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院


烟台市农科院是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占地面积1800亩(东、西区各900亩)。1958年成立农科所,1998年10月撤所建院。现有编制380名(占市直农业科研单位总数的73%);在职职工280名(占市直农业科研单位总数的75%),离退休职工 121名;在职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14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名,省市拔尖人才9名,全国人大代表2名,全国劳动模范2名。在1996年全国农业系统1220个独立农业科研机构“八五”科研开发能力综合评估中排名85位,列639个地市级农科院(所)第4名,山东省地市级农科所第1名。1999年被科技部定为全国农科院(所)综合改革试点单位(3个),被农业部定为全国重点建设地市级农科院(10个)。

院内下设小麦、玉米油料、果树、甘薯、蔬菜、植物保护、土肥化验、花卉、畜牧9个研究所,生物组培脱毒、科技成果开发2个中心,畜牧、农场2个试验场和3个行政处室。年承担国家、省、市及横向委托课题60余项,累计科研获奖129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部级52项,被国家、省审(认)定的新品种30余个,科研成果年推广面积4000万亩,年增社会效益12亿元。

小麦研究是我院的科研强项,科技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3名,其中研究员4名,高级农艺师5名,博士3名。自“六五”开始,连续承担国家攻关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山东省科技厅(科委)、省计委、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等重大课题20多项,均按期圆满完成课题任务,多次在国家、省重大研究项目中中标,在全省小麦育种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我们在细胞工程、离子束应用、小麦种质资源研究、抗病虫转基因小麦新品种选育、航天技术应用等高新技术方面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使得我院的小麦育种工作向着更广、更新的研究领域迈进。

我们先后育成了我国第一个超千斤的蚰包麦、生产上应用时间最长的优质小麦烟农15。鲁麦7号、鲁麦14号、鲁麦21号、烟农15等4个品种累计应用面积均超过1亿亩。先后育成并通过国家和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品种15个。近3年来,有4个小麦品种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烟农19先后通过了山东、江苏、安徽、山西4省审定。该品种已成为目前我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当家品种。年推广面积1500多万亩,已推广种植到整个黄淮北片冬麦区和部分黄淮南片冬麦区以及北部冬麦区。2002年,被科技部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2004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前不久初审被评为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们在选育优良品种的同时,注重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加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产业化开发。由我院育成的小麦品种在全省年最大播种面积达2340万亩,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37.1%,同时推广到江苏、安徽、河北、山西、辽宁、天津等省市。烟农15是黄淮麦区最早育成的高产、优质小麦,20多年来,久种不衰,目前仍为部分地区主栽品种,1992年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优质小麦银奖,被定为全国十大优质小麦之一;八十年代育成的冬小麦良种鲁麦7号,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省广泛种植,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国家、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良种鲁麦14号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年来,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11000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81亿元,目前仍为我省高肥区试和生产试验的对照品种;抗旱高产广适冬小麦鲁麦21号,200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水旱地均有广泛种植,是我省旱地区试对照品种;优质弱筋小麦烟农18号2001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优质强筋小麦烟农19先后通过4省审定,具有广泛的地力适应性和生态适应性 。40多年来,小麦所先后获得各类科技成果30项,其中,国家、省部级成果25项,各项科技成果累计推广面积5.9亿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00亿元。

烟台市农科院开展甘薯育种工作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具有扎实的遗传育种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育种经验,曾连续承担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国家“863”计划、“948”项目及省、市重大研究、开发课题,先后有11个品种通过国家、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认定。近几个,我院十分重视育种方法的创新及优质特用型、食用型、加工型甘薯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在探讨育、繁育、推广、加工、出口创汇一体化及产后加工利用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并初具规模。(1)在育种手段上采用高新技术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将航天技术、快中子辐射、电子束辐射、组织培养等新技术新方法,用于优质、高效、加工特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上。(2)建立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现有现代化完善的配套仪器和试验设施。并建立了脱毒甘薯繁育体系和良种示范繁育基地。(3)具有完备的试验研究条件。(4)种质资源及后备材料异常丰富。(5)与国内外食品加工企业联合进行甘薯出口加工合作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烟台市农科院多年以来,在甘薯科研上先后获国家、省部、市科研成果17项,其中国家级奖4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编著甘薯著作8部。其中连续三次获国家科委、计委、财政部二委一部颁发的国家“六五”、“七五”、“八五”重点科研攻关重大成果奖,“快中子诱发甘薯下胚轴不定芽突变育种技术”解决了半个世纪以来无性繁殖作物易形成嵌合体的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发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