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



历史


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军大学,教育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抗大的学生开始主要是中国工农红军中高级干部,后来也招收从陕甘宁边区外奔向延安的爱国青年。 1936年6月1日,抗日军政大学前身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保安县建立。主要干部由毛泽东从红一方面军抽调,包括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训练部长刘亚楼,校务部长杨至成。副校长刘伯承不久调任援西军司令员,并没有负责抗大工作。第一期学员称为红大一期,后来也直接转为抗大一期。一期一科学员是红军军级干部和部分师级干部,由校长林彪抽调。保安校舍是学员自己动手挖的窑洞。 1937年,抗日军政大学迁入延安。学制从4个月到半年、8个月、1年、3年多不等。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学制都只有半年左右,第8期为3年多。这些毕业生很快就成为新组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骨干。 1937年,抗大总校、陕北公学等5000人在副校长罗瑞卿带领下迁往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太行根据地)。在陕北留下抗大三分校。抗日战争时期,各个大的根据地都组建了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据地负责人兼任校长。抗大从1936年创立到1945年结束的9年办学期间,总校共培训了8期干部,创办了12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和1所附设中学。在艰苦复杂的战争环境中,抗大总校辗转迁移,校址几经变更。这种做法隐含了和国民党的黄埔军校大搞分校建设进行对垒的意味,国共双方都在积极扩充军校,准备军事干部。 1945年10月,抗大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带领下迁往东北,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各个分校则组建了华北、华东、西南等军政大学。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1937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中央红军干部团和陕北红军学校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不久改称“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周昆任校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1936年6月,改称“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林彪任校长,毛泽东兼任政治委员,罗瑞卿任教育长,下设高级科、上级科、普通科(亦称一、二、三科)。12月7日,林彪任“红大”校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任副校长。1937年1月,“红大”随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机关从保安(今志丹)迁至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前几期概况


第一期 抗大的前身——中国抗日红军军政大学

(瓦窑堡——保安 1936年6月至同年12月)

1936年,中国的政治形势正处在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关头。在这革命转变的关键时刻,重新学习、重新训练干部,就成为重要的一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有计划地培养大批抗日的军政干部,1936年4月,党中央决定将1933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红军大学”继续办下去(“红大”在长征时为陈赓、宋任穷同志率领的干部团,长征到达陕北后,改为红军学校)。同年6月1日,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的瓦窑堡中梁山上闾家大院创办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抗日红军大学”,随即改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军政大学”(简称红大)。

1、组织机构和学员

红大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学生共一千零三十八人,分为三科:一科三十八人,二科约二百人,三科八百余人(驻甘肃环县木钵寺)。一、二科在职干部只有十四人,专职教员有杨兰史、罗世文、张如心。曾在三科任教的有杜平斋、柳青、赵守一、冯治国、廖冠贤、张文华、李东朝、韩振纪、刘绍清、王泮清、冯达飞等。这期抗大学员全部来自红军,一科的三十八名学员,大多是红军的中、高级干部。其中有罗荣桓(兼一科政委)、彭雪枫、谭政、苏振华、杨成武、莫文骅、赵尔陆、刘亚楼、杨立三、张爱萍、王平、耿飙、肖文玖、郭树声、贺晋年、谭冠三、李涛、张纯清、周文龙、胡竹庭、刘鹏、冯玉和、周建屏、刘惠农等。

2、开学典礼

抗日红军军政大学成立的这一天,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第一次大革命有一个黄埔军校,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成功。但到现在它的革命任务还未完成,我们红大就要继承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还未完成的任务,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办红大是为了提高干部的水平,为革命储蓄干部。要办好红大就要艰苦奋斗。他说:我们这里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要我们艰苦奋斗。

红大初创时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田野就是操场,院子就是课堂,砖头就是凳子,膝盖就是书桌。

3、移驻保安

同年七月,红大一、二科跟着党中央移驻保安(今志丹县)。当时保安被国民党反动军队横征暴敛,洗劫一空,城内居民只剩下四百多人。群众只能给红大腾出几间破窑、废庙、牛棚、马厩。但是,红大的教职学员并没有因此而沮丧,他们豪迈地说:“雪山、草地、腊子口,穿着草鞋照样走!这点困难还能挡住我们?”他们卷起袖子,打起赤脚,用勤劳的双手,很快地把臭气熏天的马厩,打扫成清洁的学习室,把破烂不堪的废庙,整修成整齐的课堂,把残留的石窑洞整修成整洁的宿舍。他们用大石块作桌子,用小石块作凳子。红大学员就是在这样的石头天地里,开始了紧张愉快的学习生活。

当地群众看到红大师生这种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深受感动,特地赠送了一幅“劳动者可以创造世界”的锦匾,作为纪念。毛泽东同志高度地赞扬了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很有风趣地对学员们说:你们是石器时代的人,但学的是最进步的科学。美国友好人士斯诺对红大的艰苦创业精神非常敬佩,他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说: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

