方法57

一、工作计划57

二、工作布置59

三、工作检查61

四、工作落实64

五、工作执行67

六、工作总结67

七、工作组织69

八、工作协调70

九、工作指挥72

第二节管理的辅助方法74

一、关于组织会议75

二、关于批评与表扬77

三、关于重大问题或恶性事件的处理77

四、关于工作考核的管理督导78

第三节管理的艺术化80

一、概述80

二、管理艺术化对管理理念的要求82

三、管理艺术化对管理制度的要求84

四、管理艺术化的基本操作87

第三章企业管理运行的基本规则90

第一节企业管理运行的总体规则及其运用90

一、企业管理运行总体规则90

二、企业管理运行总体规则的运用92

第二节企业员工行为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93

一、企业员工行为管理基本规则93

二、企业员工行为管理基本规则运用95

第三节企业组织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96

一、企业组织管理基本规则96

二、企业组织管理基本规则运用97

第四节企业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基本规则及其运用98

一、企业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基本规则98

二、企业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基本规则运用100

第五节工作考核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01

一、工作考核管理基本规则101

二、工作考核管理基本规则运用103

第六节工作报酬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05

一、工作报酬管理基本规则105

二、工作报酬管理基本规则运用107

第七节企业管理技术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08

一、企业管理技术基本规则108

二、企业管理技术基本规则运用109

第八节企业设备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10

一、企业设备管理基本规则110

二、企业机动设备管理基本规则运用111

第九节企业工艺技术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13

一、企业工艺技术管理基本规则113

二、企业工艺技术管理基本规则运用114

第十节企业生产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15

一、企业生产管理基本规则115

二、企业生产管理基本规则运用118

第十一节企业环境管理基本规则119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119

二、环境管理的内容119

三、环境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119

四、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120

五、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120

第十二节企业安全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22

一、企业安全管理基本规则122

二、企业安全管理基本规则运用124

三、HSE管理体系简介126

第十三节企业质量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35

一、企业质量管理基本规则135

二、企业质量管理基本规则运用137

三、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简介138

第十四节企业成本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41

一、企业成本管理基本规则141

二、企业成本管理基本规则运用143

第十五节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44

一、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基本规则144

二、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基本规则运用145

第十六节企业产品销售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46

一、企业产品销售管理基本规则146

二、企业产品销售管理基本规则运用147

第十七节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基本规则及其运用148

一、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基本规则148

二、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基本规则运用149

第十八节企业班组管理基本规则150

第四章企业管理者和管理者素质154

第一节企业管理者154

一、企业管理者的职责154

二、企业管理者的权限155

三、企业管理者的工作标准156

四、企业管理者的工作方法158

五、企业管理者管理成功的标志159

第二节企业管理者素质159

一、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知识素质160

二、企业管理者的专业技术素质160

三、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技术素质160

四、企业管理者的心理素质160

五、企业管理者的语言素质161

第三节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企业管理者161

一、正确处理管理中的人际关系161

二、做一名理“才”高手161

三、掌握好管理四要素162

第五章企业文化及其企业文化建设163

第一节企业文化163

一、企业文化的组成及其重要范畴164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168

第二节企业文化建设169

一、企业文化的可塑性169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及其原理171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些重要范畴175

四、××企业《企业文化手册》179

^书摘


第一章 企业管理原理及其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就是指企业管理者关于管理对象的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及工作考核和工作报酬的全部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按照这一定义,本书阐述企业管理原理及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则、管理者及其管理者素质以及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建设。

成功的管理,是指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对象运用适当的原则、方法和艺术。为此,本书在阐述管理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管理的基本方法、辅助方法。

工作任务实际上就是指管理者关于管理对象“干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常讲的“岗位工作职责”或“单位(部门)职责范围”。在企业里,具体的岗位、单位或部门的名称称谓,实际上往往已经概括表达了相应工作任务的主体内容。例如,工艺技术处,工艺技术及其管理就是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所以,企业岗位工作职责、单位(部门)职责范围、企业以及企业内部的单位、部门的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都是关于“工作任务是什么”的范畴。

工作方法是指关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的规定,也就是“怎么干”。比如,各种程序文件、工艺规程、操作规程、会议议程等,均是对工作方法进行的规定。

工作标准是指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所要达到的结果的程度要求,这也就是常讲的“干到什么程度”。企业有关一个岗位或一个单位、部门的诸如产量、质量、成本、安全、利润等指标,均是工作标准这一管理范畴的内容。

