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进“环境立州”战略的实施,现就加强全州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与发展并重,质量与效益并举;坚持科学发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改善生态,以经济建设促进生态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体系;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三)目标任务。到2011年,基本形成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7年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化学需氧量削减6.9%,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3%;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三沿”(沿公路、沿重点风景名胜区、沿城镇周边)绿化率显著提高,城区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稳定在90%以上;民族文化特色逐步彰显,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民生显著改善。

二、工作重点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基础。

1、正确认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交通、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各项规划,渗透到基础设施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规定,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程序,提倡文明施工,加强环境保护,注意保护生态。

2、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建设一批二级公路、矿区路、景区路和农村公路,配合做好南昆铁路的扩能改造,加快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建设,积极培育航空市场,建设地方运输管道,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综合运输网络。

3、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稳定增加有效灌溉面积,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城镇生产生活用水、防洪减灾、生态水保为目标,改善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完成和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加快建设兴中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力争建设盘江灌区、贞龙灌区,努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大“三小”工程、雨水积蓄利用“益民工程”、烟水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实现农村人口人均达到0.5亩有效灌溉农田的目标。

4、加快城镇建设。大力实施“州市共建”,扎实推进兴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城和重点集镇的路网、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消防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到2011年,建成一批功能突出、各具特色、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城镇化率达到30%左右。

5、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宽带网、用户接入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建设,构建多媒体网络平台。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支持普及农村电信和邮政服务。

(五)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1、大力加强以林业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以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珠防、石漠化治理、珠治水保、岩溶山区草地畜牧业示范工程为重点,着力抓好生态建设,努力建设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大趋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抓好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积极发展后续产业。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保护、珠防等生态建设工程,扩大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规模。加强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加强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加强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建设模式。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扩大州级自然保护区的规模和面积,争取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偿。到2011年,建成100万亩速生丰产林、100万亩生物质能源林、15万亩油茶、30万亩花椒等林产基地。

2、加快农产基地建设。以优质粮油、烤烟、茶叶、甘蔗、干鲜果、蔬菜、中药材、花卉、油桐、油茶、小油桐、金银花、花椒、优质畜禽等农产为重点,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蔬菜、草地畜牧业等产业,到2011年,全州茶叶面积发展到20万亩,以金银花、小花清风藤、密花石斛、余甘子、青刺果等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到5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5万亩左右,草地面积达到250万亩,其中人工草地面积达到110万亩。

3、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动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为重点的绿色产业的发展。实施“四改一气”工程,发展猪—沼—菜(果)等链式生态农业。

4、积极探索生态建设助农增收模式。认真总结我州已经创造的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相结合的高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发展草地畜牧业“晴隆模式”、 低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中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低热河谷地区种植早熟蔬菜的“者楼模式”的经验,加大力度进行推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和总结新的生态建设模式,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1、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工业经济发展。深刻认识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内在统一性,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工业化,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改变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的局面,走出一条符合我州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护我环境、惜我资源、利我地方、惠我群众”的要求,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大力调整工业结构,解决重工业不重、轻工业太轻的问题,推动轻重工业健康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加快发展重工业。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做强做大做好煤炭产业,大力发展煤化工、重化工及其下游产业,大力构建煤化工、重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在“西煤西用”上有所突破。加快电源点建设,完善输电网络,培育电力市场,在“西电西用”上有所突破。加大黄金勘探力度,到2011年,新增探明黄金储量100吨以上,年产黄金18吨,实现全国产金第一大州目标。加快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发展,调整优化高耗能产业,适度发展金属冶炼。抓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引进和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

3、大力发展轻工业。坚持围绕农业产业化办工业,加强可再生可利用资源的深度开发,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烟、酒、糖、茶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加工业。支持兴义烟厂搞好建设,提高效益,建设优质烟叶基地,加快推进打叶复烤厂建设项目;高度重视白酒产业的发展,做强品牌,加强营销,加快发展;加大对制糖工业的政策扶持,扩大规模,整合资源,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加快茶场体制改革,抓好茶叶精深加工;扶持一批信誉好、具有品牌和产品优势的大中型制药企业以及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发掘和培育地方特色食品,集中打造一批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做大规模,提高效益。

