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风景区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天柱山风景区


天柱山风景区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境内。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公元前106年天柱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天柱山被道教尊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333平方公里,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全山分为八大景区和三个外围景点,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海拔1100米的炼丹湖为全国第三大高山平湖;山麓的石牛古洞摩崖石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冠盖全省;有植物119科,千种以上,主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珍稀动物数十种。



景区介绍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城西北部,因主峰如柱擎天而得名。据《史记》,《汉书》载,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赐封天柱山为南岳,后被隋文帝诏废,但人们仍惯称其为“古南岳”。春秋时又称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盖源于此。

1982年天柱山被国务院首批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5A风景区,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全山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其自然景观雄厅灵秀,兼容并蓄;人文景观纷呈荟萃,历史悠久。

2011年9月18日02时50分,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挪威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传来消息,中国政府提交的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申报资料及联合国专家组实地考察报告,得到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和与会专家评委认可,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荣膺“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纵观天柱山:奇峰凌云,巍峨峥嵘;断崖绝壁,雄浑厚重;怪石林立,状人状物;奇洞异景,妙趣横生。天柱峰犹如石笋,拔地入云,顶天立地;千丈崖斧劈刀削,险峻无比,神仙难攀;天柱松,鹰松,探海松,五妹松,虬龙松等奇松仪态万千;混元霹雳,八戒念经,皖公神像,神猫逼鼠,双狮戏球,太白观海等石今人惊叹大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巧工天成的神秘谷,更是神秘莫测,客观存在长450多米,由洞穴和山谷构成,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谷个联,人行其间,时而左右盘旋,时而上下迂回,时而步道断踪,时而另开洞天。其中“胖见愁”,“弃明投暗”,“神龙见尾不见首”等景观乃天柱山独有。而呼之欲起的“仰天大佛”,倾宇难得的“天柱晴雪”,一喊三回的“翠华回音”等奇景异象尤为绝妙。还有主峰佛光,西关雪霁,南关雾淞,东关云海,望岳亭晚霞,可谓绚丽非凡,无可名状。“真是画工须搁笔,更无名画可留传”。

天柱山水资源之丰富冠盖全国名山,层峦叠嶂之中,飞瀑流泉,溪涧遍布,山有多高,水有多长。九井河九大瀑布跌落成群,美奂美仑;炼丹湖乃全国第三大高山平湖,荡舟湖上,如临仙境。

天柱山特产丰富,堪称天然博物馆。全长有植物119科,千种以上。珍稀植物天女花,香果树,红豆杉,鱼鳞木和各种奇花异草,杉林竹海不仅把“古南岳”妆点的青翠欲滴,分外妖娆,而且成为数百种动物栖息繁衍的理想王国,其中鱼鳞木,天女花,娃娃鱼被称为“天柱三宝”,舒席,石耳,板栗,天柱剑毫等为天柱特产。

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佛光寺系唐氏著名禅师马祖道一始建;三祖寺乃佛教禅宗三祖僧璨立化处;道教尊此为第14洞天,57福地;李白,王安石,白居易,黄庭坚,苏东坡等对天柱山情有独钟,留下许多珍贵的诗词游记和摩岩石刻,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全国闻名。天柱山地灵人杰,这里即是《孔雀东南飞》的发生地,又是三国付佳丽大乔,小乔,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新秀韩再芬的故乡。

天柱山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度,是避暑休闲,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

自然景观


天柱峰

天柱峰,海拔1489.8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帮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曾咏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宋朱熹大发感叹:“屹然天一柱,雄镇翰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明李庚也赞曰:“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岛。凭虚举鸾鹤,举步烟云绕。天下有奇山,争似此山好。”

天柱峰孤峰突起,山峰险绝,很难登攀,据记载,作为游客登上极顶的只有三人。

一线天

天柱峰下,有一峰与主峰裂有一缝,如巨斧劈开一般,下不着地,俗称小天门,又称“一线天”。峰高不过10米,如一初开的花朵,因而峰名“花峰”。仰望天柱峰的石壁上,有楷体横书“顶天立地”四个大字。这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刘义纯题写的。

飞来峰

飞来峰在“龙吟虎啸崖”的最西端,一峰独立入云,峰顶巨石如盖,浑身石骨,浅浅的水痕遍布全身,这就是天柱山第三高峰——飞来峰。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围长30余丈,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峰顶的飞来石,像一顶华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峰顶。许多游人看到飞来峰,都十分惊奇。

