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觉知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心智觉知


一、起源

心智觉知(又称正念)源于佛教心理学,古典心智觉知的含义是觉知、注意和记住。心智觉知被西方心理治疗界采用以后,其含义中加入了不评价和接纳。

二、概念

心智觉知(Mindfulness) 是把个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此时此刻对个体内部和外部刺激的体验上, 是一种特殊的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即有意识地、不加评价地观察在身体内部和外部环境中所出现的刺激时产生的全部心理体验。

三、心智觉知训练

步骤一:把身体调节到自然、放松的状态, 坐着或躺着都行。

步骤二:观察自己的自然呼吸过程。

步骤三:观察躯体感觉和运动。

步骤四:观察自己的心智活动。

四、心智觉知训练产生效果的机制

1、暴露:将疼痛暴露出来可能会减轻慢性疼痛。

2、认知:导致个体思维模式的改变, 或者会导致个体态度的改变。

3、自我管理对当前时刻的觉知促进了个体的自我管理、适应和更好地对环境作出反应.

4、放松:冥想经常诱发放松, 而放松对治疗牛皮癣等与压力有关的医学疾病有好处。

5、生理机制:进行心智觉知压力减少训练组与控制组相比, 左前额叶活动增加, 左前额叶活动增加是某种积极情绪的表现形式, 表明心智觉知压力减少训练可以影响个体对抑郁的生理易感性。

五、心智觉知认知疗法

1、心智觉知的减压程序:由Jon Kabat- Zinn 发展制订, 他将心智觉知技术运用于慢性疼痛和压力相关障碍的患者, 并将此程序叫做基于心智觉知的减压程序。

2、步骤的心智觉知认知疗法:Schwartz 等人将心智觉知技术与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起来, 设计成为4 步骤的心智觉知认知疗法(4- Step Approach), 用于治疗强迫症, 整个方案需要10 周的时间。

3、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心智觉知认知疗法:Teasdale 等人在Jon Kabat- Zinn 的工作基础上发展制定了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心智觉知认知疗法(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这个治疗方案一共包括8 次, 每周一次。

4、辩证行为疗法:Linehan 发展制订了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BPD) 的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辩证行为疗法起源于一种标准认知—行为治疗, 这种治疗特别针对有多次自杀性行为以及严重功能失调的个体, 治疗一般需要持续一年。

参考资料:

朱婷婷 《第三代行为治疗的核心概念:心智觉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吴九君 《心智觉知干预述评》

刘兴华 《心智觉知认知疗法: 从禅修到心理治疗的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与认知实验室

相关分词: 心智 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