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观察法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实地观察法有几个显著特点: (1)它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认识活动。

(2)它是运用两类观察工具进行的观察活动。这两类观察工具是:1)人的感觉器官,其中最主要的是视觉器官——眼睛。2)科学观察工具,如照相机、摄影机、望远镜、显微镜、录音机、探测器、人造卫星,以及观察表格、观察卡片等。

(3)它的观察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

(4)它的观察对象应该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二、实地观察法的种类

(1)根据观察者的角色,实地观察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人群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参与观察按照参与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参与到被观察的人群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进行活动,并在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中进行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以半“客”半“主”身份参与到被观察人群之中,并通过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的群体,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一般地说,参与观察比较全面、深入,能获得大量真实的感性认识,但观察结果往往带有一定主观感情色彩;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能增加许多感性知识,但往往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

(2)根据观察的内容和要求,实地观察可分为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有结构观察也称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它要求观察者事先设计好观察项目和要求,统一制定观察表格或卡片。在实地观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并作详细观察记录。无结构观察也称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它只要求观察者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然后到现场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观察。有结构观察能获得大量翔实的材料,并可对观察材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但它缺乏弹性,比较费时;无结构观察比较灵活,简单易行,适应性较强,但观察所得的材料比较零散,很难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3)根据观察对象的状况,实地观察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就是对当前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所进行的观察。间接观察,就是通过对物化了的社会现象所进行的对过去社会情况的观察。所谓物化了的社会现象,是指反映过去社会现象的各种物质载体,例如写实性绘画、古迹或遗址、各种腐蚀性或积累性物质痕迹,以及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物体或环境等。一般地说,直接观察简便易行、真实可靠。间接观察比较复杂、曲折,它需要比较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有时还需要科学的鉴定手段和方法,而且在推论时可能发生种种误差。但是,它可祢补直接观察的不足,更是对过去社会现象进行观察的唯一可行的方法。

第二节实地观察的实施

一、实地观察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观察的客观性,是进行实地观察的首要的、最基本的原则。

(2)全面性原则。观察的全面性,是观察客观性原则的内在要求。

(3)深入性原则。

(4)持久性原则

(5)法律和道德原则

二、实地观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好观察对象和环境。要使实地观察的结果具有典型意义,就应该选择那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对象作为观察的重点。

(2)选准观察时间和场合。一定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的。因此,实地观察要注意选择最佳观察时间和最佳观察场合。

(3)灵活安排观察程序。观察程序有三种安排方法,即主次程序法、方位程序法和分析综合法。主次程序法就是先观察主要对象、主要部分、 主要现象,然后再观察次要对象、次要部分、次要现象。方位程序法就是根据观察对象的位置,采取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等方位逐次观察。分析综合法就是先观察事物的局部现象、后观察事物的整体,或者先观察事物的整体、后观察事物的局部,然后再进行综合或分析,得出观察结论。

(4)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了与被观察者建立好良好的关系:

(1)应反复说明来意,解除被观察者的顾虑,是他们认识调查的重要意义和对他们的利益。

(2)应参与被观察者的某些活动,并通过共同活动来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广交朋友。

(3)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最好能学会使用当地的方言、俚语,决不要说违反禁忌的话,做违反禁忌的事。

(4)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被观察者解决某些困难。

(5)应重点选择若干有威信、有影响、有能力的当地人作为重点依靠对象,首先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再通过他们去做好其他被观察者的工作。

(6)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介入被观察者之间的宗族、房头、派系纠纷,遇到这类问题应尽可能做好团结工作,起码是严格保持中立。

(7)尽可能减少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观察者要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就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观察活动,尽量减少对被观察者的影响。

(8)把观察与思考紧密相反结合起来。在实地观察中要善于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要善于把观察与比较结合起来,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许多有价值的观察材料。

(9)及时做好观察记录。记录的方法,最好是同步记录,即在现场观察的同时记录下观察情况;如果不宜做同步记录,就应在观察后尽快追记。

(10)制作观察记录工具。有结构的实地观察,都要设计和制作观察的记录工作,即观察表格、观察卡片等。

第三节 努力减少观察误差

一、产生观察误差的原因

(一)就观察主体—观察者而言

(1)思想因素。观察者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角度不同,观察同一对象的感受就会大不相同。

(2)知识因素。观察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不同,实践经历和社会经验不同,观察问题的参照系就会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观察重点、观察结果就会发生很大差异。

(3)心理因素。观察者的兴趣、爱好和情绪等心理因素,也会对观察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4)生理因素。人类感觉器官的能力,在生理上总是有一定局限的。

(5)其它因素。诸如观察仪器的精确度,灵敏度不高,观察仪器和观察工具失灵,观察场所不足,观察角度不对,观察距离太远等等,都是造成观察误差的重要原因。

(二) 就观察客体—观察对象而言

(1)由于客观事物发展不成熟,其本质尚未通过现象充分暴露出来,观察就很难避免产生某些误差。

(2)由于观察活动引起的被观察者的反应性心理和行为,必然会造成反应性观察误差。

(3)人为的假象更是造成观察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减少观察误差的途径和方法

(1)正确选择观察人员。

一个合格观察人员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有两条:一是感觉器官正常,特别是视觉器官不能有严重缺陷;二是求实精神,观察对象是什么情况就观察什么情况、记录什么情况,决不能凭主观愿望添油加醋或故意隐瞒,更不能歪曲或捏造事实。

(2)认真进行思想教育。

对观察人员特别要注意进行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要教育观察人员严格按照观察提纲、表格或卡片的要求进行观察和记录。二是要认识有关观察课题的重要意义,注意培养观察人员对观察课题的兴趣和感情。

(3)做好必要知识准备。一是应该有与观察课题有关的各专门学科理论知识。二是应该有关于观察对象的历史和现状的知识。三是应该有观察方法和观察工具的知识,以及进行实地观察的经验和技能。

(4)不断加强感官训练。

(5)合理安排观察任务。

任务的安排,应以感觉器官的承受能力为限。

(6)充分利用科学仪器。

在实地观察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使用显微镜、望远镜、各种测量仪器、照相机、摄影机、录音机等科学仪器和各种度、量、衡工具,充分发挥这些仪器和工具的放大、延伸、计量、记录等功能。

(7)努力控制观察活动。

观察者应该努力控制自己的观察,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这是减少反应性观察误差的重要途径。

(8)进行纵横对比观察。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比较重要的社会现象,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观察对象进行横向对比观察,或者对同一观察对象进行纵向重复对比观察。

第四节 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法的优点

实地观察法的最大优点是它的直观性。

与直观性相联系,实地观察法的另一重要优点是它的可靠性。实地观察、特别是非介入性的调查方法,它主要是观察者单方面的观察活动,一般不依赖语言交流,不与被观察者进行人际交往。因此,它有利于对本能够或不需要进行语言交流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有利于排除语言交流或人际交往中可能发生的中中误会和干扰。实地观察、特别是参与观察,有利于直接与被观察者接触,有利于在与被观察群体的共同活动中与观察者建立感情、增进信任和友谊,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细致地了解被观察者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

最后,实地观察法简便易行,适应性强,灵活性大,可随时随地进行,观察人员可多可少,观察时间可长可短,只要到达现场就能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因此,它是一种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调查方法。

二、实地观察法的缺点

实地观察法的最大缺点是它的表面性和偶然性。

实地观察的另一个重要缺点是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实地观察的对象和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实地观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观察误差,而且观察结果往往取决于观察者的主观状况。

此外,实地观察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获得的资料往往不利于进行定量研究等,也是实地观察法难以避免的缺点。

相关分词: 实地 观察法 观察 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