传说天柱山在26亿年前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西海,西海里许多蛇妖鳖精在兴风作浪,扰得民不聊生。后一太上老君路见不平,运用法力从东海龙王处借来一块镇妖石压在飞来峰上,用来镇妖。

飞来峰,从南面看,如帽如笠;从北面看,如棋如磨;从东看,如球如拳;从西看,则如牛眠虎卧。飞来峰的西部的石壁上,由于泉水的长期侵蚀,形成一块石鳞斑斑酷似“龙鳞”的斑块。

在飞来峰南面的是“宝月峰”。峰顶东西有两个触角状的巧石,中间平坦一块方桌状的石板,两块巧石像两位老者各自向后微微倾斜,好一幅悠闲自得的神态----“二仙对弈”;从东向西望,似一弯新月挂在蓝天----“宝月”;而从东南方向西北观望又变成了“金鸡唱晚”,真可谓移步换景,妙趣横生!东边,天蛙峰、丹砂峰、飞虎峰、佛子峰、迎真峰、石纽峰、麟角峰、覆盆峰、天狮峰等,群峰起伏,清秀挺拔。

渡仙桥

天池峰,为天柱山的第二高峰,它稍高于飞来峰,海拔1426米。天池峰,一裂为三,由瘦瘦的两段石条连接在一起,这便是著名的“渡仙桥”,有句俗语:“人到桥头皆是仙”。

登上天池峰顶,可以领略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这里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是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的最佳方位。天晴之时,极目远眺,飞来峰、衔珠峰,五指峰,山连天际;炼丹湖如同一面银光闪闪的镜子被潜河、皖水两条银链夹在中间;大龙窝、后山、东关诸峰如同一个个土丘,尽收眼底。

小心翼翼地跨过渡仙桥,即达方圆不足10平方米的一平台,台中大小两个石坑,称“天池”。它深不盈尺,但水清冽,久雨不盈,久旱不涸。天池平台外沿是悬崖绝壁,令人望而惊心,称试心崖。试心崖是观赏“天柱山佛光”最理想的地方。若遇浓雾弥漫山谷,艳阳悬挂碧空,那白色的云雾上将会出现一个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环,光环层层相套,绚丽无比。

蓬莱岛

花峰左侧,一峰苍秀圆润,它便是蓬莱峰。蓬莱峰海拔1350米,南眺天池峰,北依天柱峰。蓬莱峰是一单体石壁,西、南、北三面岸陡壁削,向西延伸一百多米处是万丈深渊。峰顶狭长绝险,纵长百余米,宽仅二、三米。古木护石,葛蔓绕膝,跻身往来,险象从生。峰下时常云掩雾绕,峰顶在云海中若隐若显。上得蓬莱岛,只见青藤蔓蔓,人迹罕至,浓雾缭绕,如入瑶池仙境!西南北三面悬崖陡壁,古松倒挂,乱云飞渡,似海岛仙山,明代李庚有诗:“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莱”,故称蓬莱峰。登山峰顶可远眺湖北英山、安徽霍山、金寨,领略毛泽东诗词中“苍山如海,残阳似血”的壮美景象。

九井河

源于天柱山后宫殿,曲折宛转,绵延十余公里,汇千万溪泉而成,其间幽潭飞瀑,风清气爽,“九井西风”为潜阳十景之一。

九井西风可算是天柱一绝。绝就绝在一年四季,无论阴、晴、雨、雪都有股西北风吹进古口、野寨一带。特别是夏天,不管白天天气多么炎热,入夜西风一来,暑气顿消。因此谷口、野寨不光是人们听风观景的好地方,还是避暑胜地。

炼丹湖

炼丹湖,水面面积近3万平方米,蓄水量8万立方米,海拔高1100米,在中国名山中可以和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相媲美。它水质清澈、碧绿如玉,四周群山罗列,环境优雅,天晴无风,湖如明镜,蓝天白云,映入其中;四周群峰,苍崖青松倒影其中,如锦如织,给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生机;微风徐来,湖水荡漾,波光粼粼,又是一番景象,泛舟其上,如入瑶池。在“炼丹湖”平静的水面之下,原来未修湖以前,称“良药坪”,又叫“上炼丹”。汉未明道左慈曾在此采药炼丹,现在“炼丹湖”名即来源于此。左慈当年炼丹住过的“炼丹房”与炼丹起炉的“炼丹台”还在。在“炼丹台”,举目四望,西关群峰,历历在目,飞来如坠,宝月如锡,衔珠欲坠,天柱在望。狮峰耸于左,青龙背横于右,登仙打鼓诸峰在其东,麟角、覆盆、迎真诸峰峙其南,远瞻近瞩,可尽天柱一山之胜。

