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工程泥沙研究与实践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枢纽工程泥沙研究与实践




基本信息


作 者:杜国翰 著

出 版 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7-1

版 次:1页 数:543字 数:874000 印刷时间:2008-7-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508455846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作者科研实践,介绍沉沙池、多沙河流低水头枢纽,都江堰工程改建与卵石推移质、淤泥质海岸河口挡潮闸、水电站跨流域引水枢纽、有多沙支流入汇的大坝枢纽等不同类型水利水电工程泥沙问题的研究成果,水库黏性淤积土冲刷特性、细沙淤积及黏性淤积的溯源冲刷的试验研究成果,以及主编学术期刊《泥沙研究》二十多年的体会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及水利水电科研、勘测设计、工程管理等单位科学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杜国翰,1927年11月25日生,河北省深泽县小直要村人。

1937年因抗日战争离家别母。

1940年在陕西省褒城县新沟桥小学毕业后,于城固县汉水之滨,入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以校为家,1945年迁甘肃省兰州十里店新校址,1946年高中毕业。

1946年秋到南京,入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水利工程系读书,1950年毕业,学校改称国立南京大学。

1950年甫入南京市建设局不久,旋即调设在南京的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当年派往淮河上游工程局,后改称河南省治淮总指挥部工程部。先参加潼湖、宿鸭湖蓄洪工程测量,及板桥水库的测量和施工工作。1952~1954年,任河南省治淮总指挥部工程部水库科和设计科副科长。 1954年入北京俄语专修学校,一年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结业。1955年去前苏联,在莫斯科水利工程学院德雅索科洛夫教授指导下进行研究生学习。1959年5月通过学位论文“沉沙池进口设施研究”答辨,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1959年到中国科学院、原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渠研究所,任第一组组长、六级工程师。负责黄河位山、三盛公等低水头枢纽泥沙问题研究和云南以礼河梯级水电站跨流域引水枢纽泥沙问题的研究工作。中间曾在原水电部技术委员会工作两年。

1965年秋,去河南省历“农村四清”,1966年复返水科院历“文化大革命”、1969年下放水电部第四工程局,1970年转到其石泉分局新工地,先在设计组后在科研组工作。

1973年借调至水电部科学研究所水利研究室,去现场负责岷江都江堰工程改建的泥沙问题研究,及开展北京河口挡潮闸淤积问题的试验研究工作。这两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均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6年调回水利电力部科学研究院,1978年负责恢复重建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任筹建组组长;1980年任泥沙研究所副所长,1983~1988年1月接任所长,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在此期间,还直接负责了以礼河水槽子水库和黄河刘家峡水电站等课题的科研工作。

1978年中国水利学会泥消专业委员会成立后,任副主任数届;1983年起接任学术期刑《泥沙研究》主编至今;此外,还曾兼任过国际大坝委员会水库淤积委员会委员、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长江三峡工程泥沙专题论证专家组专家、成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等。

1990年离休,经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聘任为院咨询委员;经推选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老专家协会理事;还兼任过《国际泥沙研究》(英文版)的编委。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关分词: 枢纽 工程 泥沙 研究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