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纪行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岳阳纪行


作品名称:岳阳纪行

创作年代:明代

文学体裁:游记

作者:袁宏道



原文


从石首⑴至岳阳,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最奇者墨山⑵仅三十里,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盖江水萦回山中,故帆樯绕其腹背⑶,虽行甚驶⑷,只觉濡迟耳⑸。

过岳阳,欲游洞庭,为大风所尼⑹。季弟小修秀才为《诅柳秀才文》⑺,多谑语⑻。薄暮风极大,撼波若雪,近岸水皆揉为白沫,舟几覆。季弟曰:“岂柳秀才报复耶?” 余笑曰:“同袍相调⑼,常事耳。”因大笑。

明日,风始定。

注释


①石首:今湖北省石首市,靠长江。

②墨山:在湖北省石首市与湖南省交界处。

③帆樯:指船只。 腹背:指山的凸出处与凹曲处。

④甚驶:船行驶甚速。

⑤濡迟:迟缓。

⑥尼:阻。

⑦季弟:小弟。

小修:袁中道,字小修。

诅:咒骂。

柳秀才:指唐代传奇《柳毅传》中的柳毅,传奇中他为受夫家虐待的龙女传书到洞庭龙宫,龙君招他为婿。

⑧谑语:玩笑话。

⑨同袍:穿同样衣服的人,意指季弟与柳毅同为秀才。

调:调笑。

译文


从石首到岳阳,湘江水像明镜一样,山峰像青色田螺一样,我们在船中透过窗户怎么也看不够。最奇特的是墨山延绵只有三十里,船走了两天,总共二百余里,还在山下盘旋。太阳早上从山上升起,傍晚落下,早晚霞光都辉映一处。只因为江水在山中环绕,所以船绕着山行驶,虽然走得很快,却只觉得慢啊。

过了岳阳,我们正要游览洞庭湖,被大风所滞留。我的小弟小修作了《诅柳秀才文》一文,文中多玩笑话。傍晚,风很大,击打的波浪如雪一样白,靠近岸边的湖水都成了白沫,船几乎翻了。小弟说:“这不是柳秀才在报复我们吗?”我笑着说:“兄弟之间开玩笑,是经常的事。”因此都大笑起来,

第二天天亮,风才停住了。

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少敏慧,善诗文,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社长,“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师之,奉其约束不敢犯。”万历二十年(1592)登进士第,万历二十三年(1595)谒选为吴县知县,听政敏决,公庭鲜事。政暇与士大夫谈文说诗,以风雅自命。宏道任吴县县令时,在任仅二年,就使“一县大治”,“吴民大悦”。辞去县令后,“为人贷得百金”,作妻室生活费用。宰相申时行赞叹说:“二百年来,无此令矣!”他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越二年,补礼部仪制司主事,数月即请告归。后迁官至稽勋郎中,不久即谢病归里。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年四十有三。他去世以后,连购买棺材及眷属回故里的路费都是朋友们的捐助和卖尽他的书画几砚凑的。《明史》卷二八八有传。

相关分词: 岳阳 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