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中考


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但是这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中考要考虑考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但高中教育还是属于基础教育范围,因此中考仍要坚持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又要坚持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的原则。除个别区县或个别学科单独命题外,中考绝大多数由省(市)统一命题,全省(市)命题将严格遵循现行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考虑各区(县)的教学情况、教改情况、教材使用情况和考生的实际水平,最大限度地求同避异,充分体现统一命题的“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原则。



总体概述


中考,全称叫做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中考前一般都有两次模拟考试(部分地市为三次)。中考以省(直辖市)为单位出题。部分省可能会把中考的命题权下放到所属地级市。

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但是这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中考要考虑考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但高中教育还是属于基础教育范围,因此中考仍要坚持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又要坚持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的原则。除个别区县或个别学科单独命题外,中考绝大多数由省(市)统一命题,全省(市)命题将严格遵循现行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考虑各区(县)的教学情况、教改情况、教材使用情况和考生的实际水平,最大限度地求同避异,充分体现统一命题的“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原则。

如何实现中考目标,从心理学角度讲有三个要素:一是知识的贮存和能力层次;二是心理状态的调节;三是应试策略的把握。中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已经确定,考生如何迅速地、科学地把握这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

知识准备


一. 明确考试性质、考查原则和考试内容。

二. 明确考试目标,从基础知识抓起。

三. 查缺补漏,抓住薄弱环节。

四. 要接受学校和老师的复习指导。

五. 要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心理准备


中考是知识的考试,是能力的考试,也是心理的测试,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心理测试从现在已经开始了。由于考试时间的变更,特别是考试科目的减少,考生心理产生了波动,应当说这是正常现象,问题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是每一个考生都要直面的问题。

“每一个人都是心理病人的同时,每一个人都是心理医生。”有心理问题是正常现象,需要自我调节,考生在复习考试过程中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在老师指导下,在家长帮助下,考生一定会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取得中考的好成绩。

策略准备


一. 要对各科试卷有一个基本认识。

二. 要认真审题,认真计算。审题不认真,计算不仔细这也是每年中考都要发生的问题。

三. 选择题要十分谨慎,绝对不容丢分,要多检查,有些地区中考选择题分较高。

四. 尽全力不放弃每一道题,但如果实在不会,应该选择放弃,否则后果严重。

五. 认真对待写作题。

六. 做完全卷要认真检查。

七。检查姓名准考证号是否填写完毕。

基本流程


现以2012年成都中考为例。

成都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简称“中考”)报名,将于3月12日至22日进行,实行网上报名并要进行电子摄像。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以及准备升入各类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往届毕业学生,都要参加中考报名。

报名时间3月12日10:00—22日12:00,共11天。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网上报名系统将在3月22日中午12:00准时关闭,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网报名。

应届生报名应届在校初中毕业生由学校组织报名,考生须向学校交验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由学校进行报名资格审查。学校负责组织、培训、指导考生进行网上报名。

往届生报名正住户口在我市的往届生,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学历证明到户口所在的区(市)县招办办理报名手续,也可随就读学校报名。报名时,须提供由原毕业学校及其所在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签章的生物、地理会考原始成绩及等级(A、B、C、D),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级),计入升学成绩。

借考生报名正住户口不在我市但在我市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原则上应回原籍报名参加中考。如果因特殊困难无法回原籍参加中考的,须填写《成都市2012年中考借考申请表》,由考生、家长签字,经就读学校审批、同意后,在就读的初中学校所在地借考,随就读学校参加报名。特别提醒:借考生在我市参加中考的考试成绩,供考生户口所在地教育部门参考。若需在我市升学,在填报升学志愿时,只能填报普通高中的调招计划以及民办普通高中、中职类学校计划,不能填报普通高中的统招计划。同时,根据省招考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09]6号)的精神,2012年起,考生参加普通高考,一律在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招办报名参加考试,不得跨县(市、区)报名参加考试。