人文景点


天柱山人文主要讲叙天柱山的所有人文景观和一些关于天柱山的历史人物的故事。例如禅宗三祖驻锡的三祖寺,马祖道一的佛光寺,薛家岗文化遗址,大乔、小乔的家乡,京剧鼻祖程长庚等人物与天柱山的不解之缘。

薛家岗古文化遗址

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即薛家岗新石器文化遗址,已有五、六千年历史,位于潜山县城南7.5公里处的河镇乡利华村与水岗村交界处。

该遗址坐落在潜河边上,高出附近农田3-7米,为一椭圆形台地,总面积约有六万多平方米。在开挖过的一千多平方米方塘中,人们从土质结构上可以看到五个自然层。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唐、宋文化层,第三层为殷商文化层,第四、五层为新石器文化层。从四、五层叠压关系和随葬品的组合变化来看,新石器时期的潜山人,已经脱离了原始人群的流浪生活,逐渐走向定居,并且创造了相当进步的生活、生产用具。

这里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在此定居,既便于饮水、耕作、养殖,也便于上山避灾。这一具有独特环境的定居点,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命名为“薛家岗文化”,被安徽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为我国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和生产活动之状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在潜山县城内的天宁寨,也发现了一处新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在五六千年前,己有另外一个氏族,在潜山定居了。

从出土的一千多件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来看,其石器大都经过通体精磨,刃部非常锋利。有一把石挫,光泽晶莹,可以照见人影。尤其是石刀,有一、三、五、七、九等奇数刀孔,更属国内罕见。石器有盆、碗、壶、杯等,大都为当时人民的生活用品。陶器尤为精美,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外表为素面磨光,少数有弦纹、刻划纹、针刺纹、堆纹等。折腹壶、鸡冠耳手碗等,形式多样,制作甚为精细。

在这些陶器中,还有数十个球,小的中空有丸,摇之叮哨作响,大球镂有十四个对称圆孔,内有七个小丸,亦摇之有声。这些珍贵的陶器,告诉了人们,早期的潜山人已经掌握了很高的制陶技艺。出土的玉器多为装饰品。有玲成剔透的玉环、玉管、玉琼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器物中,以孔眼石刀上的红色花果图案最具有代表性。它构图严谨、线条匀称,布局优美,是薛岗氏族特有的器物。

在第三层中出土了许多具有殷商时代特征的青铜器,如箭镰等,为研究安徽省及长江北岸青铜器文化造型艺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致于唐、宋时期的文物就更多了,有唐朝的砖、瓦、当,宋代的瓶、碗、纺锤等许多生活用品,这说明此时的潜山人己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技能,这些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经过整理分类,有的放在省博物馆保存,有的在潜山文物所陈列室内展出,供游人参观。

三祖寺

三祖寺,又名乾元寺、山谷寺,佛教禅宗三祖僧璨的道场。

南朝时,今南京道林寺高僧宝志,看中了谷口凤形山。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也看中了此处。两人向梁武帝具奏,都想在此建观造刹。武帝命二人各显神通以物识地,得者而居。宝志与白鹤道士斗法术,卓锡于此。宝志得了这块宝地。他先居洞习静,后何氏三兄弟献私宅,于公元505年建“菩提庵”。武帝于公元536年赐名“山谷寺”。

佛光寺

佛光寺原名马祖庵,唐代高僧六祖慧能徒孙马祖道一禅师云游至天柱山,观苍松挺拔,山水秀丽,圣即菩提,故在此参禅习静多年。后人为纪念他,在洞旁建庵,名曰马祖庵。

土特物产


野葛粉

天柱山野葛粉选用国家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高山丛林之中多年野生葛根为原料,按有机食品生产加工要求精心制作而成。葛根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卫生部把葛根列为药食两用山地植物,葛根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1 3种;尤其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含量更高。葛根的有效活性成分有异黄酮、葛根素、葛根苷、生物碱等物质,铁、锌、钙、硒、锗等微量元素丰富。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功能性食品》等权威资料著述,葛根及其制品有清火、排毒、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糖、减肥、通便、预防老年性痴呆,防止动脉硬化,防止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之良效。现代医学研究,葛根黄酮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女性丰胸、养颜,尤其对中年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养颜保健作用明显。葛根的药用价值极高,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葛粉称之为“长寿粉”,在日本被誉为“皇室特供食品”。常食葛粉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抗衰延年,永葆青春活力。

