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阳西胪镇凤山庄抗日杀敌自卫中队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汕头潮阳西胪镇凤山庄抗日杀敌自卫中队


古色古香的家族祠堂


潮阳区西胪镇东凤村绍聪祖祠

潮阳区西胪镇东凤村绍聪祖祠是抗战时期凤山庄抗日杀敌自卫中队旧址”,很有文物保护价值。

潮阳区西胪镇东凤村,现有人口一万多,庄姓氏族,聚族而居,因而旧时称“凤山庄乡”。“绍聪祖祠”是该村庄姓村民祖祠,建于民国初年,占地6000多平方米,有宽埕(小广场)、池塘;主座占地近900平方米,为三进两天井双火巷的标准潮汕双背剑古民居建筑物。2006年重修,现修葺一新,基本能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整修,嵌瓷、木雕、石雕等工艺均属“潮式”“遵古炮制”,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内容有仙佛故事、民间传说、奇兽异禽、祥花瑞草,形象或生动古朴、或凝重雄浑。整座绍聪祖祠,是一座潮汕工艺美术集成建筑物。

遗憾的是,主建筑的好多墙壁贴上了浅花白瓷砖,破坏了“古”的整体韵味和格调。

毕竟,瑕不掩瑜,绍聪祖祠是一处美丽的地方,是当地村民向往的地方。

曾令日军丧胆的地方

村民视绍聪祖祠为圣地,不仅因为这里是纪念祭祀祖先的地方,这里还是一处英雄的地方。

绍聪祖祠的光荣史始于1943年之夏。当时,潮汕地区大部沦陷,日寇的铁蹄迫近西胪。国难当头,凤山庄人庄二十挺身而出。这位30多岁的汉子年青时跟随过彭湃闹革命,一身正气和勇气,并且有一定的战斗经验。庄二十动员乡绅卖掉公田换来2挺机枪和一批步枪、弹药,召集本乡壮丁56名,于1943年8月10日成立“凤山庄抗日杀敌自卫中队,自任中队长。自卫中队的队部及队员驻地就设在绍聪祖祠。绍聪祖祠的门前宽埕就是军事训练基地。自卫队员经过严格的训练,个个成为“神枪手”和“飞行军”。

当年的57名抗日杀敌自卫队员,现还健在的有84岁的庄京忠(当年任自卫中队的指导员,庄二十的侄儿);85岁的庄兴钟(当年任自卫中队的特务长)。他们如数家珍向记者讲述当年一次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养兵千日,用在一朝。让自卫队员为国家、为家乡出力的机会来了。

1944年5月15日凌晨,50名日军偷袭西胪乡,西胪陈邦宪自卫队与日军交火。驻扎在绍聪祖祠的自卫队员“闻枪而起”,在庄二十率领下神速出动,从凤山郑厝村尾绕近路向西胪老塭田包抄,与陈邦宪部前后夹攻。邻近乡民也纷纷挥舞大刀长矛赶来助阵。鬼子陷入绝境,50人当场被打死49,1个受伤逃脱,也死在半路。乡村民众自卫武装全歼侵略者的消息很快在全国传开,西胪凤山乡民的胆识勇气鼓舞了全国人民。

自卫队员越战越勇。1944年底,日伪军一个排占据西胪虎山,庄二十率部会同当地民众包围虎山。庄二十手下的50多名队员个个把生死置之度外,人人一手持武器,一手持一大捆稻草,借用稻草抵挡弹雨,顽强地向山上敌人的火力点进迫。村中老者在山下摆了几面大鼓,战鼓齐擂,为勇士们助威。敌人尽管武装精良并且居高临下,但终被正义之师的气势压倒。激战一昼夜,敌人丢下好几具同伴的死尸,乘着夜色狼狈逃跑。我方损失不大,只牺牲一名队员。

记者问庄京忠和庄兴钟两位老英雄:“在抗日战争中,你们参加过多少次战斗?”他们说:“这怎么记得清?自从‘老塭田大胜仗’以后,一个月要打几场仗。我们不仅保卫西胪,我们还和其他抗日自卫队联合,征战潮阳境内的石佛、牛踏埔、赤寮、深洋、南洋,还有普宁境内的一些地方,打死了很多日伪军。日本鬼子恨死了凤山庄抗日自卫中队,恨死了绍聪祖祠,但又不敢进入凤山庄乡一带的村庄,只能派飞机多次在绍聪祖祠上空投弹、扫射。自卫队员不畏惧,以机枪、步枪还击,誓死保卫绍聪祖祠,保卫家园。迫使敌机逃跑。绍聪祖祠总归躲不过日寇的狂轰滥炸,有部分房舍被炸毁,住在附近的村民被炸死7人,炸伤10多人。

受过战火洗礼的绍聪祖祠在村民的心目中更加崇高。它一直就是自卫中队的基地,抗日自卫中队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在这里开始。

承先启后的宝地

修葺一新的绍聪祖祠,不仅是村民祭祀先祖的场所,它还是村中老人的活动中心,更是村民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祠堂里开设了抗日图片展览室。以这座建筑物自身的革命史实绘制了《庄二十和他的抗日杀敌自卫中队》大幅连环画悬挂于展览室供村民参观。每当外地人进了这座祠堂,这里的主人就会带客人参观抗日图片展览室,讲解这座建筑物的光荣历史。

记者接触过的村民,无一不知道这座祠堂的光荣史,自豪感写在脸上。一位7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抗战的时候,我只是几岁的孩子,恨不得多长几岁能到祖祠里和自卫队员住在一起,一起去打日本鬼子。当年自卫队员打死49个鬼子,把鬼子尸体运回村,我还跑去看呢。”另一位老人说:“我叔父就是住在祖祠里的自卫队员。有一天,他和另一个队员到圩上买菜,半路碰到一个日本鬼子蹲茅厕,把枪靠在厕所外,他们立即冲进茅厕,活捉了这个日本鬼子。”

在祠堂的一角,记者发现一块书写“潮阳县凤山庄抗日杀敌自卫中队旧址”的牌匾。村党总支记庄达泉笑着告诉记者:“我们要择个好日子把这牌子挂上去。很多村民都认为,应该把祖祠的光荣史告诉下一代,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实际上,祖祠早已经是我们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