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扰论:低碳时代的行为取向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无扰论:低碳时代的行为取向




无扰论:低碳时代的行为取向


本文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类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讨论人们怎样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使自己成为环境的保护者。

当今时代,正在走进“低碳时代”,本文也是在探讨低碳时代的人们应有的行为取向。

笔者并不讳言,自己很关心环保。在一些人看来,热心环保的民间人士是多事之人,是无事生非者,甚至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人。也有人认为,为了现实的利益和享受,我们也只好“委屈”一下环境;环境的破坏,影响的是将来人们的生活,是众多人们的生活,而我们作为具体的个人,并不需要想那么多。今朝有酒今朝醉,我们杯中有酒,就可以享受沉醉,为什么要想遥远的将来,想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呢?再说了,地球那么大,历史的长河又那么悠远,我一个小小的行为对于地球的环境、对漫长的历史能有多大影响呢?这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是沙漠中的一粒沙子,值得大惊小怪吗?

上述说法似乎言之有理,但笔者不能苟同。

笔者要郑重指出的是,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应该尽可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们的活动要避免严重干扰、破坏自然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甚至无法恢复。

此外,大多数人都把环境保护视为对于大自然的保护,然而人们可能忽视了,我们自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身心也具有自然和谐的需求,也是需要保护的。对于身心的保护与对于大自然的保护,有内在的联系和客观的一致性。

我们早已有了环保的法律和法规,但法律法规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人们往往为了眼前的、个体的利益,而无视长远的、整体的利益。还有,在法律法规之外的忽视环境保护的行为,也不能用法律手段去干预。

本文将要通过具体分析来说明: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打破自然界平衡状态的行为,不仅损害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而且会严重损害我们的既得利益,会伤害我们现实的自身。我们花了钱,花费了时间,得到的可能并不是享受,而是身心的扭曲甚至痛苦。这就是俗话说的“花钱买罪受”。

无论是为了长远的、整体的利益,还是为了既得的、个体的利益,我们都应该注重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无扰论——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笔者在这里先提出自己的基本论点,然后再从不同角度论证这一论点。这样做未免有些学究气,但笔者并不想把此文写成浮光掠影、旁敲侧击的文章。

“无扰论”的基本论点

笔者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应该保持和谐相处;这种和谐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扰”。换言之,人类不应该通过自己行为,去干扰、打破自然界的平衡。

自然界的平衡,是在数十万年、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的漫长岁月里逐渐形成的,并且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博大体系。如果人们以自己的行为,在短暂的时间里干扰、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这种平衡的恢复,可能又需要数十万年、甚至数亿年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们可以期待的人类历史。此外,对于自然界错综复杂的体系,我们人类了解的还很不充分,自然界的许多内在联系还是不解之谜。然而遗憾的是,尽管对自然界还很不了解,不能充分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却并没有妨碍人们对自然界大动干戈,竭力地索取大自然的资源,并且不惜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应该承认,人们对索取自然资源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更为可悲的是,在探索自然奥秘方面的一些发现和发明,也被用来变本加厉地索取自然资源!

中国有个成语:“竭泽而渔”,这显然是很荒谬的做法。但在现代社会,竭泽而渔的事情并不罕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石油。自然界在数百万年至数亿年的岁月里形成的石油资源,人类只用了区区几十年,就几乎开采、使用殆尽了。与此同时,大量温室气体被排向地球的大气层。自然界形成平衡的速度,与人类破坏平衡的速度,相差太悬殊了!这样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以我们人类现有的认知能力,是无法进行评估的。

笔者提出的“无扰论”包括三个论点,分述如下。

“无扰论”的第一个论点,是主张人们要尽可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把对于自然的干扰影响减少到最低。

鉴于人们对于自然的干扰和破坏过于猛烈了,所以笔者提出,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尽可能以“无扰”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界,不再去干扰、破坏自然界的平衡,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无扰”的理念,其实在民间早就有流传。有一个旅游景区树立起温馨的提示牌:“除了照片,什么也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这就体现了“无扰”的思想。另据报道,国外有的旅行者在每次乘坐飞机之后,必定要去植几株树,以补偿对于环境的影响。人家的“无扰”理念也很执著呢。

