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女寺减河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四女寺减河


四女寺减河挖于1412年(明永乐十年),最初河口在德州西北,开挖后河水泄入黄河故道,东北流经吴桥(今县东南)、宁津、乐陵、庆云(今县北)、海丰(今无棣),自大沽河口入海。长227.5公里。



简要介绍


四女寺,位于德州西南约12公里,属山东省武城县,又名四女树。四女寺减河开挖于明永乐十年(1412),最初的减河口在德州西北,自减河上口到旧黄河仅12里,5里旧有沟渠,5里系古路,2里系平地,因此开挖并不困难。开挖后的减河洪水泄入老黄河故道,东北流经吴桥(今县东南)、宁津、乐陵、庆云(今县北)、海丰(今无棣),自大沽河口入海。长227.5公里。

历史记载


四女寺减河的下段大致是利用了当时的鬲津河(老黄河),《辞海》(1999年 版)载:鬲津为“《尚书禹贡》谓古黄河下游‘北播为九河’,据《尔雅释水》及《汉书沟洫志》,九河中最南一条即鬲津,故道在西汉鬲县(今山东平原西北)附近,东流入海,但在西汉时即已淤塞……。胡渭《禹贡锥指》据唐宋后地志所载,以为鬲津故道系自山东省德州市附近向东流经商河及河北盐山、山东无棣诸境入海。”《畿辅安澜志》载:“老黄河古鬲津河也。首起直隶(今河北省)元城县(在今大名县东)入山东冠县,循陈公堤而北,经山东馆陶县至临清州,逾会通河,……入清平县(今临清市),又北至夏津县入恩县境,始有河形,东北流经平原县”“转入德州,”“又东北流经甜水铺至九龙庙,”“又东北至避雪店,行五十六里入直隶河间府吴桥县之西南境,”“东北流经玉泉莗。”“又东北经黄家镇入宁津县西境,”“又东北经县西北隅之冯家莗入天津府南皮县之东南境,”“自南皮县东北流经盐山、庆云并山东乐陵县境凡五十四里又东流入庆云县西境。”“又东北流入盐山县东南境又东北……入山东海丰县境”,“又东北合无棣沟,”“又东北经三官庙至马谷山(今无棣县大山)前由大沽口入於海。”鬲津河经行与四女寺减河走向基本一致。1979年出版的《新华字典》(第五版)解释:“鬲津河,古水名,旧名四女寺减河,即今漳卫新河。”

弘治三年(1490年)黄河决原武以后,户部左侍郎白昂凿小河12道,四女寺减河的上口可能在这时移至四女树,并置堰控制泄洪流量。但这座闸可能很快就废弃了,因而至嘉靖十年(1531年)才有巡按直隶御史詹宽关于在德州置闸之议。嘉靖十四年(1535年),右副都御史刘天和命通判黄琦重修,用银七百余两。另有一说认为四女寺减水闸是恩县知县杜永昌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修建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嘉靖十五年工部郎中杨旦建闸”,或许后两个人都曾经参与过一部分工作。

清初,四女寺减河“淤塞已平”,“闸座废坏不修”。因而山东、直隶一带运河经常泛滥。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伯行曾建议修复四女寺减水闸及引河。当时引河早已淤平,河道已为百姓佃种,修复工程浩大,实施困难。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女寺减水闸重建,不久又复淤废。至雍正四年(1726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何国宗再次建议疏通四女寺减河。这次疏浚工程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几年,至雍正八年(1730年),将原减水闸改建为滚水坝,“宽八丈,坝脊高河底一丈一尺”。乾隆二十七年(1726年),因泄水不畅,将坝展宽四丈,落低一尺六寸。二十八年又展宽十二丈,共计10孔,各孔间有矶心(消力墩)。当时挑挖的河段长二千五百二十五丈,至九龙庙入老黄河(鬲津河)。

四女寺减河在明清两代曾多次维修,但主要力量都集中在河头的滚水坝工程,有效的河道维修也只限于上游十余里,其下游四百余里不设堤防,河水漫流,起不到减河的作用。光绪年间,全部淤废。据民国年间的一些记载来看,当时减河“入口处仍遗有砌石之溢流堰残迹,但淤塞几乎不能应用,河身亦变成旱田而无减河之价值”。据说民国13年( 1924年)曾泄洪水,六月间最大流量仅6立方米每秒。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四女寺减河治理。1955年重新疏浚河道,采取临时防洪措施,设计分泄流量达55立方米每秒;1956年再次进行治理,挖河、筑堤206公里,设计行洪流量达400立方米每秒;1957~1958年又一次治理,兴建了四女寺枢纽,沿河修建30座木桥,挖河、筑堤,完成土方4121万立方米,设计行洪流量达85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达1230立方米每秒,为抗御1963年洪水做出了贡献。

1971~1976年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时,从四女寺至吴桥县大王铺(基本沿原金钩盘河的故道)新辟一条岔河,全长43.5公里,设计行洪流量2000立方米每秒。同时将四女寺减河扩挖、筑堤,设计行洪流量1500立方米每秒。此次治理后,四女寺减河、岔河及汇流以下河道统称漳卫新河。

相关分词: 四女 女寺 寺减 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