回城生报名在外地读书返回正住户口所在地报考的考生,须由就读学校开具学籍证明,同时提供生物、地理会考原始成绩及等级(A、B、C、D)、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级)。会考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由就读学校所在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签章后,可记入升学成绩。报名时,凭户口簿、学籍证明、生物和地理两科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到户口所在的区(市)县招办办理报名手续。报名后,体育考试、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以及政治、历史毕业会考都在户口所在地参加。特别提醒:户口在成都市所属的十四个郊区(市)县,但在五城区及高新区(以下简称中心城区)学校(含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若申请在中心城区借考,只能作为中心城区的借考生参加中考、升学,只能填报中心城区普通高中的调招计划以及民办普通高中、中职类学校计划,不能填报中心城区普通高中的统招计划和树德光华中学等学校面向十四个郊区(市)县的招生计划。户口在五城区及高新区,但在成都市所属的十四个郊区(市)县中学(含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如果放弃回户口所在区报名而随就读学校在当地报名的,其今后的考试、录取只能在当地进行,不能参与在中心城区的考试和录取。中心城区户口的学生只有回中心城区报考,才能参加中心城区学校的录取。

成都市2012年中招有关政策已确定,带着广大考生、家长关心的问题,本报(台、网)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市招考办有关负责人。

问:制定今年中招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制定今年中招政策,既要保持中招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要兼顾改革和发展需要,体现时代要求。今年,我们制定中招政策的出发点是: 围绕我市确立的“稳中快进、领先发展”的工作基调,积极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精神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水平。

问:今年的考试科目有哪些,分值是如何设置的?

答:今年中考考试科目和记分办法与往年一致,未作调整。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的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一并进行。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试题分A、B卷,A 卷满分各100分,B卷满分各50分;物理分A、B卷,A卷满分100分,包括笔试90分,实验操作10分,B卷满分为20分;化学只设A卷,满分100分,包括笔试90分,实验操作10分;体育考试满分50分。

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四月份举行,由各区(市)县组织。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满分各10分。考试成绩共分四等,分别为:完成实验操作、基本完成实验操作、不能基本完成实验操作、缺考,其分值对应为10分、8分、5分、0分。

升学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具体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A、B卷成绩之和,满分各150分;物理为:A卷成绩×50%+B卷成绩,满分70分;化学为:A卷成绩×50%,满分50分;体育考试成绩,满分50分;同时,将思想品德、历史、生物、地理的毕业成绩等级按A等20分、B等16分、C等12分、D等8分计入升学成绩,满分各20分。升学成绩满分为700分。物理、化学在计入升学成绩时,均保留小数,总分合成后按“四舍五入”的办法,不保留小数。

问:今年中考的文化考试安排在什么时间?

答:今年成都市中考文化考试时间为6月13日、14日,具体安排是:6月13日9:00-11:00语文考试,14:30-16:00物理考试,16:30-17:30化学考试;6月14日9:00-11:00数学考试,14:30-16:30英语考试。

问:体育考试的项目和分值是如何规定的?

答:体育考试的项目为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由各区(市)县统一组织,立定跳远满分20分,坐位体前屈满分15分,长跑满分15分。总分满分50分。

五城区和高新区(以下简称“中心城区”)的体育考试每区设一个考点并统一组织实施,做到考试场地条件统一(长跑统一在标准400米塑胶跑道上进行)、测试标准统一、测试仪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统一,长跑测验一次。另外,实行相关人员委派制,由市教育局抽调骨干教师,按循环交叉法委派到各中心城区,担任总考务长、考风考纪监察员以及各项目考务长,负责对各中心城区体育考试的考务工作、考风考纪进行监督。

问:今年中考评卷方式有无变化?

答:今年在全市实行中考网上评卷,评卷工作在市招考委和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使用统一的软件、统一扫描、统一评卷标准,中心城区由市招考办组织实施,各郊区(市)县由当地招委、教育局组织实施,全市统一公布成绩。

问:今年中心城区的录取分为几个批次进行,具体规定是什么?

答:今年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录取按时间先后分四批进行。第一批是民办普通高中、中职类学校提前招生,指标到校生、艺术体育特长生、中职类学校直升生、“宏志班”以及其它按规定提前录取的考生。民办普通高中、中职类学校在本批未录取满额的,还可参加第四批录取。第二批是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三批是五年制高职、师范。第四批是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一般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包括职业高中、三年制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院校),报考本批学校的学生均可兼报。被前面批次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以后批次的录取。

问:今年指标到校生政策有无变化?

答:为进一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扶助薄弱学校,今年,继续严格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指标到校生的有关规定,我市指标到校生比例仍按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统招计划的50%执行。同时,调整中心城区范围内指标到校生的指标分配方式和最低控制分数线。市属三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心城区每区选择一所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其指标到校生计划,按规定比例由市上统筹,在中心城区均衡分配。凡享受此类计划的学生必须参加中考,达到2012年中心城区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下10分(以下简称最低控制线)。中心城区其余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生计划,原则上按规定比例主要在本区均衡分配,也可跨区招生。享受本区此类计划的学生,自愿参加中考;跨区学生,参加中考并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

指标到校生具体操作办法将在近期进行布置和安排。各郊区(市)县原则上按规定的比例,参照中心城区办法制定本区(市)县的指标生招生办法。

问:考生可通过什么办法就读中职类学校?