天柱山茶油

茶汕又名山茶油、茶树油,它是用茶籽树的果子榨出的油。茶籽树大多生长在深山老林,基本处于野生状态,所以茶油属于绿色食用油。人们日常生活食用植物油源干草本植物,难免受化肥、农药之污染,唯茶油源于木本植物。而世界上靠木爪果仁榨取的食用油仅两种:一是东方的茶油,二是西方的橄榄油。 茶油有着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份,如它所含高达97%不饱和脂肪 酸和维生素A、D、E、F、K以及胡萝卜素等,对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天柱山区茶籽树多,且大部分靠自然繁殖生长,产量高,质景优。野寨牌茶油货真价实,很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天柱香鸭

天柱香鸭是安徽省天柱山风味特产食品,主料本自山间农家水鸭,生长野外,饮的是山溪泉水,吃的是山野生物。在保持生态原汁的基础上选用天然佐料,精巧配方,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加工制成,气香味醇,一吃难忘,百吃不厌。

天柱香鸭在保留传统鸭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及食补食疗作用方面更具美食可口特色。

天柱山药材

天柱山峰峦奇伟,云雾飘忽。充沛的雨量,垂直变化的气候,很适宜药材生长。山中有黄莲、白术、贝母、党参、首乌、天麻、半夏、紫苏等好几百种中草药。其中的天拄灵芝,形如菇菌,大者如参,面有晕圈,生于峰巅石壁之上,不易采集,色赤褐纯朱者为上品,可治神经衰弱和呕血等病。天柱野白术也很有名气。这种野白术有健脾益气之功效,能治疗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天柱茯苓配上白糖糯米粉等原料做成茯苓糕,颜色雪白,甜糯爽口,是美味的营养补品。此外,天柱山还有很多既有药用价值,又可食用的植物,如石饵、香菇等。人们用它来炖鸡、烤肉,不仅清凉去火,而且味道鲜美,是有名的山珍佳肴。又如用弥猴桃制酒,更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山东枣庄市天柱山


概况简介

天柱山,亦名葛峄山,位于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南偏东十五里。白山诸峰屏其前,仙坛诸山拱其后,承水自北来,绕其左麓而南流。山虽小而秀,四周峭绝,嶙峋苍翠,平地崛起,卓立若笋,屹然独处,不与群峰为伍,因而被世人誉为“峄县之望山也”。

相关考证

峄,峄山,古之峄阳山,今之天柱山。 传说为共工氏所怒撞之“不周山”,见之《论衡》。以“天柱”取“柱石中天”之意。绎与峄,通假字,《尚书》云:“峄阳孤桐”,《尔雅》语:众山联络为“绎”。山之阳多产桐树,为众山环绕,正合所载之地形地貌。又名葛峄山,“县东南十五里,县所由名也。”即《禹贡》“峄阳山”,俗名柱子山。按《禹贡》、孔颖达《五经疏》以峄阳为葛峄。蔡沈《书集传》承袭此说。而葛峄属峄阳之说,首见于《后汉书地理志》。唐章怀太子《后汉书注》有“其山产桐”。宋儒以前未有以邹峄山当之者。只有王应麟《诗传》断为邹峄。朱熹说,其(王应麟)独违旧说,似非无见要。以峄与邹,当时同属徐州,而两山今日皆不产桐。又:鲁南一带多产磬石,《禹贡》载:“后魏政始中徐州,薛城送玉磬十六”。薛公孟尝君曾“以币求之”,“诸庙以为磬。”失传了2400余年的泗滨编磬,1978年在滕州市出土13枚磬石,其中2枚已经破损,无法演奏。音乐家杨俊滋先生在峄城区发现了磬石,添补了破损磬石,天籁遗韵又从鲁南重新响彻四海。吾地礼乐之胜,可见一斑。可为一证。

平度天柱山魏碑

平度天柱山魏碑,是中国书法艺术瑰宝,国家最早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平度市大泽山之右的天柱山上。天柱山,远看孤峰秀峙,高冠霄星,如柱擎天;近观鹤岭横悬,怪石突兀,云岩凌空,鸾峰直上,气势非凡。古人云:"齐之山海天下冠,而东莱之间,山水形势雄深伟丽又为齐冠,而大泽之秀又为东莱之最"。

其它相关

景点级别:AAA

门票价格:10元

自然景观:山岭,江河,湿地,河谷,乡野,雪原,冰川,泉潭

适合人群:家庭,个人,情侣,公司,朋友,小孩,老人

最佳时间: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

出游方式:自助,自驾,市内

景区类型: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