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新疆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境内北部,西部与哈巴河县毗连,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国,北部与俄罗斯、东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地理位置是:4834''N-4911′ N, 86 54′ E,-8754′ E。



气候条件:


气候寒冷湿润,冬季漫长而冷,气温在0℃以下的时间长达5-7月,土壤冻结深度厚可达2-3米,1月份平均气温-20℃,7月份平均气温在12-18℃,生长期100-20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065mm.本区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完整的垂直带谱,形成了独特的、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物种构成,不仅与国内其他各山的景观不同,也明显区别于新疆境内的天山与昆仑山。

形成原因及保护对象:


本区地处阿勒泰山的西段山区,受第四纪冰川和北冰洋气候的影响,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观和植被类型。区内森林、草原、草甸相间交错呈垂直分布,顶峰保存有完整的第四纪冰川,哈纳斯湖碧波荡漾、神秘诱人。区内的森林植被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其优势树种为西伯利亚勒特有种,是我国唯一的泰加林景观。本区的物种资源也非常丰富,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的雪豹、盘羊、猞猁、紫貂、黑琴鸡、松鸡、天鹅、雪兔、草兔、海狸等。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是我国唯一的欧洲---西伯利亚生物区系的代表,具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明显的自然与植被垂直带谱:


北冰洋气团和大西洋气流始终支配着喀纳斯的气候变化。喀纳斯的气候、土壤和生物均呈现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自然垂直带谱,主要分为7个垂直自然带,自上而下分别为:高山永久冰雪裸岩带(海拔3200米雪线以上),全部是固态降水,无动植物生存;高山寒冻碛地衣--高山石漠土带(海拔2900--3200米),土壤处于原始成土阶段,岩石上布满地衣;高山寒冻垫状植被--冰沼土带(海拔2500--2900米),以高山草本植物和苔藓、地衣等高山垫状植被为主;高山寒冷草甸--高山草甸土带(1800--2400米);亚高山寒温带针叶林-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带(海拔1300--2300米),湿润系数最大,是典型的泰加林区,构成喀纳斯生态系统的主体,形成了森林与草场相间的独特自然景观;山地寒温带草甸-山地黑钙土带(位于海拔1200---1800米)同样,喀纳斯的植被,也分为7个类型:由新疆五针松群系、新疆云杉群系、新疆冷杉群系组成的山地针叶林;由疣枝桦群系、小叶桦群系、柳树群第、欧洲山杨群第组成了山地落叶阔叶林;由西伯利亚刺柏群系、阿尔泰方枝柏群系、贺叶桦群第、蔷薇群系、绣线菊群系、兔儿条群系、鞑靼忍冬群系、灌木柳群系、小叶金腊梅群系、沼泽桦群系等组成港口丛植被;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中山草甸则组成了草甸植被。

相关旅游景观


奇异天象

云海佛光:喀纳斯景区的奇异天象景观主要是云海和佛光。

云海:凡名山,大抵均可看到“云海”奇观。诸如泰山,黄山、庐山、峨嵋山。喀纳斯亦然。夏季,登上喀纳斯湖西侧的骆驼峰,放眼眺望,时常可以看到云团宛如大海波涛汹涌澎湃,蓝色的湖面,绿色的森林,远近的山峰,随着云海的翻滚时隐时现,倘若在日出时分,变幻的云层反射着旭日的霞光,景象尤为壮观。

佛光:佛门信徒对大气中发生的一种奇妙光学景象的称谓。人们熟知颇负盛名的峨嵋佛光,喀纳斯同样可以欣赏到这种奇异的天象。站在喀纳斯湖西岸的山峰上,背向太阳而立,太阳光从背后射来,前下方弥漫着云雾,这时会见到前下方的云雾天幕上出现人影子,在影子周围环绕着一个色序排列为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这便是“佛光”。

