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白云寺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徐州白云寺


白云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位于楚汉相争的千年古战场──九里山西坡。延续了宋、元、明、清共五个朝代,后被侵华日军毁掉,现在的白云寺于1994年重建,正中为大雄宝殿,北为伽蓝殿,南为三星殿,整个庙宇古朴典雅,充满灵气。

白云寺最初为一座火神庙,处于具有五百万年历史的天然石灰岩溶洞下方,唐代常有人在白云洞和火神庙里闭关静修,后逐渐把火神庙扩建成佛教道场白云寺。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参访九里山白云寺时,曾留下两句诗:“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元末正至年间(约1345年左右),白云寺由当时平山寺的僧人接管护持(平山寺在白云寺东3里,九里山平山口,现仅存遗址。在古时,白云寺曾为徐州历史上八大名寺之一,九里山平山寺的分院)。清朝乾隆五十六年,白云寺曾大修,至今乾隆皇帝的题诗碑刻:“神迹千秋仰,仙踪万古流”仍镶嵌在白云寺内的洞口两侧。民国期间(1930年)由当时的住持僧纯朴再度募化重修,1938年被日军侵占,变成军火库;文革期间,被当地红卫兵破四旧拆毁;现有建筑为1994年由当地政府旅游部门集资修复。白云寺宗派传承属禅门曹洞一系,纯朴之后由德培任住持;1949年底,德培被迫还俗。2003年4月,白云寺交市佛教协会管理,并派云龙山兴化寺知客明德法师住持。

在千年古刹白云寺的院内供奉着西方三圣,大雄宝店的下方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天然地下奇观——苏北地区独一无二的,乃至苏鲁豫皖四省之内极为罕见的,具有五百多万年历史的大型石灰岩钟乳石景观溶洞——白云洞。此洞宽40米,长60米。冬暖夏凉,深不可测。据一千四百年前的《魏书》记载,此洞东可通大海,南可通黄山。相传古时每逢夏秋交接之季,清晨常有一团白云从寺内洞中冉冉升起,慢慢飘向西南空中。其间有一条青龙在洞中修炼,时常随着白云升空,与天神交会。久而久之,周围的百姓认为是菩萨点化,仙气下凡,极有灵气;于是,位于洞口的这座寺庙便被称为“白云寺”,这口洞也被称为白云洞。其实最初,这座寺庙被称为火神庙,因为寺内供奉着一尊从平山寺移来的火神像,遂取名火神庙。相传,火神的生日是正月初七,所以古时每年正月初七前后,在白云寺山下的周围有一场长达七天的火神庙会。因为正月份是广大农民比较清闲的季节,所以前来赶庙会的人特别多,他们都满怀希望火神能给自家带来吉祥,带来丰收。于是,每逢庙会期间,总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那规模,那气势,决不亚于云龙山和泰山的庙会。由于正月份天气比较寒冷,又与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春节有些时间上的冲突,后来,经白云寺与地方政府协商,又把原来的正月初七火神庙会改为三月初七白云寺庙会。目前的九里山白云寺庙会已成为徐州地区与云龙山、泰山并列的三大庙会之一。

相关分词: 徐州 白云寺 白云 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