4 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书籍


^图书信息


书名:企业管理

图书编号:1191579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定价:17.0

ISBN:754291087

作者:骆守俭

出版日期:2005-07-01

版次:1

开本:大32开

^简介


大规模生产模式创造了20世纪的工业文明,同时也造就了以职能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格局。21世纪的企业面临着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竞争环境,这种竞争环境催生了大规模定制的企业管理范式,用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取代以职能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是实现大规模定制的基本途径。全新的竞争环境需要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架构和管理方法。

新的管理范式使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在各个领域中产生了大量的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本书可以作为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系统学习新环境下企业管理知识的参考书,同时,可以作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中级企业管理学》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一篇 工商企业的使命与业务流程

第一章 客户价值

1.1 现代工商企业的使命

1.2 客户价值的特点

第二章 企业竞争力

2.1 竞争与竞争力

2.2 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2.3 竞争策略

第三章 业务流程

3.1 业务流程概述

3.2 核心业务流程与支持性业务流程

3.3 业务流程分析

第四章 企业的业务组织方式

4.1 概述

4.2 企业业务组织方式的基本类型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篇 管理工具

第五章 表单

5.1 表单与管理信息

5.2 表单的类型与性质

5.3 表单设计和更新

5.4 表单信息分析

第六章 制度与程序

6.1 管理制度概述

6.2 管理制度设计

6.3 管理制度的内容

6.4 管理制度实施

第七章 会议

7.1 会议的性质与作用

7.2 会议的类型

7.3 会议的制度规划

7.4 主持与参加会议

7.5 会议决议实施与追踪

第八章 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工具

8.1 IT技术对管理的影响

8.2 数据技术与电子表单

8.3 管理信息工具和手段

8.4 远程会议

第三篇 企业运行中的动态过程管理

第九章 知识管理

9.1 概述

9.2 组织中的知识存在形式及其性质

9.3 知识管理系统建设

9.4 组织学习

第十章 物流管理

10.1 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几个重要概念

10.2 公司物流与公司物流管理方法

10.3 供应链物流管理

10.4 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信息流管理

11.1 信息及其分类

11.2 信息流动过程

11.3 信息系统选择与开发

11.4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

11.5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第十二章 项目管理

12.1 项目管理的任务与作用

12.2 对项目的定义

12.3 项目的内容与确定过程

12.4 项目管理方法

12.5 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一

5 全国农业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


图书信息

书名:企业管理

作者:李国政

图书编号:1852596

出版社: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日期:2006-08-01

平装:233页

ISBN:7505857320

版次:1

开本:16开

定价:¥22.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农业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本书内容包括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与管理现代化、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经营预测与决策、企业生产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

^作者简介


李国政,男,汉族,1955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呼兰县人,教授,中共党员。1976年9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农校大学班农业经济专业毕业。黑龙江省省级名师,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省级经济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分院院长,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为经济学与农村经济。参加工作以来,讲授的课程门类有经济学基础、农村经济、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财政与金融和商品学等。现任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牡丹江市生产力研究会常务理事。多次被评为校内先进工作者,三次在省农牧渔业厅系统内立功受奖。2007-2009年度被评为牡丹江市劳动模范。主持省高教研究会教研课题两项。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或主审省、国家级专业教材15部,完成主持的教研课题3项,主持省级精品课1门,有一项专业教研成果获得第三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企业的特征与类型

第二节 现代企业的设立与解散

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企业管理与管理现代化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企业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第二节 企业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第三节 企业管理组织形式

第四节 企业管理现代化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企业战略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第二节 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与程序

第三节 企业战略的类型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企业经营预测与决策

学习目标

第一节企业市场调查

第二节 企业经营预测

第三节 企业经营决策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企业生产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

第二节 生产现场管理

第三节 生产计划与控制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第二节 企业的劳动组织管理

第三节 企业劳动人事管理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企业物流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物料采购与运输管理

第三节 物料仓储与配送管理

第四节 企业物流管理模式与技术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企业设备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企业设备管理概述

第二节 企业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第三节 企业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第四节 企业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 企业技术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企业的技术引进与开发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

第三节 新产品开发

思考与练习

第十章 企业质量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质量与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节 质量与环境管理认证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一章 企业营销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市场营销理念与定位

第二节 产品与市场营销组合

第三节 产品促销方式及其运用

第四节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思考与练习

第十二章 企业资本运营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企业资本运营方式与战略选择

第二节 企业筹资管理

第三节 企业投资决策分析

第四节 企业资产管理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三章 企业信息与文化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企业信息管理

第二节 企业文化管理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相关分词: 企业管理 企业 业管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