佛光在有云雾的天气里才能见到,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每个人所见到的“佛光”不同。佛光的出现时间,取决于太阳光射高度角和水平视线下云雾面的高低、远近。上午,太阳高度角增大,云面上出现的佛光由远而近。正午后,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云面上出现的佛光由近而远。正午时分,太阳光直射地面时,不可能观看到佛光。

生物景观

原始森林:喀纳斯景区内有大面积原始森林,树种多样,有各树种成片纯林,有多树种的混交林,其中西伯利亚泰加林占主要成分,登高远望,千峰叠翠,万壑涛涌。当代著名诗人星汉有诗赞曰:“万岭松涛交响乐,一河雪浪远征军”。景象雄奇壮观,置身森林之中,或古木参天,或老树新枝,奇态异状,妙趣横生,林中空气清新纯净,可令人一洗尘心,顿生超然物外之感。

草原风光:喀纳斯景区草原辽阔,山区草原多被河流分割成条块状。草原与森林相间分布,并相互渗透。夏季的绿草地上,山花烂漫,清新的空气里浸润着沁人的花香,满山遍野的牛羊使之富于动感,几座白色毡房点缀其间,袅袅的炊烟与草原上空悠然飘浮着的白云若即若离,潺潺流水声,欢快的鸟叫声不绝于耳。如此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景区主要草原有禾木草原,那仁草原,海流滩草原。阿合贡盖提草原。

泰加林廊道: 喀纳斯景区茫茫林海中泰加林群落占主要成份,位于喀纳斯湖东侧湖岸的茂密森林便是西伯利亚泰加林精华浓缩。这片森林东倚巍巍高山,西临碧波荡漾的喀纳斯湖,构成了一道5.4千米的长的泰加林廊道景观,廊道曲径通幽,游人穿行其间,只见大树参天,荫翳蔽日,松萝垂挂,悦目赏心。还可观赏到典型的泰加林沼泽。巨型根雕墙等奇观。廊道中的“泰加林之王”令人叹为观止。一株西伯利亚落叶松胸径达120厘米,高30余米,树龄500年以上,可谓饱经沧桑,生命顽强。

神怪祭坛:喀纳斯湖下湖口西岸的山坡上,成片的树木群自然分隔成多个围合空间,有云杉、落叶松、草甸花卉等组成的植被群落,形成多个近于圆形的植被群体单元,人们谓之天造地设的“神怪祭坛”。

野卉竞芳:喀纳斯景区多处与森林相间分布的山坡上,每年六月的中下旬,绿草如茵,数十种野花竞相开放,可谓绚丽多姿,繁花似锦,成为天然花园。野花以草本植物为主,主要有红、黄罂粟、麦勺、野火球、金雀花、刺蔷薇等。喀纳斯湖西岸的百花坡便是其中一处。

谷林秋深:喀纳斯景区有喀纳斯河、禾木河、布尔津河、哈巴河等多条河流,沿河发育大片河谷林带、多为混交林,各种树木交错分布,每值金秋季节,林相色彩丰富,斑驳陆离,景色迷人,身临其境,诗情画意,油然而生。喀纳斯河下游的驼颈湾便是秋色最美的地段之一。

垂直带谱:喀纳斯景区由于海拔高度相差悬殊,不同海拔高度的水热条件各异。因此土壤植被形成了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低山处多为灌木草甸,中山地带为森林草甸,森林中针叶林增多,亚高山地带森林逐渐减少,多为草甸,高山地带为冻原带,主要分布苔藓、地衣等植被,海拔3000米以上为永久冰雪带。这种植被垂直分布带谱往往在一个山体上就可以饱览,成为景区一大景观。

花楸谷 花楸,西伯利亚泰加林群落成员之一,蔷薇科,小乔木,在中国分布极少,喀纳斯景区布尔津河上游河谷是最为集中的分布地,故名。

花楸喜欢生长于云杉和冷杉混交林下,其树形优美,体态端直,叶为大型羽状复叶,极富观赏价值,春季雪白的花朵满树芬芳,秋季成熟的果实鲜红欲滴,成为许多鸟类争觅的食物,由于它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已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Ⅲ级保护植物。