当然,人类社会要发展,完全不干扰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把对于自然的干扰影响减少到最低,这可以称为“微扰”。把“无扰”作为最高境界;不能“无扰”就要力求“微扰”,这是对“无扰论”第一个论点的全面阐述。

“无扰论”的第二个论点,是对于那些“好”的影响也要持慎重态度。

笔者所提出的把对自然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不仅包括那些“坏”的影响,而且包括那些“好”的影响。对于预计会起“好”作用的行为,如果也有可能干扰、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就要极为慎重。否则,今天看来是“好”的影响,或许会酿成明天的灾难。

譬如空调制冷技术的应用,原本是为了舒适、方便人们的生活,但是却因为制冷剂氟利昂的释放(当然也有其他途径的含氟气体释放),造成了大气中臭氧层的空洞。臭氧层是屏蔽紫外线的天然屏障,出现空洞后,紫外线就长驱直入了。还有核科学与核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洞悉物质世界的本原,推动了科学技术领域的整体发展,并有利于解决能源问题,但也使人类长期笼罩在核战争及核污染的阴影之下。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现在人们对于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已经持审慎的态度了。譬如,对于克隆技术的研究,就非常谨慎。各国都禁止对人类进行生殖性克隆的研究。看来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科技进展带来的未必都是福音;对于某些研究必须加以限制甚至禁止,以防患于未然。

“无扰论”的第三个论点,是主张在保护身心环境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的身心也需要和谐平衡,也需要“无扰”的氛围。人的身心还应该与大自然相和谐,尽力使自己的生活溶入自然。人们不应该用违背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来干扰和打破自己身心的和谐平衡,进而威胁自己的健康,并且与此同时还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保护身心与保护自然具有客观的一致性。

强调保护身心与保护自然的内在联系和客观一致性,主张在保护身心环境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这就是“无扰论”的第三个论点。

关于身心保护的问题,本文在后面还将结合具体问题做更详细的讨论。

“无扰论”的思想渊源

我国古代先哲的许多论述,可以作为“无扰论”的思想渊源。

其一,是儒家的“中和之道”。

儒家主张中庸。荀子则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与和谐是儒家所认为的世间万物的最佳状态,可称为“中和之道”。

“无扰论”的第一个论点——要尽可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把对于自然的干扰减少到最低,可以从儒家的“中和之道”找到思想渊源。

其二,是老子关于福与祸的论述。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告诉人们祸与福的相互依存关系。老子的这一论述,对于认识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问题很有意义。譬如,洗涤剂的大量使用,清爽了我们自身和衣物,却污染了河流和湖泊;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有助于提供丰盛的食物,却形成了农田和食物中的农药残留。这些,都是因福得祸吧。

基于福可以转化为祸的理念,人们对于预计会起“好”作用的行为,如果也有可能干扰、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就要持极为慎重的态度,这正是“无扰论”的第二个论点。

祸转化为福的例子也不少。譬如,城市的空气污染物在天空中形成阴霾,刚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遮挡阳光中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造成的伤害。又如,环境污染的加剧,促成了治理污染的产品和产业的发展。然而,这样的“福”,多少有些无奈的滋味。

其三,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念,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也遵循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本文提出的“保护身心与保护自然具有内在联系和客观一致性”的论点,即“无扰论”的第三个论点,恰是“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

扰乱、破坏自然平衡带来的严重后果


扰乱、破坏自然平衡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而且,这样的后果往往是链锁式扩展的,影响会愈来愈深化,愈来愈危及人们的生存。

