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生物技术研究中心,1999年经中编办批准,更名为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所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为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6月,其前身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1999年经中编办批准,更名为生物技术研究所,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所以农业生物技术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挂靠我所的农业部农作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是我国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重要的研发基地。研究所拥有7000平方米的实验区和1200平方米的实验温室,在海南三亚、北京平谷和河北廊坊等地建立了田间示范基地,为功能基因大规模转化、作物分子育种、新品种培育及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撑。

研究所创新岗位编制90人,目前在岗科研人员7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32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院级一级岗位杰出人才2人、二级岗位杰出人才4人和三级岗位杰出人才6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8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8%,已成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

研究所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国家需求,瞄准国际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前沿,进一步扩大在转基因农作物和重组微生物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并在植物代谢工程和微生物酶工程等学科前沿形成特色,坚持植物和微生物两大学科群及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重点开展八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植物基因工程,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植物营养代谢和代谢工程,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基因表达体系和生物反应器,农业 微生物基因工程,环保微生物基因工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

“十五”期间,研究所共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等10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30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9项(其中获专利授权1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多篇,出版专著11部。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利用油菜油体表达体系生产鲑鱼降钙素、转Xa21基因抗病水稻、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抗草甘膦基因工程、水稻突变体创制、农业微生物制剂以及植物抗逆性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均获得重大创新和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研究所以转基因抗虫棉和抗虫三系杂交棉的产业化为龙头,以微生物酶工程系列产品为新的增长点,积极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途径,先后转让了抗虫棉、甜蛋白、有机磷农药降解酶及乳糖酶等科技成果十多项。

研究所积极拓宽国际合作渠道,逐步把外事工作的重心从增进交流转向探讨合作,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的来访和交流,使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国际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动向。

作为专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生物技术研究所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成为国家农业生物技术科技创新中心、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历任领导


范云六 (1987.2—1993.7) 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贾士荣 (1987.2—1993.7) 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于久钧 (1988.10—1993.7) 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梁克用 (1993.7—1995.11) 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代主任

杨 虹 (1993.7—1995.11) 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传璞 (1993.7—1995.11) 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许传芳 (1995.11—1999.11)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

(1999.12-2002.12)生物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黄大昉 (1995.11—1999.11) 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99.11—2005.6) 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领导班子


林敏 所 长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生化专业,1991年获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生物物理专业农学博士学位。1988,8-1993,8,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生物技术室;1993,8-1994,5,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生物技术系博士后,从事联合固氮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1997,6-1998,4,荷兰瓦赫宁根荷兰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访问学者,从事基因工程固氮微生物环境释放生物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2002,12-至今,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

田小薇 党委书记、副所长 研究员女,1951年12月出生,1975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1981至198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

田小薇,长期从事党务与行政管理工作,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主任。

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期刊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现代农业与航天育种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路铁刚 副所长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路铁刚,男,1964年出生。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岗位杰出人才。

1992年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3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首届“十杰青年”;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人之一);1993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之一);1993年被中国植物学会评为“优秀青年工作者”;1995年被国家科委、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科技标兵”;2003年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评为“十佳青年”。

2001年8月回国后致力于利用T-DNA和RNA干涉突变体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863计划重大专项和CGIAR挑战计划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同美国、日本、法国、韩国、丹麦等国家和国际研究机构的同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是国际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协作网成员之一。2005年经国家农业部国际合作司批准,我所与丹麦丹农公司启动了“牧草、草坪草生物技术改良”联合研究项目,希望通过强-强联合,加快牧草生物技术改良的进程,提高牧草和草坪草的抗逆性、抗病虫性和牧草的品质。

张洪岭 副所长张洪岭,男,汉族,1960年4月生,山东庆云人,197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央党校本科学历,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工作经历

1979.11-1982.5 在北京卫戍区服役

1982.5-1983.5 在北京军区干部教导大队学习

1983.5-1999.7在北京卫戍区某团服役,历任:

排长、连长、营长、团副参谋长、副团长等职。期间荣立三等功三次,北京市绿化先进个人一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

1999.7-2001.7转业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后勤服务局,任经营开发处副处长

2001.7-2007.7 任经营开发处处长

2007.7-2009.12任局长助理、经营开发处处长。

孙丽萍 党委副书记 博士、研究员1965年7月出生 中共党员 管理学博士 研究员

学习经历: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

2000年9月至2002年7月,在院研究生院在职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4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院研究生院在职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年7月至1997年5月,在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工作。参加了“七五”和“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参加完成的“中国牧草种质资源调查、保存、鉴定和筛选利用”项目1994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项目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研究论文10篇,参加编写专著3部。1993年2月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1997年5月至2005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工作,1998年10月任秘书处副处长,2000年3月被聘为副研究员。很好完成了秘书服务与综合协调工作,几十次圆满完成院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组织协调和会务服务工作;共起草各类总结、报告、规章制度、领导讲话等材料60余份,拟发各类文件、会议纪要等50余份。组织或参与各类材料,如中国农科院年鉴等的汇编10册。

2005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任综合管理处处长。2007年4月兼任《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编辑部主任。2010年1月被聘为研究员。参加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及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张春义 副所长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春义,男,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现任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生物强化项目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发育和植物代谢及其调控机理。先后参加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油菜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国际洛克菲勒基金项目—水稻持久抗虫基因工程和国家“863”项目-饲料用植酸酶的研制等项目研究。现主持国家“973”计划“作物特殊营养成分代谢调控”的子课题和“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