花楸谷全长1.2千米,谷中森林茂密,生长有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云杉、疣枝桦等树种,花楸穿插其间,为这段美丽的河谷锦上添花。

越桔岛:喀纳斯湖中部东岸有一个伸入湖中的半岛,岛上的林下苔藓层长满了独特的越桔灌丛,故谓之越桔岛。

越桔为杜鹃花科越桔亚科一个属,全世界有450种,广布于热带、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及山地灌丛,也见于欧、亚、美三洲的温带针叶林下,或高山沼泽、湿地、草原,直至北极冻原。喀纳斯景区有三种越桔,即红果越桔、蓝果越桔、黑果越桔,它们是泰加林下灌木层的主要成员,其中红果越桔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这3种越桔在新疆又仅分布于阿尔泰山的西北部,因而成为喀纳斯景区又一特有景观。

喀纳斯的三种越桔均可果药兼用,越桔植株中含有22种已知的防止病虫侵害和抵御不良生长环境的植化成份;叶有抗菌作用,经加工后可代茶用;果实除含有糖、酸、Vc外,还含有丰富的视紫质、SOD、熊果甙、原花青素低聚物等其它果品中少有的特殊成分,具有抗生素作用,还具有延缓大脑衰老和强心、抗癌功效,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白桦林:白桦,学名疣枝桦,西伯利亚泰加林树种之一,景区混交林中多见,成片纯林较少。来到喀纳斯河大桥右岸河谷旁,便可欣赏白桦纯林景观。这片白桦林生长在河岸的冰碛堆积物上,亭亭玉立的白色树干给人以高洁脱俗之感。因之被誉为“林中少女”。走进林中用心观察,更为其质朴高贵的品格所感染。夏季的白桦林葱郁繁茂、生机勃勃。秋季到来,碧绿的树叶渐次变黄,黄中泛红,飒飒秋风将其摇落,铺满金黄落叶的白桦林更别具诗意,令人流连。

水景

神湖奇趣:喀纳斯湖位于高山峡谷之中,四周翠峰环抱,素以“深、幽、静、隐”著称于世,加之“变色湖”之誉和“湖怪”之谜,故有“神湖”之谓。

喀纳斯湖的神奇首先在于其环境的优美,位居深山,密林环绕,一泓碧水,巧嵌其中,因深而幽,因幽而静,因静而隐。水映蓝天行云,波荡星空山川,置身其境,令人浮想联翩。相传,喀纳斯湖乃古之瑶池,是中国神话中西王母喜居之地。

喀纳斯湖的水色常随季节的变换、天气的变化、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幻莫测。夏日登高远望,湖面宛如一个缤纷的调色板,一片蓝,一片绿、一片深,一片浅,一片犹如羊脂玉,一片恰似祖母绿,进入秋季,薄雾缭绕,湖面更是仙境一般,冬季到来,湖面封冻,又如一面白色的水晶镜。有诗人形象地将之喻为阿尔泰山睡美人。赞曰:巍巍的雪山是她圣洁的玉冠,四周的森林花草是她七色的绣裙,缭绕的白云是她缤纷的飘带,朦胧的簿雾是她神秘的面纱。凝眸观之,楚楚动人,令人神往,令人陶醉。

“湖怪”的传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科学家、学者、游人。2005年9月,新疆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局与新疆生态学学会联合成立“喀纳斯湖怪探索俱乐部”、“湖怪”之谜使喀纳斯湖独具魅力。

喀纳斯湖“湖怪”之谜强化了喀纳斯这个“大磁场”的磁力,凡来喀纳斯的游人,无不渴望揭开“湖怪”之谜。

冰湖棋布:由于古冰川的作用,喀纳斯景区的高中山带绵延起伏的山峦中,形成了数以千计、星罗棋布的冰碛湖群,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与其周围的繁茂森林草原相映成趣,其中著名的有阿克库勒湖(白湖)、黑湖、双湖、各湖因形成的具体环境略有不同,又显现出独具的魅力。

