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苏特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台风苏特




基本资料


台风苏特,(台湾译名:舒达,国际编号:0401,英文名称:Sudal)是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是该年第一个于JTWC分级下的超级台风。

形成日期 2004年4月5日

消散日期 2004年4月16日

最高风速 230 (千米/小时)(10分钟平均风速)

165 (千米/小时)(1分钟平均风速)

最低气压 928 (百帕)

发展经过


2004年3月28日,一个热带扰动于西北太平洋远处的海面上形成,由于当时大气环境并不理想,初时系统发展得相当不稳定,对流十分松散,而且并不活跃,低层环流中心外露而且偏差,而当时系统之中心风力亦不足10海哩(20公里)。当时该扰动位于副热带高压脊南面,在偏东气流引导下向偏西方向推进。扰动形成后的第二天,即3月29日,系统附近之高空幅散渐渐好转,令到该扰动得到增强,系统之对流渐渐组织起来,低层环流中心亦渐渐增强,螺旋性亦随之而增加。

随着系统的发展,系统于4月2日已有一定的强度,中心风力亦有所上升,令到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当日对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TCFA)"。此警报发出后两日,即4月4日,该热带扰动终于发展为一热带低气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其临时编号为03W,当时03W 集结于北纬6.4度,东经150.9度附近。03W形成后,组织仍不是相当良好,低层环流中心仍然呈部份外露状态,对流主要集中在系统的北半圆。至于路径方面,一道西风槽于系统形成后通过日本,导致副热带高压脊东退,令到 3W以时速12公里转向西至西北偏西方向移动。

03W在4月5日迅速增强,并于上午增强为一热带风暴(轻度台风),由于苏特(舒达) 附近的大气环境进一步好转,系统组织进一步改善,螺旋云带绕中心旋卷接近0.9圈。苏特(舒达)进一步于当晚增强为一强烈热带风暴(轻度台风),从低层卫星云图中显示,系统已发展出一云卷风眼。与此同时,该副热带高压脊再度增强及西伸,并引导系统再度转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4月7日深夜,苏特(舒达)进一步增强为一台风(中度台风),苏特(舒达)为2004年西北太平洋首个达到台风(中度台风)级数的热带气旋,同时一不规则状的风眼亦于中心密集云团区内形成,直径约20公里。

另外, 另一大西风槽通过日本,导致副热带高压脊东退,令到苏特(舒达)转向西北方向移动,并渐渐移向副带高压脊的弱点区。苏特(舒达)于10日加强为一三级台风(强烈台风),中心风力达至系统的第一次颠峰强度--中心风力185公里 / 每小时,风眼范围亦进一步加大至约50公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更把其定性为一四级台风(超级台风)。随后,系统受到不利的高空幅散影响而缓慢减弱,风眼开始被填塞,但仍然保持台风(中度台风)的级数。同时,系统亦渐渐进入副带高压脊的弱点区域,转向偏北缓慢移动。苏特(舒达) 于13日再度增强,风眼范围不断扩大,直径约70公里,对流云顶温度普遍颇低,南部眼墙温度更低至-80度,螺旋雨带显得十分紧密及对称,旋卷程度增至约1.8圈,中心密集云团区及低层环流中心颇为完整。系统于13日清晨再次达到颠覆强度,中心风力180/ 每小时,阵风亦达230公里/小时,中心最低海平面气压为928hPa。同时,系统亦进一步转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时速约10公里,渐渐移近西风带。

系统的颠覆强度维持了约二十四小时后,14日开始转趋减弱,并加速转向东北方向移动。苏特(舒达)于当日下午减弱为一台风(中度台风)。随后系统北移,系统附近的大气环境开始转差,受干燥气流所影响、垂直风切变加强、海水温度降低的影响及高纬度斜压影响,快速减弱。苏特(舒达)于15日进一步减弱为一强烈热带风暴(轻度台风),并移入西风带,开始温带气旋的转化过程。系统进一步转向东北偏东方向加速移动,时速高达50公里。当时系统对流已完全切离系统中心,云团转薄及变得极度松散。苏特(舒达)于16日进一步减弱为一热带风暴(轻度台风),并于下午转化为温带气旋。

相关分词: 台风 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