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言人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网络发言人


网络发言人是发言人制度的组成部分,云南、广东、贵州等地方政府部门已经率先开展了网络发言人制度。网络发言人, 是来自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2009年11月7日在第四届健康传播大会上透露,卫生部正在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拟设立“网络发言人”。



简介


“网络发言人”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其背后是一个完整的团队和制度,涉及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报、交办、回应等环节。其实质在有关部门针对网友的质疑,以实名方式进行直接和及时的解释与沟通。

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2009年11月7日在第四届健康传播大会上透露,卫生部正在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拟设立“网络发言人”。

“在目前的工作当中,我们已经大量运用网络来做新闻发言的工作,但关于网络发言人制度,我们正在进行一些探讨。”邓海华说,卫生部可能会做一个方案,把新闻发言人制度和网络发言人制度进行进一步的结合,今后将通过卫生部的官方网站专门建立一个网络发言人平台。

邓海华说,这个平台一方面是把日常在现场发布的新闻嫁接到网站上,另一方面还会针对其他途径搜集到的一些比较集中的公众意见、公众问题通过网络迅速反馈,发布一些重要的政策答问和健康知识等。

他表示,网络发言人制度目前仍是一种探索,卫生部已在网站的后台开始准备这项工作,一旦网站成熟就会推出。

原因


在互联网时代,政府、企业触网已成为必然趋势。网络发言人的出现有两大原因。

第一,政府(企业)主动发布本单位的相关信息,宣传政策,掌握话语权。对一些公众不明白的政策的解释,或者对一些事件的说明,通过“官方”以网络的形式发布,以正视听。第二,针对公众提出的疑问和要求及时地给与答复,满足公民知情权,疏通民意。目前社会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而通过传统的反馈途径又很难得到解决。当传播过程中的反馈机制不畅通时,“网民们”便期望诉求于网络。网络发言人的设立正是有关部门积极面对新形势,顺应民意的表现。

产生和发展


2009年7月,云南省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表示,云南省将发起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这是中国政府机关首次提出要建立该制度。

8月3号,针对反映韶关工商局“涉嫌滥用职权”的网帖,广东省工商局以“广东省工商局网络发言人”的网名现身虚拟世界,回复网友疑问,成为广东省政府职能部门历史上第一个“网络发言人”,开创全国范围内厅级以上政府部门“网络发言人”之先河。

9月1日,贵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市政府系统网络新闻发言人工作。

随后,全国先后有贵阳、南京等多个省市政府机关设立网络发言人,网络发言人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政府机关网络发言人的纷纷设立,9月26日,人民网发起了一个关于企业要不要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以及如何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讨论。企业网络发言人的设立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各省网络发言人


云南

7月,云南各级政府部门设置网络发言人,以网络新闻发布会的形式,由政府部门实名回帖

四川

今年9月,在全省选择少量涉民事项较多的部门开展“网上新闻发言人”工作试点

广东

10月12日,广东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15个省直部门网络发言人设置完毕,发言人为各部门工作人员,一般问题的回复是3个工作日,重大疑难问题是7个工作日

陕西

10月22日,陕西省政府各部门、各设区市政府所属单位任命58名相关负责人担任网络发言人,网上问题3天将进行回复

河南

11月,河南省高院设置网络发言人,由高院网络办公室主任陈海发担任,发布新闻实行不定期举行

安徽

11月10日,安徽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张尔桂成为该厅网络发言人,通过“网络新闻发布平台”及跟帖、回帖对网络舆论进行回复

各市网络发言人


贵州贵阳

9月1日,贵阳市将市政府下辖的各部门及区县原有的新闻发言人和联络员组建成一个网状团队,在各大网站搜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相关舆情,并根据各自职能提出应对处理办法,经审核后以“网络新闻发言人”名义发布。

广东佛山

10月10日,佛山各级党委、政府及市、区各单位设网络发言人,一般由本单位负责人担任,对网民反映事项,4小时内予以初步回应,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江苏南京

12月6日,南京市政府和90家委办局与区县等设网络发言人,由所在地区、单位的班子成员或中层领导担任,并规定,针对网络发帖,涉及单位的网络发言人原则上应该在24小时内予以回复。

