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并为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服务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就其形式说是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和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对于封建时代创造的文化,应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同时要尊重中国的历史,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古今中外文化,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的,使它成为人民大众的有力思想武器;同时又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创作的源泉,坚持以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基本特点


民族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这里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这种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坚持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独立。它是中华民族的,带有民族的特性,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相互吸引和相互发展的联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

科学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这里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要有批判地吸收,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同时,要尊重中国历史的辩证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

大众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这里强调的是文化的大众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此,是最民主的文化。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因此,文化工作者要接近民众。民众是革命文化的丰富源泉。

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思想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化基本内容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指导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

五四运动以后,其基本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因此,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范畴。

这种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无产阶级领导"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2)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内容和形式。这种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中华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色,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结合,但并不排斥外国的进步文化,而是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

(3)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它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同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4)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因而也就是民主的。

(5)新民主主义文化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谓"先进"是一个历史的尺度,必须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反帝反封建是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要求。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无疑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真理,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寻觅而最终找到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指导下的文化建设当然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并为他们所拥有,无疑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方向。

词目叙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五四运动开始,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实践中表现出了极为旺盛的生命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五四时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同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结成了文化统一战线: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使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成为自有中国历史以来最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运动。"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原来的三民主义也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并逐渐为更多的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所接受,"两个主义结成了统一战线"。

历史介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两条文化战线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在苏区,创建了苏维埃大学、列宁师范、列宁小学等各等学校数千所,创办了《红色中华》等数十种报刊,开展了成人教育、扫盲、戏剧等群众文化活动。在国统区,党领导成立的"左联"等左翼文化团体,这支文化新军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和革命文化创作活动,打退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蓬勃开展了抗日文化运动,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文化和汉奸卖国贼的奴化文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同一切反抗日、反团结、反进步的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一时期,出版发行了《新华日报》等大量宣传抗日和民主的报刊;创作了《兄弟开荒》、《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一大批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院等大学和大批中、小学,开展了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运动;一些文化界人士也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中国通史简编》、《青铜时代》等一批重要成果。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和文艺理论,总结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联系当时客观实际,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艺的方针。

文艺的源泉及如何对待文化遗产

毛泽东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是一切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

当然,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惟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文艺的服务对象

毛泽东认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就不易解决。”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第二是为农民的,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总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完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一种创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论述过的,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并实施了这些纲领,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不仅完整地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而且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忠实地实行了“三个代表”,从而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迅猛发展。

思想政治


政治工作内涵

政治工作,亦称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大特点和政治优势。

"生命线"一词,最早出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提出。以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多次重申。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再次强调"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包括经济工作在内),这是对共产党在执政以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

"生命线"形象地概括了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政治工作与其他一切工作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它更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共识,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从党的诞生到成为执政党,从人民军队的创建到成为正规化的国防军,从井冈山根据地的开创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国民经济的恢复到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残酷的斗争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认为"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革命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为了自己和农民的阶级而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到国民党军队和我们的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多次重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观点,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中指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民族革命的生命线,是一切革命的生命线和灵魂。"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在《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也指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有更加成熟的政治工作经验,并围绕新的革命任务进行广泛的群众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能以"小米加步枪"战胜敌人的"飞机加大炮"。

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政治工作之所以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主要表现在对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存在引导、保证和服务的作用。具体地说,"生命线"的作用表现在:

1)是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正确方向。

毛泽东多次批评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在一些人的眼中,好像什么政治,什么祖国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没有关心的必要。好像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现在就不那么行了。针对着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2)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为干部对党的政治路线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影响他在工作中对党的政治路线贯彻执行的力度和水平。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使其真正领会党的路线、政策的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发动群众,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否则,就只能是依靠行政手段发号施令,甚至瞎指挥,结果造成失误和偏差。

3)是保证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健康向上。

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同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思想之间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用正确的认识克服错误的认识,防止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

历史告诉我们:毛泽东关于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论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保证了革命胜利的方向。

文化教育


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纲领的异同如下: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日益发展,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方针指导下,终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全局性的重大挫折,使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国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这是对毛泽东提出的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任务的继往开来。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论证,是制定新时期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在中共十五大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怎样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其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政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尽管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产生于不同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性质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但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关系,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中所包含的思想精髓和重要原则对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持久的影响。或者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继承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的精华。具体反映在:

1)在指导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为领导”虽然表述不同,但在本质上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继承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观点,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使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提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一思想与两个文化教育纲领的精神实质也是一脉相承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继承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关于中西、古今文化教育继承、借鉴和创新关系的观点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也赋予了时代精神和民主内涵,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新内容。例如,把培养“四有新人”和“三个面向”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这就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内涵。民族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与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相联系;在今天主要与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联系。科学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与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相联系;今天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大众性,主要是指文化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

如果说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是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和教育的总体方案,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与新教育的行动指南。建国后,尽管党和政府充分肯定人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教育的现状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教育方面的需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教育投入、师资水平、教学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教育的普及程度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教育观念也有待转变。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教育的基础和现状,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时,必须从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绝不能脱离我国教育的实际。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