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人事局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邵阳市人事局


邵阳市人事局是邵阳地区的人事机构,成立于1949年10月,前身是邵阳区督查专员公署民政科。邵阳市人事局的工作职能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人事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订本市人事管理办法和人事制度改革规划、方案,研究拟定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和分流的实施意见,对邵阳市人事工作进行宏观规划、综合管理、监督指导、协调服务。

邵阳市人事局概述


人事人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型政府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事部门及其人才服务机构深化人事人才管理体制和制度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重要职责。为配合上级部门整合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资源、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中央、省市精神,对铈是(县级市)人事局机关及其下属两个二级机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事档案室作出如下调查分析。

邵阳地区人事机构

1949年10月,邵阳区督查专员公署(以下简称专属)成立时,下设民政科,有专人分管人事工作。1951年9月人事业务从民政科划出,设置邵阳专属人事科,胡连任副科长、全科实有4人、1953年,境内各县(市)、专属直属机关和大中型工矿部门,先后建立人事科(股),配有专干2—4人。至1957年,凡有关干部的提拔、教育、培养、审查、任免、调遣、工资、福利、训练、奖惩、干部吸收录用、大中专毕业分配等工作、均由各级人事部门负责处理。

1958年6月,专属人事科实有3人。1959年11月,专属监察处撤销,其人员编制及工作任务分别并入地委监委会和专属人事科。同年末,专属人事科实有5人。1965年,增加到8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专属人事科陷入瘫痪。1968年10月被撤销,有关人事工作,划归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简称政工组)负责。1973年6月,撤销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恢复地委组织部。全区人事工作业务归口地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管理。

1979年5月,成立邵阳地区行政公署人事局,由章峨山任副局长,代行局长职务,全局实有9人。同年7月,地属各县人事局陆续成立。1983年10月,地区直属机关进行机构改革,邵阳地区劳动局与邵阳地区人事局合并为邵阳地区行政公署劳动人事处,下设办公室、工资福利科、就业科(与地区待业青年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劳动保护科、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科、矿山安全监察科、劳动计划调配科、干部调配科(和地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科技干部科、任免奖惩科,全处实有44人。1984年7月,邵阳地区行政公署劳动人事改名为邵阳地区劳动人事局,增设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科,全局实有51人。

1986年3月,地、市机构合并,邵阳地区劳动局的人事部分,与邵阳市人事局、邵阳市科技干部管理局,合并组成邵阳市人事局。

1951年—1968年,先后担任邵阳专属科科长的有:崔文德、曾俭、赵瑞华、担任副科长的有:胡琏、石炼、杨汉秋。1979年—1986年,先后担任邵阳地区人事局局长的有:章峨山、申季龙;担任副局长的有:龙显武、陆先足、李仁轩。

邵阳市人事机构

1949年冬至1952年9月,邵阳市人事工作由市民政科分管。10月成立邵阳市人民政府人事科,彭心耿(女)任副科长,全科实有4人。1955年4月改名为市人民委员会人事科。1958年3月,人事科监察科合并为市人事监察科。6月,市人事监察科分为市监察室和市人民委员会人事科,合署办公,人事科实有3人。1960年10月,人事科与中共邵阳市委组织部合署办公。1963年初,市监察室被撤销,其业务由人事科办理。1965年,人事科实有4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人事科正常工作被迫中止。1968年2月,邵阳市成立革命委员会,人事科被撤销,由市革命委员会下设的政治工作组行使其职权。1973年9月,中共邵阳市委组织部恢复,人事业务工作由组织部的干部二科管理。

1979年,邵阳市革命委员会人事局成立,与市委组织部合署办公,石振软任副局长,全局实有9人。1981年6月,市人事局与市组织部部分开办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曾友云兼任副局长,1984年4月,市人事局设秘书科、干部调配科、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科、干部任命奖惩科、科级干部科、工资福利科。全局实有15人。同年8月,撤销市人事局科级干部科,建立邵阳市科级干部管理局,内设秘书科、人事科,实有8人,1985年末,市人事局实有17人。

1986年,邵阳地、市机构合并。邵阳地区劳动人事局的人事部和市科级干部管理局合并成立邵阳市人事局。5月,市人事局设置办公室、干部调配科、干部任免奖惩科、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科、科技干部科、市人才交流办公室、工资科(对外又称市机关事业工资改革办公室)、退休干部管理科。全局实有47人。

1990年,市人事局增设培训科、职称职位科、公务员管理科。人才交流办公室改称干部二科(负责干部录用工作),退休干部管理科更名为保险福利科。全局实有45人,其中正副局长5人。

1952年10月—1958年2月,邵阳市人事科科长职务,先后由彭心耿(女),朱恭宽、邓明渊、谢安国等副科长代理。1958年3月—1965年8月,先后担任邵阳市人事局局长的有:曾友云、章峨山;先后担任副局长的有:石振友,周德典、萧松如、李仁轩。