让我们观察几种链锁式扩展的现象。

譬如,空气污染的加剧,使人们的身体和服装更容易弄脏。于是,需要更频繁地洗涤,需要更多数量和更高效的洗涤剂。洗涤之后,洗涤剂就随污水流入江河,在湖泊中富集,造成水域的“富营养化”,进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另一个例子,是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过多地食用了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结果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与此同时,还给畜牧业造成压力,导致草原的过度放牧,进而是草场的破坏和草原的沙漠化。而草原的沙漠化又会进一步使整体自然环境恶化。

还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和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和岛屿濒于被淹没……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尽可能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已经是刻不容缓。然而,对于环境保护问题,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有的似乎还很“强势”。

见解之一,是认为我们应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环境保护不应该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理由;等到经济发展起来了,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来治理污染。这种见解是以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为依据的。

笔者认为,这种见解是不可取的。首先,环境被污染、自然界的平衡被打破以后,是很难恢复的。“拆房容易盖房难”,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自然环境的许多变化具有不可逆性,譬如臭氧层空洞,即便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补得起来吗?既然并不是所有的污染都能治理,那么,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治理”的事情何以落实呢?

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也不能适用于我们。西方国家发展之时,科学技术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对于可能造成的污染后果(譬如全球变暖),也未能明确地预见。现在,我们明确地知道了污染的后果,还要走先污染的道路,恐怕就很难说是明智之举了。此外,西方国家发展的时候,自然环境系统还不像现在这样脆弱。现在,自然环境的状况已经相当危险,任何一种严重损害环境的行为都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怎能不三思而行呢?

见解之二,是认为自然界的一些异常变化是自然界本身的规律造成的,与人类的活动无关,或关系不大。譬如,全球变暖可能是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所致,并非是受人类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影响。

这种见解很“绝妙”。因为现代科技水平还不能把握“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这是一个目前还不可知的领域。把自然环境的变化推卸为一个不可知的原因,人们似乎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这种见解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以切身的体会,都能感受到人类的行为对于环境的影响:城市空气的污染,使城市笼罩于阴霾,成为“热岛”;水源的污染,使“纯净水”走俏市场;海洋的污染,使海产品供应趋于紧张;而草原的沙漠化,使我们的城市遭受了更多的沙尘。这些,都是人类活动的后果,而非“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臭氧层的空洞,也不是“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自然界在数百万年至数亿年的岁月里形成的石油资源,人类只用了区区几十年,就几乎开采、使用殆尽了,释放出的温室气体和产生的温室效应,难道会是微乎其微的吗?

我们根据常识,都知道“沧海桑田”的变化需要漫长的岁月,不会突如其来地出现在一、两代人的视野里;地震、火山可能突发,却不会影响全球。笔者并不否认“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是存在的,但反对以此来推卸人为的责任。

笔者还在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处理”污染物的方法:修建很长的海底管道,把污染物排放到深海。文章信誓旦旦地说,这样的方法不会造成海洋污染,因为海洋具有极大的消纳能力。笔者读罢此文后,颇为愤慨。难道人们真的要把海洋变为巨大的垃圾场吗?

笔者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乘飞机出差,从舷窗向外看,看到了黑色的云团;还有一次乘轮船旅行,凭栏俯瞰,眼前是浑浊的海水。这就是“具有极大消纳能力”的大自然吗?

对于破坏自然平衡、污染环境的行为,不能再听之任之了。然而,我们作为“一介草民”,势单力薄、人微言轻,对保护环境能有什么作为呢?笔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环境的“无扰者”。而当我们成为环境的“无扰者”时,就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贡献虽然微小,却弥足珍贵!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环境的“无扰者”


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我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贡献,就可以从衣食住行开始。为了论述方便,笔者把次序倒过来,按照出行、居住、饮食、服装的顺序,来探讨怎样成为环境的“无扰者”。

出行:让我们成为现代的徐霞客

说到出行,首先想到的竟是徐霞客。徐霞客是我国古代的旅行家,他走了大半个中国,考察了许多名山大川;他写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千古不朽的游记作品。

《徐霞客游记》生动地记录了徐霞客在旅行中所见的地理景观,文字奇美、意境深邃。让我们来欣赏一段,这是徐霞客游历雁宕山(今雁荡山)时,手执木杖,艰难地攀登山路,终于登上山顶时的所见:

