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山腰街道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泉港区山腰街道


【地名含义】

关于山腰名称的由来,传说明代庄氏村民从永春湖洋迁此建村在塔山之腰,故称山腰。

【历史沿革】

宋时属城山乡。元时属忠恕乡德音里的五、六、七都。清属福山、鳌塘、安埕、鼓楼等铺及承天铺一部分。民国36年(1947年)设锦凤乡,辖14个保。1949年8月18日,中共惠安县工委策动山腰盐场公署300名盐警起义,山腰地区率先解放。1949年9月,改设坝头区,辖32个乡(其中包括南埔东面4个乡、后龙12个乡,又从辋川划来五峰、鸢峰2个乡)。1951年6月,调整行政区划,改设山腰区,辖21个乡。是月,辖16个乡(包括析出锦石、锦岩、锦阳等3个乡)。7月裁撤锦石、锦岩、锦阳,设锦联,共辖14个乡。1955年10月,撤销南埔区,从南埔区划来10个乡,从后龙区划来三川、荷池2个乡,共辖26个乡。1956年6月,全县行政区划再度调整,恢复南埔区。为加强山腰盐场工作,设区级的山腰镇,辖锦山、锦塔、锦川、锦联、鸢峰等5个居民委员会;又划芹安、群山2个乡归驿坂区,设坝头乡归南埔区。1958年春,撤销南埔区,设坝头乡,辖5个联社、22个分社、155个生产队;山腰乡辖7个联社、15个分社、167个生产队。尔后,2个乡合并为山腰乡,辖7个分社、105个生产队。9月,人民公社化,山腰改为超先公社一个管理区,辖16个生产大队。1961年冬析出小社,成立山腰人民公社,辖22个生产大队、416个生产队(其中296年农业生产队、1个社办盐场、1个畜牧场)。1966年裁撤叶厝、鸢峰2个大队,另设东风大队,共辖21个大队。1982年8月,析东风大队为叶厝、鸢峰、坑内3个大队,共辖23个生产大队。

1984年10月,成立山腰乡人民政府。1985年1月,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下辖23个村民委员会、300个村民小组。1989年12月,辖23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

1996年7月改为山腰镇,1999年9月因调整行政区划,山腰镇北面13个行政村划出成立前黄镇,又将刚成立三年的埭港镇(5个行政村:埭港、陈庄、菜堂、钟厝、海滨),撤镇归属山腰镇管辖。

2000年12月始,山腰镇属新建置的泉港区管辖。2003年8月撤镇改街,山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式挂牌办公。

相关分词: 泉港区 泉港 港区 山腰 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