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与她的徽商家族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苏雪林与她的徽商家族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5月1日) 平装: 212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7533649478, 9787533649470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苏雪林与她的徽商家族》内容为:曾经有许多读者有疑问,为什么偏于黄山一隅、封闭的皖南山村岭下,会产生名扬宇内的才女苏雪林?读了《苏雪林与她的徽商家族》,疑问自会冰释。

《苏雪林与她的徽商家族》一书,既是太平苏式家族史,也是太平地方文化史精彩的一章,更是家族与世系研究重要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陈朝曙,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曾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等三十多篇,现供职于黄山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目录

写在《苏雪林与她的徽商家族》前面

人杰地灵的太平

第一章 苏村的由来

1.必吉岭/5

2.迁居岭下/7

3.杜家村/11

4.五福庙/13

第二章 战争所带来的契机

5.战争来了/16

6.豆腐作坊里的期待/22

7.甘冒风险的发迹/24

8.生死线上的商业拓展/27

9.忽闻大树倾倒/30

10.勤俭节约起家/33

第三章 二次飞跃

11.偶然得来的机会/37

12.在典当业登堂人奥/40

13.土地远胜刘文彩/43

14.驻扎长江两岸/45

15.喜好模仿断案的柜员/48

16.优秀儿女——苏俊/52

第四章 子承父业

17.算盘也不会打/55

18.民族英雄杜冠英/58

19.与崔国因对簿公堂/61

20.崔大使其事/64

21.崔大使其人/69

第五章 兴旺的家族

22.守成有道/74

23.叔侄同科登第/77

24.业大家大/80

25.闯荡美利坚/83

26.同兴和经理张余三/89

第六章 苏家有女初长成

27.革命后的混乱时期/92

28.不合时宜的归乡人/96

29.海宁学舍/99

30.天资聪异的苏小梅/103

31.为上学拼命抗争/109

第七章 “锡”字一辈

32.平步青云/儿4

33.南京总商会会长/118

34.父以女贵/123

35.父子宰相的嫡系孙女/126

36.归国的洋学生/129

第八章 惨遭匪劫

37.火烧宝善堂/133

38.漱石其人/136

39.举家北上/138

40.大生银行/140

41.法国归来/143

42.无法再违抗母命/146

43.失之交臂的感情/150

44.百年好合/155

45.陪伴母亲度过最后时光/158

第九章 迫不得已回乡完婚

46.不可更改的宿命/165

47.文卿公远赴黄泉/168

48.无为而作《黄山丛刊》/170

第十章 百万之见的最后辉煌

49.缘何飘零海外/175

50.为抗战捐金/184

51.婚姻终身制/187

52.百岁老人的回乡渴望/191

53.如愿回到故乡/195

54.再上黄山/200

55.归葬故里/202

尾声

56.聚宝盆的故事/205

57.初识苏雪林/207

58.谒苏雪林墓/209

59.最后的苏村/210

序言

收到陈朝曙先生《苏雪林与她的徽商家族》书稿的第三天,他给我来电话,要我为他这本书写几句话为序。我不会写序跋之类的文章,眼睛也不好,加之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久坐,写序总要看文稿,不看文稿就说东道西,是不负责任,我也不耻这种文风。之所以应承了朝曙先生,是因为他这本书写的是苏雪林先生和她故乡岭下村的先贤们。

苏先生是位奇女子,活了103岁,是当代中国文坛活的岁数最高的人。她杏坛执鞭50年,笔耕80载,作品65部,逾1600万言,真正的著作等身;她是集作家、诗人、画家、学者、教授于一身的“国宝”级大师和“人瑞”,她获得过总部设在马尼拉的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资深敬慰奖,是五四新文学艺术领域取得最辉煌成就者之一。她又是个另类,她思想很新,行为却很旧,她以五四新文化人自命,却又接受了家庭的包办婚姻;她自谓理性主义,却又是个性情中人,她在所爱的亲人面前柔情万种,她向往过爱情,有过狂热的恋爱,却又亲手扼杀了这段恋情,终身忠诚于无爱的婚姻。她还天生喜欢逆潮流而行,她的认知常常有悖于众,由她的文章掀起过多次文坛风波,她占上风的时候却很少,但她却绝不认输。最著名的就是她公开亮出的反鲁旗帜,遭到文坛群起攻之。她在离开故乡72年后,以102岁的高龄回乡探亲,还登上了黄山,创下了攀登黄山最高年龄的纪录。她生前就在故乡买下墓地,终于如愿以偿,长眠在了昼思夜想的故乡土地上。而我与她这位出自太平岭下村的一代才女,不但有一面之缘,有过书信来往,她的15卷日记中还多次写到我,我们可谓文学知音。

对于一部以她和她的乡贤为史料又出自她乡人笔下的著作,我自当欣然应诺,我和朝曙先生也是文学上的朋友,他现在任职黄山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曾陪同我瞻仰过苏先生的故居、墓园和她就读过的海宁学舍,我们曾一起流连在学舍门前那棵桂花树下,怀念苏先生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我们没有认识前,他就从网上买过我的《另类才女苏雪林》一书。后来,我又读过他写的几篇小说,他的文字优美流畅,我很喜欢他的作品,我们亦是文学知音。我当然不能拒绝他。

我用了三天时间读完了这部书稿。这不仅是部乡村历史,也是部闪烁着文学色彩的人物传记,是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这部书中,不仅写下岭下村苏氏家族发展奋斗历史,还写了太平崔姓和杜姓及别的一些著名人物,写得真实生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从这本书中,不但可以认识一些地方先贤才俊,了解他们的成功之路,还能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地方史料,从中品味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我以为,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书,值得一读。