答:为了给希望就读中职类学校的学生提供方便,考生可凭《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提前录取志愿卡》参加中职类学校提前录取,也可在中考后网上填报中职志愿。

问:今年中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答:中心城区两类高中(指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的加分分为三类:身份类、素质教育类和过程评价类。

问:考生和家长可以从哪些渠道了解今年中招有关政策和工作安排?

答:中招政策和相关工作安排,考生和家长可向考生就读的初中学校以及各区(市)县招办咨询,也可登陆成都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网站和成都招生考试网查看。同时,由市招考办和时代教育报社联合出版的《时代教育招生考试专刊》也将及时刊登中招的相关政策规定。

应对原则


一. 明确考试性质、考查原则和考试内容。

二. 明确考试目标,从基础知识抓起。

三. 查缺补漏,抓住薄弱环节。

四. 要接受学校和老师的复习指导。

五. 要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相信有了扎实的知识,有了良好的心态,掌握了应试策略,同学们一定可以取得中考的优异成绩。

实现中考目标的三要素:知识、心理、策略

实现中考目标,从心理学角度讲有三个要素:一是知识的贮存和能力层次;二是心理状态的调节;三是应试策略的把握。中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已经确定,考生如何迅速地、科学地把握这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

知识准备


中考时间定在6月中下旬进行,每天考两门(不同省市中考时间不同)。考前总复习应当确定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复习工作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夯实基础,逐步提高”。复习工作应当是在回归的基础上进一步求得提高。

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但是中考的选拔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中考要考虑考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但高中教育还是属于基础教育范围,因此中考仍要坚持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又要坚持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的原则。

各学科的考试目标大同小异。在能力层次要求上一般都包括了三个层面:了解、理解和运用。了解就是知道,知道“是什么”,叫做知其然;理解就是明白,不但知道“是什么”而且还知道“为什么”这叫做知其所以然;运用就是活学活用,就是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中考的考试目标强调的是基础,这就要求考生首先知道“是什么”,然后要知道“为什么”,活学活用是在这两个基础上完成的。各类考生的复习都必须从基础抓起,有了夯实的基础,才能沿着能力要求的层次台阶,继续向上攀登。这就要求考生要静下心来,该记住的要记住,该背的要背下来,该练的要坚持练,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复习工作务求落实。抓基础是个实实在在的活儿,是个累活儿,是个老老实实的活儿,没有捷径,没有运气,需要的是勤奋、踏实、刻苦、认真。

为了提高复习工作的效率和复习工作的效益,至善教育会帮助考生在复习工作中要做到心中有数,所谓心中有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自己的实力,自己的水平,进而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优秀学生在抓基础的同时要抓好难题的复习,一般学生主攻方向应当是中低档题,可尝试一些较难试题。也会帮助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辅导,复习工作绝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越基础越好。考生心中有数的第二个方面是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复习工作中查缺补漏,要把“缺”在哪儿,“漏”在哪儿,“薄弱”在哪儿,一科一科地查清楚,把做过的篇子、练习找出来,把犯过的错误整理一下,并把错误的原因分析清楚,是审题不仔细?是计算马虎?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特别是容易题和中档题,会做而没有做对,一定要认真反思。

题目并不是做得越多知识就掌握的越牢固,同一个知识点在一个题目中真正掌握了,类似的题目解决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一个知识点在一道题目中做错了,找出问题所在,当同一个知识点在同类题目中再次出现的时候能够做对,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也就是掌握问题的本质所在,不管题目怎样变化都难不倒学生,切忌题海战术,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知识点并没有真正掌握和领会。建议准备一个错题本,经常拿出来回顾一下,会起到“温故而知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确定后,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一个针对性强的复习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复习计划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复习计划要对考生有约束力。作息时间是落实复习计划的时间保证,要早起、早睡,保证白天具有最好的精神状态。防病第一,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在防病、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心理准备


中考是知识的考试,是能力的考试,也是心理的测试,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心理测试从现在已经开始了。由于考试时间的变更,特别是考试科目的减少,考生心理产生了波动,应当说这是正常现象,问题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是每一个考生都要直面的问题。

