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宝宝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且末宝宝


切末宝宝是指且末婴儿干尸,是目前仅存的世界上最早的婴儿遗体。且末婴儿干尸在台湾展出,还未抵台,就引起台湾媒体的广泛关注,在长达3个月的报道中,媒体亲切地称其为“且末宝宝”,并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为其设计了特别展台——温馨的婴儿房。



简介


且末宝宝,一九八五年出土於且末县,死亡时年龄为八至十个月,尚未鉴定出人种。且末宝宝被放置在玻璃棺木内、身长约五十公分该婴尸仰身屈肢,年龄约在8个月至1岁之间。随葬品有牛角杯和用羊乳房缝制的喂奶器。而婴儿双眼上盖着的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石片的功能,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且末婴儿干尸距今约3000年。

且末为古代西域的一个小国,东汉初年与小宛、精绝、戎卢等皆被鄯善所并。且末最早出现在《汉书》里,为沮末国。《三国志》写作“且志”。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将且末情况带回内地。从此,且末与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汉书?西域传?且末国》载:且末国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户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胜兵三百二十。辅国侯,左右将,译长各一人。西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五十八里,北接尉犁(今博斯腾湖西岸),南至小宛(今喀喇米兰河东北部地区),可三日行,有葡萄诸果,西通精绝二千里。且末国在今婼羌县西南之且末县,县末城在今且末县城西南。其遗迹主要是墓葬。 1985年在且末县城西南约6公里处的沙漠土碱丘陵高台地上发现了礼洪鲁克古墓群。大约有古墓数百座,专家们发掘了其中的5座。1号墓内的婴儿就是且末宝宝,墓底铺有白色粘毯,且末宝宝仰卧于毯上。

发现


塔克拉玛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有去无回”。它位于新疆境内,守卫着中国西部边境线。它的面积很大,相当于整个德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的新疆木乃伊意义重大,它让人们对东西方的文明交流时间有了在发现新疆木乃伊之前,学界一直认为,在公元以前,欧洲人不曾进入过中国。很多学者认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像一道天然屏障,一直阻挡着欧洲人踏入中国境内。直到公元元年以后,欧洲人才踏上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土地。但是,在1985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这项重大发现推翻了这一观点。

而且,通过科技手段还原的布料织法也和在奥地利出土的公元前1300年前盐矿人身着服装的织法如出一辙。更令人遐想不止的是,这些在中国西部被发掘的木乃伊的安葬地点都用了石头结构作为标记,而这正是英国大不列颠石墓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之一。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前,塞尔特文化发展达到了高峰,影响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西至爱尔兰,南到西班牙和意大利,东至波兰,乌克兰以及土耳其中部平原。然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过去25年来出土了多具欧洲人木乃伊,似乎暗示了当时的塞尔特文化还极有可能已经深入了中亚,甚至还有可能到达了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塞尔特人”干尸保存较完好,人们现在还能清晰地看到,他被埋葬的时候穿的一件带有斜纹织物的束腰外衣,脚上还有古代独有的格子样式的绑腿。 当时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出土的还有三具女性干尸和一个婴儿的木乃伊。其中的一名妇女留着浅棕色的长发,看起来就仿佛是前一天才刚刚梳理过一般的整洁。她的脸上甚至还画着涡轮状的图案。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名妇女身着的那件红色外衣在经历了3000年后仍旧散发着淡淡的光泽。而躺在她身边的那位婴儿,全身被鲜艳的褐色布兜裹着,布兜外面是用红色和蓝色的绳带紧紧的绑着。据德国科学家的检测,他们的身上全都带有欧洲人的DNA。

外形


且末宝宝头戴蓝色羊毛帽,身裹红色毛布,外面用红蓝两色相间的绳捆扎。呈襁褓状的宝宝被绛红色的毛布包裹著,毛布外头还以红、蓝合股的毛线捆缚,头戴宝蓝色的毡帽,这些布料都还保存的相当完好,色彩依旧,非常神奇。且末宝宝的两眼上各放一块长3CM、宽2CM的长形石片,鼻孔内还塞有红色毛线球,头皮和眉毛呈棕色。

疑点


在且末宝宝一旁展示的“船形木棺”,由两块制成弧形的胡杨木板相对并合,上头有十块小木板当盖板,遗体被塞入木棺内,推估是青铜时期的墓葬文化。有趣的是,如果是男性死者,船形木棺前会立一根女阴立木作为标示,女阴立木呈船桨的形状。但如果是女性死者,棺木前则会树立男根立木,一根柱子上面缠绕棕色毛线,还绑著一撮草束。

相关分词: 且末 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