三、基本情况

邵阳市人事局是正处级行政机关,内设十二个科(室),分别为办公室、规划仲裁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工资福利科、公务员管理科、人事信息科、军转调配科、自主择业办、专家服务科、外国专家科、离退休人员管理科、教育培训科,下属公共服务二级机构有三个,分别为公务员培训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和考试指导中心。

1、人事局编制数为34人,其中32个行政编制,2个工勤编制。局机关内实有在职干部职工人数为34人。

2、公务员培训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副处级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数为5个事业编制,实有干部职工人数为4人。

3、人才交流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数为8个事业编制,实有在职干部职工人数为8人。

4、考试指导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数为4个事业编制,实有在职干部职工人数为3人。

工作现状和成绩

近年来,邵阳市人事人才工作在邵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湖南省人事厅的精心指导下,以刘治金局长为中心的局党组带领全体工作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人事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加大了依法行政的力度,积极谋划发展,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服务,狠抓落实,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4年至2008年连续五年被国家人事部办公厅授予中国人事报刊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至2008年被湖南省人事厅授予全省人事编制系统先进单位,2007年至2008年被邵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双文明”工作单位,2004年至2008年被湖南省人事厅授予全市人事教育培训先进单位,2007年至2008年被邵阳市人事局授予办公室工作目标考核达标单位等。具体工作成绩如下:

1、公务员管理工作。其一,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严格遵循《公务员法》及《公务员录用规定(执行)》的有关规定,公务员考录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从考录的条件设置到资格审查、面试组织、体检录用的一整套比较成熟有效的机制,每年参考人数1000余人。其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工作严格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湖南省公务员实施办法》等文件,经统计,邵阳市每年参加考核人数在15360人左右,其中行政机关在34480左右,事业单位在119120人左右。其三,随着公务员登记中的遗留问题,整理和完善公务员台帐,并建立了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全市公务员队伍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

2、规划仲裁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其一,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首先,实行从紧的人员计划政策,严格控制人员总量和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按照“统一指导、分级调控、分类管理”的原则,深化计划管理改革,改进计划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宏观指导有力、微观管理规范的人事计划管理体制。按照申报、审核、批复、监督的工作程序,每年全市事业单位共上报新进人员计划1778名,经严格审核,批复县市区的新进人员计划1232名。其次,深入贯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坚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考试工作由我局和有关主管局共同组织,严格考试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分步进行实施,工作开展顺利,较好地完成了公开招聘工作。第三,为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工作,我们与组织、编制部门共同研究,出台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的有关规定》,并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批准实施。其二,全中仲裁工作正在积极探索,逐步完善,已经有效开展了苦干人事争议案件的依法仲裁。其三,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通过调研,出台邵阳市教育系统中小学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量化考核标准,确保了申报工作的公平公正。实行事业单位职称申报职数结构比例控制,建立职称指标卡制度,优化了事业单位内部结构,为科学设岗、按岗聘用奠定了基础。全市每年申报高级职称1100余人,申报中级职称的4000余人。

3、人事考试工作。全市共组织各类考试50余场,参考人数达21374人,共设考场700多个。完成了建造师、监理工程师、注册税务师等22项执业资格1200余人4800科的考试报名工作。为维护人事考试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我们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增大考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并严格考场纪律,严惩舞弊行为。通过采取对考场进行无线屏弊的方法,杜绝了使用手机作弊的现象。严查代考和考场内违纪现象,全年共查处违纪行为100余人次,较好地维护了人事考试的权威性。

4、工资和退休福利工作。其一,工资管理工作日常性工作多,范围广,业务量大,邵阳市每年工资正常晋档、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审批手续在105000人次左右,其中市本级23000余人次,为贯彻实施《公务员法》,规范公务员津补贴,邵阳市已成立了规范津补贴办公室,办公地点设我局,卓有成效的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二,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每年办理到龄退休人员手续2500余人次,负责指导和督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工作,这一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

5、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工作。其一,积极开展双向选择工作,通过“双选”,市直13家事业单位共选拔183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其中博士生1人,硕士研究生35人,实现了邵阳市博士生零的突破。积极开展招募高校毕业生从事“三支一扶”工作,通过报名、考试、体检、培训,共招募32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教、支医、支农、扶贫工作,其中支教14人、支医7人、支农8人、扶贫3人。其二,大力开展人才交流,狠抓档案管理,积极服务各类人才。每年共举办人才交流会36场次,参会单位860个,入场求职人员21600余人,登记上网4520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日趋完善、规划,建立了档案管理人员职责、干部保管、查借阅、材料收集、“三定”措施等十项相关工作制度,业务办理及时高效,县级人才交流中心基本建成了二级人事档案室。其三,努力拓展人事代理范围,事业单位进人员全面实行了人事代理,公有制单位代理人员从无到有,涵盖了教育、卫生、农业、计生、畜牧、文化、广电、交通等部门,非公经济单位人事代理工作全面开展。