这个问题困扰着一部分优秀考生,特别是理化比较好的考生。市里做出这个决定是从全体考生、家长、老师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发的。例如“非典”非常时期,防病是第一位的,没有了健康,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中考就没有意义了。考生应从大局出发,理解到这是市政府对我们全体考生的爱护和关心。减少考试科目是已经定下来的事了,要逐步化解不良心态。愈是考虑自己,就愈加不平衡,反而影响复习。中考是选拔性考试,要保证公平、公正,要保证全体考生的利益,各区县和北京市会深入研究,认真落实这些问题的。对于考生来说,要调整好心态,专心致志搞好三科的复习工作。对优秀考生来说要进一步挖掘这三科的长处,发挥这三科的优势,在原来的基础上,使这三个学科的复习再上一层楼。

压力一定要有,中考意味着对自己、对家庭的一种责任,有责任就有压力,这完全是正常现象。就象一只承载着重量的小船,有了重量有了压力,船才能稳健,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压力一定要有,但要适度,压力适度就会变成动力。一旦压力超过了考生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复习,影响考试。中考三要素中,心理要素是基础要素,它是实现中考目标的前提,一定要认真对待。值得提起的是,有一少部分考生紧张不起来,或者说没什么压力,这也是让家长,让老师担心的问题。这些考生应重新认识中考的意义,重新认识中考在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中考也是分流的考试,对于不上普高的考生来说,中考意味着你的工作定向、人生定向,这是你人生中一件大事,你应当主动承担起你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教师和家长对这样的考生不应急躁,不应放弃,要有耐心,要和他们谈心,谈前途、谈责任、谈人生,鼓励他们上进。

相当一部分考生有烦躁现象,越是接近中考,心情越烦躁,好像什么都不会了,什么都没记住,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个自信心问题。爱因斯坦讲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人格的伟大。一定意义上说,信心就是生命,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奇迹。只要考生建立了自信心,只要考生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考生就一定能够赢得成功。高尔基曾经说过,所谓才能,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平时你总为运动员加油,现在你应当为自己加油!

“每一个人都是心理病人的同时,每一个人都是心理医生。”有心理问题是正常现象,需要自我调节,考生在复习考试过程中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在老师指导下,在家长帮助下,考生一定会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取得中考的好成绩。

策略准备


考生在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一定层次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后,中考时还应掌握科学的应试策略。所谓应试策略就是科学的应试方法,这对于实现中考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建议同学们,不要做太多的题目,更不要做难题,象征性地做一些题目,这也只是为了不丧失对题目的敏感。我觉得,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做好总结工作,理清知识脉络。总结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点总结 针对各科知识要点,作到内容了然,结构清晰。 2.难点总结 针对平时个人学习的具体情况,尤其对于想不清楚的地方要重点复习。 3.错点总结 针对自己以前考试中出现的错误知识点,进行重点弥补性复习,这一点对于感觉自己问题很多,复习无从下手的学生尤其适用; 4.题型总结 中学学科的出题有很强的规律性,通常每科的每一章可以出题的方向也就是几个,对应的题型非常有限,但是每种题型对应的题目却可以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总结可能的题型是考前总结的较高境界,这方面可以结合老师的总结,加入自己的创造思维。 5.线路总结 这是考前总结的至高境界。它指的是,在考试中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固定思路和解决手段。 有了扎实的知识,有了良好的心态,掌握了应试策略,同学们一定可以取得中考的优异成绩。

关于题型问题,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考生已经比较清楚了。这里要强调的是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问题。容易题在全卷150分中占120分,中档题在试卷中占15分左右,难题占15分。从上述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中低档题占全卷总分的八成,也就是100分左右。在总复习中应当把这部分作为重点,在考试答题时也应把这部分做为重点。每年我们在阅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容易的题丢分多”,“会做的题做错了”,这实在是可惜。“慢做会的求全对”,这是个基本策略。千万不要一看会做就马虎,要静下心来,一步一步的回答,确保会做的题全做对。

审题不认真,计算不仔细这也是每年中考都要发生的问题。要静下心来,至少看两遍再做答。有些考生答题时容易产生定势,一看题,见过,拿起笔来就答,结果错了。要克服定势思维,特别是熟悉的题,更要认真审题,看看人家给的条件是什么?需要回答的是什么?搞清了再下笔。计算马虎也是常见病,把会做的题答错了这是考场上的最大遗憾。

语文、数学的一卷,外语的二卷是客观性试题,一般都是四选一。命题者给了四个选项,其中一个是正确的,三个是错误的。但是这三个错误选项要对正确的选项构成干扰。“一要干扰,二要干扰有效”这是命题者的初衷。优秀的考生怎么干扰也不糊涂;一些考生一干扰就糊涂;更有个别考生不干扰就糊涂。这取决于考生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概念是否清晰,计算是否仔细。除了认真审题,积极思索外,要珍惜第一判断。答完题检查时,可以推翻第一判断,但要十分谨慎。一定要检查!