应具备的素质


网络发言人一般由由所在地区、单位的班子成员或中层领导担任。联络员要求了解、熟悉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掌握互联网舆论引导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有工作责任心。

云南省宣传部副部长伍浩认为,一个合格的网络发言人必须具备三个素质:要有坦荡的力量应对网民、要有求真的力量赢得信任,要有人格的力量赢得公众。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系副教授洪杰文表示,与传统新闻发言人相比,网络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迅速反应的能力,及时代表政府发布权威信息,做到用事实说话,避免使用模糊辞令,减少网民猜想空间。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博导赵振宇教授谈到,“熟悉网络传播的特点,掌握网络语言及网民心理也是网络新闻发言人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这些都要求政府加强网络新闻发言人背后的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综合素质。”

职责


网络发言人要以单位实名,适时就本地区、本单位的政务信息,在网上进行发布,听取网民意见与建议;负责本地区、本单位突发性事件及处理结果的网上通报;处理相关网帖的答复工作;研究分析网络舆情与网络事件,开展与网络媒体的联系与协调。

特点


1. 级别高。据统计,2009年设置政府网络发言人的,有广东、云南、四川等6个省的省直机构及省级单位,而以市级单位设立该制度的,有南京、佛山、贵阳3个城市,省级政府单位占了大多数。

2.“职业”热。教育卫生居多,民生部门唱主角。这些网络发言人,多在教育、卫生等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民生部门。

3.“主角”多。不额外设专人,发言多出自“集体智慧”。

网络发言人一般不会额外增设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担任,而是由各地区、单位的班子成员或中层领导担任,或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挑选工作人员代表政府发言。

此外,更多政府部门采取的是团队式的工作模式,由若干名不同业务机构的人员,形成一个责任团队,通过“集体智慧”的结晶,共同应对百姓提出的问题。

4.“办公”新。强调与网民互动用上QQ电邮。网络发言人”对网络舆论采取多样化的回应方式,强调与网民的“互动”,包括QQ、MSN、电子邮件等形式。

5.效率高。给网民回应最快要求4小时。

意义


网络发言人的设立是政府网络问政的方式之一,是政府及时引导网民、披露真相、解决问题的积极尝试,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在网络上的新体现。《南方日报》认为“网络发言人”为打造“网络民主”作出了一个注脚,也给疏通民意、回应网友在网络上的建议与质疑提供了平台。

贵阳市市长袁周指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是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网络舆情的变化正在促使政府角色转变,信息发布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延伸;从单向传递向多点、动态传递转变;从定时、定量传播向网上24小时随时发布更新转变。

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平台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网民都在打听镇海区城管局的网络发言人“城事”到哪儿去了,怎么不见她在网上发言了。后来大家才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针对城管部门的帖子太少,“害”得“城事”在网上没有发言的机会了。

对此,“城事”说,她刚担任网络发言人的时候,对城管部门的投诉最多,多的时候两个月有近百件,经过城管部门的大力工作,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从2009年7月开始,涉及城管部门的帖子越来越少,一个月不到10件,大部分还都是建设性的提议。进入8月份后,一件也没有了,所以她在网上就没有了“发言的机会”。

一下子“马放南山”了,“城事”还真有些不适应,但是看到网友对她的工作由衷的赞美,她打心眼儿里还是感到高兴。例如网友“老木头”的跟贴:“城事”扎实办事,从谏如流,是该赞一记的。网民“永远的狼哥”称城管部门办事务实、迅速。网友“梦网议员”说:俺很少夸人,看到楼上的帖子俺不得不放下俺的“矜持”,由衷地为城管兄弟的真情告白唱首最美的赞歌。 这种说法得到了镇海新闻网工作人员的证实。据一名负责人介绍,以前对环保城管部门的投诉最集中、最多,现在明显在减少,有时候几天也不见一件。以今年前6个月来讲,受理网民各类咨询、求助、投诉299件,通过网络发言人办结率在90%以上。

随着网络发言人的设立和引导,网民的发言也更加理性,网络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和谐,“火药味”的东西也渐渐地少了。