4、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工业、农业、城建等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广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和典型经验,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产业间大循环、企业间小循环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

(七)发展生态旅游业,积极拓展第三产业。

1、建设生态旅游景区。把旅游与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体育、旅游与基础设施结合起来,把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科普基地建设与旅游景区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具有集生态教育和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

2、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着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以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红色旅游、自然遗产、度假胜地为载体,以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注重发展特色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加快建设旅游大州。到2011年,全州年接待游客达到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0亿元以上。

3、努力改善金融信贷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大力推进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诚信建设。提高农村金融运行的效能,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对“三农”、能源工业、原材料产业的信贷支持。

4、加快发展服务业。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大力发展以交通运输、商贸、宾馆餐饮为重点的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中介服务、电子商务、通信服务等新型服务业,规范、引导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娱乐业的发展,重视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积极发展面向农民群众和拉动农村消费的服务业,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八)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

1、抓好节能降耗减排。严格环境评价制度,禁止上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以化工、冶金、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加快实施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推动重点工程、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减排。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者排放有毒物质的企业,依法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2、大力削减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以化学需氧量减排为突破口,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全面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加快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建设,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加快推进万峰湖、南北盘江、马别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以二氧化硫减排为突破口,重点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加快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抓好煤炭、铁合金、建材等行业的废气污染源控制,对重点工业废气污染源实行自动监控。

3、加强噪声、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和整脏治乱。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管,切实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实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工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程,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着力整治公共场所、公共厕所、小区院落、占道经营、城郊结合部、集贸市场等方面的脏乱现象。

4、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农膜,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九)高度重视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积极扩大就业。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努力将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2、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稳定提高职工工资,逐步建立职工工资和失业下岗人员、困难家庭生活补助的稳定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和职工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衔接的困难群众住房、医疗、教育、司法和灾害救援等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特困户、灾民等弱势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做好社会福利工作。以稳定商品房价格和建设一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切实解决城市困难居民住房难问题。

4、促进人口与生态协调发展。把生态建设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到2011年,人口控制在328.8万人以内,优化人口布局,提高人口素质。对生态敏感区的居民实施生态环境移民,帮助贫困农民脱贫,减轻人口对山区生态环境的压力。

5、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民教育体系,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引进和应用,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城乡文化生活水平。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开展体育健身运动和群众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6、提高群众安全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完善救援应急体系,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加大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深入开展“平安黔西南”活动,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群众的安全满意度。

(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编制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方案,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措施。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土地日”、“世界水日”等节日,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鼓励绿色消费。

2、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增强全民生态文化意识,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森林文化、草地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以及花、鸟、竹、草、石、茶文化,大力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3、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推行城镇生活垃圾定点分类堆放、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和志愿者行动、建立环保问题公众听证会制度等公众参与活动,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激发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从2008年起,每年创建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生态文明机关、工矿企业、学校、乡镇、社区和村组。

三、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州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对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估、调控、指导和监督;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十二)健全法规保障机制。对我州现有法规进行清理复核,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的有关内容以及不够完善的法规进行修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配套完善。制定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节能减排、水源和森林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十三)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各项发展规划,渗透到工矿企业、交通、建筑、景观、住宅小区、农村等各个方面,彰显黔西南州生态特色。2008年,着手编制《黔西南州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黔西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方案,科学合理划定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明确各生态区功能定位及各县市区的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十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开发受益企业对政府生态治理和受损群众的生态补偿机制,平衡各方利益。

(十五)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整合各种资金,加大生态产业投入。大力开展项目库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信贷投入和社会性资本投入,壮大生态产业发展规模。

(十六)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绩效目标考核内容,制定和完善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公务员绩效考核办法,建立适应各县(市)、顶效开发区不同功能定位的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办法。

(十七)落实问责制。严格执行党政主要领导行政行为问责制度,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违纪违规的,虚报、包庇、纵容的,重大事项未按有关规定和上级要求及时有效处理的,事关民生等重大问题能解决而不解决的,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能解决而不解决的,对本辖区内发生责任事故、影响社会稳定的,对群众举报并经查实的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