第二期 随党中央进驻延安,红大改名为抗大

(延安 1937年1月至同年8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1937年1月,红大跟随党中央进驻延安,并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在甘肃环县的三科迁到甘肃庆阳城内,同二、四方面军的两个步兵学校(随营学校)合并组成红大第二校,后改称抗大步兵学校。

1、抗大公开招生

从这一期开始,抗大公开招生。《抗日军政大学招生广告》中宣布:“本校直属于抗日红军中央军事委员会,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人才为宗旨。凡有志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具有高小毕业和同等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无嗜好及暗疾者均可报考。”招生广告中提到抗大学生的年龄为十八岁以上,二十八岁以下。考试科目为:(一)政治测验;(二)作文;(三)口试;(四)体格检查。教育科目有:(一)政治常识;(二)中国革命问题;(三)世界形势;(四)抗日统一战线;(五)群众工作;(六)军事常识。

2、学员编队

1937年1月20日,抗大二期正式开学。这一期共设四个大队,学员一千三百六十二人,加上甘肃庆阳的抗大步校一千四百余人,共两千七百余人。

其中一、二队是红军的团、师、军干部,如陈赓、杨得志、周子昆、何长工、洗恒汉、曾希圣、罗炳辉、赖传珠、胡耀邦、王维舟、姚继鸣、邵式平、周纯全、王诤、刘希平、刘型、罗华生、张经武、叶绍华、季干辉、王尚荣、戴玉林、戴季英、黄春圃、谢朝文、陈克寒、姚喆、伍云甫、谢高、张际春、陈奇涵、倪志亮等。

西安事变后,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也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

三至八队是红军的连、营干部队,共七百五十三人。九至十四队为青年学生,共六百零九人,编为四大队。

四大队的学员大都来自国民党统治区,主要是北平、天津等地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爱国青年学生。这是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以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稍放松,少数进步青年已有可能来边区求学。为了加强对这批青年学生的领导,党中央派聂荣臻、董必武兼任四大队大队长和政委。另外还成立一个女生区队,共五十九人,其中有贺子珍、康克清等。

3、组织机构

学员急剧增加了,学校的组织机构也逐步健全起来了。成立了教育委员会和政治部、训练部、校务部。毛泽东同志兼任教育委员会主席。刘伯承担任抗大副校长,傅钟担任政治部主任,刘亚楼担任训练部部长。工作人员增加到八十七人,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期毕业的学员。抗大步校共编四个营、十三个队,学员一千四百余人,都是红军的班、排干部。刘伯承兼任校长,袁国平担任政委,张际春担任政治部主任。

在甘肃庆阳的抗大步校,也于八月毕业,并结束了抗大步校。随八路军总部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另一部分于1938年5月调到陕北洛川,编为抗大第四期的第六大队,又称抗大洛川分校,校长韦国清,政治部主任黄欧东。后来洛川分校合并于抗大一分校。

第三期 抗大——“伟大事业”

(延安 1937年8月至1938年3月)

抗战开始后,坚持片面抗战路线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连挫敌寇,先后建立了大片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两个战场,两个结果,使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片面抗战的严重危害,而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身上。

1、全国各地的革命青年和海外侨胞奔赴延安

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为指导抗战的中心,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全国各省市(除西藏、青海外)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以及越南、印尼、缅甸、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亚以至加拿大、巴拿马等地的爱国华侨,为了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冲破反动派的种种阻挠破坏,纷纷奔赴延安到抗大学习。

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抗大没等二期同学毕业离校,第三期就于1937年8月1日正式开学了。三期开学以后,仍有不少新同学结队前来,学校决定随到随编队。同时,由于工作的需要,也有一些同学学期未满就离校奔赴了战斗岗位。

2、学员编队

第三期共收学员一千三百七十二人,编为三个大队。一至六队为红军干部,大多是原四方面军的干部,共六百一十六人。其中有李先念、王树声、许世友、王建安、王宏坤、曾传六、曹祥仁、丁国钰、罗舜初、李寿轩等。七至九队为青年学生,共三百六十六人。另外还有一个训练老干部的军事队,一百一十二人,一个训练新干部的军事队一百一十人,一个游击训练队六十七人。

第四期 努力奋斗,光明就在前面

(延安 1938年4月至同年12月)

第四期于1938年4月16日正式开学,同年8月至12月分批毕业。

1、空前大发展

这一期是抗大空前大发展的一期,仅五至八月份,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到延安的就有二千二百八十八人,本期共收学员五千五百六十二人,编为八个大队,四十三个队。其中训练八路军、新四军干部的七个队,九百零七人;训练知识分子的三十一个队,四千六百五十五人,占学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其中女生六百五十四人,编为第八大队,张琴秋任大队长。由于学员空前增多,延安原来的校舍已容纳不下。因此除在延安驻四个大队外,还在瓦窑堡、蟠龙、甘肃的庆阳等地分驻了四个大队。

为了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1938年5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本期教学任务,总结建校和领导青年知识分子的经验,选举成立了新的校务委员会。同时还加强了党对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领导。当时学校有民先队队员两千多人,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一支突击力量。