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有些题稍微难了一点,因为是选拔性考试,要有一定的区分度,所以要有一小部分难题。中考也是分步赋分,做对一步就可以得一点分,所以不要轻易放弃。认真审题,能做几步就做几步,一直到做不下去为止。

写作题是考查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道大题,写作题占60分,是三科总分350分的六分之一。减少考试科目进而减少了总分,无形中提高了写作分数的比重,因此考生一定要认真对待写作这个大题。“跑题作文年年有”。咎其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审题不仔细,审题是写作之前的第一关,是定位,定方向,审题不仔细,方向不正确,写得再好也没用。二是猜题、押题造成跑题后果。脑子里有几篇范文,或者脑子里有了固定内容,不顾题目的具体要求,生拉硬扯,生搬硬套,穿靴戴帽,结果是洋洋洒洒,离题万里。复习中要看优秀作文,看看人家怎么构思的,怎么表达的。考试时要依据题目的要求,重新构思,中考作文切题是第一标准。复习时考生要积累一些素材,特别是思想素材,要体现积极、健康、向上的原则,要体现时代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中考写作试题考查的是同学们知识的积淀,思想感情的积淀,写作方法的积淀。平时要多看、多想、多练,考试时就可以做到“下笔如有神”。

中考与高考不同,中考试题量有一定控制,许多考生特别是优秀考生,在答完全卷后,完全有时间再检查一遍。什么叫做“检查一遍”?就是再做一遍,再重新思考一遍,首先要看有没有漏答的题,然后再一道一道审题,在审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对答案。计算题要拿起笔来再算一遍,语文题的错字和标点要矫正、核实。许多考生在检查过程 又改正了错误,提高了成绩,这也是中考答题的一个规律。

饮食准备


在中考期间,学生们复习任务繁重,大脑处在中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消耗多,食欲往往不佳,再加上生活规律被打乱,身体抗病能力降低,很容易生病。因此,安排好这个阶段的饮食营养,对保证考生的身体健康和使大脑处于良好状态极为重要。

补脑是件头等大事。专家说,补脑并不能临考前“抱佛脚”,合理调整膳食,多吃蔬菜和清淡的食物就够了。而且在考前,不要吃太多含糖的东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1.考前食谱忌大变。

2.饮食最忌减主食。

3.吃鸡忌吃皮。

4.饮料忌喝咖啡,会导致尿频。

5.零食忌选坚果类。

6.每天宜吃2个水果。

7.厌食宜用“羊吃草”法。

注意事项


中考所用的2B铅笔、0.5mm黑色签字笔、橡皮、垫板、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在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自动笔,要防止买到假冒产品)。

可以准备一条小毛巾,用来擦汗。考生的水瓶应注意放在地上,曾有考生因为喝水时不小心弄湿卷子而带来很大的麻烦,这点同学们要注意。

确定中考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了中考当日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

不要自己夹带草稿纸,最好不要把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如果带了的话一定要关机(以免对自己造成影响)。有些地区禁止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否则将以作弊论处。

一般在考场教室之外会摆几张用以存放学生书包的桌子,如果带了以上东西,可以放在门外。另外,可以带几块巧克力,在休息时及时补充能量。

准备好乘公共汽车或出租车所需要的零钱,并放入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最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考点,这样在道路上有什么意外事故父母能迅速果断处理。

同学们可以在中考前一天下午去考场看看了,熟悉一下考场环境。确定去考场的方式,是坐公共汽车、出租车还是骑自行车等;确定去考场的行车路线。在校内去考场的路上,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老师或警察。

一定要算准路上所需时间,并要留出富余。考试当天在去考场的路上,行走速度一定要慢,快了会造成慌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进入考场后的心理状态。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乘出租车赶往考场,一来司机熟悉道路,二来速度快,对于一些家离考场较远的考生来说,可以多休息,不必把精力时间浪费在路上。