峡谷湍流:景区喀纳斯河、布尔津河在其蜿蜒的行程中,奔腾的河水劈山凿岭,造就了多处雄奇的峡谷景观,河岸或壁立千仞,或密林幽深,河中多巨石横卧,浪涛滚滚,景观迷人。著名峡谷河段有喀纳斯峡谷、布尔津峡谷,前者位于喀纳斯河即将汇入布尔津河的河段,后者位于布尔津河的端始河段(布尔津大桥以上)。

奇湾圣泉:喀纳斯河迂回曲折,流程中形成多处风景秀丽、形状奇异的河湾。著名的有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

神仙湾:海拔1327米,以仙境般的景致而得名,这里是喀纳斯河的一个开阔河段,最宽处达700米,河中形成数个小岛,平缓的河谷沿岸形成大片沼泽与草甸,河岸森林茂密,树种多为落叶松和云杉。夏日晨曦,或雨后初霁。神仙湾总有轻纱般的云雾缭绕,天光云影,近树远山,倒映水中,色彩斑斓,景象迷蒙。专家考察认为,神仙湾的形成,系若干年前,下游河道遭泥石流及崩塌堆积物堵塞所致。

月亮湾:海拔1326米,喀纳斯河在大自然神奇的作用力下,在此形成了一段极富曲线韵律美的河湾,因形如弯月,故名月亮湾。一向奔腾欢歌的喀纳斯河至此波平如镜,柔美温情,给人们营造了一个美丽静谧的环境。月亮湾河床边缘有几块脚掌形的草滩,被人们喻为“成吉思汗脚印”,为这魅力独具的景观更平添几分情趣,引发人们无限遐想。

卧龙湾:海拔1325米,喀纳斯河岸线曲折的一个河段,此段河湾水面开阔,河湾两侧森林茂密,绿草茸茸,河中有一植物繁茂的沙洲,远观似一条静卧水中的恐龙,故名。关于卧龙湾的形成,专家考察认为,若干年前,今卧龙湾下方左岸支沟曾爆发过泥石流,右岸发生过多处崩塌,泥石流和崩塌的堆积物使局部河道被束窄,导致上方河面变宽,水流变缓,泥砂在河中沉积形成沙洲,于是造就了绮丽的卧龙湾景观。有专家认为,造就卧龙湾的泥石流和崩塌事件几乎同时发生,而这很可能与一次大地震有关,其发生时间通过卧龙湾下方泥石流堆积扇上的森林树龄求证。大约在距今300年前。

圣泉:月亮湾岸边山坡上有一汩汩涌流的山泉,涌水量约0.3升/秒,据检测,泉水的碳酸根离子占阴离子总数的95.6%,钙离子加镁离子占阳离子总数的87.1%,水化学成分类型为HCO3CaMg(碳酸钙镁)型,PH值为7.9,偏碱性,总硬度为107.6,耗氧量为0.72毫克/升,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为优良天然泉水。当地图瓦人、哈萨克人视此泉为圣泉,非常崇敬之。凡路过此泉,都下马步行,并祈求此泉永不衰褐,滋养喀纳斯万物生灵。泉水中立刻有“圣泉”的石碑,泉眼上方的树枝上挂满了用于祈福的红布条。

激流溅珠:喀纳斯景区水网密布,源于雪山冰峰的大小河流,穿行于高山峡谷,森林草原之中,一路欢歌,蜿蜒奔腾。清澈的河水时而妩媚柔静,时而涛浪旋涌,不少河段,河中卵石横卧,湍流击石,飞玉溅珠,景象生动。行走在河岸边,观察河水流动的情景,常给人以性情的陶冶,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飞瀑惊天:喀纳斯景区有多处瀑布景观,其中位于景区北部的卡拉迪尔瀑布甚是称奇。喀纳斯湖主要水源之一的阿库里滚河有一条支流,名卡拉迪尔河,河水源于周围的冰山,河谷是典型的古冰川作用形成的U型谷,谷长约十二三千米,谷底宽150~250米,谷中森林密布,谷两侧皆峭壁悬崖,岩壁高出谷底约三四百米,真可谓“壁立千仞”,就在这段幽深的河谷两侧岩壁上形成了十多处景象各异的瀑布,有的气势磅礴,有的温情含蓄,有的则成双成对的隔河相望,它们似有约定,同时跳下悬崖,奔扑到波涛翻滚的卡拉迪尔河中,亲吻拥抱,融为一体,给人们无限遐想。置身于飞瀑惊天的情景之中,不由人心潮澎湃。