6、军转干部安置及管理服务工作。每年省下达邵阳市军转干部安置任务140名左右(其中团职16名,营职54名,连排职48名,技术干部15名,自主择业7人),随调家属30人左右。按政策规定,为搞好安置工作,我们组织在市区安置的军转干部进行为期一周的适应性培训,继续采取考试考核、双向选择、指令性安置相结合的方法,并坚持政法系统安置三分之一比例的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按省里时间要求全部完成。切实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待遇,加强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7、人事教育培训和专家服务工作。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和省人事厅关于人事教育培训的工作部署,立足于服务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我们强化培训管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培训质量。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60期,培训人数达2万人次,大力宣传贯彻《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人事部《2006年——2010年公务员培训纲要》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等。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建立约束机制,将培训结果与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晋级、调动、转正、评审等利益直接挂钩,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十余项规章制度,通过推行人事教育培训教师资格证制度,经过试用、评议、筛选、颁证等方式确定培训教师,初步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精通业务的人事教育师资队伍。

8、人事信息科工作 2008年,是新组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工作的第一年,人事统计工作的内容、范围、标准、报送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和人事统计工作者贯彻落实去年全省人事统计的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新的要求,结合邵阳市具体情况,精心部署,科学安排、扎实工作,高质量完成了2008年度人事统计工作任务,多次受到省人事厅的赞扬和表彰,由于深受领导高度重视,由原来的事业编制的信息中心改为行政编制的人事信息科,使邵阳市人事信息化工作一年比一年的提高。

问题与建议

邵阳市人事人才工作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直面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扎实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努力使人事人才工作始终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做到与时俱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因各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加以解决。

1、人事人才引进方面。

存在的问题:随着邵阳市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人才缺口正越来越大,邵阳市做为省辖市,一是各类人才总量偏少,增长缓慢。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层次不高,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奇缺,结构不合理,紧缺急需的人才匮乏。三是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比较难,专业技术人才外流严重,部分专业人才面临断代的状况。

对策及建议:一是继续加大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在人才培育上,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适当拓展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领域。二是邵阳市人事系统应以人才市场为依托,以引进高层次和急需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库,拓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渠道,应把人才交流中心下的人才市场发展壮大起来。三是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力度,每年预算一定的资金,弥补人才引进、培养经费严重不足,解决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困难问题,努力开创人才引进工作新局面。

2、人事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职能重叠,冲突问题。

人事局是一个社会服务性部门,与组织、编办、教育局等相关单位在工作职能划分和机构协调方面,存在一些矛盾,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在制定法规政策时,能够将职责权限尽可能地细化,避免基层部门出现扯皮的现象。

3、邵阳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机构设置不健全、服务场所缺乏、人员配备不足、经费保障不到位,特别是乡镇、社区、行政村人才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不足。

对策及建议:充分把握人事劳动合并资源整合的契机,统筹谋划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的任务是加快工作磨合和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以构建公益性人力资源市场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拓展公共服务项目,规范公共服务标准。这需要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在财政和政策上对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予以倾斜。

邵阳市人事局是主管全市人事工作和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市人民政府工作机构,内设12个职能科(室),下辖3个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中公务员培训中心属副处级事业单位,人才流动服务中心高配副处级,下辖人才市场(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另辖市直机关幼儿园

机构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人事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订我市人事管理办法和人事制度改革规划、方案,研究拟定市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和分流的实施意见,对全市人事工作进行宏观规划、综合管理、监督指导、协调服务。

(2)综合管理全市国家公务员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完善全市公务员制度,拟定全市国家公务员管理的实施办法,指导协调各级各部门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

(3)综合管理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工作。负责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培养工作;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组织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选拔工作;负责留学回国人员的管理协调和有关科研启动经费资助工作;归口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工作,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建立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推行专业技术执业资格制度,并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拟定全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出入国(境)和国外机构在我市招聘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4)指导协调全市国家行政奖励表彰工作。研究拟定和组织实施行政奖励制度;审核以市政府名义奖励表彰的人员和以市政府名义实施的奖励表彰活动;承办以市政府名义任免工作人员的有关工作。

(5)负责全市人才市场建设和人才资源规划、开发工作;拟定全市人才市场和人才流动发展规划及有关意见,发展、规范人才市场;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办法的拟定,承办全市特殊需要人员的选调及政策性安置工作;负责优秀人才的录用工作;建立和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6)负责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事业单位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管理的政策法规;指导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7)拟定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总体规划、结构调整、工资分配的实施意见,编制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计划,负责人事统计工作。

(8)拟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意见,制订全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

(9)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离休、退休制度和政策。

(10)综合管理全市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负责人事系统宣传、科研和信息工作。

(11)管理全市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和来邵工作的外国专家(包括经济技术管理领域、教科文卫系统、“三资”企业、随引进项目合同和重点建设工程来邵等外国专家)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专家;管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出国(境)培训工作;指导协调有关人事与人才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2)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