同学们在接下来几天里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做好考前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的大检查,以良好的心态、充沛的体力与精力,充满信心迎接考试。

起床要与平时起床时间一样,比平时起床早或晚都不利于以平常心对待中考,有可能打破经过调整已形成的稳定的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中午1时至2时睡午觉,如果睡不着,闭目养神。

到了中考前一天晚上,与平时一样的时间睡觉,切记不要过早睡觉,睡不着,反而影响情绪。如果这时按时睡觉也睡不着,顺其自然,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即使少睡几个小时,也不会对明天的考试有多大影响。

早、中、晚三餐的时间要与平时时间一样,吃的东西也要和平时一样为好。没有必要在这一天加强营养,只要食欲好就行。但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冷饮。

中考那天,丢开所有复习资料,停止复习,轻松愉快地休息一天,调整一下因长期复习而一直紧张的神经。

另外,检查自己所做好的物质准备,晚上注意听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雨具、防晒工具的准备。最好不与家长谈论易引起情绪波动的事,这里家长也要注意切忌因小事与考生发生冲突;不与同学讨论难题、偏题,否则可能引起信心不足。

中考复习


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建议同学们,不要做太多的题目,更不要做难题,象征性地做一些题目,这也只是为了不丧失对题目的敏感。我觉得,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做好总结工作,理清知识脉络。总结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点总结 针对各科知识要点,作到内容了然,结构清晰。

2.难点总结 针对平时个人学习的具体情况,尤其对于想不清楚的地方要重点复习。

3.错点总结 针对自己以前考试中出现的错误知识点,进行重点弥补性复习,这一点对于感觉自己问题很多,复习无从下手的学生尤其适用;

4.题型总结 中学学科的出题有很强的规律性,通常每科的每一章可以出题的方向也就是几个,对应的题型非常有限,但是每种题型对应的题目却可以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总结可能的题型是考前总结的较高境界,这方面可以结合老师的总结,加入自己的创造思维。

5.线路总结 这是考前总结的至高境界。它指的是,在考试中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固定思路和解决手段。

有了扎实的知识,有了良好的心态,掌握了应试策略,同学们一定可以取得中考的优异成绩。

改革方向


据新华社济南6月17日电山东省潍坊市改革高中录取方式,淡化分数差别,强化综合素质,改变了以往“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使中考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台、评比台。

潍坊市从去年开始在5个县市区实施中考改革,今年在12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录取方式包括综合录取、特长录取、推荐录取3种。综合录取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对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对学业水平考试等级的要求,特别优异的,可以破格录取;特长录取和推荐录取主要针对特长生和推荐生,除依据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外,还要分别依据特长考试等级和高中对推荐生的认定情况。

潍坊中考改革的一个特点是用等级制取代了分数制。每个考生的每门中考成绩不再是一个具体分数,而是按照“ABCD”划分出等级。现在,每个学生考完9个学科,都会得到9个等级,成绩不能简单相加,也就没有了名次先后之分。

另一个特点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6个方面。

为保证客观、公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以学生互评为基础,在5人以上组成的教师评价小组集体认定后,由评价委员会形成最后结果,作为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报送高中学校。高中学校再进行第二次认定,并将考生的综合素质划分为4个等级,作为录取依据。对于有独特潜能或特长但缺少标志性成果的考生,高中还为他们提供能力展示的机会,其结果也记入招生档案。

课改后,中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等。考题更加生活化,重庆等地区实行了历史,政治的开卷考试,主观分析题增多,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可带计算器进考场。(2010年起数学不准使用计算器)

当然,目前已有少部分地区中考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如山东烟台,浙江台州,江苏扬州,浙江杭州),如有携带,以作弊论处。但是也不必因此而恐慌,中考计算题的解题比较简单

复习方法


即复习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尤其以心到最为重要,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多器官感知信息,记忆的效率就高。有研究表明,光看只能获取知识的20%,光听只能获得知识的15%,如果眼看、耳听、手写、脑思同时并用,则可获取知识的50%,所以“五到”是提高复习效率、增强记忆能力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养成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习惯。我有一个体会,把各科基础知识自读自录在磁带上,速度不要太快,然后在录音机里放出来,边听,边记,边写,这对复习侧重记忆的学科来说,效果真是好极了。