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也……

徐霞客的旅行,主要是靠步行,有时也骑马、乘船,是人力或风力的船。在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交通工具。可以说,那时人们的出行方式,是真正无扰于环境的。

当今时代,交通工具大大地进步了,带来了快捷、舒适的出行,然而,对于环境的污染也随之而来。譬如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飞机在天上飞,造成的大气污染也很严重。汽车和飞机还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

此外,出行方式还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有了现代交通工具之后,人们却惊讶地发现,步行才是最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许多现代人的疾病,都与出行方式的变迁有一定联系。于是,医学专家们呼吁:能步行或骑车的就不要坐车,能爬楼梯的就不要乘电梯。这一呼声,几乎就是在鼓励人们成为现代的徐霞客。

试想,如果人们在可能的情况下改变出行方式,用步行或骑车代替乘汽车,则不仅有益健康,还有益于环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中国原本是自行车王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行车被冷落了,汽车成了社会的“宠儿”。倒是一些欧洲国家在重视自行车的使用。现在,也许该是我们重振自行车王国雄风的时候了。笔者希望有千千万万的人加入到步行和骑自行车的行列中来,选择这样的出行方式就是选择了健康,也是为保护环境出了力。

由徐霞客的旅行,想到当今人们的旅游热潮。首先要说,旅游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可以锻炼身体、调节心情,还可以使人们回归自然。久居城市的人们,能够有机会回归自然,放情于青山秀水之中,对于身心健康是颇为有益的。

但是,旅游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于环境的污染。今天的人们不大可能步行到很远的地方,一般人也不可能骑自行车长途旅行,乘坐交通工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交通工具的选择就与环境保护有关了。人们应该尽可能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交通工具,尽可能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这就是“微扰”的理念。

出行的安全性也是人们考虑的重要因素。在笔者看来,一些较为环保的交通工具,同时也较为安全。这或许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顺势的表现吧。

此外,出行路线长短的选择也与环保有关。人们或许会到1000公里以外去看某个风景或建筑,但其实在100公里以内可能就有类似的风景或建筑,而且更加风光优美,更加历史悠久,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当然,如果远方有美不胜收、无与伦比的美景,再远也应该去。如果只是平常的景观,那就不一定非去不可了。

舍近求远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风尘仆仆、远道而归固然有可能收获颇丰,轻车熟路、近水楼台,也未必就不能尽兴而返。特别是中老年人旅游,应该以休闲为主,每年(或隔年)可以进行一次为较远途的旅游,其他则以近途旅游为宜。这样,减少了旅途劳顿,会更有助于心情的舒展放松,还节省了旅费。此外,缩短了旅途,减少了乘坐交通工具的距离和时间,也是为环保作了一份贡献。

旅游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而并不需要奢侈、张扬的形式。奢侈或张扬,绝不是旅游者应有的心态,更不是旅游的目的。

居住:房子是愈大愈好吗

关于居住问题,古代的人们往往持达观的态度。诸葛亮居住在茅庐之中,拥有三分天下的谋略;杜甫身处草堂,写下了那么多雄浑瑰丽的诗篇。还有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当然,这都是历史了。今人有今人的生活,不必效法古人。

在改革开放之前,普通人们的居住条件是很窘迫的。那时人们朝思暮想,盼望着住宽敞一些的房子。现在,居住条件显著改善了,而且房子是愈来愈大。

那么,房子真的是愈大愈好吗?笔者认为,住宅作为个人的生存空间,应该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度,并不一定就是愈大愈好。

譬如客厅,中国人不像老外那样喜欢在家里开“party”,现在朋友聚会又流行上公共场所,家里已成为个人的私密空间,诺大的客厅有什么用呢?只有夫妻两个人的时候,不觉得空旷吗?

