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街道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下沙街道


下沙街道位于杭州城区东部,东、南临钱塘江,西与九堡镇相连,北与余杭、海宁两市接壤。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境内。距杭州市中心15公里。



街道概况


下沙街道位于杭州城区东部,位于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北岸,区域面积95.3平方公里,四至为东北从下沙东郊园向南沿海宁市围垦接壤处至钱塘江边;南以钱塘江为界;西与九堡镇八堡村、九堡村接壤,往北与余杭区乔司镇吴家村、胜稼村、学稼村接壤;北到乔司监狱往东至省第六监狱与余杭区乔司镇吴家村、南苑街道大园村及海宁市许巷乡唐桥村相接。该区域内的白杨街道(四至范围为:东至杭州经济开发区文津路、11号大街;南至12号大街;西至文渊路、2号大街、1号河渠、6号大街、1号大街;北至绕城公路,面积9.4平方公里)除外。街道下辖头格、智格、七格、高沙、上沙、中沙、下沙、元成、新元、松合、东方、湾南、新沙等13个社区,常住人口2.5万,外来人口约10万人。

镇名来历


镇域系钱塘江沙土冲积而成。镇名因解放初曾建下沙乡而得。

建置沿革


解放前夕,属杭州市第六区禾丰乡十六堡。1950年10月,建四格乡、三元乡。1951年6月,建下沙乡、新元乡。1956年,由下沙、新元、四格和三胜乡一部分并建下沙乡。1958年,称九堡公社下沙、四格管理区。1961年,建立下沙公社。1983年12月,称下沙乡。1998年10月,置下沙镇。现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计5608户,总人口17696人。

大事记


1978年,下沙影剧院落成。

1983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2月,下沙农民百辆摩托进城(余杭临平)闹元宵。

1990年3月,下沙文化站成为余杭县一级文化站。

1991年8月,占地30亩的下沙蔬果批发市场建成,年成交各类蔬菜5万余吨。

1992年,投入500万元,实施改水工程,下沙百姓喝上自来水。

1993年9月,下沙开通程控电话。

1995年9月,各村普及有线电视。

1996年5月,区划调整,由余杭市划入杭州市江干区。

1997年9月11日,建立公安派出所;12月,列入杭州市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

1998年10月,撤乡建镇;12月,被中共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新农村乡镇。

1998年年初,中共江干区委发出“二次创业”号召,全镇因时制宜,结合镇情,开展以“发展没有迟到者”、“苦熬不是艰苦奋斗”、“利用起来才是优势”等主题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取得积极成效。干部群众对下沙镇的发展潜力和诸多优势有了深刻认识,焕发了新一轮创业的热情和信心,明确了“农业创强镇,工业打基础,三产起好步”的发展思路。全镇人民以“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为目标,为积极推进下沙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而不懈努力。

1998年10月15日,经省民政厅批准,下沙乡撤乡建镇。11月25日,举行授牌庆典仪式,省、市、区有关领导及镇辖各村及企事业单位干部群众数百人参加庆典活动。

社会经济


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

下沙镇因地制宜,确立葱韭蒜、蔬菜瓜果、豆类、特种水产养殖、特种禽类饲养、野生蔬菜、花卉苗木等7大类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方向。1998年,投资15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02亩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内大棚连片,四季常绿;道路通畅,路面水泥硬化;排灌迅捷,横沟直渠三面光。并采用了自动化灌溉、机械化耕作、工厂化育苗等先进农技。

养殖业

下沙镇有围垦土地7000余亩,钱塘江水资源优势明显,十分适宜养殖业的发展。通过积极扶持养殖大户,延长土地承包期,以及土地租赁和资金贷款的倾斜等措施,鼓励养殖户规模经营,全镇以下沙水产养殖公司为龙头的养殖业日趋兴旺。现建有50亩以上的养蟹场8个,年出栏400头肉猪场4个,年产万羽野鸭场1个,还有60个中等规模的养殖场。水产、家禽、肉猪、奶牛这4项养殖已有近百个品种。1998年,出产鲜鱼550吨、湖蟹100吨、商品鳖50万只、家禽1.62万羽、肉猪3663头、鲜奶4570吨,养殖业收入达到2226万元。

招商引资

按照“扬优势、借外力、打基础、求发展”的思路,依托国家级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下沙镇主动出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可喜成效。下沙镇的良好投资软硬环境,吸引了日商茂里塑化和台商安辰仓储设备,以及通讯设备、塑化制品、食品等行业的16家内资企业,先后进入下沙安营落户,投资总额逾1亿元。至年底,新建厂房达10万平方米。这批项目的启动投产,将使下沙工业经济的基础实力明显增强。

一方名村


东方村:东方村传统以种植棉花、瓜类、花生为主。近年来,逐渐摆脱“地里刨食吃”的传统模式,确立现代农业观念,效益农业之路越走越有滋味。现在,村民自掏腰包建成的“农业厂房”,资产逾千万元,600亩连片大棚中,家家户户实施“草莓套种苦瓜”的优质高产高效技术项目。年产草莓1050吨、苦瓜1800吨。村民辛苦操持“一甜一苦”两茬庄稼活计,取得每亩年纯收入2~3万元的效益,尝到了效益农业的甜头。1998年,村成为全镇亩收入最高的村,获得了“全镇收入第一村”的称号。 连片大棚绿意盎然。

习俗


抢潮头鱼:以性命与潮水相搏,危险刺激。20年前,曾为下沙人的一宗生活来源。钱江上潮,潮头卷起江海之鱼甚多,抢鱼人拣一理想滩位,携自制潮兜、鱼鹰两工具(潮兜:柄长5尺,网袋长2尺;鱼鹰,为尺半木杆,杆头钉一大铁钉,柄上钻孔穿丈许麻绳),跟潮头疾跑,看准潮头之鱼,用潮兜捞起大的即回跑。如是几十斤的大鱼,则用鱼鹰之钉,插入鱼鳃下之腹中,拉开绳索,跑回岸边即成。夜潮时,还须辅以火把(自制,用竹管灌煤油,口上塞紧棉花,点火即成)照明。夜潮鱼多,但危险。两股潮水分岔处,俗称剪刀潮口,为鳗鲡绞团和大鱼汇集处,抢此潮头鱼,危险性更大。抢潮头鱼,须体力、胆量、经验兼备之人可为。当时,抢捞到一尾1.5公斤重的鱼,其值可抵一日劳动工分值;如抢到几十尾大鱼或鳗团,即相当10天或1月的收入。据统计,下沙有近百人为此葬身潮水,故当时政府明令禁止,但屡禁不止。现在,下沙人民生活步入小康富裕,已无人再为这点小利,冒险去与潮水相搏了。

相关分词: 下沙 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