有关资料表明:一个人确实存在着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内,做某一类事情可获得最佳效果的生理、心理规律,这就是人体生物钟现象,这一规律运用到复习上就要求养成固定时间内复习固定内容的习惯,比如早上和晚上8-9点钟,记忆力强,可安排复习英语、语文、政治、历史;下午演算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可安排复习数理化三科……这样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一到这时间,心理上就会做好准备,复习的效率就高。

大量的实践证明,理解后的知识易记难忘。可见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要复习好功课,必须先得把知识消化了才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1)上课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把课听懂,最大限度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2)积极思考;(3)有疑必问,当天的疑难当天解决,决不拖到第二天。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研究发现,人们对学到的新知识,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两天后只留下28%,6天后只剩下25%。这些数据表明,知识刚学过之后,遗忘特别快,经过较长时间以后,虽然记忆保留的量减少了,但遗忘的速度却放慢了。即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针对这一规律,我们学过新知识后,要“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及时复习、巩固,才能不断强化已经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因此,当天课堂上学过的新知识,除了该堂课上学过的新知识,当天课后还要及时再复习,绝不能只把老师布置的书写作业做完了事,应看看书,理一理知识的脉络,该背的要背,该写的要写,该想的要想。

刚学过的知识遗忘得又快又多,所以,复习的次数相对要多一些,间隔的时间也相对要短一些,即是说要经常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加深,每次复习的间隔时间也可越来越长,到了一定的时候,知识就能牢固记忆,不复习也不会忘记了。

1)尝试回忆,就是下课后独立地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回想一遍,这样可以及时检查当天听讲的效果,提高记忆力,增强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习惯;(2)看教科书,重点看尝试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看书时,用红笔把书上的重点部分、新概念或容易忽略的部分勾画出来,在书的四周空白处记下简要的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以及有利于记忆、带提示性的语句,以便以后再看书时能迅速抓住要点,回忆起关键的内容;(3)整理笔记,先把上课时没有记下来的部分补上,再把记得不准确的地方更正过来,以保证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然后把笔记本上记录的疑点弄明白,如果需要,把有关内容补进笔记本内;(4)看参考书,在阅读教科书和课堂笔记,对所学知识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再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的相关部分,把精彩的内容、精彩的题目及时摘到课堂笔记上,这样就会促使知识掌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使学习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一个星期、一个月下来,或是学完了一单元新知识,一定要把各科知识整理归类,系统复习,俗称“梳辫子”,经常这样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久而久之,我们所学知识就很清晰地印在大脑里,哪怕是一本书的知识也多而不乱,杂而有序。

每个星期的每一天对各门功课的复习都要作出明确的安排,在时间的分配上要处理好各门功课的关系,既不要用时不平衡,又不要不分重点和自己的薄弱科目而平均用力。

给自己以适当的学习压力,虽然并不是每次都能达到目标,但长期这样训练,复习效率就会提高。

特别是平时一些闲散、短暂的时间都要利用起来,还可以把每科的基础知识做成一张张小卡片放在身边,以便随时拿出来复习、巩固。

考前家长要尽可能的鼓励孩子 但也不要过于放纵孩子 应过多的使孩子放松些 简简单单的做些孩子喜欢的题目 采用我问你答的简单有趣的方式 让孩子尽快的融入学习的氛围内 以便考试更快进入状态 避免不必要的适应阶段的时间浪费思考时间。

至善的老师提醒各位家长:家长陪考要及时鼓励孩子 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

在课堂上或家中,注意力便会帮我们很大的忙,注意力,顾名思义,就是集中一切精力于一件事上,不分散在其他不相干的事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会让每一位中考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有很多人都会觉得做题时,脑袋很木或者很乱,无法集中注意力,那么这样,你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你的精神状态或者是某些缺陷造成的。

以下是提高注意力具体方法:

首先,你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安排一个合理的生物钟,不随意打乱。

其次,不要过多的想其他的事情,相信自己会成功,某些同学也就是在自信上无形的增加了一些负担,从而变得学习力不从心,压力过大,最终导致学习下降等等。

这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数数字,画一个见方的有25个格子的方阵,在每个小格子里打乱顺序写上1~25的数字,然后按正确顺序数, 正常的,7~8岁的孩子会在30~35秒内数完,中考生一般的孩子会快一些,大多是在25~30秒以内,有的甚至更快,这样每天一次,翻来覆去的练习,你的注意力会一点一点的提高