地貌景观

雪峰冰川:喀纳斯河上游海拔3000米以上地带,群峰耸峙,以友谊峰为统领,这些山峰长年为冰雪覆盖,银装素裹,气势恢宏,高山峡谷之中形成一条条蔚为壮观的现代冰川。喀纳斯景区共有现代冰川210条,覆盖面积约240余平方千米,其面积和储量均占阿尔泰山冰川总量的70%以上,冰川最大厚度超过130米。其中友谊峰冰川最大,面积约30平方千米,全长近12千米,冰川末端海拔2416米,是中国现代冰川海拔最低的,置身冰川之上,可以欣赏到因冰层变化而形成的冰桥、冰井、冰泉、冰蘑菇等大自然奇观。

冰川遗迹:景区内第四纪冰川遗迹丰富多彩,除众多的冰蚀湖泊以外,还有大量的羊背石,冰溜面、冰川擦痕,冰川“U”形谷、冰斗、忍脊、角峰、终碛堤等。这些都是大自然演化的天然记录,是在多种动力因素和特殊的条件下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地质遗产,具有典型性,独特性,稀有性,不可再生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资源。其中羊背石、冰溜面、冰川擦痕不仅证明此处发生过冰川运动,而且对揭示古冰川的规律、运动方向和运动特征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鉴于此,2003年,喀纳斯景区被国家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

羊背石:系坚硬的岩石被冰川磨蚀而成,顶面常似羊背,故地质学中称羊背石,具有观赏性,主要分布于冰川U型谷底部。位于喀纳斯东岸一道湾的吐鲁克有由三个羊背石组成的羊背石群。喀纳斯湖口的湖堤上也分布有较多的羊背石。

冰溜面:系冰川运动过程中,其携带的大量石块对冰川槽谷底部和两侧谷壁基岩磨蚀或锯蚀而成。冰溜面呈平直或平缓起伏状,位于喀纳斯湖东岸一道湾吐鲁克羊背石上,多见于羊背石背面和前缘陡坎上。在湖头护林站两侧的山坡上,冰溜面连续分布,呈平板状,下部被植被覆盖。

冰川擦痕(或刻痕):系冰川携带的石块对冰川底部或两侧的基岩磨蚀雕刻而成,表现为一些平行或斜交的小细沟。条痕,呈钉子形。在吐鲁克羊背石背面,冰川擦痕广泛分布,密度很大,大多呈平行状,一般长20~50厘米,宽3~5毫米,深至1~3毫米。

冰斗:系冰川占据的形似半圆形剧场的洼地。此地貌在景区多见。如:下恨诺尔冰斗群,乌兰卡特冰斗群、奥得那可冰斗群,喀喇穹库尔诺尔冰斗群,均位于喀纳斯湖东一带。

冰川U形谷:系向前运动的冰川进入河谷内,改造谷地形态成“U”型。强烈的冰川作用在喀纳斯景区形成很多冰川“U”形谷。喀纳斯河谷从河流源头至白桦林以南近百公里,是典型的规模巨大的冰川“U”形谷。

