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劳特戴克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斯劳特戴克


彼得斯劳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现为卡尔斯鲁厄设计高等学校(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Gestaltung Karlruhe)哲学和美学系教授,同时任该校校长。

斯劳特戴克,1947年出生,1976年在汉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在卡尔斯鲁厄设计高等学校任教授。其成名作是《玩世理性批判》(Kritik der zynischen Vernunft)(1983)(注:此书标题类似康德的三大批判,另外,zynisch这个词也常常译作犬儒主义)。该书一经出版,风行一时,在一年中销售了10万多册,成为最畅销的德国当代哲学著作之一。斯劳特戴克由此一举成名,成为哲学批判理论的一颗新星。

约20年后,斯劳特戴克在德国中央电视二台主持“哲学四重奏”电视节目,在屏幕上与知识分子们讨论诸如恐惧、超级大国美国和全球化资本主义等题目;他在1999年的一次报告引发了新闻媒体关于基因技术的大讨论。这位出版了15部著作的哲学家已成为媒体明星,在德国公众的眼中,斯劳特戴克是目前仅次于哈贝玛斯的德国哲学家。

斯劳特戴克是一位很难归类和兴趣广泛的哲学家,与系统的哲学家比如列维纳斯(Levinas)或德里达相比,他的著作似乎既没有中心的观点,也没有明确的方法论。尽管如此,他的著作中还是有一些稳定性的东西,它们主要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

首先,斯劳特戴克提出这样一个批判性的问题:“我们如何能辨别并抵制那些阻止我们走向幸福和真理的力量?”从学术背景看,斯劳特戴克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影响。他在《玩世理性批判》中探讨的问题是,启蒙运动的诺言为什么没有兑现?理性主义在18和19世纪许诺会使人类从错误的信仰、被压迫和无知中解放出来,但这一伟大工程在20世纪却换来了大屠杀、幻灭和玩世主义。斯劳特戴克在这部使他在英美世界声名鹊起的早期著作中,研究了20世纪末玩世理性发展的过程。

其次,斯劳特戴克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求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在这里,但究竟什么是“这里”,谁是“我们”。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斯劳特戴克一步步告别了意识形态批判,而转向一种深层次的批判视角,关注西方的存在和社会结构。在其新著《生活层面学》(注:德语原书名就叫„Sphären”,共有三部。)中,斯劳特戴克尝试对人类的存在提出新的观点:人被看作是创造生活层面并依赖于生活层面的生物。

第三,斯劳特戴克充当时代的诊断者,他自己常常自称是时代的诊断者,而不自称哲学家。他乐于从事“危险的思想”,时时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评判,力求把握未知的未来,以期找到有利于现实的良方。他爱作夸张和尖锐之论,其报告和著作无不充满激情,文采飞扬。

今年55岁(据此,成文年代应该是2002年)的彼得.斯劳特戴克(PeterSloterdijk)在80年代就以《玩世理性批判》和《欧洲道家思想》(Eurotaoismus)两部著作奠定了他在欧洲现代哲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斯劳特戴克说:“至少在西方看来,毛泽东后的中国还没有产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能让我们下决心来研究一下当代中国哲学。但是,如果人们愿意相信思想史的规律,就会相信越是在变革时代,就越会产生思想。如果今后20年听不到来自中国的有重大意义的声音,那就有些不对头了。”

2005年以来,斯氏较有影响的新著有:

(根据其大学网页介绍,编者据德语自译,错误疏漏再所难免)

Im Weltinnenraum des Kapitals, 2005

《在资本的全球空间内》2005,这本应该就是那天那什教授提到的著作。不过当时他提的名字稍有出入。Weltinnenraum这个词是Sloterdijk生造出来的,如果逐字直译就是世界内部空间,意指则是把全世界看成一个整体,包含所有处在其中的各个国家的意思。

Zorn und Zeit. Politisch-psychologischerVersuch, 2006

《愤怒与时间——政治心理学的尝试》2006

Gottes Eifer. Vom Kampf der dreiMonotheismen, 2007

《上帝的嫉妒——三种独神主义的战争》2007

Du mußt dein Leben ändern. ÜberAnthropotechnik, 2008

《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关于人类学技术》2008

相关分词: 斯劳特 斯劳 劳特 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