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余庆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9年2月24日在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林世栋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完成了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

一立足扩大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6023万元,占年计划的104.6%,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69%。第一产业72912万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56950万元,同比增长14.8%;第三产业96161万元,同比增长22.7%。三次产业结构为32.2:25.3:42.5,二、三产业上升8.5个百分点,首次实现了由“一、三、二”向“三、一、二”型产业结构的突破性转变。规模工业总产值49920万元,占年计划的133.1%,同比增长53.3%;规模工业增加值12900万元,占年计划的129%,同比增长2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1253万元,占年计划的104.9%,同比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681万元,占年计划的108.9%,同比增长27.5%。完成财政总收入2063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21.6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01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13%,同比增长21%。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223724万元,比年初增加4742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16397万元,比年初增加32908万元,人均储蓄达到38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0元,占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4099元,占年计划的108.7%,同比增长10.1%。

二立足结构调优,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⒈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尽管受雪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仍获丰收。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01519吨,同比增长0.3%,占计划的99.5%。烟叶产量9026吨,同比增长2.9%;收购烟叶17.74万担,占计划的104.36%。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建养殖小区94个,发展养殖大户9645户。年末生猪存栏28.76万头,出栏33.24万头,牛出栏0.91万头,羊出栏6.37万只,肉类总产达到3.0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72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农村设施日益完善,治理病险水库5座,完成烟水配套工程45830亩,建沼气池5000口,新增改善灌溉面积9837亩,解决人畜饮水1.5万人,土地开发整治复垦487公顷,新增耕地42公顷,新建机耕道42公里,新增机械449台,实现机耕面积15万亩。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千秋榜、水淹凼、坑上等高品位示范点21个,普通示范点42个。

⒉工业发展取得新突破。龙溪工业集聚区建设完成各项补偿等前期工作,即将启动道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重晶石厂即将建成投产。完成技术更新改造6077万元,占年计划的101.2%。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推进,完成了节能灯推广工作,华闽电冶、瑞安水泥顺利通过市节能监控中心的能源审计。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2%,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

⒊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编制了构皮滩库区旅游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业进一步预热升温,全年共接待游客3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075万元。房地产、交通运输、物流配送、住宿、餐饮、社区服务、购物等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发展。

三立足增强发展后劲,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投入,加强政银合作和招商引资,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争取国家和省、市对我县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投资9330.22万元,增长2.1倍。年初拟重点调度项目36个,已竣工12个,在建24个,完成投资31.4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2%。其中:交通项目完成投资24734万元,湄余二级公路已完成工程量的72%,通乡油路新建改造15公里,通村公路185.9公里,乡镇客运站2个;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66736万元,构皮滩电站顺利实现下闸蓄水,5个煤矿已开工建设;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5568万元;农林水利项目完成投资9089万元;产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1056万元;旅游、教育、卫生、公检法司等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事业项目完成投资4101万元。国家新增1000亿元投资项目涉及我县有八大类30个子项目,总投资547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278万元,元月15日前已全部开工建设。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使全县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四立足创优发展环境,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强化,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逐步规范;继续推进殡葬改革,顺利实现县城城区规划范围内死亡人员遗体火化;推进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换;企业投资核准、备案制进一步完善,招投标综合监管力度不断加强,2008年招投项目123项,同比增加68项,中标金额12835万元,同比增长1.3倍。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共签约县境外招商引资项目22个,到位资金17390万元,占年计划的101.1%,增长14.8%。

五立足构建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新发展

坚持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的原则,新增城镇低保对象162户 256人、农村低保对象1783户3632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68人,实现下岗再就业35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4397人,城镇失业率3.19%。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均完成了计划任务,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率100%。实施了农村薄弱学校和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教育设施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高考上线率达78.3%。及时有效应对了“手足口”病疫情、“有毒奶粉”等公共事件;县医院门诊大楼、县中医院住院大楼即将开工建设。加大了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全年没有发生较大的和有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加大质量技术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并得到良性健康发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科技、人口与计划生育、体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县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二、三产业仍然偏低;工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产业整体实力不强,还没有形成骨干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加工增值链条不长,农民增收的渠道还不宽;服务业发展没能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之势;在安排就业、服务城乡发展方面的作用还比较有限,农民工返乡增多,就业压力更加突出;物价上涨较快、城镇居民总体收入水平较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做好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落实好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一总体要求

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进入省列经济强县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扩大总量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投资拉动战略,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壮大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主要预期目标

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7%;第三产业增长15%。

----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增长72%,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

----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亿元,同比增长8%;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同比增长8.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000元,同比增长7.2%;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5‰以内;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2.5%和1%。

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分析

从发展环境来看,2009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有利因素: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已经和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也将减少居民预期消费压力,释放居民消费需求,这既是保增长的重大机遇,也是保稳定的重要基础。二是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 我县一批列入规划的基础设施、城建、农田水利、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项目将提前上马或加速实施,为保增长增添强大动力。三是构皮滩电站、湄余二级公路等重大项目的投资拉动作用,发展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将有力推动全县经济发展。不利因素面临着金融危机蔓延对部分产业发展的严重冲击和城乡就业压力。

从需要来看,一是建设经济强县的需要,我县属市列经济强县,加上市委、市政府将我县列入争取进入省列经济强县的要求来建设,应坚持好字当头,能快则快,经济增长应尽可能高于全市(增长11%,力争12%)平均增速;二是我县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 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制定的目标应尽可能积极些。

