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防制与应急处置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食源性疾病防制与应急处置




图书信息


作 者:金培刚,丁钢强,顾振华 主编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

版 次:1

页 数:511

字 数:601000

印刷时间:2006-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309048377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分食源性疾病基础、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控制和食源性疾病预防三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置等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食源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和有关基本概念、国内外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现状与趋势、常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措施;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事态的基本类型与特点、食源性疾病紧急状态的预警分级和危害程度分级、食源性疾病应急准备与管理、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方法;各类食源性危害及其防范控制技术、食品安全管理方法以及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有关制度等。

本书可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大专生作为学习参考书,也可作为参加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人员、食品卫生监督人员、食品卫生检验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金培刚,主任医师。197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长期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科研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 食品卫生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工作,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参加卫生部组织的食品卫生法修订工作,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与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编著食品卫生专著3部。现任浙江省卫生监督所副所长,为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食品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录


第一篇 食源性疾病基础

第一章 食源性疾病概述

第一节 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及其致病因子

第三节 食源性疾病的传播方式与发病特点

第二章 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人体的消化道

第二节 机体的防御系统

第三节 高危人群

第四节 感染量或毒性剂量

第三章 国内外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现状和趋势

第一节 国外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概况

第二节 我国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监测数据分析

第三节 食源性疾病对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常见食源性疾病及其发病特点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篇 食源性疾病基础

第二章 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污染食品中含有的各种病原体主要通过胃肠道(GI)进入人体内。一般来讲,人体对各种病原体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如果摄入体内的病原体数量较多,或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就可以引起疾病。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水平低下或有缺陷的人群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而且发病后病情往往较重。不同人在食用相同的污染食品后,所表现的病情也常常轻重不一,其疾病严重程度的差异和变化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毒力、宿主的健康状况和病原体的数量等诸多因素。病原体引起疾病所必需的最低菌量因不同病原体而有所不同,也因不同宿主而有所不同。

第一节 人体的消化道

人体的消化器官由长8~10m的消化道及与其相连的许多大、小消化腺组成。消化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从而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消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碎化,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及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的远端推送,这种方式称为食物的机械性消化。另一种消化方式是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完成的。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使之成为小分子物质,这种消化方式称为食物的化学性消化。正常情况下,这两种方式的消化作用是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的。食物经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的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消化和吸收是两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过程。不能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最后以粪便的形态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