冰川漂砾:即冰川运动中所携带的岩石。在喀纳斯村大桥以北至喀纳斯湖一带为一壮观的冰川漂砾群。漂砾群宽30米,长近200米,漂砾直径0.1~1.5米,外形多圆浑状,成分多为花岗岩,表面黑色,看去凝重壮观。景区最为典型的冰川漂砾是位于喀纳斯湖西岸喀拉开特山顶(今观鱼亭下方游道旁)的一块大石,这块硕大且圆滑的大石,无论质地成分或外面形态都与这座山本身的岩石格格不入,可谓飞来的奇石,在山顶上发现这样的漂砾,说明至少10多万年前,这里曾是冰川蜿蜒的谷底。后因地壳上升,才把冰川堆积物抬高到现在的位置。这块奇石飞来的时期比喀纳斯湖形成时期要早得多。

刃脊:角峰 常见的冰川地貌景观,二者往往伴生。在两条冰川谷之间或冰斗之间往往夹一条陡的山脊,形似刀刃或锯齿,呈刀刃状的叫刃脊,呈锯齿状的叫锯峰。角峰是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冰斗间所形成的角锥状山峰,屹立在群峰之上。景区内刃脊、角峰集中分在布乌兰哈特、却克尔等地。

终碛堤:冰川舌向外流动到最末端,当冰雪补给区的增加量与冰川边缘消耗量在长时间内保持平衡时,冰川不能再向前推进,冰川所携带的物质在此相继堆积起来。形成横跨冰川槽谷的弧形丘背,即终碛堤。当气候变暖,冰川后退,后退过程中又一个气候相对稳定时期,冰川又稳定下来,形成一道新的终碛堤。如此反复,终碛堤一个个发展起来。在喀纳斯河谷内,白桦林南,卧龙湾北,喀纳斯村是三道明显的终碛堤。

悬谷:悬谷是古冰川运动形成的又一地貌景观。喀纳斯景区北部有多条冰川谷,冰川谷又分为主谷和支谷。冰川运动时,主谷冰量大,冰蚀深度与宽度也大,支谷冰量小,冰蚀深度与宽度也小。这样,在主谷和支谷交汇处便形成了两个高低不同的冰川谷谷底,冰川退缩后,从主谷观察,支谷谷底则悬挂在主谷谷坡上,故谓之“悬谷”。欣赏悬谷景观,不能不令人赞叹大自然的伟力。

“地质史书” :在喀纳斯湖西岸的喀拉开特山接近山顶的地方,有一处体积硕大、层层叠叠、斜插于山体之中的灰绿色岩石,观之若一部厚重而书页错落的典籍。令人称奇。专家考证认为,此处出露的灰绿色片理化岩石属震旦系哈巴河群砂岩、粉砂岩。地质学家根据在这些岩石里采集到的藻类、牙形石等微古化分析,其大约形成于距今6亿年前,即地质学上称为寒武—奥陶纪的哈巴河群砂岩、粉砂岩。由元古代大陆坡下海相环境堆积的泥沙物质,经漫长地质时期的埋藏、压实而形成。后经过褶皱、断裂等构造作用,导致地壳上升、隆起,形成山脉,这些原先在海底的岩石得以露出地表,并由水平状变为倾斜状。这部“地质史书”记载着喀纳斯的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成为一大奇观。

古泥石流堆积扇:景区卧龙湾下方,喀纳斯河左岸支沟沟口处,历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泥石流,泥石流伸入喀纳斯河河床,形成一个扇状堆积体,壅塞了河道,因此形成了其上方的沙洲,造就了卧龙湾景观。有趣的是,泥石流扇体上不同树木的树龄蕴藏着泥石流发生的年代也即卧龙湾形成的年代信息。若置身于泥石流扇体上的树林之中,便可发现森林自然演替的奥秘,从而也就获得了卧龙湾形成的谜底。

历史概况:


1980年经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寒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和自然景观。2001年喀纳斯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旅游文明风景示范区,2003年又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第八大摄影家创作基地、新疆十佳风景区之首、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7月苏州举行的世界遗产地影展中被录入《世界遗产地名录》。2005年入选“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一”、“中国最美的六个古镇古村之一”和“中国西部十佳景区”。2006年4月喀纳斯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2006年7月5日喀纳斯景区入选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为科学试验区、缓冲区、核心区三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