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基础设施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生态基础设施




百科名片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

内容


基础结构

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最早见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研究。1984年,在MAB针对全球14个城市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五项原则,其中生态基础设施表示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相隔不久,Mander和Selm等人从生物保护出发,用此概念标识栖息地网络的设计,强调核心区、廊道等组分作为生态网络(Ecological Network)在提供生物生境以及生产能资源等方面的作用(Mander,1988;Selm,1988)。此后,生态基础设施及生态网络的思想在欧洲得到了较多的应用(Jongman,1995;Fleuury and Brown,1997;van Lier,1998;Hein,2002;Heijligers,2001)。Beatly(2000)则用此概念泛指城市建成区域相对应的自然区域。

基础设施

相对于作为自然系统基础结构的生态基础设施概念,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的另一层含义是“生态化”的人工基础设施。认识到各个人工基础设施对自然系统的改变和破坏,如交通设施被认为是导致景观破碎化、栖息地丧失的主要原因(Forman,1995;Serrano and Sanz,et al,2002),人们开始对人工基础设施采取生态化的设计和改造,来维护自然过程和促进生态功能的恢复,并将此类人工基础设施也称为“生态化的”基础设施,或者“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即强调生态化)。目前,北美及欧洲的许多城市都在开展实施“绿色”基础设施计划。如纽约生态基础设施研究(New York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Study ,NYEIS),涉及气候、能量、水文、健康以及政策和成本效益等方面。加拿大卡尔加里1996年再Elbow Valley建立用于水体净化和污染处理的实验性人工湿地,并在其Nature as In frastructure的报告中强调了生态基础设施在生态及教育方面的巨大意义。

主要结构

(1)廊道、绿道和遗产廊道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里的廊道()指的是不同于周围景观机制的线状或带状景观元素(Forman ,1986)。它是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结构要素。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而绿道、遗产廊道等概念的出现为廊道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景观生态学中关于廊道的原理包括廊道的连续性、数目、构成、宽度与景观过程的关系等(俞孔坚、李迪华,1998)。这些都对廊道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廊道的宽度与结构

廊道的宽度和构成是规划和保证其有效性的关键。宽度和构成的设定应该从其功能入手,如生物保护、防洪、防止农业营养物质流失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和游憩等。鉴于廊道的功能日益趋向综合,譬如上述的绿道和遗产廊道,这些功能都会发生交叉。不同气候带对廊道宽度和构成的要求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