这一期全校工作人员扩大到一千三百八十六人,其中大部分是学校本身培养的青年知识分子干部,这就大大加强了教育的力量。

计有军政教育科长和主任教员二十三人,其中有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郭化若、张庆孚、杨钊等;军事教员和助教九十人;政治教员和助教一百二十八人;文化教员十二人。这一期中,政教科长杨兰史同志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学校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同志写了挽词:“哀悼我们教育战线上的勇士,杨兰史同志永远不死。”本期训练部增设了编辑科,开始出版自己编写的教材。

建制


抗大总校有十四个大队。大队长是团级干部。大队下面分为中队、区队。

一分校


1939年2月,抗大一分校在晋东南的故县成立。校长何长工、副校长周纯全。1940年1月,迁至山东沂蒙山区。1941年与滨海师范合并改为滨海建国学院。先后改名临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临沂师范学院,2010年教育部教发函[2010]189号 改为临沂大学

二分校


1938年12月,抗大二分校在晋察冀建立。后更名为华北军政大学,即现在的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三分校


抗大三分校建立于延安,许光达任三分校校长。1941年12月,改为延安军事学院,院长是徐向前,后为陈伯钧。三分校的俄文队后发展成为黑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四分校


1940年3月,抗大四分校在豫皖苏边区的永城成立。前身是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后曾改名为雪枫军政大学、华中雪枫大学、华东军政大学、第三高级步兵学校。1947年3月18日,其中以华东军政大学炮兵大队为基础,在山东沂水扩建为华东特种兵纵队特科学校,即后来发展起来的南京炮兵学院。其余则由1952年2月,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即现在的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五分校


1940底,抗日大五分校在江苏盐城地区成立。又叫抗大华中总分校。

在盐城市盐城中学校园内正北楼处。正北楼建于1931年。1940年,刘少奇、陈毅曾在此居住和工作过,并在此召开过华中总指挥部会议。1941年初,即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校部。该校在此约二年时间,培养了3000多名军政干部。正北楼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两层楼房,平面呈“凹”字形,上下各10间。

如今,正北楼已经成为抗大五分校校史陈列室,薛暮桥为陈列室题名。陈列室共分三个展厅,序厅内为陈毅半身塑像,两侧是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的题词。第二展厅,介绍了抗大五分校的历史。第三展厅介绍了抗大总分校及下属四、五、八、九、十分校的历史。

在正北楼楼前的草坪上,是刘少奇的半身塑像,塑像底座上,刻着刘少奇为抗大五分校的题词: 为正义,为自由,为民族的与社会的解放而战斗到底!

六分校


1940年,抗大六分校在山西武乡成立。1943年结束。后在六分校基础上组建抗大太行大队,后扩建为抗大太行分校,1945年10月,抗大太行分校并入晋冀鲁豫军政大学。

七分校


1941年7月,抗大七分校在山西兴县成立。校长彭绍辉。后于1943年迁往甘肃庆阳东华池。

八分校


抗大第8分校。1941年5月,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一部为基础,扩建抗大第8分校,隶属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张云逸、罗炳辉、冯文华、高志荣、刘毓标、刘述鲛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1943年春,抗大华中总分校结束后,一部分干部和教员加强充实第8分校。同年秋,分校缩编为新四军第2师教导团。

抗大第9分校


。1942年5月,以抗大第5分校苏中大队为基础,扩建抗大第9分校,隶属新四军第1师。粟裕、刘季平、张崇文、杜屏、曹为情、谢云晖、刘亚奇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该校成立后,即渡江南下,到苏南地区与第2、第16旅教导队合并。1943年夏,随着整个苏中形势的好转,第9分校返回江北办学。1945年春改编为“苏中公学”,后并入华东军事政治大学。

抗大第10分校


。1942年2月,以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随营军事学校为基础,组建抗大第10分校。李先念、任质斌、肖远久、郑绍文、余潜、杨焕民、冷新华、邝林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由于新四军第5师兼豫鄂豫湘赣军区部队较为分散,该校遂编成4个教导团分散办学。1945年9月,第10分校校部改编为新四军第5师第14旅旅部。在此之前,新四军第7师在安徽 省无为县也组建抗大第10分校,谭希林、曾希圣、陈仁洪担任分校领导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分校改称新四军第7师随营学校。

抗大太岳分校


。1944年10月,以抗大太岳大队为基础,组建抗大太岳分校,隶属八路军太岳军区。陈赓、赵征夫、李良汉、李茂之担任分校领导工作。1945年10月,抗大总校一部从陕西省绥德地区到达山西省长治地区,遂与太岳分校、太行分校合并组建为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

抗大太行分校


。1945年春,以抗大太行大队为基础,组建抗大太行分校,隶属八路军太行军区。童国贵、彭宗珠、孟擎宇、李克林担任分校领导工作。

1945年10月,太行分校与太岳分校和抗大总校一部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合为 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

抗大校歌


现称军校之歌

词作者:凯丰

歌词如下: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

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 救国责任

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 努力学习

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

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 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

我们的传统

向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把日寇驱逐与国土之东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

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 救国责任

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 努力学习

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

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 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

我们的传统

向黄河之水 汹涌澎湃

把日寇驱逐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

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