说到夫妻,我们不妨讨论一下情感与空间的关系。

男人和女人距离很远的时候,或者距离很近的时候,都有利于培植情感。距离远的时候,就像古诗中写的:“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何等情意缠绵!距离近的例子,可以举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那间长着一棵树的小房。那房子何其狭小,生活也渗透着苦涩,但在狭窄空间里充盈洋溢的夫妻情感,又何等令人羡慕!

诚然,夫妻情感并不取决于空间距离。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热烈的情感一点点平静下来的时候,如果居住在过于宽阔的住宅里,那么除了带来内心深处的空落感之外,难道就不会增加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吗?

笔者认为,在抛开经济承受能力不谈的情况下,住宅最适宜的大小,应该决定于人们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以及使用功能的需要,并不是愈大愈好。

如果人们超出最适宜的大小而购买了过大的房子,那不仅住着未必舒适,而且要多支付大量购房款,还要多付物业费、供暖费,这是图的什么呢?住宅面积大了,用的装修材料会更多,装修污染也不容忽视。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说说对环境的影响。住宅面积大了,必然要占据更多的土地资源;建筑材料也都是资源。此外,冬季取暖、夏季空调,都需要更多的能源,还增大了污染物的排放。看一看,对我们自己没有什么好处的事,对环境有多大的损害!

坦率地说,现在一些人买大房子,并非出于实际需求,而是出于虚荣。当然,虚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但却不是必要的心理需求。有的人还是贷款买房,为虚荣心而成为“房奴”,何苦呢?还有,房子大了,打扫房子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力气。人生如此短暂,像“白驹过隙”,我们准备付出多少岁月,来做自己住宅的清洁工呢?

在古代,住得最豪华的就是皇帝了。然而,居住在虽然雕梁画栋但却阴森空旷的宫殿中的皇帝,内心的孤独苦闷,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电视剧中的皇帝要“微服私访”,大约也是为了排遣宫廷中的寂寞吧?

在“住”的方面,人们还有其他一些误区,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饮食:美味佳肴带给我们什么

就在不太遥远的过去,国人曾经生活在饥馑之中。后来,生活好了,有充分的条件去享受美味佳肴了。过去在逢年过节才吃的东西,现在每天都可以吃了。更有高档的宴席、丰盛的酒菜,不断地激发起人们的食欲。

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却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人们的饮食习惯是在千百年的岁月中形成的,人们的身体也具备了与饮食习惯相适应的特质。但是,近年来,人们急剧地改变了饮食习惯,过多地食用了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结果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与此同时,由于对肉产品的需求过多,还给畜牧业造成压力,导致草原的过度放牧,进而是草场的破坏和草原的沙漠化。而草原的沙漠化又会进一步使整体自然环境恶化。

过多地进食美味佳肴,还给我们的消化系统造成压力,使我们的肠胃不堪重负。《黄帝内经》里面,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教诲。孔子主张“君子食无求饱”,这不仅是提倡节俭的美德,也是有效的养生之道。本书在前面曾讨论过“胃口也是资源”,说的是相同的意思。

如果我们适当地控制自己的饮食,适当地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则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健康,还可缓解草原的过度放牧,有助于防止草原的沙漠化,进而还能减少城市中的沙尘。

让我们在闲暇的时候,身心健康地去美丽的草原旅游,在蓝天白云之下,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那是多么诱人、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服装:我们已经很困难了

提起服装,不知怎的,笔者想起电影《南征北战》里那个身陷重围之中的军官手拿话筒声嘶力竭的呼喊:“我们已经很困难了!”