不仅仅在浙江镇海,进入2009年,网络发言人制度在广东、河南、云南、江苏等地已经实施,都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大部分网友认为,网络问政是党政官员了解民意的有效方式,“官员回复、处理网友留言、帖文”则成为最受网友欢迎的形式。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设立,使网络问政有了制度化的平台。而且,由于是政府部门实名回帖,这一制度有利于提升政府机关的公信力。

对此,宁波大学法院院副院长张炳生认为,社会上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和谣言,官方权威信息的不通畅、不透明、不及时,是主要原因之一。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现,很好地化解了这方面的问题。面对日益勃兴的网络舆情,镇海区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将新闻发言人制度“搬”到网上,不但使政务信息公开有了新的渠道和方式,而且在及时化解网上可能的信息失真和网络谣传上,为政府妥善处置争取了更大的空间。

从官员触网到问计于网民,再到官员与民众在网上良性互动,再到现在的网络发言人制度,公权部门越来越“深”地走进了网络。

争议


对于网络发言人在满足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究竟能在多大范围内、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舆论意见不一。

有评论指出,网络发言人的最大价值在于开拓了政府与网民在网上交流的权威通道,不仅有望对疏导网络民意产生实际效果,而且体现了行政理念的成熟开放,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给现实中的新闻发言人带来一定压力,使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更真诚、更顺畅。

也有网民担心网络发言人会采用外交辞令、套话,回答的针对性不强,回复时间较为迟缓等,网络发言人产生的实际作用可能与公众期待相距甚远。“形同虚设”、“打官腔”、“敷衍了事”等词,一时成为网民用来质疑网络发言人实效的高频词。据《光明日报》报道,广东10月设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以来,网友抱怨政府网络发言人“太官腔”。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会不会出现新的互联网络控制趋势———借助网络之名,屏蔽一些对其不利、不愿意回答、不乐意看见的信息与问题,将其沦为一种事实上的预先审查制?或者,“网络发言人”制度会否如同现在一些既有的制度一般,在经历短暂的喧嚣之后,又逐渐淹没为无人问津的“鸡肋”?

解决方法


专家建议

1.两股力量。伍皓认为,网络发言人的推动将靠两方力量的推动:一是政府的诚意,要放低身段,真正以解决老百姓问题为宗旨。二是,网民要有负责任的网络精神。

2.制度化建设。郭巍青教授提出,网络发言人的背后,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团队和制度,涉及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报、交办、回应等环节,以力图做到对网民的回复“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3.将回复质量纳入考核标准。

胡星斗建议,作为一种制度,网络发言人不能只是摆设,而要充分利用网络“扁平化”、“平民化”的特点,切实为人民考虑;而且,网络发言人制度还应该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运作程序。相关部门在设立网络发言人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组织、人员、资金以及操作规程等方面的配置,做好充足的后援工作。

张晓燕表示,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是一项新事物,人们反应各异是正常现象。同时,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人们的质疑现象,不能把网络发言人制度只当成是网民诉求和意见的转递者,而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回复,表明政府的态度、通报和告知调查情况、协调过程、解决措施和处理结果等。

因此,要完善制度,明确规定禁止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形式主义”回复,违反者应向网民公开道歉。

此外,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问责机制。胡星斗表示,一方面,相关部门对发言人进行考核,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应对舆情问题的效率。

另一方面,对发言人考核指标的具体设立,各部门需谨慎考虑,应从既能为民众办实事、又能真实代表政府的立场综合进行考虑。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督促网络发言人说实在话、办实在事,才能使他们去官腔、增人气、暖民心。

网友建议

网络发言人应妥善处理网民尖锐诉求

一些网民也为网络发言人提出了具体建议:不管是面对网民一般诉求还是遭遇突发事件,都应快速反应、及时回应;网民喜欢直奔主题、一语中的式的回应,所以网络发言人在发言时,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话,避免落入形式主义窠臼。有的网民说话有时难免尖锐甚至刻薄,对这样的诉求,网络发言人更要有耐心,妥善处理,以免陷入更大的被动。

相关分词: 网络 发言人 发言 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