志愿填报


“零志愿”是指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部分招生名额面向全市(不含学校所在区县)提前录取的办法,该志愿栏内可填报的学校是跨区县招生 (外区县学校在本区县招生)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上海市回民中学和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总体招生计划原则上不低于学校统一录取招生计划的15%。考生可在规定的招生学校范围内选一所学校填报。“零志愿”学校和本区县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是同一层次的学校,但因为它列入了“零志愿”栏,就和本区县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在不同的批次进行录取,这样考生的选择余地就增大了。设了“零志愿”增加了考生自主选择,学校自主选拔的空间。

在“零志愿”填报时,各考生的情况不同,想法也就不同。实力较强的考生,他会在“零志愿”栏中挑选更好的学校,而其他考生则把“零志愿”视作多一次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机会,因此考生对“零志愿”的选择还需慎重思考。填报“零志愿”的考生如果被“零志愿”的学校录取,则“零志愿”以后的志愿自然失效,且考生不得要求放弃该志愿而顺延录取其后的其它志愿。考生也可以不填“零志愿”,不填“零志愿”的考生和填了“零志愿”没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后的志愿录取。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名额分配”法的招生是在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促进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形势下,从2007年起推出的举措。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区域内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招生计划数近15%的名额,按毕业生报考人数平均分配到本区县内各初中学校,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中学、上师大附中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由市教委下达给各区县。参加“名额分配”法招生的考生(仅限本校在籍就读的考生,不含个别报名考生),根据分配在本校的高中学校和名额在“名额分配志愿”栏内自主填报1个志愿。

和名额分配志愿很相似,是部分地区的省级示范高中根据招生范围的考生数和本校所需学生数来确定。在大连,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公费招生计划数的70%按比例(过去是30%)分配到初中学校,依据考生志愿和考试成绩以初中学校为单位,面向学区内学生择优录取。同一重点高中录取的不同初中指标到校生最低分数差控制在30分以内,对分数差大于30分的低分考生指标到校名额要一次性收回,用于补录其他初中填报该高中指标到校志愿的高分考生,但分数线会有所升高。指标到校生录取结果要以初中学校为单位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大连市内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招收指标到校生的比例占公费招生计划数的70%,市教育局依据市内重点高中(含省级示范性高中)公费生招生计划数和市内四区初中应届毕业生中本学区学生数,将各重点高中招收指标到校生的指标分到市内各区。

具体办法如下:

某区分得某重点高中指标数 = 某区初中应届毕业生中本学区学生数

× 某重点高中公费计划70%

某校分得指标数 = 某学校应届毕业生中本学区学生数×重点高中公费计划70%

计算结果呈小数时按“四舍五入”的原则调整成整数。各区将分得的每一所重点高中的指标生数采用“电脑派位”的办法平均分配到各个初中。

考生在填报“名额分配志愿”前,还是先要了解招生办公室对志愿录取的先后顺序。录取时“零志愿”在先,“名额分配志愿”在后。“零志愿”和“名额分配志愿 ”录取结束后才会进入“一至十五志愿”的录取。以上三栏志愿都可填写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所以考生在选择这三栏志愿时除考虑自己的实力外,还要注意他们录取的先后关系。如果考生被“名额分配志愿 ”学校录取则其后的其它志愿自然失效。如“名额分配志愿 ”不填或填了没被录取,不会影响其后其它志愿的录取。

“择校生”是指满足一部分考生进入公办高中的意愿,且充分挖掘高中办学资源所设置的志愿项目。“择校生”需一次性收取择校费,并作为一个单独志愿填报,投档时与其它志愿同样按录取总分与志愿顺序依次择优录取。

“征求志愿”是录取后期的一个招生步骤。按考生的志愿投档录取接近结束的时候,根据当时招生录取的态势,在某些招生学校招生计划没有用完,而又有一批考生还没有被志愿学校录取的情况下,在区县中招办的主持下,进行征求志愿录取。区县中招办在适当的时候,向在志愿表中表示愿意征求志愿的考生发出通知,让考生在尚有招生空额的学校中选取志愿,填报征求志愿表后由区县中招办按征求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调剂录取。

从“征求志愿”的概念中我们了解到具有征求志愿的学校必须是有招生空额的学校,也就是尚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由于每年各区县考生填报志愿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这些学校可能有普通高中(以收费较高的民办高中为主),也有中职学校。考生只有在志愿表内所填的志愿均未被录取,且在志愿表内表示“愿意征求志愿”时,在区县中招办投档结束后,由区县中招办让考生在尚有招生空额的学校中选取志愿,填报征求志愿表后再一次投档,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征求志愿顺序录取。

相关分词: 中考