文摘

1.必吉岭

在中国,凡是读书人都会知道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他的洒脱豪放和流传千古的诗篇,照亮了一代又一代文化人的心灵。由苏东坡人们也必然会想到那个写《六国论》同样也是一代散文大家的弟弟苏辙,会想到他们俩生死相依的兄弟深情,想到那句哥哥思念弟弟所写下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诗句。

就是这个苏辙,历史在不经意间,让他子孙后代中的一支留在了安徽黄山脚下,又在不经意间,让其人才辈出,从而使一个小小的地方星光灿烂,辉耀千里。

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安徽省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

苏辙早年曾当过安徽省绩溪县的县令,这也许就是一个天府之国的天才家族最早与皖南的缘分。苏辙在年老的时候,无辜被沦为元祐党人,昏庸的皇权使这个天才家族的子弟无法苟活于世,不久就在北宋末期的混乱动荡之中一命呜呼。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的苦难却是子孙后代的福泽,到了南宋建炎皇帝赵构(公元1127-1130)掌权时期,元祜党人得到了平反昭雪。苏辙的曾孙苏继芳因此而受到朝廷的惠顾,沐浴皇恩,擢拔为乡贡进士这一名誉头衔,并被派往安徽,做了铜陵县的县令。

南宋是一个乱世,金兵的铁蹄长驱直入,本来就无心为官的苏继芳,在县令的位置上待了四年,早就想回到四川眉山老家,过那种耕读相伴衣食不愁的田园生活。现在眼看金兵就要打过长江,他便携带一家老小,急急奔走于回到故乡的途中,从安徽到江西,到湖北,回到家乡。但是,故乡近在咫尺的时候,却发现金兵与宋军的主战场正是三峡天险的入口处,杀气腾腾,昏天黑地。焦虑万分的苏继芳只能藏匿一隅,作无望的等待。时间一久,宋军溃败的迹象已经显露无已,苏继芳才明白,现在是无法再能回到故乡去了,故乡已被战争阻隔在遥远的地方。在兵荒马乱之中,他便又想到了皖南的崇山峻岭,在铜陵当县令的四年,他对皖南的山山水水有了好感,那里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历来是兵家不争之地,也只有这些地方才能躲过金兵强大的马队。于是,苏继芳带着一家老小又一次顺江而下,在安徽的贵池重新上岸,然后往南走,往皖南的腹地山高林密的地方走。从贵池到青阳,再到太平。进入太平的地界后,就真正地进入到大山里面了。

有一天,他们走到一座高高的大岭上,挑夫的扁担突然断了,他们只有停下来休息。这时候向周围的山峦一望,眼前豁然一亮,山形地势,似乎一点也不陌生,仔细一想,才发现这里竞和四川老家的峨眉山差不多的样子。如此相像真让人喜出望外.亲切感也油然而生。既然挑夫的扁担突然断裂,看来是天意要留他们,苏继芳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理想的栖息地和避难所。

既然是天授之意,居之必吉,那么,就叫“必吉岭”好了,自此,必吉岭之名应运而生。

他们驻扎下来以后,开始过拓荒者的生活,搭建茅棚,开辟荒地,劳作耕耘。物质的匮乏使生存变得异常艰难,但是,人的顽强生存力使他们毫不气馁,毫无怨言,却信心百倍地与大自然作毫不妥协的抗争。

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这不是传说的故事,在《苏氏族谱》中有详细的记载。在嘉庆时期所修的《太平县志》中,人物栏的《隐逸篇》记载了苏继芳弃官隐逸岭下的历史。

从那时开始,越过元朝,到了明初,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苏氏血脉从小家庭到大家庭,渐渐发展成了一个大家族,必吉岭上这个弹丸之地再也容纳不下快速增长的人丁,必须要分支,要迁居。

2.迁居岭下

岭下在必吉岭西侧的山下。

在明朝初期,苏继芳的后代苏显荣分支出来,在这里建立村子的时候,随口把这里叫作岭下,意思就是必吉岭之下,再清楚不过了,也是再土不过了,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后来这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的时候,岭下这个简陋的名称也没有雅化,人们只是称为“岭下苏家”。

根据家谱的记载,到了苏显荣这一辈,家里有兄弟十人,必吉岭上建立的村庄再也难以容纳下众多的人口,必须要分支出来,要迁居他地。分支的时候,把十兄弟称为十甲,苏显荣排行老六,称为六甲,他选择的迁居地就是必吉岭西侧的山下。据说苏显荣是最早迁居出来的,因为儿子要外出上学,往返很不方便,他便决定搬到山下面来住。当时,山下面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松树林,常有大群的白鹤飞翔其间,若干年后,人口多了起来,村庄发达了,他们要建立一个祭祀和议事的地方,也就是祠堂,就把它叫着“松鹤堂”。后来,松树砍伐了,白鹤也飞走了,村中的人只能把它叫做“六甲祠章”。

苏显荣的其他兄弟中,五甲也迁至岭下,三甲和八甲迁居到必吉岭以上的山洼里,取名为“岭上”;二甲、四甲、七甲则迁往相距不远的石埭县的广阳、乌石、夏村(现均属黄山区)等地,因此,后来也就有“岭上苏家”、“岭下苏家”、“广阳苏家”等名称之分。

新的村庄建立起来以后,按照当时社会文化的要求,尤其是受宋代大儒朱熹的宗族伦理思想的影响,建立严格的宗族制度来管理村庄。宗族制度包括大量的家法族规,用来规范人的行为和思想,“敦孝友”、“笃人伦”、“睦宗族”、“勤生业”、“节财用”、“重家学”“守法度”等等。苏氏家族承继祖先的风范,重教兴学,耕读相伴,这使得家族中子弟拥有文化和思想、能诗善艺大有人在,从而保持了家族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