从可能来看,第一产业方面: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扶持,继续增加农业生产各项补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粮、油、烟、猪、茶、药、果蔬等产业将稳步发展,特别是畜牧业在养殖小区设施不断完善,价格保持高位下将继续较快发展,综合来看,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将增长5%以上,增加值达8.1 亿元。第二产业方面:从工业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和企业的用电增加,供电企业将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推进,以茶叶、粮食加工等为主的龙头企业将较快发展;虽然华闽电冶处于停产状态,对我县工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构皮滩电站将于6月发电,重晶石加工厂将正式投产,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在下半年将会提速弥补并出现迅猛增长势头,预测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20%,规模工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75%。从投资来看,投资是拉动我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县已争取2008年新增中央1000亿元投资项目八大类别30个项目,总投资547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278万元。2009年中央预算1604亿元和2000亿元国债投资,我县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共28个,通过争取,我县争取中央投资将大幅度增加。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其中构皮滩电站投资27亿元(电站建设25亿元,通航2亿元),湄余二级路2.4亿元,地方投资5.6亿元(基本建设2亿元,技改0.5亿元,房地产0.8亿元,城镇集体和个体投资2.3亿元)。预计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7%,达6.8亿元。第三产业方面:随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将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城乡销售网点进一步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国家信贷政策的放宽,房地产销售将迎来新一轮高峰期,房地产已建好待售房将在房市回暖后大量交易,预计销售增长30%以上。随着旅游兴县力度加大,构皮滩电站下闸蓄水和乡村旅游开发的推进,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较快发展。预计第三产业可增长15%以上,达11.3亿元。

我们提出的2009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考虑到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留有余地的,也是积极的,通过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三、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倾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在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⒈加强重点项目建设。2009年初步确定重点建设项目38个,计划投资29.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4%。农林水利方面,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抓好烟水配套、沼气池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湄凤余灌区续建、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饮水安全、土地整理等工程;交通方面,抓好湄余二级路建设,继续实施通村公路工程。城镇基础设施方面,启动县城石羊湖新区开发;继续实施河东新区开发;新建县城垃圾处理场,实施城镇供水管网改造。能源方面,继续实施城乡电网改造,修建白马山、小乌江电站。社会事业方面,续建余庆中学新大门、县职业中心新校区,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和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乡镇计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县医院门诊大楼、县中医院住院大楼等项目;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⒉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中央投资。对已筛选确定的28个重点争取项目,抓紧完成可研、初设及土地、环评、规划等前期工作,为项目争取做好充分准备。用足用活上级各项政策,包装好项目,完善各项前期要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项目支持。同时,多管齐下破解资金制约,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畅通社会资本渠道,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保障。

⒊努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继续建立和完善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四制”的要求,强化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管;继续坚持重大项目县级领导联系、项目工作考核和督查通报制度;完善项目调度制,定期组织业主和相关单位召开调度会,协助处理好业主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在项目争取和实施中的各种关系,为项目争取和实施创造和谐的环境。

二努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以松烟一体化示点带动全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以及基地农业。一是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以工业化理念积极推进茶叶、优质稻、中药材、果蔬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优质稻、优质油菜、烤烟、中药材、蔬菜要分别保持在12万亩、16万亩、7万亩、2万亩、8万亩,新增茶园1万亩。二是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招商引资、挂靠和嫁接等形式,扶持黔龙药业、大凉山米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引资兴建1-2家龙头企业,创建省级涉农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使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有新突破。三是切实为农民服务。抓好“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全面实行农技推广制度,加快种子等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增产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引导鼓励返乡农民工从事特色农业,切实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四是搞好农村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以水、路、电、沼气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五是扎实推进以“四在农家”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加快优势资源开发,不断壮大工业经济

落实好国家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所出台的各项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使企业尽快渡过难关,提高企业综合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一是扶持壮大重点骨干企业。加大对重点企业支持力度,目标向其定位,措施向其集中,政策向其倾斜,推动企业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二是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着力抓好茶叶、畜禽、粮食等食品工业,积极开发钒钼矿资源,力争新建2-3个骨干企业。三是抓好龙溪工业集聚区开发,加快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四是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制订和实施重点行业、企业节能减排改造计划,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推广使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生产工艺,突出抓好建材、电力等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按照节能减排指标的要求,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四繁荣发展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完成构皮滩库区旅游修建性详规,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争取实施浪水湾渡假区、乌江战斗遗址恢复、县城旅游风情一条街、余庆司遗址恢复和黄金榜、杨柳塘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二是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和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积极培育区域性现代商贸企业。三是努力发展新型服务业,积极推进信息服务网络、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工程,大力发展交通、物流、通信、房地产、金融等服务业。四是围绕城镇发展定位,抓好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发展能力。

五围绕激活力,突出招商引资,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坚持以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为目标,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巩固提高农村改革成果,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新办法;继续推进财政改革;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核准、备案制度;贯彻落实《招投投法》,进一步扩大招投标范围,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安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务工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提高全民创业积极性。二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我县优势资源、重点项目、特色产业,策划、包装、推介一批项目,组织参加各类经贸招商活动,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六更加关注民生,在建设和谐余庆上务求新成效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解决改制企业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问题;启动和扩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创业促就业,研究制订鼓励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各项措施,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优先安排零就业家庭就业,促进困难家庭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135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300人。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抓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薄弱学校和初中校舍建设工程,启动花山民中整体搬迁,新建3个乡镇幼儿园,完善学校功能,规范社会力量办学。

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加快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建成县医院门诊大楼和县中医院住院大楼。

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完善计生“九大机制”,新建构皮滩镇计生服务站综合服务楼和县计保中心综合服务楼。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严把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关,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施龙家荷花塘综合整治和畜牧养殖污染防治示范项目。

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构皮滩综合文化站,新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完成廉租房360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8000平方米,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200户。

强化市场监管。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控,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探索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以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商品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净化消费市场。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处理机制,从根本上减少不安定因素;深入开展“平安余庆”创建活动,预防各类犯罪;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各位代表,余庆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合力,拼搏攻坚,创新实干,用实际行动谱写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