不是危言耸听,在服装问题上,我们确实已经很困难了。

说我们的服装面临困境,似乎与繁荣的服装市场不相符合。但是仔细观察服装市场,就会发现天然纤维的服装愈来愈少,合成纤维的服装愈来愈多,这正是随着人口增长而使自然资源不堪重负的结果。附带说一句,合成纤维以石化产品为原料,也同样是一种资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士们可能会把“压箱底”的衣服找出来。这些服装的衣料大多是天然纤维的,但式样却过时了,怎么穿得出去呢?幸而,电视里介绍了旧款衣服“翻新”的方法,自己动手,简单地做一些改动,就可以“推陈出新”,获得全新的视觉效果。这样,女士们有了新颖的服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穿着舒适,省了金钱,又为自己腾出了“箱底”空间,还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了贡献。为什么不试试呢?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大家都这样做,服装市场岂不要萧条了?不会的。服装市场应该更充分、合理、节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生产出更适合于人们需求的产品。那样,服装市场不仅不会萧条,还会更加繁荣。关于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下面还要讨论。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本文对于“衣食住行”的分析表明,如果消费者按照自己的真正的、合理的需求去进行理智的消费,那么是应该选择较为节俭的消费方式的。较为节俭的消费方式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实惠和生活情趣。选择节俭的消费方式,人们就是在客观上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作出了贡献。

人们在选择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的节俭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这正是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理念的完美展现。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出于道义的原由而热心环保事业。但是,当人们获知自己能够在保护既得利益的同时也保护长远的和公众的利益的时候,内心就会升华起慷慨激扬的感觉。人的本性中都有向善的因素。

也许有人会说,注重节约资源和关注环境保护会制约经济发展。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然是必须的,谁也不愿意回到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时代去。但是,任何人也不能回避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紧张的现实。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尽可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基本出发点。

如果我们观察自然界,可以得到许多启迪。

趋向于节俭,是自然界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譬如,蜂巢是六边形的,最为节省“建筑”用材;肥皂泡是球形的,是用最少“材料”获得的最大体积。笔者还听说有一种昆虫,当雌雄交配之后,雌虫就要把雄虫吃掉,用这顿饱餐中获得的营养来繁育幼虫。笔者猜想,这种昆虫是生活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雌虫再也找不到果腹的食物,不得不吞噬自己的“亲密恋人”,使种群得以繁衍。这故事听起来很残酷,却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营养资源”。

自然界是如此,人类社会更是如此。老子和孔子都崇尚俭朴。节俭的风气在人类社会流传了几千年,绝不仅仅是一种道义范畴的美德,而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人与自然共存的现实选择。节俭的风气同时还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理性的消费、健康的生活与环保观念溶为一体,成为一种习惯的思维模式的时候,就会有愈来愈多的人从被动地关注环保转向主动地关心环保,从首先考虑既得的、个体的利益,转而更多地关心长远的、整体的利益,热心环保者的队伍就会壮大起来,而危害环境的行为将成为众矢之的。

倡导节俭型的消费,并不会导致消费的萎缩和市场的萧条。

从消费者一方来说,可以把节约下来的钱款投入到别的消费领域,让生活更丰富,更有品位,更有内涵。现在,许多消费领域都是买方市场,消费者的理智选择会对市场产生良性的驱动。

诚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冲突并非完全不可化解。从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向来说,应该尽可能地转向无污染或少污染、不消耗或少消耗资源的领域,到这样的领域去拓展市场,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赢得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那么,这样的领域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吗?当然有。

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就是一个较少污染、较少消耗资源的产业,而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关于发展信息产业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关系,本书将在后面的《第四产业的崛起与信息时代的步伐》一文中详细讨论。

再举一个例子,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老年市场的核心需求是服务,而服务业恰恰是基本无污染的行业。也许有人认为老年人是消费市场的“弱势群体”,没有什么消费能力。事实并非如此。不信可以到超市去看一看,会看到老年顾客们或匆匆或悠然地穿行在货架之间,然后在收款台熟练地拿出信用卡付账。今天的老年人群,虽然总体上并不富有,但绝不“弱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年。发展以服务为核心的老年市场,对于推动经济、稳定社会都是意义深远的。况且,这还是“无烟产业”。

笔者多么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使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也许有一天,当夜幕降临,我们在大都市的街头散步的时候,抬头仰望,能重新看到美丽的银河。于是,会情不自禁地吟咏出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期盼中的这一天,会到来吗?

——本文引自《当我们50岁之后》一书


《当我们50岁之后》

ISBN: 9787504851048 

农村读物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