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等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征战纪实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头等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征战纪实




图书信息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3月1日)

丛书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征战纪实丛书

平装: 48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03321290

条形码: 9787503321290

尺寸: 20.8 x 14.6 x 2.2 cm

重量: 499 g

作者简介


张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中国老教授协会第三、四届理事。1944年参加八路军。长期从事军队的宣传文化工作。革命战争年代,曾任新华社前线随军记者,写过许多战地通讯和新闻报导。参加过华东战场的许多著名战役,并多次立功受奖。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华东军区、解放军总政治部、国防大学担任宣传、党史研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工作,是大型革命回忆录10卷集《星火燎原》主要编辑人之一;出版的文学著作有:《雪天》、(短篇小说集,曾译为英文发行欧美);传记文学《赵一曼》(获湘赣优秀图书奖)、《徐海东将军传》(获上海市优秀图奖)、《帅星升起》(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高山魂》、《中国元帅徐向前》(获国防大学学术著作奖)、《一代元戎》;主持编写的专著有:《徐向前传》、《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伟大的历程 光辉的成就》、《祖国 我爱你》、《擎天柱石》等。

内容简介


《头等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征战纪实》是一部描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十二军征战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抗战爆发后,鲁南地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搞日寇的侵略。罗荣恒、徐向前相继带领八路军精兵强将挥师东进,让鲁南七十二崮的抗日烽越烧越旺。抱犊崮山区,老三团、老五团英能无畏,屡建功勋;微山湖畔,铁道游击队神出鬼没,威震敌胆。抗战胜利后,以鲁南军区第三、第五团和包含铁道游击队在内的二分区主力才,合编为山东军区第八题。在坠落毅的亲自指挥下,八师勇猛顽强被 誉为陈毅袖筒里的小老虎。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日寇铁蹄踏进齐鲁大地,抗日健儿奋战鲁南

“拿起刀枪干一场”

徐向前到山东

罗荣桓率精兵“东进”

英雄团队脱颖而出

神出鬼没的铁道游击队

第二章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陈毅袖筒里的小老虎”称雄山东

“中央军来了更遭殃”

痛打“刘黑七”

“微山湖色慰征途”

大反攻的序曲

第八师应时而生

第三章 津浦前线横扫顽寇,王麓水师长血洒滕县城

蒋日伪合流演闹剧

“把枪缴下来”

英雄舍身炸碉堡

将星殒落滕县城

“枣庄烟筒冒黑烟”

第四章 “老八师”受挫泗县城,陈毅仍称其为“很好的头等兵团”

一声令下开华中

血战泗县城

严峻的考验

陈毅的来信

第五章 “小老虎”峰山告捷,鲁南大战再显威风

峰山之巅鏖战急

又吃上了“高粱煎饼卷大葱”

马庄大战要“捉马”

英雄们大战坦克群

不是尾声似尾声

第六章 三纵队屹然而立,泰山下群雄写春秋

更上一层楼

众英杰奋战泰安城

蒿里山三勇士

五月的赞歌

第七章 外线出击转战千里,会战沙土集又破许昌城

兵败济宁城

会战沙土集

“相机”攻下许昌城

会师大战金刚寺

第八章 攻克洛阳震中原,“桌上的表”成了美谈

九朝古都城下

“军事民主”新花开

东城门鏖战急

悲哀的“洛阳中学”

英雄写下《桌上的表》

卫生战士和“女状元”

第九章 汴京古城飘红旗,古龙亭上论英雄

曹门碰壁破宋门

宋门城口的拼搏

激战教养院

古龙亭上论英雄

开封,是谁的城?

挥师睢杞再创辉煌

第十章 战略决战即将到,泉城济南奏悲歌

何司令到了西柏坡

千军万马下济南

尖刀直插簸箕山

趁机猛攻进商埠

夺取绥靖区司令部

泪洒泉城

第十一章 淮海平原大决战,六十六个日日夜夜

大决战的前夕

服从全局,当好“配角”

追击路上兵如潮

双拳砸烂“老虎团”

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即俘即补”故事多

会攻陈官庄

第十二章 百万雄师过大江,穷追残敌进军到浙江

“我们决不当怜惜毒蛇的农夫”

望长江疑虑重重

首战枞阳誓师出征

穷追猛打直至甬江

溪口换了人间

扫净浙东最后一片陆地

第十三章 面对大海浪滔滔,“头等兵团”变成水兵了

“边打边建”,两面作战

大榭岛初试锋芒

英雄长眠舟山岛

第十四章 海峡飞渡欢庆新中国成立,红旗插上舟山群岛

护航的炮兵在高山上

冒雨强攻金塘岛

隔海相对谁主沉浮

“跨过困难就是胜利”

木帆船在海上的遭遇

“海洋上的轻骑队”与水手们

舟山群岛红旗飘

第十五章 开启胜利之门的“金钥匙”,两支驰骋疆场的轻骑兵

四把“金钥匙”

胜利的记录者

雄师文艺兵的脚步

一份没寄出的名录

“头等兵团”英雄榜

结束语:雄风苍劲舞大海,新军挥笔续春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